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紐約周末游(2) [列印本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0-30 19:07
標題: 紐約周末游(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 16:29 編輯




中央公園西側, 風雨交加. 有一部同名電視劇-紐約商界呼風喚雨, 家族勾心鬥角, 語言很好.


公園佔地843英畝, 1.317平方英里. 北到南-從第110街到第59街, 東到西-從第五大道到中央公園西路. 2.5英里長, 0.5英里寬. 訪問者每年4,000萬人次, 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 如不單獨或天黑后參觀公園始終是一個好主意. 話雖這麼說, 紐約警察局和紐約市公園巡邏執法人員定期巡邏.



幾位慢跑都是全腳掌著地, 小狗後腳動作正確. 最漂亮的動作當數歐洲德語區聖誕節保留節目-奧地利宮庭馬術-協調極至, 步態輕盈.



龜池
規則: 禁用鉛陀, 倒刺魚鉤, 網具-魚/甲殼類動物, 立即放生.

-上個禮拜散步見到兩個男孩兒用運動魚釣法小區釣魚, 說是幾位年青人為了省油放了幾打1-5磅的鱸魚. 小區原始批文池塘禁止放魚苗(水淺-自動排水回灣, 省了再另買房屋水險). 可以放蝌蚪, 一位鄰居放了牛蛙蝌蚪, 蛙鳴奇響, 此起彼伏.


Jagiello國王紀念碑
http://www.nycgovparks.org/parks/central-park/highlights/13318
國王瓦迪斯瓦夫Jagiello, 立陶宛大公 娶波蘭女王聯合立陶宛和波蘭成為國王. 波蘭雕塑家斯坦尼斯瓦夫·奧斯特洛夫斯基(1879-1947)創造雕塑, 公園首席顧問建築師Aymar EMBURY II(1880-1966)設計花崗岩基座. 紀念碑描繪了國王在戰場率領立陶宛和波蘭軍隊, 兩把劍交叉舉過頭頂, 象徵兩股力量結合. 斗篷有立陶宛和波蘭紋章. 這座雕像原在樂娜公園入口處-1939-1940紐約世界博覽會波蘭館. 1945年波蘭流亡政府捐獻, 置於當前位置, 俯瞰龜池. 1986年經養護.









樹木識別-草坪散步
最高樹-美國榆樹





雜砂岩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0-31 17:5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 02:30 編輯




http://www.centralparknyc.org/about/history.html
1853年7月21日, 紐約州議會通過法律設定曼哈頓島750畝土地建立美國第一個風景優美的公園. 迄今為止募集7億美元-中央公園的修復, 規劃和管理, 並負責75%今年的年度經營預算-$58.3million.







群熊
保羅·Manship, 1885-1966
愛妻記憶禮物-塞繆爾·弗里德曼






$50, 見過最貴的停車場.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 02:34
標題: 201展室: 中國陶瓷與世界交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 21:23 編輯


大堂陽台Great Hall Balcony (圖庫200-205)追溯中國陶瓷發展, 包括10-13世紀充滿活力的綠色和藍色瓷器(青瓷), 14世紀釉下鈷藍花繪. 中國陶瓷與世界的交匯. 16世紀末-17世紀外銷轉型亮點, 日本16-17世紀陶瓷貿易.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ion/galleries/asian/201
14世紀傳入歐洲, 中國瓷器被視為稀有和奢華. 15-16世紀的瓷器經常鑲嵌鍍金銀, 強調他們的珍貴並轉化成完全不同的對象. 至16世紀初-葡萄牙建立遠東貿易路線后, 中國開始專門生產西方外銷瓷. 一個不同尋常的早期例子是裝飾葡萄牙王室懷裡壺, 紋章倒掛-不熟悉新貿易夥伴習俗的反映. 貿易貨物中瓷器只有一小部分, 茶葉, 絲綢, 繪畫, 漆器, 金屬製品和象牙. 瓷器常常存放在底艙, 壓艙/耐潮. 青花瓷一枝獨秀-克拉克瓷kraak, 派生於荷蘭名caracca-葡萄牙商船. 克拉克盤裝飾特徵: 較寬邊框和中央場景描繪程式化風景. 隨著出口貿易增加, 來樣加工流行-杯子, 埃韋斯ewer, tazze和燭台. 為中國陶藝家提供銀器木模型, 燭台很可能1700-1710引入.





獅子犬盤
明嘉靖, 約1540
中國, 葡萄牙市場
硬質瓷, 透明釉下鈷藍(景德鎮陶瓷)
狗樣獅中國題材, 葡萄牙紋章和渾天儀armillary sphere, 經常發現於16世紀初葡萄牙外銷瓷. IHS-拉丁耶穌基督(耶穌會標誌字母, 創辦於1534年).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lion-dogs&pos=2
圖片細節特寫清晰



壺與葡萄牙王室紋章
1520-40
形式既不是中國也不是歐洲的, 基於伊斯蘭金屬製品近東市場容器, 為新的歐洲貿易. 誤解了紋章, 出現倒掛.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 15:2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 16:31 編輯




盤, 鵝和岩石
日本江戶時代(1615-1868)
1660-1680
瓷, 透明釉彩色琺琅(肥前瓷)
日本瓷器始於十七世紀初, 興盛於本世紀下半葉, 部分歸功於荷蘭人, 當時中國政治混亂需要新供應商. 形狀和裝飾遵循中國萬曆外銷瓷(kraak), 搪瓷顏色日本獨特.








盤, 鮮花和小鳥
約1660
荷蘭代爾夫特
錫釉陶與鈷藍
來自伊斯蘭世界,針對進口中國陶瓷在第九世紀發展, 歐洲使用錫基釉覆蓋深色陶器有很長的歷史. 盤的形狀和設計與中國kraak瓷相近.



風景人物盤  
17世紀後期
也許德國
錫釉陶與鈷藍顏料?
十七世紀初萬曆外銷瓷風景主題經常採用東亞人物. 日本原型風格, 葉形源於歐洲金工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landscape&pos=1



盤, 程式化花朵
Doccia廠
約1745-1750
義大利, 佛羅倫薩
硬瓷釉下鈷藍
中國瓷器裝飾方式, 風格化花卉為土耳其伊茲尼克陶器風格.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 02:4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3 19:12 編輯




瓶, 阿拉伯式花紋
約1695-1700
法國, 聖雲
軟瓷
1690左右公司成立於巴黎郊外聖雲鎮, 法國第一個商業成功瓷廠. 其早期產品深受中國瓷器藍/白色調色影響.




瓶, 巴洛克圖案
德國邁森廠(1710至今)
廠長: 伯特格爾時期(1713-1720)
建模: 約翰·雅各布Irminger(德國, 1635-1724)
約1713-15
硬瓷與成型
邁森最早瓷器, 發明者約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爾(1682-1719年), 被稱為伯特格爾瓷器. 日本清酒sake瓶子/巴洛克圖案, 可能由薩克森宮廷金匠, 約翰·雅各布Irminger(1635-1724).

-依歐洲陶瓷史/景德鎮說法, 一位傳教士從作坊順出硬瓷原料, 邁森化驗后精確定性投產, 全歐瓷廠紛起效尤. 景泰藍和中成藥的故事大同小異-現代科學/工藝量產質優. 最近聽過一個段子-洋人中醫藥心得, 馬大的一位研究中心主任, 疇躇滿志, 口若懸河. 這位拿到了最大的中醫藥國家基金-3000多萬. 可惜人太多, 以後再找機會探究理念.


飲水甌
瓷琺琅銀鑲嵌
景德鎮, 雍正
原型來自歐洲, 法國銀匠標誌

-博物館網有200多個, 看來是流行器型.



茶壺, 雙面牡丹
中國, 康熙時期
17世紀晚-18世紀初
鬥彩(景德鎮)




壺, 人物景觀
鑲銀-阿德里安·勃蘭特(代爾夫特, 1660)
日本江戶時期(1615-1868年)
約1660  
青花釉下彩(肥前瓷)




法國蝴蝶杯盤
約1735
法國, 尚蒂伊
錫釉軟瓷, 彩色搪瓷
正式程式化扁平蝴蝶安排原產於中國, 但適應了日本自身設計感與色彩和歐洲口味. 扁平蝴蝶和圖案分別被歐洲工廠複製, 尚蒂伊原樣照搬.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france&pos=1





日本蝴蝶盤
約1700-1710  
硬瓷彩色琺琅(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jpor/hd_jpor.htm      江戶時期日本瓷器
日本陶瓷生產始於十七世紀初, 中國唐代幾百年之後. 精緻的白色陶瓷, 需要比其他陶瓷類型更先進的技術. 高溫燒制, 堅固而玻化, 而不是低溫陶器, 多孔易裂. 不像炻器, 它是高溫, 但可以從許多不同類型的粘土製成. 陶瓷是從特定粘土混合物, 其中包括一個柔軟白色品種稱為高嶺土製成. 瓷器光滑, 半透明表面理想繪製精美圖案, 東西方珍視. 日本陶瓷產業實際上是在日朝鮮陶藝家首創. 他們中許多人1590年代來到日本-豐臣秀吉兩次入侵朝鮮期間, 許多貴族帶回朝鮮陶工. 該鍋島Nabeshima領主把朝鮮陶藝家帶到他的九州肥前省, 17世紀初在當地找到了適合製造瓷器的粘土, 肥前地區因此成為日本瓷器生產主要中心. 雖然相比其鄰居, 日本前現代瓷歷史很短, 但生命力旺盛-靈感來自中國風格, 荷蘭商人鼓勵, 結合獨特日本元素.



瓶, 四季鮮花
約1710
日本
硬瓷, 彩色琺琅(肥前瓷, 伊萬里型)
方形瓶子複製荷蘭酒或烈性玻璃容器, 四季花朵-春菊花和夏牡丹基於中日傳統.



杯碟
乾隆
瓷, 搪瓷和鍍金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5 17:0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6 19:55 編輯




壺, 程式化花卉吊墜
"希臘"工廠
老闆: 彼得Adriaeusz科克斯和遺孀(1701-22)
約1701-15
荷蘭, 代爾夫特
錫釉陶, 彩色搪瓷
紅, 深藍, 金色和日本伊萬里調色用來豐富十七世紀後期中國傳統青花(鬥彩?).

http://www.pelhamgalleries.com/P ... &categoryid=971   希臘工廠-PELHAM美術館(巴黎和倫敦)  
1856-1818, 瑪麗皇后(威廉奧蘭治)主要供應商-荷蘭夏宮/英格蘭漢普頓(羅宮盧).

http://www.bbc.co.uk/history/people/william_iii_of_orange  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Orange)-BBC



花瓶盤
康熙/雍正
中國
硬瓷彩色琺琅(景德鎮)
中央花瓶, 戟, 風鈴. 邊上平安吉慶/萬事如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china&pos=1



瓶花盤
康熙/雍正
硬瓷彩色琺琅(景德鎮)
廣泛使用鍍金和深藍色/紅色搪瓷說明採用日本伊萬里風格. 十七世紀中葉在歐洲流行, 當戰爭打亂景德鎮. 一旦恢復, 中國生產伊萬里風格瓷以吸引利潤豐厚的歐洲市場.




瓶花托盤
維也納
約1730-35




瓶花盤
約1770
日本
硬瓷, 彩色搪瓷(肥前瓷, 伊萬里型)
密集豐富的變幻鍍金日本伊萬里風格, 十八世紀歐洲中部非常流行. 底部庫存標記表示屬於奧古斯特二世(1670-1733), 薩克森選君/波蘭國王, 東亞瓷器最狂熱的歐洲收藏家之一.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6 19:5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8 16:13 編輯




景觀蓋碗(覆缽)
日本江戶時代(1615-868)
青花瓷(肥前潔具, 柿右衛門型)



山水鳳凰鬥彩蓋碗
工廠: 維也納
廠長:Du Paquier期(1718-744)
1725-1730
帝國特製: 1718-1744維也納瓷器
廠家中期高品質特例-尺寸和彩繪. 中國粉彩韋爾特瓷器風格, 綠色和紅色佔主導地位, 鳳凰和柵欄圖案從中國派生. 獨特頂尖木旋鈕形把手為Du Paquier 發明.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t ... gion=euwc#/Overview   17-18世紀中歐
持續戰爭和政治動蕩, 哈布斯堡帝國奧匈崛起但在德國影響減弱, 普魯士和薩克森諸侯影響越來越大. 如果他們不積極參與戰爭, 富裕的貴族很樂意支持藝術. 藝術家受雇於維也納, 哈布斯堡, 其他新興城市如德累斯頓, 慕尼黑, 柏林, 華沙, 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首都). 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裂痕不斷引發衝突, 野心勃勃的諸侯爭鬥, 暴力不斷. 儘管動蕩但藝術發展前所未有. 打造奧地利巴洛克風格, 德語諸國文學和音樂蓬勃發展, 伴隨著建築, 繪畫和工業.

http://www.everyculture.com/A-Bo/Austria.html
這篇奧地利文史視角獨特, 非常有意思.



日本鬥彩香爐
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17世紀後期




岩石花鳥鬥彩蓋碗
江戶時代, 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肥前-目前佐賀和長崎縣



景觀覆缽
維也納
約1725
硬瓷彩色琺琅
3足蓋碗在中國早期王朝(2-1000)用於食品. 12世紀為燒香. 在代爾夫特, 邁森和維也納, 18世紀日本出口版本被改型: 通過消除蓋上穿孔和改變比例, 香爐成了湯/燉碗, 恢復中國最早功能.






花鳥古青銅器形花瓶
康熙年間
17世紀末-18世紀初
瓷, 彩色琺琅, 鍍金(景德鎮)




花鳥花瓶
邁森, 1733
硬瓷, 中日主題彩色琺琅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7 19:49
標題: 茶壺/酒壺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9 17:34 編輯




茶壺
施大賓(中國, 活躍於1620-1640)
清代?
炻器(宜興紫砂壺)
十六世紀茶壺發明於中國江蘇宜興. 酒壺形, 滿足泡茶葉需要.

http://www.zisha.com/knowledge/catalog/17477.shtml    紫砂陶
陶器可分為四類: 土、炻、陶和瓷.
炻器-坯質緻密堅硬, 1010-1020C成陶, 無吸水性, 如紫砂陶.
紫砂傳統泥料: 紫泥、紅泥、緞泥、墨綠泥和黑泥等-五色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flowers&pos=1
日式花茶壺
約1770
英國伍斯特
軟瓷, 彩色琺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h+storks&pos=1
茶壺, 鸛
約1735-40
法國, 尚蒂伊
軟瓷, 錫釉彩色琺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kangxi&pos=19
康熙釉下青花茶壺
景德鎮, 歐洲鑲嵌



浮雕茶壺
英國斯塔福德Whieldon風格
約1750-1770
模製陶器, 釉下金屬氧化物

-托馬斯Whieldon(1719-1795), 著名陶藝家, Fenton Low東主.



牡丹瓜形茶壺
日本江戶時代
鬥彩(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japan&pos=2



蓮花形茶壺
康熙
瓷俘雕(景德鎮)



馬術場景茶壺
邁森
1722年
硬瓷鬥彩






中國康熙桃形酒壺



前邊的特寫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1 22:2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3 15:59 編輯




飲用容器, 鮮花和水果
中國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
青花瓷釉下彩(景德鎮)
長脖和嘴, 被稱為肯迪(馬來語), 飲用容器. 十四世紀開始出口到東南亞穆斯林地區, 十六世紀到中東, 波斯曾複製. 這16世紀晚期製品不一定為出口歐洲, 裝飾普遍應用到外銷瓷.




扇形盤
維也納
約1725-30
硬瓷彩色搪瓷
形式及裝飾創意來自幾個方面. 形狀日本發明, 扇和屏幕扇形畫中畫先例. 松竹梅三友圖中國起源. 杜Paquier是唯一歐洲廠生產這種日本模式副本.




日本原型


景觀飲用容器(肯迪)
1660-80
日本, 歐洲外銷瓷
硬瓷釉下彩(肥前瓷)




飲用容器(肯迪)
邁森
約1710-12
基於早期印度形式, 龍雲, 水仙, 靈芝飾, 來自中國. 紅色炻體被稱為伯特格爾石器, 邁森開發人名字命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4 19:30
標題: 中國園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5 19:44 編輯






明代學者別館, 花園庭院和客廳-阿斯特家族捐贈
19-20世紀名門, 原籍德國, 英美髮達.



中國山水
陰-深, 虛, 柔, 高, 潮, 涼.
陽-亮, 固, 堅, 干, 炎.            
-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











俄國小女孩兒
得到她娘首肯, 說了一聲"同志你好", 莞爾一笑還給閨女擺了個姿勢. 一位俄國同事經常用中文如此打招呼. 近日與一位前南斯拉夫年青人探討了高加索人(純白人, 還有俄羅斯)定義和由來, 這位給來了一段文化/飲食習俗, 說本科外語首選德語.








室內特暗, 縮小亦於事無補.





牆壁和開放創造空間錯覺, 賞心悅目, 窗格為不同幾何圖案.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5 21:0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6 20:44 編輯




衣櫃
明朝(1368-1644)
晚16或17世紀初
中國
木鑲嵌, 珍珠母, 琥珀, 玻璃, 象牙和其他材料
尺寸:H 2.8米,  W 1.5米, D 0.82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wardrobe&pos=7    博物館高清圖片









夏日林陰
王翬臨摹王蒙(1308-1385)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earch?ft=wang+hui    王翬20幅, 包括廳里大幅畫


夏日林陰
王時敏臨摹趙孟頫




師徒畫冊
王翬, 王時敏
1674年
為老師臨摹12葉大師畫冊, 雖然已經四十多歲, 仍試圖以體裁與技法打動老師. 三年後王時敏專輯響應, 更廣闊的風格抒發未竟願景. 原兩專輯部分丟失幾個世紀, 10葉倖存這裡組合成專輯. 師生感人紐帶.

-王翬: 清暉老人, 世界拍賣收入記錄前30名中國畫家(維基百科)


石穀神品
嘉慶丙子四月下澣六日題於三松堂. 奕雋 [印]: 華橋老圃、潘奕雋印、一扈木蘭兩登泰岱再遊黃海三宿五臺







太行山色
王翬
像他的老師, 認為大師研究是正確的創新路徑. 董其昌和王時敏倡導元朝畫家和南方傳統寫意, 抽象筆觸. 王翬對北方畫家詳細描述性筆法日益產生興趣.

藝術家題字和簽名(十幾位收藏家經手)
太行山色
癸丑暮春婁東王時敏觀因題. [印]: 王時敏印、煙客

近獲耕煙摹古四幀,方三尺許,乃作四時小屏幛,絹素經百餘年未裝。
其秋景一幀則用此太行山色稿本,爰付裝兩軸,以存心賞。 嘉慶乙亥 七月二日識。崇本 [印]: 伯恭所藏

余從廣陵貴戚家見關仝尺幅, 雲巒奔會, 神氣鬱密, 真足洞心駭目. 予今猶復記憶其一二, 遂倣其法作太行山色, 似有北地沈雄之氣, 不以姿致取妍也.己酉中秋後三日虞山王翬並識.

余所藏范中立《雪山行旅》大幅久入《石渠寶笈. 其筆法與此卷絕相類,始知耕煙胸中深具古人丘壑, 故尓下筆如此沈厚. 前有西廬老人題字, 其為心賞可知也. 崇本識.

