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授再訪深圳感受:深圳「富得出油」讓人震驚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26 0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授再訪深圳感受:深圳「富得出油」讓人震驚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作者:姚樹潔 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經濟學教授,著名華裔經濟學家, 西安交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我這次到深圳的時間不長,只住了兩個晚上。但是,我對深圳卻產生了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主要是我現在的工作壓力不大,有心思去了解一些原來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的事情和人物。

  3月20日晚上在鄭州機場等了3個多小時,所以21日凌晨2點才住進了酒店。第二天一早,朋友小王請我吃早餐,我也開始了一天的調查活動。

  深圳的生活及房價

  每人15元的早餐,不比其他城市貴多少,有油條、豆漿和稀飯。這些都是我的最愛。隨後,我們走了一下公園,那裡空氣比外面的好,路面乾淨,花草迷人。不遠處,一位中年婦女和一位大哥搞二重唱,人長相一般,可是,聲音忒好。陪伴他們的是一個10幾人的樂隊。我和朋友停下腳步,聽他們唱。心情特別輕鬆。在他們唱完的時候,我們不禁為他們鼓掌。女士表露出滿意的樣子,男士說聲謝謝。

  也不知道為什麼,星期六,公園的人不多。我對小王說,唱歌的人比較長命。他問,「這是為什麼呢?」我說,「唱歌,可以不考慮問題,沒有煩惱,沒有壓力。像你們這些搞金融的人,一天數億、甚者數百億的錢過手,壓力太大,不能老是為了錢,要學會放鬆,這樣,才有健康。」 小王點頭表示同意,他說他一直堅持鍛煉,身體沒有問題。我聽了心裡也為他高興,因為他是我朋友圈中最成功的一員。

  小王說,「姚老師,我今天就陪你半天吧。」我說,」那我還想你跟我去見一位南科大的教授,跟她和兩位學生吃中午飯,好嗎?」 他說,「好。」

  就這樣,我們離開了公園,他開著車,去見了吳教授。午餐以後,我看了一下周圍的房價,最高一平米15萬元,最低,8.2萬元一平米。我說,「這個價格,我到深圳,不管誰願意給我多高的工資,我是買不起了。」

  小王說,「2008年,一位朋友買了一輛6.0的大賓士,135萬,降到89萬。一套600萬的房子,現在3000萬。趕上了,就發了。」。。。

  南方科技大學

  廢話少說,我下午和吳教授到了南科大。吳教授人緣實在好,那些大三、大四的學生,見到她,就像見到親媽媽一樣激動。我這位不速之客,也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吳教授和許多南科大的老師說,「前5年的發展比較慢,許多事情,幹得比較保守。一年招的學生很少,專業也沒有拓寬。」

  當然,朱校長作為南科大的開拓者,在其今後的發展史上,也是不可磨滅的。關鍵的問題是今後如何發展?

  2014年的招生數量超過900人,是以前數年之和。這是南科大在經歷了5年的摸索以後,新領導班子所做出的決定。

  3000畝地的校園,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可以容納3萬名學生。然而,現在的南科大隻有1000多學生。再過4年,可能增加到4000-5000人,其遠期目標是8000人。說明南科大的校園是非常寬敞,潛力非常巨大的。

  樓都不高,花草茂盛,有水有坡,很有靈氣。這本來就是三個自然村,農民被搬到附近的居住小區。許多人,一夜之間成為千萬富翁。儘管離城區的距離有近一個小時(地鐵),最低房價已經上升到了3.5萬元一平米(建築面積,清水房)。

  老師的公寓分三個檔次,90、120和150平米,與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待遇相對稱。老師有使用權,無產權。

  南科大的最初籌建負責人,現為大學高管的韓女士是我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校友,不過,她比我小10來歲,是一位典型美女。聽說,漂亮的女人不會老。漂亮,能幹的女人,就是「妖精」級的,更不會老。

  韓女士對南科大的發展充滿激情,她對學生的關心,也跟吳教授一樣,是那種「媽媽」型的,我很羨慕這些學生。在英國,這麼厲害的教授、領導,絕對不會對學生那麼好。

  因為,像韓女士,吳教授這樣的人,都是中國的精英人物,她們對事業的追求,勝過對金錢的追求。

  南科大的發展,可以說是政府用錢「砸」出來的。中國的大學,要跟得上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成為世界一流,不用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我對南科大的錢如何砸,並不在意。深圳市政府更是這樣。

  深圳經濟是一個高收入經濟體

  在與韓女士的交談中,我覺得非常輕鬆,非常投入,以至於用手機搜索一下深圳的最新情況。結果發現,2013年、2014年深圳的GDP依然以10%的速度增長。2014年的常駐人口接近1100萬,人均GDP高達25000美元,總量1.6萬億人民幣,比重慶市高2千億人民幣,可是,人口只有重慶市的三分之一。

