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鑒強:把馬雲蒙蔽的海外狩獵真相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1-5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雲狩獵在中國引起的爭論,體現了中國複雜的社會心理:大眾對炫富式生活的不滿;環保意識和對動物的同情心日益增長;環保組織因擔心惹惱馬雲而噤聲;同時,以「科學」反擊所謂「偽環保」的聲音在加強。但爭論各方都犯了一個錯誤:忽視真相。

    2014年,就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之前,馬雲因狩獵而在中國陷入爭議。我與中外對話的同事有了個想法:跳出爭議,去看看真相。

  在此之前,有英國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中國新富豪擲重金赴英打獵,馬雲就是其中一員。兩年前,他在蘇格蘭花費近3.6萬英鎊,與11位朋友共同打獵,一周內獵取17隻雄鹿。

  因為馬雲的名聲,此消息一出,媒體報道鋪天蓋地。中國大眾本來就看不慣炫富式消費,加上現在貧富分化嚴重,網路潮湧般的批評就很自然了。而因為環境意識的增長、有宗教信仰人數的增加和越來越多的人養寵物,中國人開始更關心動物,因此獵殺動物這一行為很不受歡迎。

  組織馬雲去狩獵的大自然保護協會發出聲明,稱此次活動是考察歐洲保護地的發展和野生動物種群控制。馬雲也在網上解釋說,狩獵是一種自然保護的必要手段,很多地區的野生動物由於缺乏天敵,野蠻生長,不進行平衡控制性獵殺對環境破壞非常大。

  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發表公開信批評馬雲。信中說,「中國國內狩獵市場一旦因為這股富人的新興趣味而打開,後果必然與保護背道而馳。」

  但「自然大學」是孤獨的。與前幾年中國關於狩獵的爭論不同,雖然公眾發言多,但這次介入爭論的環保組織急劇減少。有人認為,這與馬雲的影響力有關。馬雲的阿里巴巴基金會正在資助一些環保組織。環保組織是否擔心自己因發聲而被馬雲拒之門外?

  而在私下,不少環保人士也發出更強的支持狩獵的聲音。他們認為,狩獵是一種自然保護的必要手段,中國社會一直在弘揚野生動物保護理念,但並沒有把辯證的、科學的保護理念傳播出去。

  但沒有媒體去求證一下,馬雲去英格蘭的狩獵活動,真的只是去炫耀式殺戮嗎?或如他所說,真的是保護野生動物嗎?大家為什麼熱衷於爭論、去批評,卻不花點工夫去了解事實真相?

  我與同事們商量,我們應該跳出爭吵,找到英格蘭當地的人,了解事實。也許英格蘭的野鹿已泛濫成災,也許公眾的批評是過激的,而處於漩渦中的馬雲,也許是百口莫辯的。作為環境媒體,我們有責任提供事實,而不僅是觀點。

  採訪的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正如我們假設的,蘇格蘭面臨的挑戰並不是如何保護瀕臨滅絕的鹿群,而是如何控制鹿的數量,減少其給生態造成的嚴重破壞。比如,這裡曾經擁有大片茂密的原生林,而如今森林覆蓋率僅為4%。山上光禿一片,再也見不到連片的天然林地。這是成千上萬隻鹿不加節制地覓食帶來的後果,而僅剩下的一點樹林也在逐年縮減。

  讀者讀到這裡,也許恍然大悟:原來馬雲去打獵,真的是有道理的。但,請你再往下看。

  蘇格蘭當地約翰•繆爾信託基金的邁克•丹尼爾斯說,馬雲打獵也許沒錯,但他選錯了方式。蘇格蘭狩獵俱樂部才是鹿群數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這類大型狩獵莊園擁有豪華的宅邸,配有忠實的私人狩獵助手,並且生活奢華。他們在世界範圍內招攬有錢的客戶,馬雲就是其中之一。

  簡單地說,這個邏輯圈是這樣的:當地有勢力的狩獵俱樂部為了增加收入,故意不控制野鹿的數量,給環境造成巨大破壞。而同樣的故事卻被打扮為:付重金來打獵者,是為了控制野鹿數量,保護環境。這樣,打獵者一邊開槍射殺,一邊肯定自己保護環境的善舉。我確信,馬雲和很多環保組織,都不知道這一事實真相。

  這個調查結果是始料不及的,而更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們的報道並沒有引起什麼轟動。在中國,大的環境災難層出不窮,關於馬雲狩獵的爭論,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我一直認為,這是2014年中國環境領域的重大事件之一。不是狩獵本身,而是這件事折射出一種社會心理:對指責、吵架頗為熱衷,對於真相,卻懶得理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2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