張大千(1899–1983)
大風堂珍藏印
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張爰
大千璽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wang+hui&pos=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6 20:00
標題: 明代惲向臨慕大師水墨專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17 16:57 編輯


住在南京, 畫冊在十七世紀發揮創意生活至關重要. 以正統風格展示書畫縱橫, 角度獨特. 臨慕倪瓚致力於三葉, 古怪角樹和緻密構圖. 成熟畫冊類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Yun+Xiang&pos=1



風景
1638-1650
臨慕黃公望
惲向(1586-1655)
10葉畫冊, 水墨彩色



臨慕倪瓚



臨慕王維



臨慕黃公望



臨慕張僧繇和米芾



臨慕董源



臨慕倪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8 20:4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0 19:05 編輯


景觀花瓶
康熙年間(1662-1722)
中國
模製瓷器, 凸起裝飾, 青花銅紅釉下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kangxi&pos=6





宮庭畫師為乾隆皇帝作鍾愛的百寶箱袖珍畫冊-袖珍軸畫.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19 19:2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0 21:52 編輯




青花釉下彩花鳥盤
明嘉靖,1561




菊花岩石罐
荷蘭代爾夫特, De drie Vergulde Astonnenkens
1700-1705
青花錫釉陶



盤, 石花鳥
1725-30
中國
硬瓷彩色琺琅(景德鎮)
八寶源於佛教藝術, 這裡作為盤邊幸運符號, 形狀複製於同期法國銀盤.




盤, 鮮花小鳥
18世紀
景德鎮硬瓷荷蘭裝飾




盤, 樹花鳥
Du Paquier, 維也納
1722-23
硬瓷彩色琺琅
屬於歐洲生產的第一套瓷餐具, 花枝鳥兒是東亞裝飾藝術流行主題.



盤, 石花鳥
工廠: J.斯波德
約1815
英國, 斯塔福德郡, 特倫特河畔斯托克
骨瓷彩色琺琅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1 20:09
標題: 石濤畫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2 16:51 編輯






回家
石濤(朱若積, 中國, 1642-1707)

約1695
中國
12葉畫冊, 設色紙本
寶石般畫作證明石濤駕馭畫冊格式及創新力. 景觀與緊密裁剪花卉相間, 高潮迭起. 每葉書法-內容-風格各異. 放棄成名於北京夢想后回到南部成為職業畫家, 創造了這輯畫冊. 旅程始於第一葉景觀, 高潮在第5葉, 船上人幾乎可以肯定是石濤. 穿過荒涼河流, 尋找出路-最終水仙圖.
-捐贈者唐家在普林斯頓大學建有東亞文化中心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shitao&pos=4   全部圖片
















語種變換, 蘊味盡失







畫冊黃金時代
17世紀中國藝術家開始意識到畫冊的巨大潛力, 許多書畫大家身體力行-結構, 步調和內容. 本館展示兩套極品: 石濤, 陳洪綬和其子陳紫. 石濤"回家"不同景觀組合配置, 旅程懸念, 驚喜和感嘆. 陳洪綬結合技巧與機敏, 其子步其後塵.








石濤畫冊"回家"觀賞封面
日本
中國和日本絲綢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2 16:56
標題: 陳洪綬/陳紫畫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4 16:39 編輯


人物, 花卉, 山水
離開1-4葉陳洪綬(1599-1652)
5-11葉陳紫(1634-1711)
明末-清初
1627年
11葉專輯, 設色絹本
四幅畫由明末大師陳洪綬和七幅由他的兒子陳紫. 首先是大師最具標誌性的畫之一, 悲傷的自畫像描繪藝術家借酒澆愁, 其次是山水, 花鳥, 人物. 畫冊是畫家展示才華的機會, 專輯取悅各種觀眾. 作為一個新的課題出現在頁面的每個回合, 可能經收藏家或陳紫本人彙集成冊. 比較顯示, 儘管陳紫風格傳承但功力不足.

http://shop.freehead.com/thread-100473-1-1.html   琉璃廠在線-介紹詳盡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hongshou&pos=4


緙絲封面
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E/E38/index.html   一寸緙絲一寸金-北京故宮宋至清皇家珍品



陳洪綬自畫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3 22:00
標題: 石濤秋林人醉圖/戴本孝水墨畫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4 19:00 編輯










朋友秋遊大型掛軸, 不像專輯循葉, 大型合成圖像曲徑通幽. 待客, 移船, 林間一醉方休.
頂部銘文告訴靈感:
頃刻煙雲能復古
滿空紅樹漫燒天
請君大醉烏毫底
臥看霜林落葉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umn+woods&pos=1




















景觀
戴本孝(中國, 1621-1693)
水墨專輯12葉
朦朧簡約, 均勻木炭. 狹窄色調變化多端, 畸山蒼樹.
























畫冊
始自宋朝早期, 取代軸畫並配合裝訂書籍. 最早大概是字貼, 很快引入畫冊. 早期大家為南宋宮庭畫師馬遠, 明清錦上添花.

http://www.jgauc.com/news_show.asp?articleid=1763   馬遠-5代宮庭畫院待詔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4 19:5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5 21:19 編輯




鳳凰盤
日本江戶時代
約1760-1780
瓷, 彩色琺琅(肥前瓷)




鳳凰盤
康熙鬥彩





龍盤
1680-1700
硬瓷, 彩色琺琅(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龍盤
英國, 弓瓷廠(1744-1776)
約1755
軟瓷, 彩色琺琅



蟠龍花瓶
中國清朝康熙
16晚-17世紀初
瓷器, 凸起裝飾, 桃花綠釉(景德鎮)



蟠龍花瓶
約1725
奧地利,維也納
硬瓷, 凸起裝飾, 彩色琺琅




龍碗
約1735
中國
硬瓷琺琅(景德鎮)
獨龍戲珠, 由於其吉祥關聯, 傳統中國圖案用於朝廷. 到了十六世紀, 小龍被隨意用作大眾消費圖案, 去一爪以示區別-五爪版本保留給皇帝.



蟠龍瓶
中國明萬曆
16世紀末
瓷, 透明釉(德化瓷)




蟠龍花瓶
中國康熙標記和期限
1678-1688
瓷, 桃花釉(景德鎮陶瓷), 西方鑲嵌



龍鳳巧克力杯碟
德國邁森廠
約1739
硬瓷琺琅
裝飾著紅龍服務交付給奧古斯特三世,薩克森州選民和波蘭國王,1734和1739年的紅龍的圖案,從現在被認為起源於邁森,但其同時出現在中國和日本的瓷器掩蓋源其發明的。在該中心的鳳凰,作為女性(陰)原則的象徵,補充了龍作為的男性(陽)原則.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5 21:2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7 20:22 編輯




虎竹盤
德國邁森廠
約1730
硬瓷, 琺琅
底部庫存標誌表明屬於奧古斯特二世(1670-1733).



虎竹盤
約1720
日本
硬瓷, 青花釉下彩/鬥彩?(肥前瓷, 柿右衛門型)
虎竹中國風格, 日本裝飾藝術, 歷史悠久. 從17世紀中葉起, 力量和柔韌性內涵使它成為流行大型畫作主題-強大封建領主城堡屏風.

柿右衛門: 佐賀縣有田工廠, 17世紀中葉起, 模仿康熙粉彩風格famille verte.


虎竹盤
英國切爾西瓷廠
約1755
軟瓷, 琺琅
18世紀英國稱為"麥捆和泰格模式"wheat sheaf and tyger pattern(實際上是日本灌木籬笆), 設計可能來自日本或邁森副本.

-麥子打捆有些難度, 因此挨過小隊指導員訓斥. 麥桔腰要結實, 粗細得當還不能掉粒. 當時兩位同姓大哥出手授藝-一位隨老爹從京城遣送原籍, 另一位是倒插門女婿, 更名改姓. 當地大姓都按輩份排字, 孩子稱俺老叔(發"收"音).



盤, 日本宮廷女人形
江戶時代
約1780
瓷, 琺琅(肥前瓷, 伊萬型)
平安時代(794-1185)宮廷婦女飄逸長發, 多層服裝搭配, 精細出色並列圖案-日本視覺藝術/詩文舉足輕重. 名媛及理想模式.

http://www.collectorsweekly.com/asian/imari-porcelain     伊萬型
-產地和出口港有些混淆, 收藏網的段子比較專業. 近日和一位行家探討印度素食群體蛋白質供給, 話題稍寬即出漏洞, 到是聽了一段豆類/大米蛋白互補. 近期特區有3萬人的神經年會, 不少歐美高人順訪交流. 一位說劍橋也設醫學院了, 而且校規亦與時俱進, 如有些系應用轉型, 過去不成文的數年無頂尖期刊論文即行離職已經淡出.




盤, 日本宮廷女人和鳥
1710-30
硬瓷, 琺琅(肥前瓷, 伊萬型)
優雅園中宮廷女人, 罕見日本獨特出口圖案. 來自著名源氏故事Tale of Genji, 年輕主人公在偷窺放鳥女人. 紫式部夫人Lady Murasaki Shikibu (約973-1014)小說第五章, 講述生活, 動蕩愛和源氏王子缺乏教養的行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nd+birds&pos=2


盤, 日本宮廷女人和鳥
18世紀初
景德鎮硬瓷, 荷蘭裝飾
日本故事場景, 中國男人程式化服裝-荷蘭描繪的東方禮服.


盤, 日本宮廷女人和鳥
1710-30
日本伊萬型出口瓷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7 20:30
標題: 王己千家族展館/三稀堂和石渠寶笈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9 19:49 編輯


王家族展館
王己千, 1907–2003
1907年出生於中國蘇州, 在上海學習法律, 1936年投身藝術. 1949年與妻子和兩個小女兒移居美國, 兒子和大女兒未及成行. 他的中國古代書畫收藏一直被列為世界最大之一. 1998年, 捐贈25幅畫作給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最重要的作品是10世紀大師董源的"河岸". 但是藝術史家高居翰James Cahill挑戰其真實性. 他自己畫的例子是來自中國"文人藝術"最後一個地道的例子. 後代沒有人承繼風格.

http://en.wikipedia.org/wiki/C._C._Wang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iw=1063&bih=593     王己千先生-作品-家族與弟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arch?ft=C.+C.+Wang   大都會王己千收藏-精品如雲

太暗

三稀堂模式書法
群星
期限:清乾隆年間
32頁拓片專輯, 紙張墨
經折裝, 手風琴式摺疊允許完全打開並整體觀察, 名字來自佛經折卷. 乾隆皇帝書法收藏, 大型拓貼的一部分, 包括135位書法家的340件作品, 讀者可以快速翻頁搜索. 乾隆皇帝收藏保存書法最重要的作品, 繼宋太宗淳化閣拓帖輯.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 王珣伯遠帖, 乾隆稱為"三稀"並建三稀堂收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bName=gallery-label    博物館照片專業水準


宋太宗淳化閣石渠寶笈



書法帖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8 01:4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9 17:32 編輯










第十七天
王羲之(中國, 303-361)
13世紀制第4世紀拓片
中國
30葉專輯, 紙墨
中國古代關鍵書法複製技術是拓片.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書法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ng+xizhi&pos=4



顏家廟碑
顏真卿(中國, 709-785)
20世紀拓片, 78碑
一些中國最受尊敬的書法作品存在於巨大的石碑, 顏真卿為宋書法家楷模. 由於很少有人能夠前往查看原始拓片, 大拓片經常減小結集, 專輯便攜收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8 21:2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28 22:18 編輯




竹腕托
清乾隆(1736-95)
中國傳統上垂直書寫, 由右至左, 從上至下. 扶手常被放置在文件最後一行, 同時寫新行, 從而使墨不會通過手腕或套筒塗污. 扶手通常長方形, 具有凹部, 像瓦. 竹的黃綠色皮部分保留以突出對比度-暗, 多纖維內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rist+rest&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g+xihuang&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9 01:2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30 17:13 編輯


大家風格景觀
郜參(中國, 活躍1643-1682)
1667
專輯十葉, 水墨和色絹本
推帆格式, 抬起並遠離觀察者. 這種格式的專輯都大, 觀眾可能需要坐起來, 甚至微站翻開新的一頁. 南京畫家郜參, 變幻莫測, 薄霧瀰漫, 系列大家景觀風格研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gao+cen&pos=1    特別精美-立意, 構圖, 筆觸, 舉重若輕



景觀鳳尾瓶
青花釉下彩
康熙景德鎮




畫冊
黃山, 揚州, 天台山, 避署山莊










木刻式康熙避暑山莊32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29 17:3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1-30 17:50 編輯


























董其昌畫冊正本清源, 循規蹈矩, 揚南抑北.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1-30 19:3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 19:20 編輯


http://baike.baidu.com/view/88731.htm
文人化職業畫家, 經歷豐富多彩, 百度的名家段子面面俱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 02:4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 19:27 編輯




花瓶, 都市麗人
日本江戶時代
約1700
瓷, 琺琅和鍍金(肥前瓷, 伊萬型)
十七世紀, 隨著城市如東京和京都的蓬勃發展, 新女性美理想興起, 特色浮世floating world, 美麗優雅著裝女性-委婉的風月場, 影院和木偶.




杯碟,  司馬光故事
中國康熙, 1700-1730
硬瓷, 琺琅(景德鎮)






盤, 司馬光故事
約1700-1720
日本外銷瓷
硬瓷, 琺琅(肥前瓷, 伊萬型)




盤, 滾刀在井(司馬光砸缸)
英國切爾西瓷廠
約1755
軟瓷, 琺琅
場景基於日語版中國司馬光故事.

-碾轉傳播, 啼笑皆非. 近日在家休假看了一批法英俄17-19世紀經典電影(YouTube), 大多有數個不同時代和語種板本. 近期的大手筆聲光電製作意思跟這司馬光滾刀在井差不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2 20:0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4 17:40 編輯




人物罐
簡安托萬弗雷斯仿印刷品(法, 活躍1680-1739)
1735-40
法國, 尚蒂伊
軟瓷錫釉琺琅
尚蒂伊優先仿日本瓷, 1730年孔德王子建立陶瓷廠, 其亞洲陶瓷藏品可能用作模式. 複製於日本形式, 其書"中國設計"的圖案為畫工模仿來源.





盤, 種茶場景
1740-1745
中國外銷瓷
硬瓷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描繪中國種茶/外銷的各個階段, 藤蓋金屬茶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79.2.11&pos=1
騎獅歐洲人
中國清朝康熙年間
瓷, 色釉料和鎘顏料唇紅(景德鎮)

http://www.cornelissen.com/pigme ... illion-pigment.html
合成無機顏料-鎘硒磺Cadmium Sulphoselenide, 不透明, 著色良好, 耐光性優異, 低吸油緩慢乾燥.



日本歌舞伎演員
約1700
硬瓷琺琅(肥前瓷, 伊萬型)
東京和京都精緻生活方式所支持的繁榮劇院區, 劇院舞蹈劇被稱為歌舞伎, 始於十七世紀初.



騎水牛男孩
中國清朝康熙年間
瓷, 無釉琺琅(景德鎮)
流行於很多媒體, 騎水牛男孩經常有佛教色彩.




人與地球儀
約1735
法國, 尚蒂伊
軟瓷, 過錫釉琺琅, 鍍金青銅
17-18世紀, 亞洲國家對歐洲人具有相當魅力和誘惑力. 亞洲人物經常被選作裝飾主題, 但這些描寫很少基於一手資料, 因而通常是幻想. 這個中國男子坐在地球儀旁意在裝飾, 亦可能暗示中國人對天文學(星相)的深刻理解.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5 21:59
標題: 中國清代龍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7 19:11 編輯






女龍袍
18世紀
絲和金屬絲, 綢緞緞紋圖案刺繡, 額外連續緯紗.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 ... 00804051329886.html


皇威浩蕩: 中國龍袍, 18-21世紀
東北半游牧滿清值民亂乘虛而入征服中原, 採納適應明制, 龍袍彰顯皇威. 官服族旗分明; 制式色澤等級森嚴, 質的精良考究, 高仿更上一層摟.







圓紋龍補
18世紀初
做工考究, 綉金線龍細絲線底. 周邊雲中七個佛教吉祥符號: 花瓶, 蓮花, 魚, 輪, 傘和無盡的結(僅海螺缺失), 絲和金屬線緞綉.

-皇帝, 皇子, 親王, 郡王, 貝勒, 貝子, 固倫額附及其皇太後下至七品命婦為圓補. 鎮國公以下文武百官為方補.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2.97.36&pos=4





朝服
19世紀
綢緞和金屬線綉
朝服是清帝國最正規的長袍, 皇帝和高級官員用於重要的年度儀式. 纖細合身的袖子和馬蹄狀袖口, 較短, 寒冷天氣騎馬狩獵痕迹, 說明滿族適應傳統中國漢族朝服. 1759年正式調整朝服規範(大清會典), 龍袍樣式, 顏色和設計. 這件深藍色和四爪龍, 表明屬於第三-第四官方排名(親王-郡王之間: 皇帝, 皇子, 親王, 郡王, 貝勒, 貝子, 固倫額附-公主/格格的丈夫).




吉服袍-龍褂
18世紀下半葉






龍褂
18世紀
滿族上台, 註冊圓補與龍成其官方朝服. 這件長袍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 通過比較王子胤禮墓出土龍褂(康熙帝第17子, 1697-1738). 十八世紀中葉標準化后, 像這樣的八龍圓補龍褂罕見, 為皇太后, 皇后, 1-3品后妃, 皇太子和駙馬保留.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354.htm   龍褂
皇后, 皇太后, 皇貴妃, 貴妃, 妃, 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43.137&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6 21:58
標題: 清龍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8 17:31 編輯


西藏貴族長袍(曲巴)
18世紀
絲, 纏金霜絲, 纏孔雀羽毛細絲
18-19世紀, 除了布匹, 宮庭長袍往往送往西藏, 被改成貴族衣服風格. 仔細檢查發現上部小龍匹配不精確, 表明是改小或從不同長袍拼湊. 說明當時中國紡織品在西藏的價值.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bName=gallery-label



吉服袍
18世紀
綢緞, 金屬線和孔雀羽毛長絲繡花
不尋常綠色調源於孔雀羽毛細絲, 單獨手捻綉線. 費力方式與異國情調, 孔雀不是原產於中國, 使用孔雀羽毛細絲始自第五世紀. 現存最早的例子是定陵萬曆皇帝(1572-1620)龍袍碎片.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類似龍袍.




女吉服袍
19世紀末
緙絲綉(本色經, 彩絲緯)
5爪金龍表示用於皇后嬪妃(五爪之龍用於皇族, 皇帝恩賜宗室之外大臣去一爪). 18世紀中葉宮庭規定, 19世紀末改變設計, 龍頭腫脹, 與身體不成比例, 爪無力. 標準岩石和海浪圖案下擺處也發生變化, 斜波長直失實. 這些變革平行於同時其他藝術.




龍柄景泰藍花瓶
19世紀
掐絲-鎏金青銅和鑲嵌琺琅
鏤空漩渦裝飾龍與龍袍的驚人相似, 清朝中國藝術共享特徵圖案. 花瓶可能是一組的一部分, 包含香爐和燭台. 用於廟堂祭壇. 這個花瓶設計在其基礎上轉動, 技術點綴亦發現在瓷器但沒有真正功能.






