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無前例 中國「印股票時代」噴薄而出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3-26 05: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無前例 中國「印股票時代」噴薄而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A股近日火得有點發燙,瘋狂停不下來,而滬指也已經練就「九陽神功」。A股繼上周市場探上3,632點,創近七年來新高后,23日滬指大漲近2%直逼3,700點,而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亦攜手創出歷史新高。伴隨著增量資金入市,滬深兩市的日成交金額已連續5 日突破萬億。

  去年以來中國股市持續走強,一方面是對過去幾年股市滯後於經濟增長的修正,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市場對本屆政府各項經濟和金融改革的良好預期。長期研究中國股市的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羅伯特-懷特洛認為,改革預期點燃了中國股市做多熱情,成為此輪行情啟動的導火索。

  同時,IPO註冊制方案已經從證監會報到了國務院,《證券法》的修改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種種跡象顯示,註冊制將在幾個月後「粉墨登場」,而屆時中國股市史無前例的大擴容時代到來了,也就是說中國「印股票時代」即將來臨。

  懷特洛表示,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但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股市表現明顯與中國經濟發展不相符。

  他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建設近年來已取得長足進步,而中國政府描繪的改革藍圖更增強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以及股市的信心。他強調,隨著中國各項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國股市表現不僅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晴雨表」,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對各項改革的評估和預期。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教授珍妮佛-卡彭特認為,目前中國A股並不存在泡沫,但伴隨A股持續上漲,市場波動性將加劇。總體來看,只要中國金融體系的各項改革能持續推進,中國股市的未來表現將十分值得期待。中國金融改革的力度和廣度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股市的高度。

  而在未來,房地產市場將不再是全社會最大的資金池,中國人的財富配置將發生歷史性轉變。

  資深財經人士劉曉博說,普通家庭的資產,將由房子佔80%到90%,金融資產只有10%到20%,逐步變成金融資產佔30%以上,甚至佔大頭。其實,這正是當前這波股市行情產生的一大原因,也是很多人聲稱「歷史性大牛市即將到來」的背景。

  之前,中國一直靠「印鈔票保增長」, 通過貨幣超髮帶來資產泡沫,引發買房熱情,從而推動城鎮化高速發展。目前這條路已經走到了盡頭,這不僅僅因為房屋供應量全面過剩,還因為企業負債率已經接近極限,再這樣搞下去必然出現經濟危機。

  而現在隨著IPO註冊制改革的進行,中國將「面向社會融資」的天然權利歸還給企業,從而激發民間創業、投資熱情。一方面刺激了實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用「直接融資」替代走到了盡頭的「間接融資」。那麼中國將迎來「印股票的時代」。

  並且,中國高層已經在為此作頂層設計:3月23日,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預測2015年第二季度將會有一次50個基點的降准和一次 25個基點的降息,並結合一系列定向措施(如抵押補充貸款、中期借貸 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定向降准)來管理流動性。由於近期的增長勢頭和流動性動態,預計下一次降准最早可能出現在4月份。

  從央行自身貨幣調控手段的不斷發展來看,今年進一步加大全面降准頻率的概率在提高。儘管近年來央行調控流動性的手段不斷創新,但全面性的存款準備金率的調 整依舊是作用更大、效果更為直接的一種量的調控手段。與其他的流動性調節手段如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工具相較而言,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會通過影響貨幣乘數的變化來放大最終流入信貸市場的流動性。

  上周央行到期續做了3,500億中期借貸便利(MLF),並將增量至約4,500億至5,000億水平。1-2月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至2012年3月以來最低的3.2%的背景下,財政支出同比大幅增長10.5%,去年下半年以來最高。

  資金面來看,目前資金利率顯著下行。本周公開市場凈回籠250億元,較上周凈回籠530億繼續下降。隔夜、七天回購利率分別下行15、49個bp至 3.27%、4.22%。而股市中,資金持續流入。3 月份以來融資餘額增加2046億至1.36萬億,超過去年12月的2,000億;新開戶數達到72萬戶,為今年以來最高;證券賬戶保證金凈流入9,500 億,創歷史最高紀錄。

  這顯然對牛市來說是一大利好,並且這個「溫床」央行還會繼續鋪設下去。

  央企改革是今年國企改革的重點方向和主題,也是中國股市「改革牛」的頭等大戲。種種跡象表明,央企改革的重頭戲即將開演,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以及央企合併重組,將成為這幕改革大戲中的三部曲。

  在央企改革的示範下,地方國企改革也將全面鋪開。地方國企是中國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地方國企的營業收入占國企總收入的39%,利潤占國企總利潤的30%。從地方兩會來看,31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對國企、國資改革重點著墨。「混合所有制」、「兼并重組」、「整體上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等,被確立為各地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的主要措施。

  隨著央企改革的深入, 中國「印股票的時代」將步步走得穩健的多。而在這樣財富大洗牌的新時代,誰將暴富,誰將失去原有的財富呢?

  劉曉博表示,最大受益者應該依次是:

  1、股票成功上市的創業者。這些人,其實就是「印股票的人」,他們的財富將獲得數十倍上百倍,甚至成千上萬倍的增長。最近看到福布斯的一篇報道:滴滴打車80萬資金起家,3年就成長為 百億級美元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未來,這種奇迹會不斷發生。如果說「印鈔票時代」,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房地產公司;那麼「印股票時代」,最大受益者將是創業者。政府由於無法通過「鑄幣稅」和土地拍賣分紅,獲得的收益在下降。其實這是好事,未來的政府不應該再壟斷那麼多資源、賺那麼多錢、扮演投資主力軍,應該 把資源交還給社會,只提供好的公共服務。

  2、有眼光的投資人。在中國財富配置的新時代,會湧現大量的私募基金、投資公司,他們如星探一般尋找好項目、好的創業者,希望在上市前獲得股權,承受高風險、享受高回報。

  3、中介機構。在企業成立、發展、籌備上市的過程中,需要大量專業人士參與,提供幫助。比如律師、會計師、保薦人、承銷商等等,這些中介機構將獲得源源不斷的業務,同時也可能隨時變身為投資人。他們也將獲得巨額回報。

  4、二級市場的機構投資者。IPO註冊制后,股票寬進寬出,而且上市公司多如牛毛,散戶股民將越來越難在市場上生存,只能將錢交給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可以發揮市場研究、公司調研、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獲得散戶股民或者企業的投資理財委託。

  在這樣一個變動的時代,中國「印股票的時代」正在從搖籃中搖搖晃晃地噴薄而出。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VR2TYF4z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