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族關係變化中的華裔如何自處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1-7 0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密蘇里州弗格森事件和紐約警察「扼頸」事件導致兩名非裔死亡,而大陪審團均裁決不對涉案警察起訴,全美髮生大規模抗議活動,抗議警察對待非裔不公。23日,紐約發生非裔行刑式打死兩名警察事件,震動全美,更多的美國人開始關注種族關係。

  根據蓋普洛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將種族關係視為目前最重要問題的美國人從11月的1%,飆升到12月的13%,是1992年洛杉磯種族暴亂以來的最高點。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這一數字曾經超過50%,後來隨著平權運動而得到改善,1992年洛杉磯種族暴亂后這一數字是15%。洛杉磯種族暴亂時,政府啟動了正規軍實施國防部對內平亂的代號為「苗圃」計劃,聯邦政府出動了第7輕型步兵師,赫赫有名的第82空降師的一部分及1500名精銳的海軍陸戰隊。而這次的弗格森事件,州政府僅僅動用了國民警衛隊,也並沒有造成當年洛杉磯那樣槍彈橫飛死傷慘重的後果。時隔22年,無論從哪方面說二者規模都相差很遠的事件,在民眾中引起對種族關係的憂慮的百分數卻如此接近,只能說美國的種族關係有了新的變化。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並非都是黑白問題,華裔在這些事件中出現了兩次,一次是11月紐約一位華裔警察走火打死一名非裔青年,一次就是最近發生的一非裔報復性打死兩名警察,其中一名就是華裔。

  11月事件以華裔警察年輕無經驗告平復,而關於紐約被打死的華裔警察,坊間有不少議論,其一是質疑另一名西裔死者家屬在西裔團體幫助下召開記者招待會,而華人團體為什麼沒有行動,顯見華人的怕事和不團結;其二認為,美國的種族關係緊張已經不限於黑白之間,非裔和華裔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緊張,例如在加州奧克蘭,及這次的槍殺事件。第一種說法不一定就是事實,紐約台山社團對這位殉職的華裔警察家庭有提供支持和幫助,至於沒有召開記者招待會,也許和華人處事方式有關。至於第二種說法,這位華裔警察被打死,並沒有證據說明該嫌犯是故意選擇華裔和西裔警察下手。

  美國是移民國家,由各種不同種族移民組成。不同於上個世紀50、60年代之前的種族熔爐,現在的美國更像「沙拉碗」,不同膚色的移民並存於這個國家,文化多元化的結果之一是種族之間的差異不容易消除,各種族之間仍存在一定的隔膜。自上個世紀60年代平權運動以來,美國的種族關係得到很大改善,公開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在美國已是絕對的不正確,但是歧視和偏見遠遠沒有結束,再加上經濟等因素,民眾在弗格森一系列事件積累下來的不滿,爆發就是必然的。

  根據FOX電視台報道,從2007到2012年,警察槍殺了123名非裔。同期,警察槍殺了326名白人(這些數據是由記者追蹤報道和社會學家的調查得出的,據說美國警察當局不提供這類數據)。即使從這個不完全的數據看,在美國警察執勤中,被打死的白人人數不比非裔少。有人認為非裔一遇到事情就認為是遭到種族歧視,不肯觸及別的因素。應該說,歧視是客觀存在的,但遇事就認為是歧視,有很大原因和美國非裔早年的被販賣被奴役的歷史有關,在很多非裔民眾看來,美國白人對非裔是有原罪的,當然事實也是如此。很多華人在這方面有相同的感受,也是源自當年「排華法案」給華人帶來的歧視和屈辱。由於這些歷史事件,美國的種族歧視或偏見引起的種族關係緊張,不管在在表層還是潛意識,不管美國民眾的感覺如何變化,一直是個存在的問題,在可見的未來也很難完全消除。

  對華人來說,應該正視種族歧視和偏見問題,但同時也應該學會正確對待種族關係問題,當遭受歧視遇到不公時,應該依照憲法賦予的權利,勇敢地站出來發聲,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也要避免遇事就往種族問題上靠,或者沒有根據地猜想,那樣對華人和其他種族民眾建立良好關係並無好處。一句話,即應該從客觀事實出發,不忽視,也不放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