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衛澤欲跳樓自殺之決絕告訴我們什麼?(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1-27 09: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般來說,有關貪官被調查、被雙規的信息傳向社會,也就中紀委網站上的短短一句話:某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顯然,人們對於被查處貪官的身前身後的興趣,其罪孽有多深重、何以落馬以及會牽涉到什麼人等等,是非常感興趣的,是希望立馬知曉的。而一些媒體隨後的挖掘,由於信息的有限,亦大都局限於此前公開報道的材料,或相關熟悉情況的人士談論一些外圍的事情,並不解渴。人們依據這些信息勉強復原一個貪官的真實、「活生生」的形象,也大都未必準確。

  若有媒體挖掘出了一些一手的、令人格外感興趣的材料,自然會令後續媒體蜂擁而上、跟風報道——僅從眾多媒體在標題的提煉、「加黑」上,即能發現相關材料的重要性以及人們的感興趣程度。日前,媒體報道的原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在被查處現場,發現中紀委有關人員后試圖跳樓自殺的信息,即屬於這種情況。

  據媒體報道,楊衛澤被查處當日,正在南京市自己的地盤上召開一個會議。會議進行中,他接到了省里一位領導的電話,要他去省里開會。「楊給幾個應該一起去省里參會的人打了電話,在得到確定的消息后,楊衛澤在辦公室抽了十五分鐘的煙。在省委,楊發現中紀委的工作人員后,立刻做出向窗戶跑欲跳樓的舉動,不過被摁住了。」

  

  從這樣不太生動的描述中,人們還是不難判斷出:現場,楊衛澤的動作很快,有關人員的動作更快;楊衛澤的跳樓念頭當不是隨機產生,有關人員的防備更是「魔高一丈」。被「摁住」一語彙,無不表明現場「對決」之激烈以及楊衛澤的態度之決絕。

  仔細思量,楊衛澤欲跳樓,無論如何還是有些驚心動魄,無論如何還是令人有些后怕——怕的不是他的死,而是查處的線索由此中斷及或許早就有了些眉目的查處,由此而陷於被動。

  楊衛澤欲跳樓之決絕,至少說明了如下三點。

  其一,說明楊衛澤這類貪官在落馬之前,對於自己行將落馬,早有預感,早有思想準備,也早有「預案」。查處這類貪官,稍有疏忽,稍不注意,就會讓這些人鑽空子,自殘、自戕成功,或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據媒體陸續披露的信息,自從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被查處后,季建業的家人即開始實名舉報楊衛澤。一個市長,一個書記,雙方各幹了什麼,合夥幹了什麼,應該說彼此是心知肚明的。也就是說,季建業之後的楊衛澤,實際上已經被擺到了檯面上,自己會是個什麼結局,能是個什麼結局,他心裡是有個大概其的。

  而就在落馬的前夕,楊衛澤還群發簡訊「闢謠」:「現在國內的網路比文革大字報更險惡,海外的敵對媒體比侵華日軍更殘酷。這十天我正在井岡山學習,井岡山鬥爭歷史和其精神,使我更淡定更從容面對任何敵對攻擊、惡意中傷和傳謠惑眾。」

  現在看來,這樣的簡訊內容,楊衛澤自己其實並不信能有何效果,只不過,他希望別人信,希望由此而籠絡、安撫人心,減少壓力,由此而為自己不被查處有所緩衝、爭取時間。

  或許,楊衛澤在落馬前夕,早就知曉自己在劫難逃。由此,他會有兩手準備:不能驚慌失措、先出手自保或採取極端之舉而暴露自己,那樣萬一自己有僥倖逃脫的可能,就等於是不打自招、自投羅網;如果自己確認將被查處,就果斷地以死了結、以死奉陪,讓查處半途而廢。

  這其實也是在警示人們:對於楊衛澤這類貪官的查處,首要的就是要做好防範其自殘、自戕之舉的準備,就不能令其決絕之舉得逞。

  此前,已有不少貪官在被查處的最後一刻成功自戕的案例,這一方面說明相關人員的麻痹以及準備不足;另一方面,再再證實了此類事情發生的必然性。故決不能掉以輕心,決不能一時疏忽令到手的鴨子飛了。

  我們不明白的是,楊衛澤之類貪官,難道就不愛惜、珍視自己的生命嗎?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談到的內容。

  其二,楊衛澤這類貪官,早已深知自己的罪孽之深、之重,甚至這些人早已自己認定、自己「判決」——自己的罪孽早就夠了死罪,一旦東窗事發,早就不必抱任何幻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早了結。

  研究生學歷(姑且認為這是真實的)、在多地、多個重要崗位擔任一把手,后成為省會城市一把手的楊衛澤,當然不會沒有法律意識、法律常識,當然知曉什麼樣的刑事犯罪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也就是說,楊衛澤的跳樓之舉說明,其對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其早已在心裡對自己審查了無數次——審查來審查去,還是審查不出個能讓免死的理由。故其只有跳樓一途,只有速死一途。

  這實際上也提醒我們,在對貪官的查處上,早查處比查處好,盡量早查處比拖延查處要好。

  對於貪官而言,早查處就能避免其走上不歸路,就能避免其在罪孽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就能避免其如抽大煙上癮般貪腐犯罪不能止息。對這一點,相信楊衛澤之類自己亦非常明白。或許,楊衛澤之流自己也期望自己早些被查處。

  如果在揚子大橋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部經理任上,或江蘇省交通廳廳長任上楊衛澤被查處,相信其未必會有跳樓之舉,或跳樓之舉未必如此決絕。

  大貪大打重要,小貪小打、隨時打,其實更重要。

  其三,說明楊衛澤這類貪官,與民眾、社會以及組織的關係,早已異化變質。甚或說,其與絕大多數民眾、健康的社會以及正常的組織,早已是敵對的關係——其早已把自己擺上了對立面,早已認定自己的所作所為,與民眾、社會及組織視若水火。

  這樣的心裡有鬼的貪官,其不被查處、正常工作時,註定會時時、處處為自己的安全、不暴露計,時時、處處會扮演「變色龍」的角色,時時、處處會以敵視、敵對的眼光打量民眾、社會及組織。如此,哪裡還會出積極性、建設性的方略,哪裡還會從本質上與正能量有緣、沾邊?這樣的貪官,掌管一方經濟社會大權,實際上構成了一方經濟社會的最大隱患,乃民眾、社會及組織最危險的敵人。

  清除、剔凈楊衛澤們及其影響,遠比楊衛澤們本身的落馬更重要;認識到早已離心離德、與正義為敵的楊衛澤們的真面目,遠比查處楊衛澤的個案更有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6: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