吉服袍
18世紀末-19世紀初



中國夢
王進(中國, 1962年出生)
2008
中國
聚氯乙烯與乙烯長絲, 鐵鏈, 鉤
使用工業原料PVC和尼龍漁線製作中國傳統清代宮廷風格龍袍. 綉波, 雲龍著色半透明袍, 綠色色調. 鐵索懸掛牢固, 支撐袖子, 長袍出現讓人流連忘返的空靈. 複雜的生產過程, 通常涉及幾個熟練綉工. 如標題所暗示, 藝術家針對中國自1990年代初流傳的消費和產業化, 灌輸標誌性形象與新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2.145&pos=1







吉服袍
18世紀下半葉
節日長袍又叫吉服, 用於節日期間, 宴會, 祭祀. 皇帝, 后妃和王儲袍稱為龍袍, 飾有五爪龍和一些吉祥象徵-日月, 星座, 山, 龍, 華麗的鳥, 祭祀杯, 水草, 粟, 火, 斧, 福. 這個長袍專屬於帝王龍袍, 明黃色, 代表皇帝控制環宇萬物. 綉強大, 充滿活力和兇猛的龍, 追溯到十八世紀下半葉, 可能屬於乾隆皇帝(在位1736-95).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8 01: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8 16:54 編輯




致方士琯(鹿村先生)札
八大山人(朱耷, 1626-1705)
中國, 清
1688-1705
專輯十葉, 圖案與普通紙, 墨
中國傳統收集個人信件可以追溯到近兩千年, 信的私密空間鼓勵書法家的自由和開放感, 往往為精神真正體現. 專輯是偉大畫家和書法家朱耷與密友方士琯(1650-1711)信集. 保存朋友和天賦藝術家珍惜的痕迹. 這些信件涉及四個領域: 健康, 交友, 互助和小禮品, 繪畫-包括觀看/銷售自己和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方士琯經銷藝術品).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r+to+Fang&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8 16:57
標題: 京劇人物/一品世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0 15:48 編輯






花瓶, 西廂記場景
中國清朝康熙年間
17世紀後期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王實甫西廂記(1260-1336), 中國最流行的愛情傳奇. 唐代(618-906)命運多舛的故事, 張珙是一介寒生, 崔鶯鶯是前相國千金.

-唐元稹所寫傳奇"會真記"/鶯鶯傳, 元王實甫改編為雜劇.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9.2.412&pos=1



戲劇場面鼻煙壺
19世紀末
中國青花釉里紅, 玻璃塞

-有點兒糊, 博物館的清楚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3.386.31&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3.386.30&pos=1   珊瑚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rch?ft=+1993.386.10       翡翠塞



京劇人物百畫像
不明藝術家
中國清
19世紀末-20世紀初
50葉專輯, 絲綢-墨, 顏色和金
十九世紀後期的戲熱潮, 專輯被轉向了新的目的: 記錄五彩輝煌的京劇品種和文化活力. 這張專輯詳細記錄了九劇百角妝容和服裝. 角色識別與題詞, 以及劇名-九葉稍大腳本右上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0.76.299&pos=1






一個滿族家庭成員畫像
不明身份藝術家
中國清代
19世紀中葉
19葉專輯, 墨色絹本
肖像專輯是罕見的, 似乎描繪一個完整的家庭, 特別不尋常. 服裝表明滿族統治者家族. 幾個男人佩方補或圓補, 表示在朝為官. 在每個圖像, 細化書籍, 精美傢具物品, 學者的岩石被小心地放在周圍. 專輯是家庭記錄其理想自我形象感人文檔.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2%80%93s&pos=1   3代一品官, 與袁士凱世族差不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0 01:1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0 17:44 編輯







盛丹, 活躍於17世紀





錢旃, 1647













南京四季(魏之克山水長卷)
魏之克(中國, 活躍1600-1636)
中國明, 1635
手卷, 墨設色紙本
作品傳世不多, 明末(1368-1644)南京重要畫家. 大師筆法四季名勝. 製作長卷不同於畫冊, 場景轉變非常微妙.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68.195&pos=1



17世紀南京風景
章峰(中國, 活躍1628-1662)
中國明朝
1644
專輯12葉, 墨設色紙本
繼北京1644年4月秋季李自成匪叛, 南京遭遇戰亂一年. 1644年8月明代搖搖欲墜, 創建隱士世界的這些田園詩般畫面, 章峰設想了一個地方, 混亂之外平靜和寂靜. 淡墨, 柔和藍綠赭, 遊絲.

藝術家題字簽名
水口略類桃源而非也. 大風
仿倪瓚
「紅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牆頭缺.」元人填詞也. 似宜作水樹法為得, 而大概亦夯工處處, 媿張句曲"擊鼓邊"一語. 甲申七夕
雲磬風帆.
畫無命題, 題在處移, 似聽澗響耳, 若以為"明月松間炤,清泉石上流"亦可. 北覲兄必以為大風於此道亦用時文法也, 一笑. 六月晦日. 余苦不能淡至此, 其亟力摹擬, 然終是筆繁. 七月十日雨中. 大風
北覲兄以冊子見投, 偶讀袁中郎集, 因喜"澗底有人穿洞出, 山間投礫隔村聞"之句, 輒為圖, 似恍恍疑得八九. 小弟張風漫識於乳鴉軒.
大風堂供養上元老人《山水冊》十二頁. 無上神品, 人間孤本. 爰,杜多 印:戊申、張爰私印、大千、八德園
安致遠
余以乙未春赴燕京, 夜宿單橋, 挑燈讀壁上詩, 見有所書"菩薩蠻"詞一首, 字大於升, 醉旭顛芾筆意如在. 余依其韻而和之, 今勿勿十年矣. 壁上雖題姓字, 然余以僻處海上, 竟不知大風為何如人. 今於櫟老夫子署中得悉大風生平, 且以大風手蹟見示, 老氣披紛, 颯颯紙上, 覺尺幅間如見張鎬鬚眉也. 後學安致遠題. 印:靜子

尤蔭 (1732–1812)
國初上元張大飌先生作畫, 落筆澹遠, 惜墨如金, 不可多覯, 真逸品也. 余曩昔游學白下, 過從蘧園、隨園之間, 時向藏賞家寓目一二, 煙雲過眼, 不能去諸懷抱. 然如此冊之繭絲,  毛, 細筋入骨, 澹若秋雲, 靜如止水, 更上一層矣. 令人躁心頓盡, 師化工者耶, 莫能名其狀矣. 時在乾隆辛丑五月廿日, 為予五十生日. 數日前, 向蠡塘舅岳假歸石銚山房, 細細展閱臥遊將十晨夕, 可為不虛度矣. 廿七日時雨新霽, 好風清暑, 因棹一舟, 從江上送還東薌草堂, 如行畫中也, 舅岳其善寶之. 水邨樵人尤蔭跋. 印:貢父

收藏家印章
張善子 (1882–1940)
善子審定 (Leaf E)
張大千 (1899–1983)
大風堂 (Leaf A)
昵燕 (Leaf B)
大風堂 (Leaf C)
大千眼底 (Leaf D)
大千居士 (Leaf F)
大千 (Leaf G) (Leaf H)
大千 (Leaf H)
藏之大千 (Leaf I)
張爰之印 (Leaf J)
大千 (Leaf J)
大風堂 (Leaf K)
爰印 (Leaf L)
戊申 (Leaf N)
張爰私印 (Leaf N)
大千 (Leaf N)
八德園 (Leaf N)
何冠五 (20th c.)
冠五珍藏 (Leaf E)
田溪書屋鑑藏 (Leaf G)
田溪書屋 (Leaf I)
Shi-yee Liu翻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7.408.&pos=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0 19:1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1 02:47 編輯













盤, 陽傘女士
科內利斯設計,
荷蘭, 阿姆斯特丹
1734-1737
中國, 荷蘭市場
硬瓷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17-18世紀初, 荷蘭東印度公司主導中國瓷器歐洲出口. 委託荷蘭藝術家科內利斯普(1691-1759)設計. 用陽傘女士的這種設計是普龍克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亦受日本青睞.




喬木人物盤
科內利斯普設計
荷蘭, 阿姆斯特丹1691-1759
1740
中國, 荷蘭市場
硬瓷琺琅(景德鎮)




盤, 夫人與遮陽傘
科內利斯普設計
江戶時代
1734-1737
日本
鬥彩(肥前潔具, 伊萬型)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2 20:33
標題: 畫廊202: 亞洲陶瓷和全球傳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4 16:07 編輯


無限迴響: 亞洲陶瓷和全球傳統, 19世紀末-21世紀
中日陶瓷對西方影響深遠, 1860-1910的"藝術和手工藝運動"強化個體手工藝, 人們遵崇中國古陶瓷. 國際博覽與著作推波助瀾, 1890-1910"新藝術風格傳統"強化回歸自然, 工藝體裁花樣翻新.




盤, 三個圓形
北大路魯山人(日本, 1883-1959)
20世紀前半葉
陶器鐵釉
還是一個書法家, 餐館東主. 1923年地震摧毀了收藏品, 開始自製陶器. 仿造備前陶, 硬紅陶體, 缺釉, 燃木窯燒制中意外表面效果啟發. 鐵紅斑點裝飾, 與12-16世紀備前陶相似.

http://www.e-yakimono.net/html/rosanjin-kitaoji-jt.html



儲存罐
室町時代(1392-1573)
14-15世紀
日本
炻器草木灰釉(丹波陶)
手工堅陶, 燒制中刷釉. 即時性區別於當時歐洲工廠的打磨罐, 為二十世紀早期陶藝工作室素質之一.




彼得 voulkos(美國, 1924-)
盤, 1997
多件粘土製坯, 熟悉陶史與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

-行動繪畫有時也被稱為手勢抽象, 即興將塗料潑濺或塗抹到畫布上. 有的聚會東道弄個考究硬木框與畫布任眾人塗鴉, 照像留念.





兔毫瓷茶碗
日本江戶時代
18世紀
炻鐵氧化物釉(瀨戶瓷)
瀨戶窯始於12世紀日本陶瓷產業擴張期, 最早使用釉料的日本陶瓷之一, 生產茶道碗. 類似於兔毫瓷, 佛教僧侶從中國引入, 被稱為temmoku-天目山, 中國重要佛教中心.



盤, 幾何設計
日本江戶時代
17世紀後期
炻鐵和稻草灰釉(初代瓷)
以後山初代命名, 鐵和稻草灰釉, 熊本縣17末-二十世紀初, 主要供本地使用. 作為民藝一部分或民間藝術運動. 這種風格的陶器復興於1973年, 8個作坊繼續這一傳統工作.




條紋碗
亞歷山大·比戈(法國, 1862-1927)
1895年
炻與釉料





設計師: 露西惠(英國, 1902-1995)
1982年
瓷器
造型精緻優雅, 表面裝飾精妙, 釉料多樣豐富.  COPER的工作, 在另一方面, 強大有力. 雖然完全雕塑但總是陶瓷器皿. 他的抽象基克拉迪風格喚起古代. 微小但大膽而有力的存在. 薊形態微妙複雜形狀對比, 粗糙但微妙細緻入微的表面紋理.




抽象方形瓶
川井寬次郎(日本, 1890-1966)
日本
昭和時代
20世紀
炻, 彩釉和拖滑
日本有影響力的民間藝術民藝運動一員, 1936年-1937與川井濱田正治走遍韓國, 收集陶瓷在日本民間藝術博物館展覽.




伯納德·利奇(英)
1958年
炻與陰刻, 滑和釉




瓶抽象蘭花
濱田正治(日, 1894-1978)
昭和時代(1926-89)
1960年
炻與氧化鐵釉彩繪裝飾
1955年指定"人間國寶", 濱田是最有影響力的傳統陶瓷民間藝術家之一, 像工藝美術運動在西方.



瓶, 潑濺設計
日本江戶時代
19世紀
炻, 釉和潑濺裝飾(瀨戶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94.289&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6 22:1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7 16:08 編輯






#5羽毛圖案
設計師:簡Reumert(丹麥, 1942-)
1989年
炻瓷鹽釉



聽浪
崎山孝之(日本, 1958年出生, 積極靜岡縣)
2004年
日本
炻瓷砂釉




"油點"釉瓶
中國元朝
14世紀
炻鐵釉(冀州瓷/油點瓷/天目釉)




兔毫釉碗
設計師: 查爾斯·弗格斯賓斯(美, 1857-1934)
1920-30年代初
炻鐵釉






無題
設計師: 魯思·達克沃斯(美, 1919-2009)
1998年
瓷透明釉
1968年, 開始做牆雕, 巨大壁畫強調藝術家的介質掌握. 結合幾何和有機形式, 減少細分面到最基本元素抽象. 憑藉圓和曲線巧妙形式, 暗示女性身體. 內在性感來自大自然, 生物學和宇宙更普遍的連接.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7 16:4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18 16:46 編輯


花瓶(前排左一)
中國北宋(960-1127)
10-11世紀
象牙白(釉), 定瓷
河北定州命名. 8-13/14世紀, 很受歡迎, 北宋宮庭御用. 可能為銀器器型, 瓶頸長而纖細, 不易成型.

明治時期全盤西化, 將借的都, 道, 府, 縣和古羅馬行政區化揉為一體, "NHK華盛頓"每天都用prefecture/urban prefecture.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1.253+14&pos=1


長頸瓶(前排左二)
設計師: 露西惠(英國, 1902-1995)
約1975
炻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94.201&pos=1


日本三嵌套碗
福元福島(日本, 1973-)
2007
瓷, 白藍釉




套杯
廖春(英國, 1969-)
2009年
多色瓷, 單色釉和黃金碎片(小杯邊緣金鑲嵌).




花瓶
宮下善治(日本, 1939-2012)
日本平成時期(1989-)
2001年
炻與淺藍色粘土帶
水波蕩漾, 花瓶成形於細緻日本技術(saidei), 有色粘土層應用於容器表面以產生條紋外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1.732&pos=1





對刺瓜
克里夫李(美國, 1951-)
約2008
瓷陰刻和應用裝飾, 豐富黃釉覆蓋, 曆數年研習中華帝國瓷黃釉. 原本神經外科醫生, 細密粘土創建瓜莖.



球形花瓶
德田八十吉三世(日本, 小松, 金澤, 1933-2009)
日本平成(1989年至今)
2001年
瓷, 深紫釉
德田, 最初名正彥, 18歲開始習藝, 1997年被任命為國寶. 其祖父八十吉一世(1873-1957)重新發現了許多17-18世紀初九穀製品傳統釉料. 豐富多彩的紅, 藍, 黃, 綠, 紫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64111
http://www.artareacyprus.com/en/27/yasokichi-tokuda-iii   國寶-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保護者
歐美日主要博物館收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9 20:2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0 18:47 編輯


花瓶
K.P.M.陶瓷廠(德國)
約1900
瓷器




瓶形花瓶
中國清代
19世紀前半
瓷, 紫藍色釉(景德鎮)




美國博物館中最貴的食品, 奉命找桌子跟兩位法國人聊了10分鐘. 說紐約和特區為觀光首選, 幫著糾正了幾句套話發音, 回敬了北京游必備: 同志勞駕.



遊客大多到門外吃飯, 中日韓歐美風味兒應有盡有, 10塊錢管飽. 近日看了"19世紀美國工商巨子"和"對沖基金人物". 故事千奇百怪, 其中兩個商業欺詐最有意思: 麥道(MIT損失慘重); 泰坦尼克偷粱換柱廢船騙保"-說是一等倉乘客幾乎全部退票, 包括東主和一群朋友, 都是大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FKsjjPs7E


國家歷史地標, 成立於1870



歐內斯特Chaplet(法, 1835–1909)
塞夫爾
法國, 舒瓦西勒魯瓦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chaplet%2c+french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french&pos=1
泥滑裝飾專家, 先後從藝於巴黎奧特爾作坊, 塞夫爾, 皇后鎮勞林工廠(1857-1874). 1870年代初, 主導開發barbotine瓷, 釉下彩繪. 從1875年,在奧特爾工作室專註於生產滑裝飾炻瓷. 與印象派名家保羅·高更一起生產了約55件畫和部分釉面炻瓷花盆.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2983/Barbotine-ware    barbotine瓷-大英百科
陶器裝飾技術手段, 公元前3世紀萊茵陶器應用粘土滑. 管道施加(蛋糕擠出方式), 裝飾平底盤小花朵. 3世紀開始取代模成型裝飾, 1870年代歐內斯特開始嘗試這種技術, 但因燒制滑剝落放棄.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chaplet&pos=20
婦女和山羊
保羅·高更(法, 1848-1903)
1887-1889
法國巴黎
炻瓷
高更製作近百器皿(約60存世), 探討陶瓷表現力. 1886開始與歐內斯特合作, 很快發展了自己的技術, 手工粘土成形不使用轆轤. 高更褐色炻瓷特徵: 非常規形狀和粗糙原始外觀-這個花瓶的傾斜, 不對稱曲線. 在布列塔尼和馬提尼克島逗留開發女人和山羊形象.




方花瓶
約1889
瓷器
以中國風格器型和釉料著稱. 1880年代掌握牛血紅釉, 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奪得金牌.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iw=1093&bih=587    牛血紅



花瓶
約1891
瓷器,黃銅




花瓶
中國清代
19世紀前半葉
瓷, 大理石釉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19 20:4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1 18:00 編輯




藥師佛
中國元朝
山西
約1319
粘土秸稈, 水基顏料
身心合一, 亞洲佛教重要作用. 極樂世界, 藥師佛身著紅色長袍, 眾神齊集-坐姿菩薩持太陽和月亮符號, 各邊六勇士, 象徵佛惠及四方. 生動人物像出自朱蒿菰, 活躍於14世紀初, 繪佛道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65.29.2&pos=1







交叉腳踝菩薩
中國北魏時期(386-534)
約480-90
砂岩顏料痕迹




交叉腳踝觀世音菩薩
北魏(386-534)
約470-80
中國
砂岩顏料痕迹
山西雲崗石窟洞穴中普遍的圖像, 大小遍布許多洞穴側壁及大型中央支柱. 冠前面的小坐佛耐人尋味, 五世紀末印度藝術被用來識別觀世音菩薩, 延續幾千年.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2.134&pos=1



中國佛教雕塑, 5-7世紀
主要來自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當時為靜修之所. 大型石窟雕塑沿襲印度佛教, 多見於絲綢之路.





靈修會成員委託
中國北魏
528年
石灰石顏料痕迹
6世紀初常見碑石, 基座上的碑文記錄528年六月, 並表明它是一組70人委託-代表皇帝, 國家以及列祖列宗. 按照慣例, 石碑正面, 側面和背面象徵性人物肖像分層排列. 頂部小亭子裡面描述最重要的兩個人. 中央佛有兩個菩薩和兩個和尚, 是典型的時期分組, 及兩隻獅子和兩個監護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65.29.1&pos=1



燃燈佛
中國北魏
489-95年
砂岩顏料痕迹
被認為早於釋迦牟尼佛(釋迦佛的老師-過去佛), 一組著鮮卑服裝細小人物伴隨(鮮卑人為北魏統治者). 右側較小站立者為Sumedha.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910405/Sumedha
Sumedha: 婆羅門, 意識到生活的特點是痛苦, 然後開始尋找超越死亡的狀態. 退隱山中, 練習冥想...



