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90后大學畢業生為何不願再做房奴?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26 0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日,中國某科學院在京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調查顯示,畢業一年後,約3成90后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他們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不願做房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新京報)

  記得前幾年去健身房跑步,曾認識一位朋友,他曾因為在同學中最早成為有房一族而被戲稱為「鑽石王老五」,可是提及現在的生活,他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欣喜,顯得頗有些無奈。以前每周必去的泡吧和健身被取消,轉而每月去銀行一次。當然,是去還房貸按揭,而不是去銀行泡吧或者健身。買了房之後,生活完全變了。最要命的是,這種改變不是一年半載,而是漫長的15年!而一個廣為流傳但未經證實的說法是,在中國,像他這樣,生活被房貸按揭所改變的青年,有2600萬。

  也許正如西班牙《世界報》所說: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如今對很多人來說,購房已不是個人行為,甚至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在供房。他們儘管有些在享受著高薪、白領、有房一族等諸多心理安慰的同時,但也承受著一天不工作,就會被世界拋棄的精神重壓,生活質量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娛樂、旅遊,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失業,更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他們為了掙錢而選擇職業,而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現在房價這麼高,想不貸款買房,要麼有個好爸爸,要麼,就只能指望買彩票撞大運了。專家為博眼球或看漲殺跌,老百姓盼房價穩定,政府賣地換收入,相較俗世中人,反倒是佛門弟子看的清透,延參法師有語:「年輕人一定不要做房奴,因為房子會越來越便宜,因為全民保障政策一定會落實好。他還建議,大家不要急於工作,還是要把自己武裝好學習好。」

  當然年輕的90后大學畢業生買房了,也有買房的好處:比如有了一套房子,也許就可以結婚了;有了一套房子,也許可以保值了;有了一套房子,也許就有安全感了。但年輕人做房奴的壞處呢:無憂無慮的日子沒了,每月的開銷都得精打細算;瀟洒的心情沒了,不敢輕易失去工作;違心的言行多了,即便對老闆不滿,也不敢從容表示;冒險精神少了,開創新事業被扯住一條後腿。也許這些才是90后大學畢業生的真實想法。

  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佔50%,剩下都是租房。為什麼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在現代社會,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事業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無論是個人收入還是經濟能力都處於一生中的最低點。為了一套房子而早早背上沉重的貸款負擔,或者掏空父母的積蓄,不但生活壓力徒然增大,而且家庭抗風險能力也變得很低。

  歸根結底,還是價值觀的問題。世界再怎麼變,還是要有堅持,即使它是落後。我不入流,這不要緊。我每一天開心,這才是重要的。如果有一天,樓價沒有暴漲了,房租市場里可以選擇的租賃房源更多了。最關鍵的是,中國丈母娘沒有將房產作為嫁女條件了。那麼,年輕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從事自己的創業,說不定,可能多出幾個「馬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