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證監會打擊「老鼠倉」還不夠痛!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鼠倉」一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之中。與此同時,近年來證監會也著力打擊「老鼠倉」等違法違規行為,以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有數據統計,在近期查辦的案件中,證監會共挖出41起老鼠倉案,其中,涉案交易金額累計10億元以上的有7件,非法獲益金額在一千萬以上的有13件。而從「老鼠倉」的涉案範圍來看,竟大多來自知名金融機構,而華夏基金、中國平安等也紛紛上榜。

  雖然「老鼠倉」一詞被市場所熟知,但是市場往往會把它與內幕交易混為一談。

  事實上,「老鼠倉」並不等同於內幕交易。一般而言,「老鼠倉」具備三個重要特徵,分別是利用未公開消息悄悄建倉、提前低價買入以及高價賣出獲取利潤等。如果用通俗的話來描述,即莊家在利用公有資金拉升股價之前,先用自己個人或相關關係人的資金在低位建倉,待公有資金拉升到階段性高點后,提前布局的個人倉位卻進行賣出獲利的操作,由此形成了「老鼠倉」的行為。

  一直以來,「老鼠倉」的現象普遍存在。從「老鼠倉」獲刑第一人的韓剛到中信證券分析師張明芳等,「老鼠倉」確實為相關利益者創造出巨大的利益。但同時,因「老鼠倉」的存在,也給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公。

  其實,「老鼠倉」無論對個人投資者,還是對券商機構來說,都是具有不少的殺傷力。不過,與券商機構相比,普通個人投資者受傷害的可能性更加明顯。

  顯然,對普通個人投資者而言,因自身缺乏了資金、信息等優勢,由此在市場的博弈中明顯處於劣勢的格局。有時候,當他們手中持有的股票遭到了「老鼠倉」的襲擊,出現了突發性的巨震走勢時,敏感的投資者多數會選擇及時止損離場。如此一來,卻中了「老鼠倉「的伏擊。待股價再度瞬間拉高之際,剛剛止損的投資者又不得不追高買入,從而大幅抬升了自己的交易成本。

  2009年,刑法第七修正案正式加入了「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對此,「老鼠倉」也正式入刑。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雖然「老鼠倉」被真正入刑,但是卻未必能夠逐一定罪,由此給眾多的「老鼠倉」行為創造了牟利的空間。

  根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過去證監會每年立案調查的相關案件多達110件。然而,最終能夠順利作出行政處罰的案件數量卻不高於60件。其中,平均每年移送涉刑案件僅有30餘件。至於更多的案件,最終卻是不了了之。

  確實,因市場涉及「老鼠倉」的案件眾多,而市場又缺乏及時監控和及時處理的能力,「老鼠倉」的行為也就容易持續上演。同時,更為關鍵的是,對待「老鼠倉」的問題,市場的違規成本又相當低,由此讓不少不法分子逃過一劫。

  因此,筆者郭施亮認為,對待「老鼠倉」的行為,證監會嚴打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當下市場的違規成本依然很低,容易給不法分子產生牟利的空間。最終,證監會的嚴打只能夠起到表面震懾的作用,卻無法從根本上清除「老鼠倉」的土壤。

  顯然,證監會打擊「老鼠倉」的行動還不夠痛!對此,管理層不僅需要大幅提高市場的違規成本,同時還要加大對「老鼠倉」的打擊,要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老鼠倉」這一市場痼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