從佛頭
中國北齊(550-577)
約550-60
石灰石色素
北響堂中窟入口處菩薩. 三個偏辟石窟寺, 都安置巨大人物形象雕塑. 北響堂山地理位置優越, 避暑勝地眾所周知. 洞穴在施工前可能是冥想或其他佛事活動的地方.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23 17:07
標題: 207展室: 中國青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4 17:59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100.155&pos=1
儀式穀物容器(簋GUI)
商(公元前1600-1046)
公元前12th-11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5.1a%2c+b&pos=1
盉(禾-酒水器皿)



卣(you有-祭祀盛酒器, 器型命名以北京故宮為準)
中國西周(公元前1046-771)
公元前晚9-8世紀初
青銅
周最初採用商禮儀習俗和相應青銅器. 從公元前第九世紀青銅器樣式已經演變, 主要是食品容器並趨向簡潔抽象形式. 引人注目的尺寸和優雅比例, 扁平梨形與模壓腳和蓋. 形式已經失去了商卣的拉緊和張力, 普通平面裝飾厚重, 浮雕圓潤. 水平和垂直方向運行平面浮雕帶形成面板設置. 八鑲板充滿裝飾圖案, 饕餮紋無處不在, 商圖案俏皮改造(獸面紋, 夔紋和雲雷紋/鳥紋和弦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1988.20&pos=1





西周
公元前10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西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49.135.&pos=14


觚?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45.124&pos=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24 18:21
標題: 中國新石器時代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5 17:52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cneo/hd_cneo.htm   中國新石器時代
始於公元前10,000,  約8,000年後引進冶金, 社區主要依靠農業和蓄牧而不是打獵和採集. 定居點沿主要河流系統, 黃河(中部和北部)和長江(南部和東部). 獨特的中國藝術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中期-約公元前4000年, 兩組文物提供現存最早證據. 這些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獨立, 但也有一些溝通, 創造與眾不同的各式建築和喪葬習俗. 第一組彩陶文物發現於黃河流域, 甘肅至河南: 半山, 馬家窯, 馬場和仰韶文化. 仰韶彩陶是通過泥條盤築成型和器表打磨(片狀物刮削, 拍打器壁, L.1996.55.6) ). 在墓地發現的陶器容器而不是那些從住宅的遺跡出土, 往往畫著紅色和黑色顏料. 第二組新石器時代文物來自東海岸的陶器和玉雕(2009.176)和長江下遊河姆渡(杭州附近), 大汶口後來龍山(山東)和良渚(1986.112-杭州和上海地區). 中國東部灰色和黑色陶器形狀獨特, 其中包括三足, 這是隨後青銅時代容器突出形式. 一些陶器被繪(可能來自中部), 沿海陶工也用拋光和切割技術, 歸功於轆轤的發展.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L.1996.55.6
淺盆, 馬家窯文化, 約公元前3200-2700
中國甘肅
彩繪陶器
仰韶文化分為兩個支: 核心仰韶文化位於河南, 陝西等省, 以及隨後的馬家窯(或甘肅仰韶文化), 位於甘肅和青海部分地區. 兩個分支均被細分為六個階段, 具體遺址, 共享建築形式, 石器和高燒制陶器命名. 然而陶瓷的形狀和裝飾有所變化, 西北陶器不同於較早期, 彩繪複雜緻密. 這個淺盆流動曲線的形式是所謂的馬家窯階段陶瓷. 外壁手的圖案自然流暢; 內壁人物和背景之間的模糊由未上彩區在整體的突出作用營造.




南陶: 黑, 灰
北陶: 黑, 紅(淺黃色), 漩渦和螺旋裝璜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25 04:19
標題: 商周青銅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26 17:51 編輯






簋(GUI-飪食器)
西周
公元前9世紀初
相同的12個字元鑄在容器底部和蓋內: 伯爵為聶吉鑄, 萬年不朽.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tabName=label
http://www.dpm.org.cn/shtml/115/@/9036.html#126   北京故宮青銅在線
全球最全, 圖片精美, 文史規範考究. 器型變數太大, 按圖索驥保險一點.




祭祀水容器(匜Yí)
東周時期
公元前7th-6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西周晚期-東周
約公元前8-7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祭祀穀物容器(簠Fǔ)
西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78.264.&pos=4



祭祀蒸鍋(甗Yan, 上為甑-置食物, 下為鬲-置水, 之間銅片-箄.
西周



祭祀勺(Bi-漢字找不到)
西周




卣(You酒器)
西周
公元前10-9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10a%2c+b&pos=1


觥(Gong酒器)
商代
公元前12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vessel&pos=30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29 01: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4-12-30 20:44 編輯





中國東周,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5世紀早期
青銅鑲嵌銅
青銅時代晚期中國藝術發展的關鍵時期. 表面裝飾, 動物面具和交錯帶龍頭尾羽毛組成, 利用較早時期複雜圖案,但幾何排列方式. 蓋上的三個橫卧動物表現出早期"動物式"藝術與北亞/中亞游牧文化接觸影響. 表面裝飾物模具中國傳統金屬加工, 容器口齒狀銅成型, 西方新風格和金屬加工技術進入中國. 此後更加普遍使用其他的新金屬(銅銀金)為裝飾的一部分. 這個青銅表面的一部分保存在其原始狀態-黃金光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tabName=label




中國東周,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5世紀期
青銅鑲嵌銅





新石器時期



容酒器(觥)
商代早期安陽時期
公元前13世紀
中國安陽
落鳥形, 可以從前面鉤嘴和突眼看出. 罕見的儀式容器, 商代統治者祭祖時用來斟酒或其他烈性飲料(約公元前1600-1050). 此觥神化圖像代表典型商代晚期都城安陽(公元前1300-1050)青銅器: 翅盤蛇伴隨哮虎, 龍沿兩側潛行, 有角鳥當手柄奇迹般地變成了短尾龍蛇. 所有這些細節, 精心鑄造高浮雕, 對稱雷雲圖(雷紋)相連的螺旋低浮雕背景. 使用多個陶模具, 方法未見於古代世界. 刻有複雜的多層設計, 陶瓷模具環繞粘土心. 熔融青銅傾入模具和芯之間. 青銅冷卻和硬化后打破模具. 精細打造, 原材料, 勞動力和技術需要使掌控這些容器成為統治精英特權.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43.25.&pos=2





酒容器(觥-杯觥交錯)
西周
公元前10世紀中葉
複合字元鑄在容器底部和蓋子內: 「福"(姓名, 中心)和"冕"(級別, 兩側).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43.24.6&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4-12-30 21:46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 16:39 編輯




立鼎
商代
公元前
11世紀




鬲(燒煮加熱)
中國商朝
公元前12-11世紀
繩紋陶




銅器時代
商周, 東周晚期鐵器出現.





禮儀斧
中國商朝
公元前13-11世紀
玉(軟玉)



切口玉盤
中國新石器時期, 龍山文化
公元前2400-190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99.302&pos=1



祭祀崇拜對象(琮)
中國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約公元前3200-2000)
軟玉
良渚文化玉器主要類型之一, 外方內圓(天地相通), 四角為圓目獸面紋. 似乎從手鐲演變, 公元前2500年逐漸定形. 大型華麗墓葬發現表明可能標誌著財富和地位. 最近發掘古墓無數琮圍繞墓主, 表明特定的宗教或儀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2004.52&pos=1



面具
中國新石器時期, 良渚文化
軟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18.63&pos=3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7.118.43&pos=1
良渚璧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 17:01
標題: 商周小型青銅飾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 17:01 編輯




橢圓形斧頭

短劍
金屬環






排鳥刀鞘


13. 豹形胸飾
公元前6世紀
中國北方
黃金鑲嵌綠松石

14. 老虎和羚羊頭(牌)
公元前3-1世紀
中國北方
銅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5.214.80&pos=1





帶鉤
中國東周,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
鎏金銅, 鑲嵌金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rch?ft=belt+hook+BC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 01:32
標題: 208館-中國佛教雕塑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3 20:33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useum-map/galleries/asian/208   中國佛教藝術


鎮館之寶

羅漢
中國遼代(907-1125)
約1000
釉面炻
1913年以來西方一組16尊聞名羅漢雕塑, 來自河北省易縣一個山洞. 羅漢為公認佛教保護者(阿羅漢簡稱, 梵音譯Arhat). 這兩尊被譽為陶瓷雕塑傑作-規模和釉質, 三彩.








阿彌陀佛
中國唐代(618-907)
7世紀初
空心乾漆, 鍍金和彩瓷痕迹
臂的位置表明失蹤的手呈沉思狀, 使用複雜乾漆技術, 常常木柴核心, 覆蓋泥土和包裹飽和漆麻布, 然後移除芯. 第八世紀從中國傳播到日本.



彌勒佛
中國北魏(386-534)
486
鎏金青銅, 顏料痕迹, 模鑄件
迄今最大中國早期鎏金銅雕塑. 寬肩, 強悍體魄和長腿, 印度五世紀原型經絲綢之路蔓延到中國. 彌勒佛是佛教中神明之一, 菩薩和佛合一(菩薩: 菩提心眾生-自我犧牲和道德素質). 彌勒佛的識別基於基底大量奉獻題字, 其歷史追溯至486, 紀念北魏王朝文明太后普濟眾生(十類眾生受益?), 文明太后五世紀后三十年控制北魏.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shzh/hd_shzh.htm   模鑄piece-mold cast-中國商周
這種技術與傳統青銅脫臘鑄造不同, 用於複雜設計, 高清晰度產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RWRC_e6kg    現代硅膠制模, 簡潔明快







菩薩
中國北宋或金
11th-12世紀
木(熟地), 顏料和鍍金痕迹, 單木.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3 18:1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4 18:27 編輯






陪葬卧榻面板
北齊-隋
晚6-7世紀
大理石, 顏料痕迹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t/?period=05
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建立中國持久帝國秩序模式, 並確定了中國人新的民族意識-漢人. 洛陽是第二座都城, 古代世界最大城市-連接東亞和西域. 漢朝衰落, 眾多統治者爭奪大片領土. 北方部落的壓力, 漢政權被迫南下, 300年南北朝. 佛教紮根和禪意進入藝術辭彙, 南方書法和繪畫蓬勃發展.


宮廷仕女
中國唐三彩
8世紀
唐宮廷豐滿年輕女士輕鬆坐姿, 拖鞋旁俏皮哈巴狗. 明亮, 清晰釉-近期陶瓷創新技術, 美衣醒目. 外套琥珀黃, 彩帶和裙子鮮艷綠色. 藤條沙漏形凳, 指向這個繁榮和國際化的時代中與南亞貿易和交流. 經典唐代人物雕塑, 第八世紀中國藝術家掌握了技能-全面和自然的細節, 佛教藝術採用了西方人形藝術韻味, 同時一定程度保持了中國傳統線條, 如節奏衣紋褶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0.120&pos=1   背面可見沙漏



徐大師墓誌銘和蓋
中國唐朝
689年
石灰石
題記: 大唐故徐福准(估計7-8品官)











石棺門面板
中國唐代
8世紀初
石灰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4 01:14
標題: 奧特曼收藏-康熙粉青釉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4 03:06 編輯


奧特曼收藏
紐約百貨大亨, 中國官窯及清外銷瓷400件, 歐洲文物, 全部捐贈大都會.




花瓶, 女人景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239&pos=1



景觀罐
中國清康熙
晚17th-18世紀初
粉青釉, 琺琅, 金(景德鎮)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4 03:14
標題: 中國寶庫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5 17:49 編輯


故宮明清制式多寶閣-商周以來古玩





牌匾-龍, 野雞, 鵪鶉和其他鳥類, 竹梅

19世紀末期
中國乾隆
象牙染色
大型雙面匾展示18世紀象牙雕刻技能. 四條強龍邊緣盤旋和許多植物, 花卉和鳥類雕刻精美. 花鳥幾近立體-經典十八世紀, 油墨局部強化. 背面場景示人物日常活動, 其中一個六字元標記表明靈感來自於乾隆時期作品.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tabName=label







酒杯, 十二月花
中國清康熙標記
瓷, 彩色搪瓷(景德鎮)
梅, 桃, 牡丹, 櫻花, 玉蘭, 石榴, 荷花或蘭花, 梨, 芙蓉, 菊花, 梔子和罌粟(plum, peach, tree peony, cherry, magnolia, pomegranate, lotus or orchid, pear, hibiscus, chrysanthemum, gardenia, and poppy). 關聯詩歌.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145.267&pos=1  50幅詩畫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4 22:07
標題: 中國雕漆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5 17:34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rpp=30&pg=1   大都會漆器大全



七套盒
東漢(25-220)
2-3世紀
黑漆, 銀箔, 朱漆痕迹
輕質胎, 薄塗細膩子和漆. 小螺旋圖案, 卷銀quatrefoils(四葉形-裝飾性框架4重疊圓整體輪廓. 估計這位弄混了, 哥特經典 vs. 東方裝飾)圖案. 不同形狀, 置於一個大圓化妝品盒, 可能產於東南沿海區域.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quatrefoil   quatrefoils





蓮瓣式托盤, 花園婦孺

14世紀
名家傑作, 豐富和規模. 涼亭露台俯瞰蓮花池旁兩婦女和22個孩子. 戶外活動, 朵朵蓮花和鬱鬱蔥蔥楊柳樹幀表明夏天. 背景三種不同幾何圖案, 露台鋪石, 水, 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l.1996&pos=2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tabName=label
花紋圓對盤
明朝
14世紀末-15世紀
剔紅漆器
展示裝飾, 費力昂貴雕刻漆器可能用來放蜜餞. 深, 密集雕刻漆器有助於追溯14後期-15世紀初. 一盤飾有蓮花牡丹, 另一用梔子花疊玫瑰.



剔紅雲紋盒
元-明




龍雲經盒
明永樂
朱漆陰刻, 金鑲嵌, damascened(錘擊和反覆加熱鍛造)黃銅鎖和鑰匙
渾厚, 強勁有力的龍常見於永樂時期作品. 中國手卷形佛經盒, 宮庭和外交禮品, 特別是西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1.584&pos=1





風景人物菱形碟

晚14th-15世紀初
士紳偏處, 持琴青年在側. 中國山水畫主題, 亦常見於漆器陶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l.1996&pos=3



鳥類和蜀葵紋圓盤
元-早明
14世紀
扭轉葉片背景, 兩變翼鳥, 典型14世紀下半葉設計-中國雕漆重要時期.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5 06:0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7 01:49 編輯


花鳥盒

17世紀初
剔紅漆器, 鍍金編織板
晚明時期, 竹編板漆器盒用於禮品和文檔的演示和存儲, 五彩設計享有很大的知名度. 藝術家使用各色漆和油提供並列對比色和紋理的材料. 十七世紀直邊矩形框帶逐漸取代圓肩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2c+ming&pos=1



道教圖米斗
明嘉靖
16世紀
剔紅綠和黑漆
道教人物景觀, 圖中騎黑牛者為老子(約公元前6世紀), 道德經作者, 道教開創性人物之一. 其他三個人物攜龍, 狗和山羊.

http://painting.npm.gov.tw/Paint ... amp;PaintingId=1185   宋晁補之老子騎牛圖-台北故宮
黃髮番番背已台
禹餘暫下九琳臺
五千不是閒拋置
為付關門令尹迴         
                             清高宗御題

瞬瞬西由
打失心修
爾我誰道
騎牛覓牛
君可養慎
子也方收
立脊吐眼
膽直魂勾
木雞牝迸
灑樂心漚
我我無我
歷歷悠悠
                              王詵(晉卿)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100.140&pos=1



托盤, 龍和中國漢字裝飾(中為洋用, 命名與北京故宮的"皇家雕漆大全"不盡一致, 最令人費解的是前面雲紋盒的英譯-pommel scroll)
明嘉靖(1522-66)
嘉靖時期官方作坊最好的產品之一. 可能制於嘉靖早期道教形象佔據主導地位前. 龍托中國漢字聖, 意為"神聖帝王威嚴". 輔字在右, 弼在左(輔/助/正).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tabName=label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elac/hd_elac.htm   東亞漆器
東亞漆是一種樹脂, 取自漆樹verniciflua劇毒汁液, 原產於該地區為毒藤近親. 從本質上說, 漆是一種天然塑料, 耐水, 酸, 一定程度上耐熱. 生漆通過樹木切口提取粘稠汁液, 輕輕加熱去水和雜質. 純化漆可以用於幾乎任何物體表面或堆砌, 放置在溫暖, 潮濕, 通風的櫃中乾燥. 高品質漆器可能需要30多層, 耗時和成本極高. 著漆在中國追溯至新石器時期, 漆器精裝修工藝戰國時期首次亮相. 漆藝兩支齊頭並進-表面裝飾/漆雕, 涇渭分明, 早期表面裝飾取繪畫或鑲嵌形式. 黑紅色源自木炭硃砂cinnabar, 因為漆是強揮發性物質, 易溶著色劑寥寥無幾. 十世紀后一些技術逐漸出現: 刻金, 雕填及雕漆. 宋朝時期鑲嵌漆器與珍珠貝藝術集中發展, 漆畫恢復但很少使用雕漆. 雕漆是中國獨有成就,也是最純粹的漆藝形式. 厚漆浮雕雕刻漆器製作不遲於南宋, 如從考古發掘與輸日材料證實, 13-15世紀漆器生產達全盛期.

在日本, 器型與裝璜並進. 最早的漆器設計是奈良時代金銀箔鑲嵌. 唐代隨主導文化從中國傳入但發展獨特, 以後也用於鑲嵌其他金屬, 如鉛, 錫和錫合金pewter(錫, 銅, 銻, 鉍, 鉛, 銀-銅和銻用作固化劑, 而低檔錫合金含鉛, 常呈藍色). 技術發展到最高程度使用金銀粉末, 混入漆或表面撒以達梯度對比. 事實上日本漆器利用漆的每一個物理特性: 液體畫顏料, 組合物區域固體表面和粘合劑, 特別適用於金銀箔或粉. 微妙和細膩, 蒔繪maki-e-金銀漆器是日本裝飾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

韓國統一新羅時期漆表面裝飾金屬箔與中國唐朝同時, 高麗時期Goryeo,或許繼中國宋代南方, 珍珠母貝鑲嵌成為韓國漆器主導裝飾手法並繼續至今. 雖然高麗時代珍珠母裝飾與中國宋代鑲嵌漆器相似, 韓國逐漸演變鮮明民族風格. 高麗末朝鮮初時期大量應用珍珠貝鑲嵌, 通常與玳瑁組合, 盡展闊綽.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mp;ved=0CAcQ_AUoAg   蒔繪大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plHpVvq3E   史話與工藝


花瓣形碟
南宋-元
13-14世紀
黑漆燙金
薄胎漆皿, 與北方陶瓷相似-相同扇形邊緣/鍍金. 金消退但可在碟心和邊緣檢測到痕迹.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l+border&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6 22:41
標題: 中國黑漆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7 19:14 編輯


宮中女
清康熙
17世紀後期
珍珠母貝和金箔鑲嵌
浪漫世界, 淑女舞樂. 暗指漢朝宮廷生活, 古玩無盡, 昭君出塞般凄涼.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2001.76&pos=1









道教圖托盤

16世紀
珍珠貝鑲嵌, 編織邊
河岸八仙等待壽老的到來, 老子左側浪上乘鶴. 13-14世紀道教全真派家喻戶曉的成員, 這些靈魂歷史人物基於唐朝傳說. 老子為道教神殿主要人物和不朽象徵, 道教意象在晚15-16世紀宮廷和社會舉足輕重.






盤, 兩個男孩

珍珠貝鑲嵌
男孩在玩耍, 起源於宋的場景, 常見於中國裝飾藝術. 表示希望子孫昌盛. 兩個活潑男孩騎木馬-擊鼓. 竹, 梅, 蘭, 菊飾邊框.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5.265&pos=1



風景托盤

珍珠貝鑲嵌
淑女紳士月光晚會, 潛在浪漫故事. 粗略景觀反映版畫影響, 往往有助於傳播圖案主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7 19:07
標題: 畫廊220-中國裝飾藝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9 16:27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useum-map/galleries/asian/220
佛羅倫薩和赫伯特·歐文畫廊專展中國裝飾藝術(畫廊219-222), 令人驚奇的材料範圍, 巧奪天工. 各種材料的小寶物-紡織品-天然材料(漆, 竹, 象牙)-金屬製品-玉石. 脆弱和對光敏感,  紡織品和漆器定期轉動. 此外, 小型展覽探索具體材料或重要主題, 充滿活力的中國裝飾藝術傳統也偶爾在這些畫廊展示.
光線極暗, 業餘水準只有說明不糊, 只好借. 美國中國文物精品近1/3在大都會(博物館協會), 一萬多件, 都有高中密度照片, 非常系統. 有些門類遜於兩個故宮, 如台北的唐宋元明繪畫(可惜高清大幅太少)和北京的瓷器傢具.


