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兩國誰更希望昂山素季上台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1-17 0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天,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東亞峰會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連軸轉,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輪流與會,一場場高峰會談接踵而至,一項項協議不斷簽署,中國硬實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11月14日,在緬甸忙得停不下來的李克強,與緬甸總統吳登盛簽署了20多項經濟合作協議,價值超過80億美元(約合488億元人民幣),協議中包括中方向緬甸提供的兩億美元扶貧貸款,以及中國從緬甸進口10萬噸大米的協議。

  在中國與緬甸政府簽署協議的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卻在批評緬甸政府。緬甸實際上現在還是軍人們在掌權,因而他明裡暗裡要求緬甸政府修改憲法,也就是為緬甸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而修憲。換句話說,奧巴馬就是希望2015年緬甸的大選能夠讓昂山素季上台。

  曾經因軍政府獨裁被西方國家長期拒之門外的緬甸,因擔任東亞峰會的輪值主席國,第一次站到了國際外交舞台的聚光燈下,成為大國博弈的舞台。中國對緬甸給力的主要在經濟方面,而奧巴馬給力的主要在政治方面。奧巴馬此次訪緬,除了與吳登盛會談外,基本上沒有與其他高官接觸,更沒有與緬甸簽署任何經濟合作協議。

  在這之前,習近平在北京APEC峰會期間,向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傳遞著一個聲音:中國正勾畫在港口投資數以百億美元的前景,這些港口沿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線展開。這條貿易路線蜿蜒穿過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北非直至威尼斯,為途經地區帶來貿易和就業崗位。

  觀察家表示,中國一系列動作是在展現硬實力,試圖對鄰國發起魅力攻勢,提議巨額基礎設施投資並建設「新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通道。更重要的是,對大大小小的其他國家而言,隨著中國在過去兩年裡尋求在有關國際關係應如何運作的問題上「說了算」,這一口號的內涵已變得更加清楚。

  而美國更多的是在展現軟實力。例如,16日奧巴馬利用G20峰會間隙,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舉行會談,這是三國領導人七年來的首次會晤。奧巴馬敦促兩位盟友加強軍事與安全合作,對中國形成圍堵的態勢。這次涉及「亞洲安全」以及針對中國的三方會晤,已引起中國的不滿。

  英國《金融時報》駐北京記者吉密歐日前在該報發表的一篇評論說,奧巴馬在中國(參加APEC峰會和訪華)是一個搖滾明星,儘管官方控制的民族主義傾向的中國媒體在社評中談到這位「跛腳鴨」總統的「平庸」,或自由民主政體和「懶惰」美國的衰落。然而,從言論自由到勞工權利和人權,從開放透明的政治制度到讚美多元化,奧巴馬所代表的是一種軟實力。

  其實,本世紀以來,各國越來越重視樹立溫和的國家形象。這種形象不但對獲得新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建立夥伴關係,謀求互利共贏,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在其著作《美國註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中寫道,「軟實力」就是「一個國家影響其他國家使其遵循自己的方式確立偏好或界定利益的能力」。

  在奈看來,中美力量對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中國政治變革所帶來的不確定因素,而這個因素往往被低估了。單從中國的規模與經濟高速增長這一方面來看,中國相對力量的上升是毋庸置疑的。經濟發展會讓中國在權力資源上更接近美國,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據此可以斷定,現在乃至將來,中國硬實力與美國軟實力發生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奧巴馬上台之後,在軟實力的基礎上,又將巧實力作為美國對外戰略的核心。所謂的巧實力,就是順應不同的情景,綜合運用軟硬實力以實現目標的能力。而中國需要的是超越硬實力,而進入軟實力的境界,其核心是情景智慧,順勢而為,與美國等大國一起,參與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的重構。

  歷來弱國無外交,現今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防、科技、經濟等也起得長足的發展,綜合國力也不斷加強,增強了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不斷的展現應有的大國形象,並對全球的事務採取了積極負責的態度。中國硬實力不斷增強,必將促進軟實力的提高,將來的中國必定成為一個一言九鼎,敢於擔當的全球大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