  深圳如果是個「國家」,她的GDP總量全球排名44位,人均GDP到達台灣和韓國的水平,是標準的「發達、高收入國家」。

  深圳市一年2000多億人民幣的財政收入,富得出油。但是,深圳的高等教育與她的經濟發展不對稱。北大、清華、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學等名校,都爭取在深圳發展。但是,深圳人喜歡自己創建學校,深圳大學算是不錯,但是,不高端,規模也遠遠滿足不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新任南科大校長陳十一

  南科大想成為一流,至於如何辦,誰也沒有普。朱校長做了嘗試,招來了許多非議。我們不能怪朱校長,因為,一個大學的成長,需要耐心和時間。

  以前搞了不通過高考,教育部意見很大,現在,全部通過高考。錄取分數是一本入圍線再加一百分,直接逼近中山大學,在廣東排第二位。

  29位第一批畢業的學生,70%已經準備出國學習。這是我在門口見到新來的校長陳十一得知的信息。陳校長是今年接手朱清時的,他也是中科院的院士,比我大3歲,看上去很精幹,平易近人。

  見到我和同學們,他與大家交換「微信」。他的名字叫」柴火」,學生問他為什麼取這樣好玩的名字。他說,」我願意做柴火,把熱量傳給無數學生,自己寧可最後被燒光。」

  其實,我自己突然也覺得是陳校長說的柴火,年紀還不大,滿頭白髮。我兩個哥哥都是黑髮,所以不是遺傳,而是燒了柴火了。

  陳校長思路清楚,他是北京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研究生院院長、付校長。2009年之前,在美國當教授、系主任,經歷與我有雷同之處。所以,我們談的很開心,還交換了微信和電話。

  南科大的教師全球招聘,與英國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國際學校一樣。工資待遇,科研資助條件,住房條件,比上面說的大學更好。

  所不同的,南科大的學生不要交錢,而上面的國際大學,學費從8萬到12萬不等。前者,是深圳用錢砸,後者,是利用國際名牌大學的名字養。

  南科大的模式,風險大,因為政府必須出錢。後者也有風險,如果南科大(還有上海科大)等學校,一旦能夠培養出比國際學校更好的人才,那麼,錢,是不是最重要的呢?

  也就是說,南科大成功的兩個基本條件是:一,學生素質一定不能輸給國際大學,二,規模和可持續發展,也不能輸。

  如果南科大成功了,中國今後的教育格局將發生重大的變化。我認為,南科大成功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深圳市政府長期不計血本的大量投資。

  深圳率先全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深圳是全國最富有的城市。2007年到2009年全球性經濟危機,加上深圳人力資本和土地價格的飛速增長,迫使許多傳統的加工產業向內地轉移。富士康的大規模搬遷,就是一個縮影。

  在最困難的時期,深圳房價迅速下跌,大量的工廠倒閉,深圳經濟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考驗,這個考驗,就是如何轉型升級。

  我這次到了深圳,發現,深圳的經濟轉型基本成功。過去兩年,GDP增長率到達10%的水平,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

  如果說中國的各大城市是一匹匹駿馬的話,那麼,深圳、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城市,就是跑在前面的駿馬,它們已經提前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至於其它駿馬能否跨越這個陷阱,取決於兩個條件。

  第一,已經跨越陷阱的駿馬不會因為跨越了陷阱就斷了腿而跑不動了,它們過了陷阱以後還要繼續往前跑,牽拉後面的馬去跳過陷阱。第二,還沒有跨過陷阱的駿馬,比前面的駿馬必需跑得快,因為如果這些馬跑太慢的話,就算前面的馬還能跑,它們可能會拉不動後面的馬而斷了韁繩,最後導致全國超越不了這個陷阱。

  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的,深圳作為首批超越陷阱的駿馬之一,在自己跨越陷阱以後,成功轉型升級,同時,保持比較快的發展速度。深圳具備了上面帶領其它駿馬跨越陷阱的第一個條件。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中、西部地區的GDP增長速度數年來都超過東部沿海地區,說明,落後地區比較快速的發展,滿足中國跨越陷阱的第二個條件。

  滿足這兩個條件,還必須堅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最少是15年,中國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深圳期間,我看到深圳有序的發展,市中心房價比2009年高了數倍。房價高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好事,但是,當地房價的上漲,從另一個側面看,說明當地的購買力強,經濟力量大。

  深圳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奇迹案例

  我見過一家基金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已經發行了10個基金。到3月底,公募基金總金額超過170億元,今年,該公司計劃募集總規模超過500億元,加上貨幣基金和其它募集基金,總金額可能要突破1000億人民幣。

  這個公司的人員今年可能發展到200人,人均收入可能超過50萬元。這是一種高收入、高智力投入、高風險的行業。高水平的基金經理,是各個公司最缺乏的人才。市場對人才的競爭,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有經驗、業績好的基金經理,底薪從100萬元開始,加上所管基金凈利潤的40%到50%。我見過一位年輕人,一年之內就能掌管100億元的基金,這是非常難得的人才。

  在深圳沖向高收入國家水平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上面說的基金公司,就集中了許多精英人物。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VR3nElwA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