對聯

19世紀
絲綢, 絲和金屬線綉
宮庭賜宴, 飲酒論詩. 書法和黃色絲綢表明可能宮庭禮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tabName=label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92.62.17&pos=1
風景櫃
清乾隆
18世紀
剔紅漆器, 鎏金銅配件
這款雙門櫃看起來好像是由頂部鎏金銅柄將兩個盒子連在一起. 整體設計基於直邊和方角, 創建平行金屬手柄的稜角. 側面板分別飾以河岸或水邊花園露台人物, 遠山背景, 抽屜頂部裝飾山水游鹿. 鮮明紅漆精雕, 織錦圖案背景是乾隆期間宮庭作坊特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牡丹桌屏

18世紀
軟玉(非翡翠), 紅木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69732
緙絲壽聯

19世紀
一百種形式書寫壽字, 中國悠久傳統. 最早見於1229年廣西石雕. 金線已經磨損.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08&ft=*&pos=17
乾隆創業守成難易說封面
清乾隆(1736-95)
緙絲
豪華掛毯延續繪畫和書法. 乾隆皇帝書法, 金線龍身, 花葉微妙色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lerynos=220&ft=*
乾隆南巡集錦: 南方景色, 京城再造.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8 17:14
標題: 中國清代硬石雕刻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0 17:11 編輯




三羊開泰
19世紀
水晶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花插與花藝
18世紀
紅玉髓和瑪瑙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868&pos=1



荷葉杯
18世紀
玉髓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09&ft=*&pos=23&imgNo=1&tabName=object-information



鳥形花瓶-清宮孤品
18-19世紀
軟玉(和田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658&pos=1
https://archive.org/stream/heber ... r#page/104/mode/2up  
The Heber R. Bishop collection of jade and other hard stones (1900)
玉等硬石收藏, 達千件, 不乏珍品. 制式象費城博物館八國聯軍後裔捐的清宮文物-400多件/殿, 寢宮/書房等, 襲明制.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0Bishop&f=false
英國人後裔, 紐約大亨. 古巴糖業起家, 鐵路, 鐵礦, 紐約證卷. 中國玉器主要源於圓明園-英法聯軍劫掠后一位波士頓茶商就地收購, 有些孤品. 這位盯住主要玉器藏家, 經年累月鍥而不捨, 出手即得極品.
-收藏和做學問相似, 近期諾獎網站作了搜索調整, 如糖尿病相關10位的工作再加臘斯克和科學院/醫學院院士專業搜索. 來龍去脈, 幾無遺漏.




景觀裝飾
琥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4.80.109&pos=1



籃與蟹
紫晶灰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175.130&pos=1



石窟坐羅漢
18-19世紀
孔雀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175.136&pos=1



松竹花插
水晶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825&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0 17:2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1 17:04 編輯


琥珀花卉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l+design&pos=8


東方朔偷桃(一萬八千歲壽星-漢武帝壽辰)
琥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175.121&pos=1



瑪瑙水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me=online-resource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onverse&f=false   匡威家族-美國18-19世紀工商大亨
Edmund Converse, 波士頓巨富, 一度壟斷鋼管業. 建紐約著名豪宅, 文物極品收藏家.
-這本書收入了美國800家族, 即經典社會學教科書中的"資產階級"-現代頂尖1%富人.




瑪瑙碗
18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899&pos=1



瓜蝶罐
17世紀
紫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e=related-objects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1988.350
乾隆皇帝南巡, 六: 進入蘇州和大運河, 1770(1751南巡, 12幅)
徐揚-宮廷畫家, 蘇州人, 活躍於1750-1776
手卷, 墨和色絹本, 1.78 X 2米
大內總管錄畫頭乾隆御詩, 內庭檔案顯示, 1764徐揚開始畫草稿, 1770年趕在乾隆皇帝六十大壽前完成絲綢版. 估計構圖仿於清明上河圖.



玉盆
清乾隆
1774
二龍戲珠, 雲霧繚繞. 內有一首乾隆皇帝詩, 表明靈感來自一個巨大忽必烈汗巨型酒瓮(瀆山大玉海: 獨山玉, 3.5噸)-北京北海公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ephrite&pos=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4_vGdO6y4   瀆山大玉海-國寶檔案
極品-Bishop收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0 23:13
標題: 222展室: 清代石雕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2 04:42 編輯





19-20世紀初
紫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7.55.68&pos=1



琥珀龍戲珠蓋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3.40.81a&pos=1

瑪瑙弓箭手拇指環
18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880&pos=1



珊瑚如意



鼻煙壺
瑪瑙, 玻璃瓶塞




鼻煙壺
苔蘚瑪瑙, 石英和翡翠瓶塞




鼻煙壺
19世紀
帶狀瑪瑙與瑪瑙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63



鼻煙壺
粉末狀煙草和香料的混合物, 鼻煙壺成為微型藝術範例.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1 17:4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2 21:08 編輯




男孩與水牛
18世紀
和田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90



穆王八駿
18世紀
和田玉
周穆王(公元前1001-947)是一個勇敢的冒險家, 據說曾到昆崙山-著名天堂, 進入一個美麗山谷, 隨即縱8愛馬游逸.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612&pos=1



筆架與詩人李白



朝聖者瓶形花瓶
18世紀
和田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604&pos=1



優勝者花瓶
18世紀
和田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89



翡翠(硬玉)盆脫
18世紀




和田玉香爐
18世紀

-康熙/乾隆時期上等和田玉基本上皇家專用, 故英文的軟玉以其居多.



筆架與道家天堂, 兩支筆
18世紀
和田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75



和田玉十二生肖
18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41


花鳥花瓶
紫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40



獅母子
18世紀
青金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4&imgNo=1&tabName=object-information



印度神
18-19世紀
青金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108



道教神仙和男孩
19世紀
珊瑚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13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1 19:5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2 20:57 編輯


男嬰形枕
19世紀
軟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93


瑪瑙佛手
18世紀
名字來自形狀, 類似於理想化佛手指. 雖然水果不能食用, 有很強的香味並用於祭壇. 名字音同'財富"和"長壽", 喻良好祝願.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02.18.885&pos=1



佛手與龍
18世紀
水晶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110



佛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95




墨盒
和田玉
19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36



玉冊
1774
軟玉
記錄了西藏班禪喇嘛貢乾隆皇帝佛經. 書法由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梁國治(1723-1774, 1748年一甲第一名進士), 刻玉塗金. 乾隆年間玉冊不少-嗜奇石, 鋪張浪費略見一斑.

-清制金印等不得出宮, 故圓明園劫掠文物以玉石水晶居多. 俺舊貼"費城博物館"有制式水晶印信, 每宮擺件上限400左右(書房/寢宮-襲明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61&imgNo=1&tabName=label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1&ft=*&pos=1
道家天堂
18世紀
軟玉



五彩繽紛
中國硬石雕刻(北京故宮歸於玉石類, 收藏3萬餘件)
始於遠古, 玉崇高無尚. 其它石類經雕琢, 亦放異彩-瑪瑙, 綠松石, 孔雀石, 石英, 玉髓或碧玉青金石. 清代原料豐富, 帝王青睞, 極品輩出.
3類並駕齊驅
個人飾品: 戒指, 手鐲和吊墜
生活用品: 筆架, 水器和印(主要是書齋)
裝飾擺件: 古董副本, 微型山水, 動物和人
裝飾風格
古老或古典造型-古代禮器
西方-印度北部莫卧兒王朝藝術
新或現代-寓意福祿壽, 家族興旺, 陞官發財.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2 21:2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4 18:24 編輯


前邊的太糊, 補一張.






牆板畫
清代, 19世紀
硬木, 紋大理石和黃銅配件
落款: (圓板) "層巒西照, 竹山朱氏"; (矩形) 「雲深崖岫, 申江山人".




龍板

晚16-17世紀初
掐絲琺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9.110.94&pos=1





唐代名僧僧伽大師(俗稱泗州和尚)
石灰石色素
安徽泗洲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g+monk+&pos=3   年代錯了



套五牌
唐代
8世紀初
玉, 青銅和綠松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3&ft=*&pos=83


套十帶形牌

7-8世紀初
和田玉
描繪中亞音樂家絲綢之路和唐官方十種類音樂-撒馬爾罕, 布哈拉, 喀什發揮合奏識別進行的國際商業音樂文化的混合, 龜茲, 吐魯番, 印度, 韓國和中國漢社區. 唐玄宗支持和鼓勵音樂, 藝術和文學, 中國本土樂器如笙笛, 拍板及印度影響的鼓和西方衍生琵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165.22a&pos=1







梳頂
8-9世紀
珍珠貝
雖然珍珠貝殼曾用於中國一些最早的文化, 唐朝再次流行, 往往鑲嵌裝飾鏡子的後面. 貴族或富有女人梳子, 從一大塊珍珠貝殼製成. 尖齒組成可以是相同材料或金屬, 如銀或金, 雲中飛鳥雲設計常見於盛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3&ft=*&pos=19


梳子
東漢(25-220)
軟玉和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3&ft=*&pos=208


髮飾
唐, 8世紀
金鑲綠松石
展館207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31.54.1&pos=1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useum-map/galleries/asian/207      207展館
博物館的夏洛特C.韋伯展館藏品為中國早期藝術品, 跨度超過四千年, 從公元前三千年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到公元十世紀唐朝. 永久陳列展示作品包括陶器, 玉器, 金屬製品, 漆器, 木製和石雕, 其中有許多極品. 來自東方歐亞草原和佛教雕塑, 說明中國與遠近鄰居經常接觸的青銅飾品. 令人驚嘆的銅金圖像包括524年的獨特祭壇.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4 19:23
標題: 205/207展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6 17:52 編輯


大廳陽台(200-205展館)追溯中國陶瓷發展, 包括創立10-13世紀瓷器綠藍釉(青瓷)和14世紀釉下鈷藍. 這裡亦介紹中國陶瓷和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互換. 亮點包括16世紀後期-17世紀中國外銷瓷變異與17-18世紀日本外銷瓷因應.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useum-map/galleries/asian/205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5&ft=*&pos=11
唐龍頭柄罐(618-907)
7世紀
炻, 滑飾釉下稻草黃
7-8世紀中國陶瓷形狀衍化多變, 交易網路中心-從地中海到日韓. 該卵形提示希臘和羅馬的"雙耳罐", 而動物形把手似波斯和中亞金屬製品, 龍無處不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433
枕, 鷹獵天鵝(春獵)
張氏作坊
金(1115-1234)
12-13世紀
炻瓷繪有褐色和黑色顏料在上透明釉白滑(磁州窯)
女真Jurchen春秋狩獵不可或缺, 控制中國北方的東北游牧民族. 小鷹捕大天鵝或鵝主題常見於金代玉石, 紡織和陶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re+tang&pos=15
盒, 抽象設計
唐, 8世紀初
唐三彩(陶)
八世紀初, 鈷-產生明亮藍色礦物, 從西亞首次引入中國. 很快用於單色釉並作為唐三彩附加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1a%2c+b&pos=1
蓋罐
唐, 8世紀
斑駁黑釉陶




西漢方壺?(公元前206-公元9)
銅鍍金, 嵌銀
   
http://www.dpm.org.cn/shtml/117/@/5741.html   北京故宮青銅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0.293&pos=1
西漢金屬環
銅鑲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0.293&pos=1



女舞者
西漢
公元前2世紀
陶器, 色料
典型中國早期雕塑, 藝術家成就-靜物動感, 捕獲張力一瞬. 拋袖, 俯身, 曲膝.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n%2c+female+dancer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6 18:26
標題: 205展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8 00:00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6&ft=*&pos=47
青銅器形罐(壺?)
東漢末年
1-3世紀
陶, 琥珀釉下陰刻裝飾



雙尾獅盤
15世紀初
義大利 托斯卡納
錫釉陶器(馬約利卡)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majolica   馬約利卡
錫釉陶來自西班牙馬略卡島摩爾人, 從14世紀產自義大利. 通常限於五種顏色: 鈷藍, 銻黃, 鐵紅, 銅綠和錳紫; 紫色和藍色主要用於輪廓. 白錫釉獨用或強化其它色調. 顯示盤最常見, istoriato風格裝飾-16世紀義大利敘述風格. 16世紀中國外銷瓷抵達前亦受波斯文化影響.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46.85.3&pos=2




12-13世紀
拜占庭
陶器, 釉面
拜占庭與伊斯蘭征戰不息, 但瓷藝融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10.15.1&pos=1





北宋定窯刻胚象牙白蓮碗
11-12世紀
因輕薄易變形而倒置入窯, 鑲金屬邊處無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1.253.19&pos=1
北宋黑釉瓷碗
晚11-12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22.91.2&pos=1
北宋磁州窯炻瓷梅瓶
11-12世紀
盛放酒水, 插花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155&pos=1
金定窯象牙白牡丹碗
12-13世紀




至6世紀, 中國瓷業雄冠全球. 墓葬重顯人生, 取代青銅漆器. 高溫燒結, 宴飲習俗反映社會. 飲茶始於喜瑪拉雅山麓, 佛教淵緣. 磚/沱茶加穌油, 鹽, 香料, 草藥和果類(與茶史經典理論不一, 沱茶是雲南傳統製品). 白, 褐, 黑, 綠瓷器與茶色交相映輝, 中國瓷硬而緻密, 高雅衛生, 遠銷亞非, 支系繁衍. 4-14世紀, 全國數百個窯內需外銷-汝, 官, 哥, 定, 鈞, 地域定名. 元朝後大部分瓷窯消聲匿跡, 青花瓷問世, 景德鎮一枝獨秀.
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c/c3/C3a/2956.html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8 03:3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8 21:48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lerynos=204&ft=*    204展館


唐馬
晚7-8世紀初
陶, 顏料和鍍金




中國北方炻青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8&ft=*&pos=7

隋(581-618)
晚6-7世紀初
青瓷陰刻



卧虎
北齊-隋
6世紀末
傳奇器型主要產於南方但陶和青銅製品亦見於北方, 始於2-3世紀, 用於流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60.75.2&pos=1



中國青瓷, 4-14世紀
宋綠色/藍綠色汝, 鈞, 官, 哥窯瓷器為宮廷專用,  龍泉瓷外銷. 自元朝開始(14世紀后)青花瓷逐步取代青瓷, 清復興, 20世紀韓泰日遍地開花.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eladon
中國, 韓國, 暹羅(泰國)和日本炻瓷飾釉的顏色範圍, 其中包括各種色調: 橄欖, 藍, 灰綠色. 顏色源於高鐵泥滑slip(液化粘土, 主釉之前), 燒制中鐵釉相互作用得色. 青睞於東西方文化, 唐朝出口至印度, 波斯和埃及, 宋明遠及亞洲大部分地區. 冰清玉潔-迷信青瓷盤將點破下毒食物. 始於漢代越窯(哪位有興緻, 俺舊貼"浙江省博物館"有規範註釋).


鈞窯炻潑釉
9-15世紀鈞窯生產類似設計, 兩次燒製得厚實軟藍釉, 添加氧化銅-紫色飛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400
唐長頸瓶
9世紀




金(1115-1234)
12-13世紀




獅子犬(石獅)
日本江戶時代(1615-1868)
19世紀初
陰刻青瓷(肥前瓷: 平戶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5.268.557&pos=1
葉形盤
江戶時代
18世紀初
青瓷(肥前瓷: 鍋島型)









中國陶瓷術語
低溫燒結陶瓷-1,000-1,150攝氏度, 透水(馬先生說法兒叫作喝粥漏水), 易碎, 淺黃或紅色
高溫燒結陶瓷
炻-1,100-1,300度, 不滲水, 機械強度高(現代衛生陶瓷-哪位買房/裝修作功課可以查一下杜邦/康寧的專利, 合成材料無其不有. 專利文件雖然枯燥乏味, 但遣詞用句滴水不漏).
瓷-1,200-1,400度, 高嶺土和長石.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9 02:2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19 20:39 編輯


牡丹瓶
中國, 元
14世紀中葉
釉下銅紅(景德鎮)
十四世紀除了鈷藍亦用銅紅, 但燒制非常困難, 陶瓷彩繪銅紅罕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70.214&pos=1



龍罐
中國, 明宣德標記(1426-35)
15世紀初
釉下鈷藍/青花(景德鎮)
青花瓷始於14世紀, 宮庭專用. 這壯觀的龍雲罐追溯至宣德皇帝, 頸部不尋常面孔可能來自kirtimukha(榮耀光彩)-往往發現於印度喜馬拉雅意象, 流行於15世紀初.




蓮花足碗
16世紀上半葉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期, 1299-1923), 伊茲尼克
伊斯蘭
錫琺琅質陶
中心程式化花朵源自中國原型, 蓮花安排/邊沿風格與元明瓷器不同.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9.33&pos=2



葡萄盤
約1570
土耳其, 伊茲尼克
伊斯蘭
石材粘貼, 釉下彩繪
由於缺乏瓷泥, 土耳其陶藝(和中東其他地區)創建stonepaste, 包括粘土和石英, 模仿瓷器外觀. 中心葡萄靈感來自於15世紀中國陶瓷, 16世紀在土耳其首次收集.

http://islamicceramics.ashmolean ... opup-stonepaste.htm   伊斯蘭陶藝
早期繼續前伊斯蘭陶器傳統, 使用低溫陶胎體材料. 9世紀開始使用一種新材料石膏stonepaste, 也稱為玻璃料fritware. 伊朗從1179年起使用(光澤裝飾瓶, 大英博物館), 但是最近的早期伊斯蘭陶器科學調查表明, 9世紀原石膏開發在伊拉克並轉移到埃及, 在法蒂瑪車間作坊成熟, 轉移到伊朗. 這項技術可能是隨陶工遷移. 原料比例為: 10份石英粉, 1份玻璃夾雜物(或熔塊), 1份細白粘土, 這個配方見於1301論文. 粘土結合併焙燒石英玻璃顆粒水泥, 材料硬化, 白色和半透明, 與刺激伊斯蘭陶藝創新的優良中國瓷器相仿. 這種stonepaste體與新錫基釉革命性伊斯蘭陶器-光澤釉下彩. 梅森曾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伊拉克9世紀陶片(巴士拉和巴格達生產中心), 結果揭示胎體材料實驗-玻璃狀夾雜物在正常粘土體突然出現, 即不是特別設計玻璃料, 似乎是邊角料. 加速玻璃化增加容器硬度和密度但仍用低溫燒制, 再加乳濁釉產生新伊斯蘭陶器, 酷似中國瓷器. 穆斯林陶藝創新裝飾與新形式使產品更上一層樓. 光澤顏料由銀銅粉和泥土混合併稀釋於葡萄汁或醋, 塗在燒成容器表面入窯低溫焙燒(600-700℃, 淡煙72小時). 顏料的鐵和硫幫助還原, 一氧化碳從銀銅氧化物脫氧, 由此在釉表面沉積金屬薄層. 容器冷卻, 擦去潮濕土或粘土, 羊毛, 除去泥土介質中的顏料和帶出光澤-銀黃/銅紅. 光澤依賴於銅銀量, 煅燒溫度和窯況: 20℃左右, 誤差須非常小.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1.1.102&pos=2



牡丹, 水仙和石榴碗
中國明宣德標誌
15世紀初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2.294&pos=1



浪里翼動物罐
中國明朝
15世紀中葉
釉下青花
翅動物主題-馬, 大象, 貓鼬, 魚, 兔子和鹿, 最有可能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的啟發.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0.220&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19 20:45
標題: 青花釉下彩: 中國/伊斯蘭玻璃料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1 18:58 編輯




陶瓷色彩: 15-17世紀
14世紀初, 紅黃綠加入陶瓷裝飾, 黃色僅限於皇族. 官窯瓷器底標年號.

http://www.zhongguociwang.com/show.aspx?id=9148&cid=140   清代用瓷等級-中國瓷
內外黃釉(明黃? 皇袍規制): 黃器/殿器-皇帝, 太后和皇后(皇后664件)
白里黃: 皇貴妃, 52件
黃地綠龍(始於明永樂): 貴妃14件, 妃12件
藍地黃龍: 嬪12件
綠地紫龍: 貴人10件
五彩紅龍(康熙-咸豐): 常在10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1.81.1&pos=1
梅花月牙碟
中國明朝成化
15世紀中晚期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早春之夜, 中國詩歌主題, 12世紀首次出現於陶瓷. 畫面加花園太湖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9&ft=*&pos=34
碟, 園中兒童
明嘉靖
16世紀中葉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鬥彩波上翼動物對高腳碗
明成化
景德鎮
15世紀中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4.361&pos=1












16世紀上半葉
土耳其, 伊茲尼克
伊斯蘭
玻璃料, 畫和玻璃
16世紀中國-土耳其陶藝持續交匯, 模仿中國瓷器但裝飾獨特奧斯曼土耳其. 微小花環和樹葉緊密纏繞藤蔓源自書法, 呈現蘇丹花押字/印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_AUoAw&dpr=1.46   蘇丹花押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66.4.11&pos=1



龍蓮盤
明正德
16世紀初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3.155.1&pos=1


龍碗
明成化
16世紀初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97.1.12&pos=1
明正德蓮花香爐
16世紀初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阿拉伯題詞筆架
明正德
16世紀初
青花釉下彩(景德鎮)
題詞一面是筆, 另一面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8.56.14&pos=1





龍碗
明正德
16世紀中葉
刻瓷, 釉下琺琅(景德鎮)
5爪龍表示宮庭使用, 白綠色配低品妃嬪.

