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孫錫良:政策思考——中國自貿區經濟的六個問題

[複製鏈接]

1417

主題

649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8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霜天紅葉 發表於 2014-11-7 2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孫錫良:政策思考——中國自貿區經濟的六個問題



上海自貿區設立已經一年有餘,除了從新聞中覓得一些零星的信息之外,很難看到有關自貿區設立后比較有刺激性的亮點,感覺有上海單方面自拉自唱的味道。最近,中央又高聲提出要加快自貿區在全國的推廣力度,讓更多地區享受到改革成果。
現在,問題來了,全國人民除了知道上海有這麼一塊特殊區域以外,對自貿區整體認識是空白的,是沒有感覺的,根本沒有從思想上全面接受它的準備,怎麼個推廣法?如果硬要推廣,個人認為,至少要講清楚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上海自貿區的成績和問題是什麼?實際上,自貿區從設立之日起就充滿了質疑聲,主要焦點集中在其綜合價值。一年多過後,中央突然說要進一步推廣自貿區模式,深感不解,原因在於,上海自貿區的成績和問題沒有展示出來,不知道成績,就沒有對比,沒有對比,當然就不知道自貿區設與不設的區別有多大,更不知道自貿區的負面作用在哪裡。
在我看來,評估自貿區的成績與問題還不能簡單看數據,因為當一個國家把政策重心偏向於某一局部亮點時,要做出漂亮數據並不很難,要忽略區內問題也並不難,比較有說服力的成績單應該是把自貿區項目明細公布出來,明細一公布,稍微懂點經濟的人就可以有自己的判斷,專家們也會有專業的判斷,最後會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真實結論,它對自貿區政策的進退更有指導作用。

第二,上海自貿區是否可以非受限複製?我們說推廣某一模式,本質上是要複製它,如果上海自貿區的模式不能被複制,那新開的自貿區就得重新探索,那就根本違背了上海設自貿區的初衷。自貿區模式不但要在沿海地區可複製,理論上應該在全國都可以複製,應當成為一種非受限複製模式。如果自貿區模式只能在少數地區複製,那對整個中國經濟戰略而言就意義不大,因為幅員遼闊的中國情況複雜多樣,非沿海省份佔比更重。如果準備進一步推廣自貿區,建議首先將上海自貿區模式進行一下疏理,使其成為其它新自貿區的指導性文件。


第三,上海自貿區模式是否已上升到政策及法律創新的高度?按照中國既有的法律法規體系,上海自貿區應該說並不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但是,因為中國習慣於在突破規矩時加上一個「特」字,進而可以特事特辦,即所謂的改革創新。假設上海自貿區的成績是斐然的,並且其模式也是可以複製的,那麼,我就認為,有必要對這些「法律衝突」進行實踐性突圍,不突圍,就意味著將有更大範圍的違法甚至是違憲經濟活動,這與依法治國的方略是格格不入的。


第四,新的自貿區為什麼還要刪選?最近,當我聽到中央要在另幾個地方推廣自貿區的時候,感到非常突然而且詫異,如果自貿區不成功或者不成熟,當然就不應該繼續擴大試點,更不應該大面積推廣,如果上海自貿區取得了巨大成功,並且有信心成功複製到其它地區,那就應該全國推廣,為何又要再挑選幾個地方設立自貿區?
有些人可能會說,突然推廣到全國不合適,一旦失敗,會引起巨大的經濟波動,甚至很有可能引起社會波動。這個理由不是很充分,如果對推廣沒有信心,完全有時間對上海自貿區進一步考察,對上海自貿區進一步規範改革,尤其是要認真研究自貿區的負面效應,進而改變錯誤的政策措施,不用匆匆忙忙地推廣,如果上海自貿區是非常成功的,政府對這種模式很有信心,推廣疑慮就顯多餘。


第五,自貿區的設立會不會成為地方利益與中央權力掛鉤的象徵?據了解,全國有很多省份都在爭取設立自貿區的優先權,越發達的省份越有希望,越落後的省份越沒有機會,大家打破頭的往裡擠,這是個很壞的趨勢,給人的思想導向是扶強不扶弱,政策永遠偏向發達地區,政策永遠偏向政治重心。成立自貿區,根本目的應該是為更廣大的人民謀福利,假若自貿區是利國利國的好事,意味著自貿區省市享受到了更大的利益,如果在推廣過程中仍然堅持「亮窗效應」,那麼,對欠發達省份是極其不公平的。在中國,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現象是,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政治氣氛也越濃厚,爭取政策的過程自覺不自覺地包含了權力的角逐,經濟地位決定了政治話語權,這是相當不好的跡象,不宜進一步延伸這個趨勢。
我個人的看法是:上海自貿區若具有推廣可行性,最好是全國鋪開,若不具備全國鋪開的條件,也應該優先在欠發達省份進行二次試點,上海的發達模式備於將來向發達省份推廣,欠發達地區的二次試點模式就向同類省份推廣,總之,不能再讓自貿區在百姓心中產生一種「中央厚此薄彼」的印象。


第六,國內自貿區與未來的國際性自貿區是否可以對接?中國不但在國內設立自貿區,而且正在跟東亞、東盟及世界其它經濟體談判自貿區事宜,似乎未來的歸宿就是全球一體自貿區。但是,這個目標僅僅是一種理想,要實現難上加難,各個經濟體的不平衡不可能在中短期內得到解決,中國也未必能在自貿進程中得到超額利益,處理不善,很有可能使中國長期停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在全國推廣自貿區的必要性仍然存疑,因為中國的經濟活動必須置於國際大環境之中,國際自貿區的艱難曲折不可能不影響國內的貿易狀況,如果國內與國際是脫節的,對中國經濟絕只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可能增強國內實體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中央政府在制定任何政策的時候都不應該著眼於短期效應,尤其不能著眼於房地產效應,上海自貿區成立時間太短,仍需要更全面的探索與總結,根本無須著急推廣,絕對不能在自貿區的選擇上表現出地域歧視,中國需要平衡發展,任何成熟且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新政策都應該優先著眼於欠發達省份,這是中國自貿區經濟推廣選擇的道德判斷,繼續優先發展亮點地區,無論取得多大成績都是不道德行為。
事實上,中國應該清楚地看到,自貿區不可能決定整體經濟質量,因為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是靠設立自貿區和推廣自貿區變成發達國家的,中國也不會是例外。
中國不應過高看重自貿區經濟,應該以調整國家綜合內外貿政策、法律等實質性內容為基點,讓整個國家適應並參與現代國際競爭。
笑對雲捲雲舒,淡看潮起潮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