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丁咚:朝鮮「去中國化外交」將自己逼向牆角?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2-3 08: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並對親華政界人士展開清洗后,中朝關係迅速惡化。中國不僅中斷了兩國較高層級的雙邊訪問和交流,而且罕見地配合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精神,對朝鮮實施制裁,其中,從2014年初開始,停止向其提供航空燃油,是重要舉措之一。

  但據韓國《中央日報》元月31日報道,中國於2014年底重啟了向朝鮮進行中斷近一年的航空燃油援助,一次性向朝提供8萬噸燃油供應。這家韓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2014年中國向朝鮮提供了大量沒有列入兩國貿易統計中的原油支援,但惟獨中斷了過去每年8—10萬噸的航空燃油支援,不過這一情況在2014年底發生了改變。得到援助的朝鮮增加了飛行訓練的強度,朝鮮最高領導人在短期內視察空軍的次數達五次。

  進入2015年後,中國最高領導層也打破此前的緘默,向金正恩生日專致賀電。這是兩國關係趨於緊張后中國首次以官方名義表達此類祝賀。

  從這兩個連續的情況分析,從2014年末到2015年初,中國政府正在悄然轉變對朝政策基調,將偏離正軌的中朝關係重新撥回理性軌道,並將繼續兩國迄今為止尚未廢棄的血盟關係,堅持作為朝鮮的戰略後援而存在,發揮其地緣和政治屏障作用。

  中國態度的微妙變化,並非無緣無故的,而恰恰說明,朝鮮無視中國感受和利益、竭力地在國內政治清洗親華派,並在核政策上我行我素,激怒了中國,但在新一代領導人採取了強硬的外交路線,以中斷兩國高層交往和關鍵援助作為手段對朝施壓后,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促成了朝鮮核武和外交政策的變化。

  朝鮮多次以各種方式,包括直接向美韓喊話的方式,願以暫停核試驗為條件換取外交關係改善,特別是崔龍海在莫斯科期間表示朝願重返六方會談,在近期其士兵越境槍殺中國人事件后金正恩果斷處置、平息兩國外交紛爭,呼應了中國對朝鮮的外交訴求,為兩國關係的緩和創造了必要條件。

  此外,朝鮮兩手並舉,一方面加強與中國進行各個層面的溝通,嘗試安撫中國領導層;一方面實施「去中國化外交」,謀求改善與韓、美、日、歐、俄關係,其中尤以俄朝關係升溫更令人矚目。北京認識到,將朝鮮逼到牆角,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給自己的地緣環境帶來惡訊。

  在當前全球民主化趨勢日益明顯,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日漸擴張和鞏固的時代背景下,朝鮮對中國的政治安全仍具有重要價值。與其說中國重視朝鮮傳統意義上在地緣政治中的戰略屏障作用,在現行條件下,倒不如說更在乎朝鮮的政治體制與中國利益攸關的戰略重要性——雖然正如王洪光所指出的,朝鮮的政治體制早已偏離社會主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兩國仍有重大的利益交集。

  中國將政治安全擺到了更為重要的戰略位置,堅持中國自行選擇的道路,並尋求儘可能多的國際認同,是中國新一代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之一,它被列入事關中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之一。朝鮮在政治上與中國的唇亡齒寒關係,為中國政府所看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從朝鮮的地緣價值來看,儘管它的戰略縱深不夠,但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中仍然具有其特別的意義。這首先源於朝鮮半島目前還是冷戰的殘餘之一,中西潛在的前沿,在朝鮮的這一屬性解除之前,中國仍有必要維繫其在中國外交棋盤上的重要位置。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朝鮮在國際政治中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或許它的存在不能幫助中國「成事」,但在中國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的情況下,保留一個「搗蛋者號」,在東亞有關大國間起到某種「破壞」和平衡作用,對中國而言不乏某些積極意涵,事實上也能提升中國的地緣影響力和重要性。

  或許,在世界風平浪靜之後,中國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而這也正是中國所擔憂和竭力避免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