-後宮佳麗分正1-8品, 康熙時: 皇后, 皇貴妃, 貴妃兩人, 妃四人, 嬪六人, 貴人/ 常在/答應不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19&ft=*&pos=8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1 20:43
標題: 明宮彩瓷-景德鎮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2 19:30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28.10&pos=1
弘治鬥彩梔子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88
嘉靖釉下琺琅盤-岩石, 牡丹, 菊花和靈芝


嘉靖鬥彩蓮花葫蘆瓶
葫蘆瓶首次出現於14世紀, 16世紀再次流行. 道教神仙長生酒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551



正德龍渣斗(貴妃/妃)
陰刻彩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81.368.1&pos=1



嘉靖黃釉碗(帝后, 太后)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嘉靖鬥彩池塘鯉魚罐
-極品, 現存6個: 北京, 台北, 紐約, 巴爾的摩等地(俺貼里有3個, 另一個以前照過膠片).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549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2 19:34
標題: 明嘉靖景德鎮青花釉下彩/瓷胎畫琺琅-鎏金外銷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4 18:19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50122&ft=pos=52
畫琺琅嘉靖龍凰盤?
16世紀



畫琺琅二龍戲珠香爐
1564
文"平安宅", 吳家人供奉道教大黑天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61



青花釉下彩碗, 園中幼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mp;ft=*&pos=110



青花釉下彩盒, 八仙過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83



明內飾青花釉下彩碗與程式化樹葉, 外飾藍釉和金, 英國鎏金銀卡口
1590-1610
外銷日本金錦緞, 亦達中東和歐洲.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66*&
http://gotheborg.com/glossary/kinrande.shtml   金錦緞-Kinrande Imari-中日陶瓷收藏
同樣術語有時用於日本相似裝飾瓷器-Kinrande 伊萬里(中文音譯). 最終這種裝飾發展到AKAE(紅琺琅裝飾)或iroe(瓷描金琺琅), 多為外銷. 日本瓷器裝飾辭彙混亂-可能指生產中心(arita田), 出口港(伊萬), 原產地(satsume), 產地(seto瀨)或裝飾類型(sometsuke), 原名或晚期主人(柿右衛門), 工作室, 工廠或作坊. 金錦緞可能是模仿朱漆描金, AKAE和iroe大概是中國明末五彩瓷子類.




青花釉下彩花鳥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39




青花釉下彩鹿鶴葫蘆瓶
長壽標誌, 鹿鶴與歲寒三友(松竹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8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4 18:19
標題: 萬曆/康熙-青花/鬥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5 20:04 編輯


萬曆青花龍中花寺廟瓶
-北京故宮明青花沒有這個器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37



萬曆青花花枝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41.12&pos=1



萬曆青花鳳凰梅瓶(皇后?)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79.109&pos=1





萬曆鬥彩龍鳳盤-皇后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7.118.17&pos=1



萬曆青花盒, 園中幼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6a%2c+b&pos=1



萬曆鬥彩景觀盒



萬曆周敦頤詩罐
1587
荷花池旁士大夫周敦頤坐像(1017-1073, 中國理學派開山鼻祖), 曾作1首優美詠花詩, 14世紀出現於中國陶瓷. 瓶底文追溯到1587, 並表明是西南輔助宮殿使用(黔府應用).

-周敦頤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6550/12959826.htm#2_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20.41.2&pos=1



清康熙青花龍和花卉蓋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4.80.150&pos=1



中國陶瓷
6-9世紀發明, 持續發展窯口數百. 高溫棕黑綠厚釉, 質的硬密韌, 產品遠及全球. 14世紀青花瓷問世, 16-19世紀景德鎮風靡全球, 青花/鬥彩爭相效尤.



博物館籌款, 品酒欣賞小提琴獨奏.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5 06:1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6 18:24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lerynos=203&ft=*  203展館


市場拓展, 口味變化-17世紀中國瓷器
明末內外交困, 動亂拮据官窯惆零, 民窯外銷瓷應運而生. 克拉克瓷粘土打磨粗糙, 速描繪畫, 葉狀邊緣. 外銷日本瓷器主要用於茶道和佛教儀式, 與中國人追求精美不同, 日本人青睞異型瓷器.



外銷瓶花盤
1700-1725
硬瓷琺琅(景德鎮)
花瓶, 戟及風鈴-中央和邊都攜帶寓意中國符號, 形成畫謎對聯暗示"平安吉慶, 萬事如意".

http://gotheborg.com/glossary/kraak.shtml   Kraak porcelain
克拉克瓷Kraak得名於1675左右, 顯然是為了區分新舊-明末葡萄牙-/清初荷蘭市場. 萬曆時期(1573-1620)景德鎮官窯遭遇困難, 皇家訂單劇減引發騷亂(1597, 1604), 1608年御窯被迫關閉, 很多世界最優秀陶藝師自謀生路. 自1614-私人貿易商好消息, 可以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館(1602-1795)特殊訂單發現, 現在經常出現在瓷器順序列表. 為了促進貿易, 1625荷蘭成立了台灣島貿易站. 瓷器進口顯著增加, 因為這種新的交易允許直接從中國訂購而不是靠不住的垃圾貿易. 返回船舶發票名列大量瓷器, 每艘10-25萬件. 17世紀中葉明亡貿易減少, 中國1657內亂導致交易停止轉而從日本進口. 從1638年, 已知最早見於書面: 指定哪些花色品種最為荷蘭需求, 這份文件條款craek和caraek, 指克拉克瓷碗和盤子. 這份備忘錄特別重要, 證明克拉克瓷作為"過渡性瓷器"生產. Kraak名字由來最有可能是荷蘭抓獲的兩艘葡萄牙赴阿姆斯特丹船(1602, 1604), 拍賣盛況空前-北歐豪門貴族, 包括英法國王, 引發了持續兩個世紀的中國瓷器歐洲狂熱.

http://databases.tanap.net/vocrecords/      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館-檢索不暢但有不少PDF文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c+china&pos=1



萬曆青花鵝盤


花鳥肯迪
儘管批量外銷歐洲, 形狀源於東南亞水容器肯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9.2.166&pos=1


萬曆青花蛙肯迪
動物形狀-大象, 牛和青蛙.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9.107&pos=1






硬瓷銀鍍金鑲嵌盤
英國倫敦和中國
16世紀中國瓷器英國稀有, 往往鑲嵌鍍金銀-奢侈品, 皇家禮物或貴族房子裝璜.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44.14.1&pos=1





硬瓷銀鍍金鑲嵌碗
約1585
英國倫敦和中國
17世紀初的荷蘭和佛蘭芒靜物畫有時列入鍍金銀中國瓷器, 證明這些稀有和昂貴物品的普及.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44.14.4&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5 23:51
標題: 明/江戶青花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6 22:54 編輯




崇禎盤, 寒山和尚詩
針對日本市場
崇敬的禪宗和尚寒山, 海風吹拂景觀.
丹鳳來儀宇宙春
中天雨露四時新
世間好事惟忠孝
臣報君恩子報親

-錄楊繼盛(嘉靖從五品兵部員外郎-明朝第一直臣, 死劾嚴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1.157&pos=1


盤, 富士山外形與鹿馬
明萬曆-天啟, 約1625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0.206&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9.2.1080&pos=1
崇禎瓶
垂直瓣扭曲狀及裝修密度表明為日本市場, 容器下部題詞: 勤奮科舉, 上殿侍君.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search?ft=2008.80
崇禎洗象場景筆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26&ft=*&pos=13
日本江戶時代葡萄盤


寶字酒瓶
日本江戶時代(1615-1868)
17世紀後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5.268.476&pos=1



江戶景觀酒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cenes++&pos=1


江戶歲寒三友酒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93.3.46&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6 22:53
標題: 崇禎青花/鬥彩(景德鎮)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7 16:38 編輯




崇禎景觀人物瓶
陰刻青花
畫面可能取自浪漫色彩戲劇或小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24*&




明清青花筆洗, 竹林人物宴飲/絲竹管弦



鬥彩瓶, 周文王渭水訪姜太公
明-清順治時期
17世紀中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79.2.8&pos=1



崇禎鬥彩石榴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1.352&pos=1

崇禎鬥彩牡丹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1.351&pos=1



崇禎筆筒, 周文王渭水訪姜太公
16晚-17世紀中雕版印刷書籍同步於普遍識字, 對中國瓷器產生顯著影響. 有助於歷史故事傳播.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9.2.366&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7 04:14
標題: 明清/江戶-青花/鬥彩(景德鎮/肥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7 19:16 編輯




明崇禎鬥彩罐, 金榜題名



日本江戶青花人物景觀罐
1660-8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1.354&pos=1



清順治鬥彩道仙盤



江戶青花人物景觀瓶
1660-90




鬥彩瓶, "青袍記"-天賜夫人(明萬曆戲劇小說)
http://www.council.com.cn/PaiMai ... &pzid=PZ0002980
狀元梁灝傳說, 本系文曲星謫降, 雷神不敢驚動故助全真道祖師呂洞賓逃劫, 感激攝一美女玉梅為妻以報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16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7 19:1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8 17:19 編輯




順治鬥彩麒麟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27&ft=*&pos=18



肥前麒麟菊花罐
日本江戶
約1660
炻琺琅




順治"陞官進爵罐"
http://www.dpm.org.cn/shtml/117/@/4224.html    北京故宮
江西官員禮品, 后成為順治時期瓷器斷代標準器之一.
-一品麒麟補服, 實為雌獸(麟), 有角雄獸(麒)多為宮庭專用.




墨西哥錫釉陶罐
約1700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製造, 西班牙進口碾轉至殖民地.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i/hi_cemm.htm   大都會藏有幾件珍品-歐洲宮庭訂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11.87.8&pos=1



順治鬥彩麒麟牡丹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1.175.29&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8 17:3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29 22:06 編輯


博物館餐廳4星價位, 食品一般環境亂糟糟. 門外攤檔應運而生, 國際餐飲10塊錢管飽. 以前在南方學校的活動中掌柜的曾經露過一手兒, 100多個正宗北京食堂式大包子一搶而空. 全家忙活了6個鐘頭, 俺剁餡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鄉間原始勞作局部勞損), 定價5毛-干賠勞力加電錢. 近期應邀品了原產地咖啡, 比法意式味道還厚重, 估計有些獨特香料. 聽了幾位年青人的高論(加上一位品綠茶的). 老生常談賣膏藥一貼, 一位讀書成癖者置疑一二, 周末用了倆鐘頭查證. 讀了專業茶和咖啡文章(平常只看混吃的). 咖啡起源衣索比亞, 主導品系非洲咖啡市場份額仍過半.
http://www.ico.org/coffee_story.asp?section=About_Coffee

咖啡基因組洞察與咖啡因合成趨同進化  
Science 2014:  345, 1181-118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 ... +6201+pp.+1181-1184  
這篇論文工夫深厚, 引文經典.
咖啡因真雙子葉植物多系起源, 生物鹼和黃酮類化合物賦予咖啡香氣和苦澀. 咖啡因大概比綠茶高1倍, 二者合成酶不同. 基因25,574, 起源遷移一清二楚(手段與人類起源研究相近). 這篇文章用的中果咖啡Coffea canephora-非洲咖啡直系親屬,市場老二.
-趨同進化是動物生存繁衍必由之路(適者生存), 就象河豚/蚌類美餐河豚毫髮無損, 而人類卻是毫克斃命(河豚毒素TTX, 日中作過鎮痛臨床試用, 日本申報了美國專利-與普魯卡因類混用, 長效減劑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於1871


國家歷史地標


西班牙裝飾藝術
圍繞陽台的藝術品來自一個宏大的庭院, 彰顯西班牙王國藝術多樣性. 豐富裝修和動畫形式源於伊斯蘭, 義大利, 北歐和美洲融匯. 至14世紀後期, 巴倫西亞成為光澤彩陶器皿主要產地-含銅銀化合物誘人的彩虹色. 技術和設計結合自然幾何形狀反映明顯的伊斯蘭影響, 包括紡織品和傢具. 木材是雕塑的首選材料, 激發宗教虔誠, 通常彩繪以增強其真實性和強烈感, 雕刻神聖人物輸出至殖民地以促進天主教. 美洲及其貴金屬礦的發現推動西班牙金飾業, 銀源源不斷-宗教和世俗, 古羅馬風格隆重裝飾面具和其他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裝飾圖案.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decorative-arts/535   535展室





聖傑羅姆
16世紀中葉
西班牙, 可能阿拉貢
雪花石膏, 畫和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7.112&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199674
神聖家族與聖徒安妮和約阿希姆
地亞哥 德佩斯克拉(西班牙, 卡斯蒂利亞?), 約1540 -1581后, 墨西哥?, 活躍 1563-80)
1567-1568
西班牙, 格拉納達
木, 油漆鍍金
該面板來自格拉納達附近Los Ojíjares教堂祭壇框架, 獻給聖母. 浮雕突出聖安妮和她的丈夫Joaquim, 很榮幸在天主教奉獻/聖母無原罪-西班牙特別流行的禮拜. 該從創作一直留在原地, 1881年被出售. 1567傭金記錄, 德佩斯克拉刻浮雕, 繪畫和鍍金委託給其他專家. 表面驚人完好, 西班牙estofado技術, 鍍金和彩繪充滿活力互動, 錦緞面料模仿特殊技術. 雕塑家明確意識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發展, 有吸引力的自然健康的嬰兒扭動,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聖母和聖安妮的優雅舉止.

http://www.mexicanarchitecture.org/glossary/?detail=138   estofado技術
木雕裝飾技術: 木質表面精緻泥膏外套, 再鍍金和彩繪.



錫釉光澤彩陶
西班牙, 瓦倫西亞
16-17世紀



深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4.4.379&pos=1




朝聖者皮革水袋形, 阿拉貢-塞戈爾韋公爵家族紋章與領地.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s.svg%3B2084%3B132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94.4.358&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29 21:32
標題: 西班牙(德法)珠寶/玻璃器皿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1-31 19:00 編輯

舍利和奉獻珠寶
文物崇拜是從公元初天主教奉獻的組成部分, 基督激情文物(導致受難事件)以及與許多聖徒和烈士相關聯的, 為西歐和拜占庭教會和虔誠的個體所珍貴. 信奉文物神奇力量促進委託奢華縮微藝術品,


西班牙珠寶

垂飾
16世紀
西班牙
黃金, 水晶, 琺琅, Verre églomisé
不尋常深鉸鏈兩邊展示維珍榮耀, 另外聖施洗約翰. 被認為來自聖巴勃羅San Pablo巴利亞多利德修道院, 屬於萊爾馬公爵duke of Lerma.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26410/verre-eglomise   Verre églomisé
法語"Glomyized玻璃", 玻璃/金銀葉背面刻未焙燒繪畫. 得名於法國畫框師 Jean-Baptiste Glomy (逝於1786).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190.908&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190.898&pos=1
德國吊墜
16世紀
水晶石, 黃金琺琅, 珍珠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190.872&pos=1
西班牙吊墜, 舍利與報喜描述
17世紀
黃金, 琺琅, 紅寶石, 水晶, 珍珠, 水晶石
寶石環繞微小的金琺琅人物, 處女跪在祈禱台, 報喜使者問候話語, "Hail (崇敬招呼)瑪麗, 充滿恩典), 文物下面刻.




西班牙
17世紀上半葉
黃銅鑲嵌琺琅, 部分鍍金

朝聖者徽章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20

肩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45
鳥嘴形壺(極品)
可能埃爾南多·索利斯
16世紀末
西班牙, 巴利亞多利德
銀, 鎏金
豪華器具, 西班牙黃金時期典型. 用於富裕家庭桌上洗手, 融合了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元素與菲利普二世/三世幾何形態構想, 或16世紀後半葉-17世紀早期. 壺身簡樸壺嘴製作精細,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流行怪誕設計. 壺嘴大鬍子男人葉狀冠動物尖耳形, 與華麗手柄對比, 基底高低不平曲線和不同尋常的突出渦卷形擴展其高度, 壺體 鍍金水平帶和鑲嵌. 腳下標記承載巴利亞多利德/銀匠埃爾南多·索利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11
十字架
18世紀
伊比利亞
黃金, 水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42
西班牙手鐲
17世紀
黃金, 鑽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64
西班牙吊墜(極品)
16th晚-17世紀初
黃金, 琺琅, 珍珠, 綠寶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ft=*&pos=31
聖文森特·費雷爾(約1350-1419)
17世紀後期
西班牙
木, 多色, 鍍金



西班牙玻璃器皿
傳統與威尼斯引進, 用錳去除雜質生產高透明度玻璃.

