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徐斌:豬肉啥時漲價你們自己算吧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2-11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旁白:昨天海關總署出台的數據,讓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亂解讀,實在讓人看不下去了:

  1月外貿同期下滑10.8%

  海關總署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海關總署今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1月貿易順差達600.3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導致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大幅下滑,是1月貿易順差飆升的主因。按美元計價,今年1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3.3%,是2014年4月份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進口同比下滑19.9%,是2009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值。2015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進口0.86萬億元,下降19.7%;貿易順差3669億元,擴大87.5%。考慮到春節因素影響,經過季節調整后,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降幅分別為7.1%、1.3%和14.4%。數據還顯示,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較去年12月下滑1.5,這是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預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我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旁白:外貿形勢沒過去那麼嗨,這是肯定的了。但下滑成這樣,也不能完全說明是外貿形勢一團烏黑,除了季節因素之外,更多也是去年基數較高所致。而2014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同比增長7.6%,遠高於市場預期,根源在於虛幻貿易背後的人民幣升值套利活動。至於外貿順差創歷史新高,其實是好事,因為進口的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導致順差放大,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成本降低,利潤率隨之放大,這不是好事是什麼?大家過去十年來,都習慣與外貿二位數增長,個位數增幅都感覺不過癮,現在來個負增長,其實不必大呼小叫,這才叫正常!所以外貿這類數據,在宏觀經濟角度看不足慮。值得注意的,倒是下面這條資訊:

  養豬戶都在哭

  臨近春節,原本是生豬的旺季,但是價格依然不旺,甚至局部地區出現暴跌。有河南等地養殖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當地生豬出欄價格已跌至5.5元/斤,但依然無人問津,豬農無奈只能處理掉種豬,「別人都要過年了,只有養豬戶都在哭。」往年冬至臨近時,腌肉大軍就忙活起來,豬肉價格開始上漲。但今年「臘肉行情」對肉價的刺激並不明顯,近期,多地豬肉價格出現大幅跳水,行業內論證的一切利好因素成為「利空」。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平均價格較上一周生豬平均價格繼續回落,平均價格為12.59元/千克,較此前一周下跌0.24元/千克,跌幅為1.87%。隨著臘肉、香腸製作高峰的逐漸褪去,各地豬源再度大量衝擊區域內市場,市場普遍預計價格還將下跌。對此,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分析稱,生豬市場低迷主要原因是經濟形勢抑制消費,加上屠宰場庫存高企等原因。目前,春節行情的持續低迷,養殖戶等價的心理逐步被擊碎,出欄心理逐步增強,但是屠宰企業的庫存仍然高企,這意味著生豬價格後期仍將承壓。對於未來生豬價格走勢,馮永輝認為,這種低迷的形勢不會一直持續,「但是豬價短期想漲也難,因為過了春節就是消費淡季,生豬低迷的持續時間會在三個月左右。」

  旁白:豬肉對於中國人民的意義,不亞於汽油對於美國人民的重要性。這就是有名的「豬周期」——「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過程一般是三年,是一個標準的通脹通縮輪迴周期,本來在2014年初就應該出現豬肉上漲態勢,但沒出現,分析人士認為「豬周期」失靈,其實就是行政之手介入,導致「豬周期」變形了,現在就在「大量淘汰母豬」階段,至於到豬肉啥時漲價,大家自己算吧。大領導估計心裡也有數,所謂的「價格改革」,現在趁著通縮趕緊搞吧:

  農業水價上調不會拖

  最近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很多領域做出改革部署,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就是其中一項。《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鑒於目前水資源在我國的稀缺程度,這項改革被政府明確要求「絕對不能拖」,接下來將儘快開展80個縣的試點工作,並形成改革總體方案上報國務院。試點方面,地下水嚴重超採的地區要求「先行一步」,改革進度快的地區可以得到中央水利建設投資的傾斜。

  旁白:水價上調,考慮到中國糧價已高於國際市場價格50%,今後城鎮居民的生活費用……。這個,先放在一邊,信用擴張收縮引發的通脹通縮現象,其實是貨幣現象,有周期性。觀察宏觀經濟大趨勢,還是看官家簡政放權的力度:

  李克強:「四個一律」確保公共資金安全運行

  李克強總理2月9日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公共資金是納稅人的「辛苦錢」,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費。今後政府收支一律納入預算並公開,所有公共資金一律接受審計監督,長期趴窩的沉澱資金一律調整收回,對國有資產和企業一律從嚴監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要推行決策、執行、管理、結果向社會公開,讓公共資金和權力在 「探照燈」和「攝像頭」下運行,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賬」。簡政放權是釋放市場潛力的關鍵之舉,也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具有激活力、推發展、促廉政的「一舉多得」之效。下一步簡政放權還要加碼。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通過放許可權權,堅決打掉尋租空間。有的審批「明放暗不放」,有的換個「馬甲」又以備案名目出現,有的放權降低了門檻但外面中介「高牆」依然林立。這些亂象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必須堅決消除審批「灰色地帶」,防止改革紅利被截留蠶食、對沖削減。

  旁白:這是「官」與「吏」的戰爭,是中央與地方的博弈,是持久戰。李克強再三表態,財政問題要「盤活存量」,這是啥意思?意思是地方那些用來「三公消費」的小金庫,現在都得給拿出來搞民生建設,不然我全收回中央財政!至於地方換「馬甲」繼續搞尋租,這是煩不甚煩的事情,你其實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地方人大不是歐美議會同行,不構成行政權的真正制約,地方豪強亂搞錢,中央其實也沒辦法,頂多也就是不讓其搞得太過分而已。至於中央層面得管制,那是能放就放開:

  央行:互聯網金融要放開

  2月6日,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在中國政府網解讀降準時表示:互聯網金融就是有利於引導資金流向小微、『三農』的金融創新,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小微企業和普通大眾能更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這個體系有利於更加有效地甄別誰是合格的融資者。......我們希望成長性好、優質的企業能夠順利獲得債權、股權融資,老百姓合理的融資需求也能得到滿足。打個比方,我們想看到的是,這些流動性如春雨潤萬物一樣滲透到實體經濟當中,使實體經濟中的小苗長成大樹。在進一步解釋如何引導好資金流向時,陸磊認為,解決這一難題,最根本的是需要金融改革和創新。互聯網金融就是這一改革創新的產物。央行官員在公開場合對互聯網金融給予高度評價,這是鮮見的。在此之前,央行官方及央行官員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是,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政策不會改變,但也要予以適度監管。

  旁白:這是大飛躍啊!央行之前一直對互聯網金融持有抵觸態度,這和「李克強經濟學」是背道而馳的。你搞監管不搞開放是吧?沒關係,腦筋不轉換,就換人嘛,大家務必用心看看央行近期人事變動情況,這裡就不展開說了。至於互聯網金融為何勢不可擋?道理很簡單,官家也能從中分一杯羹:

  「國字頭」紛紛入股螞蟻金服

  據財新報道,螞蟻金服首輪引資已接近收官,在這一輪的融資中其估值為300億美元。該報道提到,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名單中,「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國開金融分別入股約5%、3%、3%,目前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此外,還有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有望分一杯羹,名單尚待最後確定。螞蟻金服成立於2014年10月16日。螞蟻金服旗下品牌包括了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籌備中的網商銀行等品牌。300億的估值相較於此前市場的報道偏低。彭博曾援引消息人士稱,螞蟻金服計劃在2016年IPO,其估值預計在500億美元左右。該公司傾向於選擇A股上市,同時也不排斥香港等境外市場進行雙重上市。去年年底,美國太平洋頂峰證券對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和螞蟻微貸業務估值高達700億美元。

  旁白:孟子曰:為政易,不得罪巨室。現在阿里系就是混出來的「巨室」,攜互聯網新技術先進生產力之威,行解中小微企業資金饑渴之事,利國利民,且利投資者。人家正當行令,你看不過眼而攔路?所以說,那些衙門小吏基本都觸霉頭。監管這回事,是等人家出事之後再動手,人家還沒出事,你要搞他也得等等看啊。話說,真正需要金融監管的區域,一定是國企,那是無主之地,一抓一個準,現在開始朝著上市公司方向搞了:

  反腐之風刮到70家上市公司

  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反腐風暴已吹至70家上市公司,其中資源類上市公司,包含有色、煤炭、石油、燃氣等約18家,佔四分之一左右;房地產上市公司有6家,金融類上市公司有6家;醫藥類4家;運輸業包括航空及海運類共3家。

  旁白:有股民估計嚇了一跳,以為這是大利空,其實這是大利好,因為這是領導幫你抓耗子呢,你歡喜還來不及才對啊。下面的,才是利空:

  證監會降低兩融槓桿不含糊

  上周五,一則消息再次讓投資者繃緊了神經。著名博主曹山石報料稱,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下發文件,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形信託、P2P平台、自主開發相關融資服務系統等形式,為客戶與他人、客戶與客戶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同時強調了嚴格堅持兩融開戶50萬元資產門檻,以及不得向開戶不足半年的客戶融資融券。隨後,這則消息被多家媒體證實。傘形信託被收緊,槓桿資金的「主體」融資盤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儘管兩市融資餘額近期仍在增長,但速度明顯放慢——從去年11月3日到12月19日,融資餘額從7000億元增加到1萬億元,耗時近1.5月;1個月後(2015年1月15日),才首次突破1.1萬億元。而證金公司統計數據也顯示,去年12月融資融券客戶數量增加了36.89萬名,今年1月僅增加13.57萬名,較12月少增63.21%。國金證券析師徐煒指出,槓桿資金入市是本輪行情最大的驅動力,而增量槓桿資金受阻是當前最大的變化,「由於本輪資金更多通過融資融券、信託、配資等中間渠道入場,政策監管所起到的約束作用非常明顯。如果缺乏持續的資金驅動,那麼去年底快速的脈衝行情之後,彼時形成的天量就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依靠存量資金無法有效推動市場,盤整行情對槓桿資金在時間上是不利的。」。

  旁白:炒創業板的投機客們,沒準現在對上面這條消息洋洋得意:哈,這搞的是大盤藍籌嘛,和我沒關係。哼,看看下面,炒作垃圾小盤的投機客們,估計今後沒日子過:

  IPO審核6月下放交易所

  財新網報道,中國證監會近日在系統內作出部署,為今年內按註冊制要求進行IPO審核加緊準備。註冊制正式實施的具體時點仍然取決於《證券法》修訂的進展以及國務院對相關方案的最終批准,但證監系統內傳達的精神是,從今年6月起IPO審核工作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圍繞這個時點展開。

  旁白:6月份?!好吧,目測一大波中小企業烏壓壓飛過來,「新股不敗」的神話,估計要終結了。中國股市二十年來錢追著股票跑的奇觀,估計也要消失了,上市公司估計今後要給推銷股票發愁,而非現在這幫新股搖號不愁賣的做派。當然,這是個過程,不是一日之功。而且總體看,優秀企業還是不愁錢的:

  基金非公業務去年大飛躍

  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在過去的一年中發展非常迅猛,據知情人士透露,已有多家基金子公司規模突破1200億元,民生加銀更是達到了4000億元。其實2014年不僅子公司突飛猛進,基金公司專戶也一樣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根據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5家,相比於2013年,增加了6家。其中合資公司46家,內資公司49家,共有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6家;管理資產合計66811.36億元,其中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45353.61億元,同比增加51.07%,非公開募集資產規模21457.75億元,同比增加75.99%。

  旁白:樓市不行啦,有錢人的財富配置哪個領域?現在都看出來了,就是股市。好了,長牛的基石打下,至於後面怎麼走,那是三步一回頭,具體波折起伏,只有股神和上帝知道了。但國際流動性收縮引發的震蕩,所有市場中人現在都要小心,因為歐債危機沒準再發作一次:

  希臘新政府拒絕緊縮

  希臘新政府周日公布了廢除緊縮政策的計劃,包括減稅、提高最低工資等,此舉將希臘推向了與歐洲其他國家完全對立的一面。新上任的希臘總理Alexis Tsipras在對議會發表的講話中稱,希臘會尋求從國際借款人那裡獲得一筆過渡性貸款,以支撐到今年6月。他拒絕接受延長當前的救助計劃。「救助計劃已經失敗。新政府不會要求展期,因為我們不能讓錯誤繼續。」 Tsipras說。「五年來,在這項救助計劃的壓榨下,我們的人民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傷痛)。」希臘當前的貸款計劃將在2月28日到期,最後一筆72億歐元的貸款仍在談判之中。但是希臘希望能發行一筆額外的短期債務,為尋求籤訂新的協議騰出時間。目前希臘的債務高達3230億歐元,相當於經濟總量的174%。

  旁白:拒絕緊縮,就意味著歐盟隨時終止援助資金,後果就是希臘財政和經濟全面崩潰:

  希臘或將退出歐元區

  希臘警告稱,如果無法獲得新的融資,資金將在數周內斷絕,實質性地挑戰德國和其他歐洲債權人的底線。希臘經濟部長George Stathakis在一次採訪中告訴《華爾街日報》,近期稅收和其他政府收入的下滑已經將該國財政推至崩潰邊緣。希臘政府收入在最近幾周大幅下滑,因為許多希臘人拖欠稅費,希望新政府會給他們減稅。許多希臘人也沒有支付房產稅,而這也是希臘新政府當初參選時反對的一個稅種。希臘不去遮掩自己的財政問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Stathakis的言論顯示該國可以與國際債權人「討價還價」的時間比希臘政客們原先估計的更。Stathakis 表示,希臘需要40-50億歐元以支撐到6月,希望屆時可以與國際債權人達成一個更加廣泛的協議。他補充道,他相信這在「邏輯上是可行的」。但他警告稱,如果不可行,希臘「將是第一個違約數額超過50億歐元的國家。」據《華爾街日報》,如果希臘政府「彈盡糧絕」,希臘將被迫違約債務,放棄歐元並重新啟用希臘貨幣。那麼「三駕馬車」提供的2400億歐元的救助貸款將會打水漂。昨日接受BBC採訪時,格林斯潘說:「我認為希臘最終會離開(歐元區)。我沒有發現這(希臘留在歐元區)有助於希臘和歐元區其他國家。大家都會意識到(希臘)離開才是最佳對策,這只是時間問題。」「希臘的處境是,如果不能得到新的貸款,就會違約,離開歐元區。到了這個階段,我不認為誰還願意提供那些資金,大家已經一再失望。」昨日被問到是否支持德國堅決反對希臘新政府放寬救助條件的要求時,格林斯潘回答:「我當然支持。」格林斯潘認為,除非全體歐元區國家實現政治一體化,否則即使歐元區實現財政一體化,也無法保證歐元存續。

  旁白:歐盟不可能同意希臘的敲詐勒索,因為這是多米諾股票,你推倒希臘第一塊,後面就是義大利、愛爾蘭、西班牙等南歐懶人國的爛帳都得打水漂。至於退出歐元,你退出好了,估計德法也想通了,讓這些王八蛋早點滾蛋,對於歐盟沒準是好事。但未來究竟如何,其實誰也不可預測。有一點倒是可以預料到的,那就是歐元會一直貶值到底,因為既然堅持財政緊縮,那麼貨幣不可能寬鬆下去。所以你不奇怪下面這條備戰備荒的資訊:

  美國亞利桑州回歸金本位

  亞利桑那州上周三(2月4日)的一個國會委員會投票通過,規定黃金和白銀為法定貨幣,可做商業流通。此次提案通過的最大意義在於,那些投資金幣的投資者在稅款方面可有收益。作為商品的黃金和白銀在買入和賣出時,投資者的收益將必須支付稅款。此次亞利桑那州的法案通過後,該地區的金幣在出售和買入時,無需再支付資產利得稅。

  每日綜述: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的通縮周期,估計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最長的通縮周期。但養豬戶的淚水顯示,大致在一個季度之後,持續兩年多的通縮周期沒準見底。中國經濟形勢經過央行的幾輪緊縮貨幣政策施虐之後,其實比人們預期強勁得多。你想想就明白:現在能扛過這兩三年來的企業,哪個不是英雄好漢?而與此同時,中國改革或低於預期,但開放度卻超乎市場想象,如果國際流動性不出現問題,今年形勢已經可以樂觀一下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