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消費者為何將上萬億給了境外?(組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3-9 0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境外購物正迅速增長,去年出境人數超過1億人次。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昨天還透露,2014年中國仍然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此外,他還表示,有信心完成今年外貿增長6%的目標,預計3月份進出口總額增幅將由負轉正。

  新華社電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昨天介紹,我國境外購物正迅速增長,去年出境人數超過1億人次,境外消費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高虎城分析,形成這樣的境外消費情況成因有多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價格有比較大的差異,導致境外採購、境外消費迅速增加。價差形成的具體原因一是比較高的稅率,特別是我國某些產品的消費稅較高;二是國內流通成本過高、環節過多,在物流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進一步減少成本的空間;三是國外品牌商對華定價政策所致。

  他說,下一步為引導國外採購迴流所採取的措施,也將著重從以上三個方面著力。「境外購物和消費是居民個人選擇,但是可以注意到近兩年消費市場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高虎城說,從國內來看,越來越多的消費呈個性化和多元化,而在國外的購物卻呈現出單一化和模仿式的消費。「我們相信,隨著中國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這種局面也會像前些年的『你有、我有、人人有』這種排浪式的、模仿性的消費逐步轉向理性,回到正常的消費狀態。」高虎城說。

  商務部長高虎城所說的也許符合事實本身,對中國人為何要到境外購物消費上萬億,筆者在此談一點看法:

  一、圖便宜

  例如在英國三四百塊錢的clarks鞋子,在上海要賣一千二三;五千多的burberry包包,在上海怎麼也要一萬多。

  到日本,導遊領到免稅商店購物。電飯鍋、化妝品、照相機、攝像機等等,要買的東西也太多了。在日本買電子產品,高端的會比在國內買便宜大概20%-30%左右。

  其原因,正如高虎城所說的,「我國某些產品的消費稅較高;二是國內流通成本過高、環節過多,在物流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進一步減少成本的空間;三是國外品牌商對華定價政策所致」。

  二、出一趟國不容易以及攀比心態

  有的人有一種難得出去一次,到它的原產地去買一個正品回來,價錢只有國內的三四折,那還猶豫什麼,所以怎麼也要帶他個三萬兩萬人民幣吧,哪怕只是收入平平的工薪族,哪怕平時過日子斤斤計較的人,有了這一次全豁出去了的心態。

  中國人愛面子,出國了總想表達一下出國的興奮心情,那麼,買東西就是表達的最直接辦法。特別是旅遊團體,在導遊的引導下,看到什麼都是好的,並且攀比心態嚴重,別人買1萬的物品,他非要買2萬不行;這樣就出現瘋狂掃貨現象。

  出國了總要給親戚朋友帶一些禮物吧,在國內買的沒有意義,在國外帶有意義。其實,現在的物品,國內市場什麼都有,並非只有國外才能買到,但是中國人認為,從不遠萬裡帶回去的物品有紀念價值,回國后給親戚朋友送禮好拿得出手,還是面子問題。

  三、為產品質量問題願意在外購買

  還有一個很關鍵問題是:對國內物品質量不放心,有很多物品是假冒產品,很多人都認為,在國外基本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比如,最近有報道稱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馬桶蓋」問題,被媒體渲染后鬧得滿城風雨。其實這種智能馬桶蓋實際上是一個能夠控制管道自動伸縮,座蓋加溫、自動沖水、洗滌、烘乾的一個控制系統。本來這種蓋子是在中國杭州中日合資工廠生產的,有的元件也許是日本的而已。

  只不過有的人以為這種馬桶蓋是日本生產的,其電子元件壽命長一些,因此到日本去購買。不過,確實也有人買了個別國產的,使用故障太多,因此,一些人盲目相信去日本採購的都是日本生產的「原裝貨」。

  尤其是到境外去採購奶粉之類食品的,也是出於無奈。為了孩子的健康不相信國內產品質量而去境外購買,被某些地區和國家限購,侮辱,讓人無不痛心。這樣的事情,國內有關部門應當擔負起什麼責任?

  假如,中國的產品質量提升,價格能夠合理,中國人也絕不會到境外去消費上萬億,使國家失去了更多的收入。如果只知道將稅收加大,以為就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殊不知卻讓上萬億的「肥水」流入了外人田,而且也增加了民眾的負擔。要想提高國內消費水平,必須制定一個合理的稅收區間,「薄利多銷」這個問題誰都懂得,減少一定的稅收,使得國內產品價格與境外有一個競爭的優勢,使國人不再是大包小包地從境外搬運回來,而且有的還是中國自己生產的,但價格又比國內銷售的便宜。這種怪現象的出現是為什麼是否應當進行一定的反思?希望不要將中國自己可能得到的收入給了境外。

  正是:

  萬億消費在境外

  這個問題不奇怪

  有關方面應反思

  如何才能改過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