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 ... ripts/manganese.asp
早在古埃及, 綠色玻璃中加入少量礦物質可以使其清透. 礦物質被親切地命名Sapo vitri or glass soap玻璃肥皂-氧化錳. 錳無所不在, 活躍異常, 生物光合/代謝必不可缺. 90%用於鍊鋼.
-這個段子是英國行家寫的, 深入淺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30&ft=
多柄花瓶
17世紀
西班牙, 阿爾梅里亞
16世紀多柄花瓶出現在阿爾梅利亞, 形式可能源於陶瓷器皿和敘利亞清真寺燈.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pos=6
西班牙鹽罐
17世紀


籃子
17世紀
西班牙, 大概阿爾梅利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pos=4



嬰兒奶瓶Biberon
16-17世紀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或法國Rousillon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30&ft=



公共飲水器
18-19世紀
西班牙, 加泰羅尼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3.7.113&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3.7.118&pos=1
18世紀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1-31 20:54
標題: 歐洲樂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 17:51 編輯


博物館樂器收藏來自六大洲和太平洋島嶼, 約5,240件, 展示於4個展室(680-684), 追溯到約公元前300年至今. 顯示不同文化和時代樂器發展, 技術和社會重要性以及音調和視覺美感, 並作為藝術品, 民族志記錄, 音樂和表演歷史文件.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cal-instruments/684   684展室
安德烈·梅爾滕斯畫廊包括五個房間: 地區; 歐洲樂器: 管樂, 鍵盤, 弦樂和打擊樂. 以及亞洲, 非洲, 大洋洲和美洲傳統樂器. 克羅斯比·布朗收藏亦在此展示, 可聽到音頻指南, 導遊每周數次和每月音樂會/學年期間提供示範.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rpp=30&pg=5   象牙製品-440件



奧利芬特
製造商: 威廉·舒爾茨Leberecht
1840
邁寧根, 德國
象牙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427652/oliphant  奧利芬特
中世紀歐洲象牙號角, 10世紀從拜占庭進口, 與皇室有關, 常雕刻豐富. 西歐管樂器.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ic+horn&pos=53


法國或德國象牙狩獵號角
約170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131&ft=
印度18世紀伊斯蘭狩獵號角
象牙雕刻, 鍍金銀鑲嵌



COR獨奏圓號
讓·路易·安托萬(1788-1861)
1850-1855
法國巴黎
黃銅, 原裝木箱
Stölzel鍵, 改良型-安東尼1829年. G為最高鍵, F或E主管(大調). 通過更換內部異形管(crook/shank), 圓號可以在G,F,E,E大調, D和C鍵演奏.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mp;ved=0CAcQ_AUoAg    法國圓號內部更換管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2008.136   Cor solo
CORS獨奏圓號, 1829
迪布瓦 Dubois & Couturier (法, 活躍1829-1837)
里昂
黃銅, 銀
花環斜體簽名
法國發明, 獨奏專用. 精心打造, 口徑略窄於普通管弦樂法國號. 精緻和音質均衡上品多來自少數里昂和巴黎商店. 已知最早產品, 管套圈風格非常現代, 1850年代方被認可, 因為19世紀初幾乎所有獨奏曲均為G, F, E調和E-按鍵組成. 覆蓋皮革和內襯麂皮, 金屬牌匾承音樂家花押字MG.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dung/hd_dung.htm#slideshow1   明景泰藍藏式長喇叭-皇室贈地方政府, 第一次見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Oj9sCNTWY   維也納圓號-布魯克納交響曲第4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rch?ft=1999.304+a-h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2.324&pos=1
雙調圓號(法國號)
製造商: 愛德華 Kruspe(1831-1919)
1904-1919
德國, 愛爾福特(游牧部落發詳地之一)
銅, 鎳, 銀



法國19世紀玻璃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arch?ft=+89.4.1116



陶號-模仿法國黃銅獵號
紅陶, 木灰棕釉
18世紀上半葉
可能德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earch?ft=89.4.2205


法國釉陶狩獵號
18世紀末或19世紀初
用於裝飾陳列, 承不明家族紋章.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search?ft=89.4.1115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45041/wind-instrument     管樂器-大英百科全書
非常有意思, 內含每種樂器史話, 結構和發生原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 02:15
標題: 雙簧管/巴松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3 22:06 編輯


雙簧管始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1630-168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oboes&pos=5
大雙簧管
約1650
黃楊木Boxwood, 黃銅
雙簧管發展過渡階段獨特例子, 有鍵但尚未配對指孔.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oboe&pos=11
荷蘭雙簧管
約1700
彩繪黃楊, 黃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p;ft=oboe&pos=8
柔音雙簧管
製造商: Poerschman
約1725
德國萊比錫
木材, 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oboe&pos=13
雙簧管
製造商: 雅各丹納
1735之前
德國紐倫堡
木, 象牙, 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oboe&pos=12
F調大卡恰雙簧管
製造商: H. C. Strisce
1720-1740
德國或波蘭
木材, 皮革, 黃銅


http://www.culturekiosque.com/klassik/features/ra1haut.htm   雙簧管分類
奧拓雙簧管 The Alto Oboe
F鍵起源於法國17世紀下半葉, 用於合奏: 和弦旋律內線/中段.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低音雙簧管大合唱中提琴部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f1amCaqM    德國-聖誕節巴赫大合唱/聖誕清唱劇哈農庫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WbN3nQg0A    美國-巴赫音樂欣賞

柔音雙簧管 The Oboe d'Amore
典型德國樂器, 始於18世紀上半葉. A調, 聽起來比普通雙簧管低三分之一. 下端鐘形隆起使其特徵為溫暖音色, 主要用作室內樂獨奏, 巴赫還用作詠嘆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lRdb5BSGA   巴赫-大合唱BWV36
這位歌唱家音色圓潤, 韻味深長.


大卡恰雙簧管 The Oboe da Caccia
義大利名字, 而且最重要的作品來自巴赫, 很可能是為巴赫定項設計這種特殊類型的雙簧管. 它有一個雙簧, 大於正常雙簧管和有一個彎曲的機構, 其獨立的組件由一條皮革保持在一起. 出自Eichentopf, 巴赫時萊比錫最知名樂器製造商. 聽起來比正常雙簧管低1/5, 因此可與F調中音雙簧管聯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BrNwNAZyQ   巴赫-Psalm 51 BWV 1083 Cantatas BW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qJ8mED1VE    亨德爾-皇家煙火(逍遙2012)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p;ft=oboe&pos=3
手杖長笛/雙簧管
製造商:喬治·亨利希·舍雷爾(德國, 1703-1778)
約1750-1757
德國布茨巴赫
獨角鯨(narwhahl)牙, 象牙, 鍍金黃銅
罕見樂器, 上橫長笛下雙簧管, 獨角鯨長牙價值高於黃金. 作為雙簧管演奏, 一個雙簧插入下端, 一個鍵重新定位. 舍雷爾是著名18世紀德國家族木管樂器製造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成員. 腓特烈大帝是客戶, 演奏並擁有小型笛子收藏. 追求測試不同材料聲學屬性, 可以部分解釋使用獨角鯨長牙. 可能禮物-他的財政部長, 弗里德里希·馮·德·霍斯特. 現存僅兩支全獨角鯨長牙手杖樂器, 均承舍雷爾印記, 另一支在Hessiche Landesmuseum in Darmstadt( 德國達姆施塔特Hessiche國家博物館-法蘭克福都市圈).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p;ft=oboe&pos=5
雙簧管
製造商: 雅各布·安東尼
約1785-1800
美國費城
黃楊木, 象牙, 黃銅
雅各布出生於德國1736移民美國, 1760年代建店, 被列入費城樂器製造商和木材車工目錄. 典型18世紀式, 已知美國最早的雙簧管之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p;ft=oboe&pos=6
雙簧管
製造商: 蒂布維爾-拉米
約1910
法國巴黎
黑木黃檀Grenadilla(非洲黑木相思樹mpingo tree), 鎳-銀
當今音樂學院常用型(1882), 為習慣於全自動揚聲器系統的德國和美國樂手設計, 法國雙簧管沒有低B鍵.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oboe&pos=16
雙簧管
製造商: A·阿巴特ËFIGLIO
20世紀
義大利那不勒斯
木材, 金屬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03&ft=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musd/hd_musd.htm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4 15:56
標題: 巴松(大管, 低音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5 17:34 編輯





巴松始於16世紀上半葉, 早期模式用整木, 82件倖存, 各國名稱不同. 17世紀下半葉法國用4塊木件, 4孔-音色豐富明亮. 3鍵變4鍵, 1780-5鍵, 1800達7鍵-1喇叭鍵專司高音. 19世紀鍵再增多, 下半葉法德主宰-柔和共鳴, 圓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6ptUPkPNYI  肖斯塔科維奇第九交響曲, 70-大管獨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6ovvLmWs4    慢板巴松-巴洛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Ask3E3fz4  法國巴洛克音樂-法國最佳古典音樂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04&ft=*&pos=225
海龍
17世紀
義大利
木材, 銅
2件倖存(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 可能作為道具出現在化妝舞會和戲劇場景描繪黑社會, 能夠產生聲音和噪音. 兩中空木結合后雕龍, 19世紀身體部分重新塗成黑色. 原唇件和彎管bocal下落不明.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mp;ved=0CAkQ_AUoAg   彎管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04&ft=*&pos=57
Soprano Dulcian
晚16th-17世紀初
西班牙?
黃楊木, 黃銅
巴松最小的形式
配備兩個常用鍵, 黃銅配件缺失, 包括一個鍵飾和喇叭口花環. 製造商可能是西班牙馬丁內斯.

http://www.dulcians.org/
Dulcian或Curtal , 巴松前身, 開發於16世紀上半葉. 錐形擴張孔源於Shawm, 摺疊的兩個平行的孔源於Sordune(雙簧管和加倍回圓柱孔)和Kortholt(短木板). 像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樂器, Dulcians為系列中一員. 較小的樂器多達低音, 表現一般, 一塊木頭製成. 較大的許多套管由兩或三塊. 17世紀, 小Dulcians越來越少同時巴洛克巴松管發達, 而低音Dulcian仍在西班牙使用.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mp;ved=0CAYQ_AUoAQ   Shawm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雙簧樂器, 中世紀shawm尖利聲調非常適合戶外使用. 今天仍然用於亞洲和歐洲民間文化(鄉間喜事吹鎖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qyC1CyfuI  嗩吶獨奏—百鳥朝鳳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mp;ved=0CAYQ_AUoAQ    Kortholt

巴松管
製造商: 沃爾夫岡·Thomae(1771前)
約1750
德國拜羅伊特
楓木, 黃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04&ft=*&pos=105
巴松管
製造商: 納雷車間(瑞士)
1771
楓木, 黃銅
特殊瑞士版本大管, 採用金屬梨形鈴d'amore bell, 只有一個三低音孔聯合鍵(F), 沒有D-和B-平鍵. 這種大管只用在教堂陪唱聖詩, 沒有F以下調.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Bassoon&pos=1
巴松管
製造商: 多米尼克·安東尼Porthaux
1790-1800
法國巴黎
楓木, 黃銅
這種大管最現代化的特點是翼結合處喇叭鍵, 旨在促進最高音符的演奏. 配有兩個高低音側翼關節, 彎管, 音哨reed.  預示19世紀法國巴松, 相對於德國巴松, -豐富多彩, 細長而略帶鼻音.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04&ft=*&pos=211
巴松管
製造商: 弗雷德里克Triebert
1870年
法國巴黎
楓木, 非洲黑木, 黃銅金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Bassoon&pos=4
巴松管
製造商: Giosue埃斯波西托
1881
義大利那不勒斯
楓木, 鎳銀
革命化模式, 24鎳銀鍵, 孔, 木段長度, 並採用貝姆系統要素. 與主流差別太大, 應用有限.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71224/Boehm-system  
附鍵精密複雜, 孔, 唇件和簧保守功能(最後一個比其他小, 更硬), 更深沉的音質. 該系統1844獲得法國專利, 在大多數國家仍然是標準技術, 採用多伯姆的1832長笛指法系統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4 19:45
標題: 大鍵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6 18:29 編輯


大鍵琴
設計師: 米歇爾Todini
藝術家: 羅勒Onofri, 鍍金雅各布·賴夫(奧地利), 雕
約1670
義大利羅馬
木材, 各種材料
鍍金箱, 典型設計但加長義大利大鍵琴, 楣飾描繪三希臘海神承加拉蒂亞凱旋. 1676目錄描述, 大鍵琴最初形成米歇爾酒店畫廊的一部分, 側翼波呂斐摩斯玩風笛. Todini設計了一些豪華數學和音樂設備, 收取貴族入場費. 大鍵琴躋身羅馬巴洛克裝飾藝術極品, 脫胎於同一音樂氣氛, 別出心裁地搜尋表現力新形式導致鋼琴的發明.

http://fineartarchives.com/raphael-the-triumph-of-galatea/    加拉蒂亞凱旋
拉斐爾唯一的神話畫, 大約1514完成, 錫耶納銀行家阿戈斯蒂尼基吉為優雅羅馬別墅委託. 根據希臘神話, 海衛加拉蒂亞愛上了牧羊人Acis, 被嫉妒的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奧德賽)謀殺. 加拉蒂亞披飄逸紅色長袍, 兩隻尖牙海豚拖巨大海螺戰車.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tabname=label





管風琴
製造商: 托馬斯·阿普爾頓
1830
美國波士頓
木材, 各種材料
著名工匠現存最優秀/悠久產品, 原位於康涅狄格哈特福德南堂, 1980年在賓夕法尼亞平原聖心教堂發現. 希臘復興設計和桃花心木反映了18世紀後期英國型. 15英尺, 管道外金葉(diapasons所有音符和諧), 16行列共計836管, 2x58鍵盤和27腳鍵. 阿普爾頓的雕刻和木工特別熟練, 1807年受聘著名管風琴商威廉·古德里奇與櫥櫃製造商以利沙拉尼德學徒, 無疑在父親, 一個木匠的影響. 1820-1839開店, 授予一枚金牌.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ipe+organ&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ive+organ&pos=1
17世紀德國攜帶型管風琴
木材, 金屬合金, 皮革和各種材料
長方形軟木套, 四邊6鍍金木板, 鍵盤6層49鍵. 較大列管道對角安裝在殼體內, 兩條皮帶拉泵送風, 三個音樂架摺疊起來, 一個供鍵盤手, 兩側樂器供室內樂歌唱家或樂器演奏.

http://www.harpsichord.com/Organs/organ_frmset.html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6 18:3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8 02:34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09.429&pos=1
狹縫鼓
19世紀末期
印尼巴厘島
木材, 彩瓷


BATA(ìyáàlù)鼓
20世紀初
奈及利亞
約魯巴人
木材, 皮, 面料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008.4&pos=1
Mbejn
20世紀初
加彭
方民
木, 皮, 棕櫚?




製造商: C.博杜安
約1820
法國巴黎
木材, 皮革, 油漆, 黃銅
低音銅管樂器, 大號的前身. 蛇形有助於手指到位. 由最著名的製造商之一製成, 獸形繪-一種罕見的裝飾點綴, 一般是黑色. 指孔周圍磨損痕迹是廣泛使用的結果, 蛇常期用於教堂音樂. 在法國它被用來烘托氣氛, 從16世紀晚期伴隨著聖歌開始. 它的暖色調共振音響補充男性聲音, 併流行於18-19世紀英國教會樂隊. 與旁邊的大提琴和巴松為伍, 為買不起管風琴的教會提供伴奏.  18世紀中葉在英國和德國軍樂隊廣受歡迎, 也被用作貝司, 尤其是亨德爾, 海頓, 柏遼茲和門德爾松.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2.568&pos=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GSOkYWfDQ   彌賽亞-神聖的清唱劇, 亨德爾 -科林·戴維斯爵士指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m5e5oAfWg   J.海頓-清唱劇"基督的最後七句話"(器樂版)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9.4.492&pos=1
巴洛
19世紀
曼丁人
木, 葫蘆, 皮, 膜
木琴與葫蘆共鳴. 專業男樂手演奏木琴等為讚美歌伴奏, 類似戈拉樂(豎琴-大葫蘆切成兩半並覆蓋牛皮, 與長頸硬木諧振). 手持橡膠尖錘, 鈴鐺綁在手腕以增加節奏感. 諧音器貼在葫蘆洞, 其產生的嗡嗡聲為非洲音樂審美必不可少.



M'Kul
製造商:Fang民
19世紀末期
喀麥隆共和國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01505/Fang   Fang為班圖人的一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9.4.556&pos=1



號角
19世紀末
緬甸




維娜 Vina (bin)
19世紀中葉
印度拉賈斯坦邦
葫蘆, 金屬, 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503679
Nyonganyonga
約1900
莫三比克贊比西省
Barwe人?
木, 貝殼, 金屬, 珠
分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拉丁美洲, 名稱可能與木琴共享.



民間管弦樂團
緬甸




Sesando
19世紀末期
印尼帝汶島
竹, 木, 棕櫚, 電線
大洋洲最顯著的弦樂器, 10或11金屬弦管狀竹古箏與一個冠冕堂皇扇棕櫚盒. 音樂家用右手彈低音弦而左手演奏高音. 用於婚喪嫁娶, 具有超自然力量, 偶爾作獨奏樂器, 主要是用來為經文比尼歌曲伴奏. 歌詞通常為哲學, 描繪不可避免的命運和生活主宰, 有時令人失望, 稍縱即逝.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9.4.1489&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7 23:40
標題: 中國明清景德鎮琺琅彩/荷蘭錫釉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8 22:17 編輯




崇禎盤, 蒼鷺池塘
(1628-1644)



順治-康熙花鳥罐(岩石, 牡丹與鳥)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鳳凰麒麟紋盤
1678-88



順治榆葉梅桶式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1.175.9&pos=1
http://www.dpm.org.cn/shtml/117/@/4228.html   故宮順治桶式瓶



鳳凰麒麟紋盤
約1727-1755
荷蘭代爾夫特




順治仕女紋蓋罐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8 17:10
標題: 清景德鎮外銷琺琅彩/青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0 17:08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amp;rpp=30&pg=2  
203展室-午飯後接著拍




康熙-雍正琺琅彩波龍紋盤
18世紀初
十七世紀中葉的明清過渡混亂顯著刺激了歐洲市場日本瓷器需求. 中國生產恢復, 重新創建熱銷日本風格-邊沿密集裝飾.

-北京故宮檢索沒有外銷波龍盤, 最接近的為雲龍紋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tabname=label



順治青花瓶, 景觀馬術
17世紀中葉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337



順治青花瓶, 道仙, 花枝和龍
17世紀中葉






17世紀中國瓷器與全球貿易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8 21:41
標題: 18世紀中國陶瓷-督陶官年希堯/唐英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0 17:38 編輯

17-18世紀中國瓷器漂洋過海達全球, 調料與糖顯著改變西方飲食傳統. 茶源自喜馬拉雅山麓, 咖啡發現於衣索比亞, 中美洲發現巧克力, 3者為最昂貴和時髦的商品. 還有中國絲綢和印度棉布, 日本漆器和墨西哥銀器. 販奴為煙, 茶, 巧克力, 糖, 棉種植園提供勞動力.






康熙粉彩文武裝財神
17晚-18世紀初
帽子初步鑒定財神, 流行中國神. 源於秦朝(公元前221-206)一個歷史人物, 后被神化和崇拜以促進財富和好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12&pos=1





18世紀中國陶瓷
清朝站穩腳跟, 1726任命督陶官年希堯(1671-1738), 瓷器精細空前-顏料與成釉: 年窯燒造仿古瓷, 胭脂水釉器, 琺琅彩. 1728任命唐英(1682-1756). 唐窯延續近30年, 裝飾方法, 造型設計, 以及制瓷技術登峰造極. 高嶺土比例增高瓷器細潤白, 承明白黃綠色加粉和白, 歐洲品味微量金為著色劑, 砷酸鉛增白. 粉和白亦主調色-紫色和綠系列(樹蔭綠: 可能不同色調/色度 hue/chroma; 也稱為飽和/強度或亮度, 或兩三個特質). 紅黃系列: 青瓷, 月光瓷, 郎窯紅(牛血紅為明代沿襲), 桃花瓷.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9 05:10
標題: 清官窯集錦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0 16:59 編輯




雍正銅紅雲紋瓶(釉下彩)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522295/sang-de-boeuf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Sang de boeuf 法文牛血紅?-大概弄混了



雍正釉下青花銅紅八仙酒器
http://baike.baidu.com/view/844110.htm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2.142&pos=1


乾隆青花銅紅梅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78.529&pos=5  
這組文物圖片拍得出類跋萃, 可惜沒有署名.


乾隆銅紅僧帽壺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tabname=label




康熙青花葫蘆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9 21:21
標題: 康熙/雍正官窯/外銷瓷-民國仿古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1 16:34 編輯




康熙青花/銅紅瓶, 程式化玫瑰花
1713-22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d+rosette&pos=2


水煙冷卻罐, 花卉紀念章
釉下青花/棕
清康熙年間
印度外銷, 雖然歷史文獻表明十六世紀在印度和中東.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tabname=label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1984.221  這件的段子更詳盡





雍正鬥彩盤, 荷塘月色
中國鬥彩技術始於十五世紀, 十八世紀成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25.35.5&pos=1

雍正琺琅彩仕女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9.2.641&pos=1



康熙琺琅彩花波紋碗
碗底書明成化皇帝年號, 中國瓷器有時刻有更早的日期, 可以理解為尊重傳統和質量陳述.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010.429&pos=1


清-民國仿古花鳥瓶
19后-20世紀初
釉上琺琅彩/釉下火紅釉(景德鎮)

http://www.huayipaimai.com/paimai_view.asp?news_id=4758   -火焰紅可能是1950年代輕工部陶研所的叫法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3.213.6&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1 16:36
標題: 康熙/雍正景德鎮民窯琺琅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2 16:33 編輯




康熙琺琅彩道仙瓶
14世紀這種器形出現, 往往在寺廟等公共場所使用.

-可能是民窯, 制胚畫面均略顯粗糙, 博物館亦未攝影. 故宮清瓶索引找不到.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62&pos=1



20世紀中景德鎮琺琅彩仕女瓶
-圖片質低, 亦或文物分級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27&pos=1





雍正琺琅彩瓶, 獻寶
常見於版畫和書籍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71&pos=1



雍正琺琅彩盤, 珊瑚獻帝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72&pos=1



康熙琺琅彩仕女瓶(求索)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1.200.67&pos=1



康熙琺琅彩仕女瓶(求索)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88&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2 16:3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3 20:38 編輯


乾隆官窯粉彩蟠桃紋天球瓶
-極品, 跟故宮的一模一樣, 但宮藏僅有雍正瓶. 估記庫藏有, 北京故宮瓷器30多萬件, 官窯大概不會斷代. 洋為中用/仿琺琅彩, 粉彩用金粉調色. 英文粉彩和琺琅彩用同一個詞.
http://www.baike.com/wiki/%E7%B2 ... 0%E7%90%85%E5%BD%A9   粉彩和琺琅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nline/search/42317



清雲龍雕青瓷天球瓶
19世紀






雍正官窯竹紋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33.40.74&pos=1   精品照糊了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器型標錯了
雍正官窯鬥彩竹紋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4.80.258&pos=1
康熙民窯浮雕銅紅龍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100.434&pos=1
雍正官窯雲龍紋釉里紅(釉下銅紅)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4.80.537&pos=1
康熙民窯牛血紅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桃紅釉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淺藍釉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桃紅釉水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桃紅釉水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桃紅釉瓶
-照片中官窯年號和邊沿色彩無誤但全瓶非常糟, 估計是讓人們買正宗圖片過收藏癮.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乾隆官窯青瓷瓶


雍正官窯孔雀羽釉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985.389&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4.279.1&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康熙官窯月光釉筆洗, 瓶, 水罐





陶瓷科學與學問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ecolles&f=false
明朝官窯僱員300-500人, 亦包括瓦木石及機械匠. 窯工則從民窯輪值, 一般每年3個月. 1608關閉, 1654再開張. 1670-80戰亂關閉, 太平軍毀窯, 后重建. 1680清庭擁有23個作坊, 6孔窯. 民窯200-300.
http://gotheborg.com/letters/    Françoise Xavier d』Entrecolles (1664-1741)  殷弘緒
天主教耶穌會法國籍傳教士, 兩組信從法文翻譯並在倫敦出版-威廉伯頓瓷器藝術和製造, 1983年再版糾正錯誤和遺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E%B7%E5%BC%98%E7%BB%AA
殷弘緒(1664-1741), 在景德鎮7年, 康熙48年結交江西巡撫郎廷極, 自由進出當地陶瓷作坊, 逐漸熟悉各項工序與技術. 1712及1722兩度將瓷器製作細節以及樣本報告寄回歐洲, 從而使法國仿造出瓷器, 以後又傳遍歐洲各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4 16:48
標題: 奧特曼收藏-康熙青花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5 23:55 編輯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quemart&f=false   陶瓷藝術史: 描述性和哲學研究
阿爾伯特·雅克馬爾首次定名中國清彩瓷. 這位也是收藏家, 編目中用法文將彩瓷分為四個家族: 綠famille verte, 粉famille rose, 黃famille jaune, 黑(景德鎮叫墨彩)famille noire, 目前西方仍沿用.





奧特曼收藏
這是奧特曼先生(1840-1913)留給使他成功城市的禮物. 多次赴歐收集文物, 精品雲集-康雍乾官窯與外銷, 倫勃朗傳世油畫等, 使他成為當時知名收藏家之一. 出生於紐約巴伐利亞猶太人小店主家庭, 1865成立B.奧特曼公司, 在第三大道和第10街, 1906搬到第五大道和34街. 無繼承人, 公司1990年關閉.

https://archive.org/details/handbookbenjami00altmgoog   本傑明·奧特曼收藏手冊(150件)



棒槌瓶, 麒麟戲珠
乍看是麒麟-龍頭角蹄和鹿身, 亦似獅虎, 識別困難.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275&pos=1



蝴蝶梅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279&pos=1



風景書生瓶





龍戲珠扁肚瓶





釉上堆粉大花瓶, 花和學者器物



花鳥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276&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5 00:38
標題: 乾隆粉/綠彩外銷瓷-吉祥花籃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5 23:51 編輯




大花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190&pos=1



大花瓶



蓋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anlong+famille+Rose   Qianlong famille Rose-乾隆粉彩大全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5 17:20
標題: 清單色釉和琺琅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6 20:54 編輯




康熙黑釉扁肚瓶



軟瓷陰刻象牙釉月亮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18&imgno=1&tabname=label



雍正藍釉道仙葫蘆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39
藍釉膽式瓶
-陳設用瓷, 一般用於插花.
http://www.dpm.org.cn/shtml/117/@/8737.html    故宮膽式瓶器型


康熙端午場景大花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1



康熙琺琅彩獅瓶







琺琅彩大花瓶, 岩石和花
粘土胚直接塗釉-on the biscuit, 而不是在透明釉上.




琺琅彩大花瓶(墨彩?), 梅花禽鳥
19世紀末期
滿足歐美收藏家不斷上升需求, 可能日本漆器興趣刺激.






琺琅彩景觀花卉方瓶
裝璜主要見於慈禧太后統治時期官窯作品, 器型十八世紀初首次使用, 後期再仿造.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7
http://www.dpm.org.cn/shtml/117/@/4225.html   故宮方瓶器型
比對景德鎮產品目錄更快, 一頁幾十張圖. 不過官窯以核對故宮為妥, 二者重合率近90%.

http://www.jdzjk.com/product_detail.aspx?id=1019   景德鎮產品目錄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6 00:12
標題: 康熙官窯御書房桃紅釉/民窯裂紋釉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7 04:05 編輯




陰刻水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19
花瓶
桃紅釉料十七世紀後期首次生產, 這種形狀的小花瓶一直被認為屬於御書房的8件套, 4個一組, 形態各異. 亦或用於朝廷賞賜. 底座銘文康熙皇帝御筆風格.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41
花瓶


筆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5&ft=*&pos=2
印泥盒


裂紋釉青瓷梅瓶



裂紋釉蘋果綠梅瓶
19世紀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6 04:06
標題: 清黃地琺琅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7 18:01 編輯





康熙時期古青銅器型黃地琺琅彩(famille jaune)瓶
民窯得不到進口琺琅原料, 繪畫功力與清宮造辦處亦相去甚遠. 工筆畫和規矩的圖案畫與民窯寫意畫, 大概相當於當年法國的皇家學院與印象派之比.
http://www.dpm.org.cn/shtml/115/@/9036.html#118    故宮-還得再搜"黃地琺琅彩"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ic+Bronze&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ic+Bronze&pos=2



鐵紅釉梅瓶
19世紀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民窯底部也有標記



黃釉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6&ft=*&pos=51&imgno=0&tabname=related-objects



康熙黃釉梅瓶



乾隆官窯琥珀釉陰刻雲水紋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165&pos=1





康熙琺琅彩四季花方瓶
冬梅秋菊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91&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7 01:0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7 17:17 編輯




康熙月光釉花瓶, 蒂芙尼座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4.40.367&pos=1
http://www.tiffany.com/Shopping/Default.aspx?mcat=148214   全球主要手飾商之一



康熙官窯青瓷陰刻雲頭紋水丞(水盂)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67.245.5&pos=1



康熙牛血紅梅瓶



康熙牛血紅瓶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7 18:11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7 22:26 編輯






雍正-乾隆琺琅彩花卉大瓶





雍正官窯玫瑰釉碗





雍正-乾隆琺琅彩花卉蓋罐





康熙藍釉堆粉塗金景觀開光琺琅彩蓋罐



康熙藍釉堆粉塗金景觀開光琺琅彩大罐



康熙官窯琺琅彩吉祥花籃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這個官窯標記與眾不同, 故宮期刊有專文, 官/民窯印記均花樣繁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17 22:27
標題: 亞述時期宮殿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19 20:20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cient-near-east/400   
400展室-亞述帝國和它的勢力範圍, 布魯斯特, 摩根和洛克菲勒禮品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32.143.2
人頭翼獅
從公元前第九-第七世紀, 亞述國王統治集中在伊拉克北部一個龐大的帝國. 第一個國王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公元前883-859), 在尼姆魯德大興土木, 直到成為省會城市. 新都佔地約900英畝(360公頃), 泥磚城牆厚120英尺, 高42尺, 長5英里. 西南角是衛城(acropolis-希臘語"高城"), 廟宇, 宮殿和帝國行政辦事機構所在地. 公元前879新都落成慶典, 記錄69,574人參加, 題詞: "萬民同慶10日,  沐浴更衣, 酒足飯飽, 平安喜樂". 橫跨浮雕碑文: 「我建宮殿-雪松, 龍柏, 檜, 黃楊木, 柚木, 橡樹和紅柳大廳; 皇家住所和休閑生活. 白色石灰石和雪花石膏塑造山海獸, 宮殿大門氣勢". 人頭石獸, 翅公牛和獅子. 角帽證明神性, 皮帶意味著權力. 這些監護人5腿, 前方觀站立穩固, 但側面邁進. 這些lamassi保護和支持亞述宮殿重要門道.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i/hi_screwa.htm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anan/hd_anan.htm
古代近東藝術, 包括一些任何地方最生動的動物形式. 古代近東人與動物互動: 看管羊群, 防範危險野生動物, 馱畜pack animals不遠萬里, 生存獵殺和運動, 騎馬上陣, 強大野獸, 遙遠國度充滿異國情調的動物. 動物形像有許多形式, 包括貴金屬雕塑, 彩陶和泥塑, 石刻. 頻頻出現, 喚起神性, 王權與自然豐饒.





浮雕: 國王和太監, 公元前883-859, 新亞述時期, 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
尼姆魯德出土(古Kalhu), 美索不達米亞北部
雪花石膏(石膏) Alabaster/gypsum
小約翰·D·洛克菲勒禮物, 1932
宮殿大石板淺浮雕, 明亮的牆壁和天花板繪畫, 雕塑人物守護門廊. 金鑾殿敘事場面紀念軍事勝利, 其他是祭祀領域-守護神和國王形象. 在此浮雕, 國王戴尖頂錐形長王冠. 持弓(權威象徵)和禮儀碗, 太監攜蠅拍及拂塵. 寧靜, 也許宗教, 人物端莊自若.

部分浮雕捐給了其他博物館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32.143.4






1845-1852年出土浮雕: 房梁, 拱形門, 地磚.



西北宮殿



新亞述時期
房間功能: 王凈化(鋪地, 凈盆和水漏-儀式).
浮雕主題: 敬神, 儀式保護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assy/hd_assy.htm


伊朗銀端羊頭器皿
鐵器時代III
公元前7-6世紀

這部分與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差不多, 僅補了一張新器型.
http://www.bu.edu/anep/Ir.html   學院式考古將鐵器時代分為兩個階段-波士頓大學
鐵器時代(公元前1200-550)
歷史和考古概述
I(公元前1200-1000)-說明青銅時代晚期的連續性和不連續性. 整個地區沒有明確文化斷裂, 雖然丘陵地帶的某些新特徵, 外約旦和沿海區域阿拉姆和海洋人群體出現. 有證據顯示青銅時代文化連續性強.
II(公元前1000-550)-見證了猶大支派和以色列十九世紀崛起.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55.10&pos=8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17&ft=*&pos=41
伊朗金匾, 翅獸與獵物鳥
鐵器時代III
約公元前8-7世紀公元前
伊朗, Ziwiye?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329229
金牌匾: 翅獸接近程式化樹-極品
鐵器時代III
約公元前8-7世紀
伊朗, Ziwiye
1947年在伊朗西北部Ziwiye村附近發現. 風格屬於Ziwiye, 類似同時期亞述與當代敘利亞, 烏拉爾圖和西徐亞(伊朗馬術Equestrian部落)藝術. 文物市場出現許多Ziwiye金, 銀, 銅, 象牙, 陶瓷製品, 但無法驗證其標識. 此牌匾邊緣打孔, 也許是富有領主或王子外衣裝飾品. 原件為七葉錘打凸凹裝飾紋註冊簿, 其它現在德黑蘭考古博物館. 顯示古代近東熟悉複合生物三個一組大步走向程式化神樹. 人頭, 翼獅出現在第一, 三部分, 也出現在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尼姆魯德宮殿門邊守護生物. 一隻斯芬克斯支柱沿第二部分, 其次是翼獅和野山羊ibex. 神奇動物由動物和鳥類的部分不尋常組合: 最上格uppermost register, 戲獅鴕鳥尾, 而在第二格它們的尾巴是蠍子. 熊石榴, 松果和荷花. 每個場景以精緻扭索花紋分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M2xyy-IM    Metal Chasing/Repousse Art- Master At Work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0 15:51
標題: 509展室-英國新古典主義, 1770-182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2 03:47 編輯


淺色, 精緻的裝飾品, 這個畫廊修長比例的作品彰顯成熟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 有影響力的建築師, 包括羅伯特·亞當, 前往羅馬研究古代建築. 新一代建築師提供建築圖紙及室內細節-傢具, 門配件, 吊燈和地毯與古典瓮, 面具和羅馬古典建築和裝飾樹葉花環. 啟蒙運動培育崇尚古代, 推動理智戰勝迷信, 尊嚴和自由的社會和政治觀念, 古希臘藝術被推崇為理想的最高體現. 室內新古典主義裝璜被認為是現代化樂觀選擇, 適合于越來越富, 更強大的國家. 受過良好教育的英國貴族視歐洲大陸遊為年輕一代成熟教育一環, 在國外購置仿古雕塑, 希臘花瓶, 紀念幣, 紀念章, 青銅器和古大師畫作以裝點住宅.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decorative-arts/509


喬治四世(1862-1830), 威爾士親王
藝術家: 威廉Beechey爵士(英國, 伯福德, 牛津郡 Oxfordshire, 1753- 1839)和作坊
布面油畫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0&ft=*&pos=27


英國壁燈
約1790
鍍金石膏木材Gilt-gessoed wood, 金屬



邊桌Side table
設計師: Yenn(英國, 倫敦?-1750- 1821)
約1780
雕刻, 彩繪和鍍金松木和紅木; 鎏金青銅和銅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0&ft=*&pos=35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203008   10幅照片展示裝璜細節與內部結構
勳章櫃
製造商: 威廉Vile(英國, 1700/1705-1767) 和約翰·科布(英國, 約1715-1778)
1760-61
桃花心木
具有135淺抽屜, 可以容納六千多硬幣和獎章, 是組櫃兩件之一, 被稱為陛下大勳章櫃His Majesty's Grand Medal Case(另一件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似乎未來喬治三世委託, 頂部的門上雕刻著嘉德勛位 the star of the Order of the Garter-威爾士親王1750年當選. 最初櫥櫃開放式, 威廉作出改動, 其中最廣泛的是填充在腿之間的空間.

http://www.royal.gov.uk/monarchU ... derofthegarter.aspx   英國皇室
嘉德勛位是最高級和最古老的英國騎士團, 由愛德華三世於1348年創立. 包括國王和25位騎士, 褒獎持有公職, 以特殊方式促成國家生活或服務於君主. 守護神是聖喬治(士兵和英國守護神), 聖喬治教堂-溫莎為精神家園. 每個騎士需要在教堂展示旗幟: 兵器, 頭盔, 波峰, 劍和皇家紋章板.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hivalry   騎士團/氣概-中世紀忠誠和榮譽系統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 ... UK+royal+stallplate   英國皇室紋章板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設計師: 羅伯特·亞當(英國, 1728-1792)
製造商: Sefferin 阿爾肯(英國)
1765
雕繪松, 玻璃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1&ft=*&pos=24
海軍上將哈里·波萊(1719/20-1794), 博爾頓第六公爵
藝術家: 弗朗西斯·科茨(英國, 1726-1770)
布面油畫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1 18:40
標題: 514 展室-英國室內設計, 1600-1800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3 03:14 編輯


十七和十八世紀見證了英國日常生活和室內裝飾顯著轉變, 國際貿易提供歐洲大陸, 遠東和北美產品和材料. 日益繁榮推動居住更舒適優雅需求. 顧客眼光提升, 更加尊崇建築師, 工匠能夠實現更加雄心勃勃的設計.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ench/hd_ench.htm   英國室內設計, 1600-1800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32.12
倫敦蘭斯宅邸, 18世紀餐廳(1765-68)
羅伯特·亞當設計(英, 1728-1792)
木材, 石膏, 石
位於伯克利廣場, 為首相約翰·斯圖爾特, ​​Bute(蘇格蘭克萊德灣島嶼)第三伯爵建造, 約1765未完成售予威廉配第·菲茨莫里斯伯爵earl of Shelburne謝爾(1837-05), 后蘭斯多恩第一侯爵first marquess(輝格黨政治家). 1768年完成, 輝格黨聚會場所. 房子中央部分仍在菲茨莫里斯廣場, 1930年改成俱樂部. 大理石壁爐由皇家宮殿首席石匠約翰·Devall的公司製造(倫敦塔和皇家馬廄). 房間橡木地板原件, 義大利收購古老大理石雕像.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58.75.1-22
Croome宮庭掛毯室, 伍斯特郡, 1758-67
羅伯特·亞當設計
石膏, 松木, 紅木, 青銅鎏金, 大理石, 天青石, 鋼鐵, 掛毯
巴黎皇家戈布蘭作坊第一個廳堂編織掛毯系列, 始於1763, 1771年完成.

http://www.nationaltrust.org.uk/croome/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tapb/hd_tapb.htm   歐洲掛毯生產和惠顧, 1600-1800
十六世紀前三分之二, 南荷蘭主要量產掛毯中心遭到嚴重宗教迫害和內戰攪亂. 世紀后三分之一, 很多熟練織工和視覺藝術家遷移到北荷蘭中心(代爾夫特和米德爾)或更遠的地方-英格蘭, 法國和德國, 在那裡建立或加強現有廠房.

1600-1650
南荷蘭工業17世紀初逐漸恢復, 阿爾伯特和伊莎貝拉大公主要作坊訂貨刺激, 並立法阻止熟練工人進一步移民. 很多作坊繼續生產, 但是從1610-30年代新品種是由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 雅各約爾丹斯(1593-1678)和他們的學生設計. 這些藝術家介紹了巴洛克風格掛毯設計, 描繪波動簾劇烈畫面. 精緻邊(魯本斯, 凱旋的教會, 毗鄰Descalzas Reales修道院, 馬德里). 魯本斯做出一些讓步, 為掛毯的特殊性犧牲繪畫美感-面板油畫. 本世紀第三期, 安東尼Sallaerts(約1590-1650), 賈斯特斯·埃格蒙特Justus van Egmont (佛蘭芒, 1601-1674), 和揚·范登胡克Jan van den Hoecke (1611-1651)採取了更為深思熟慮的方法來順應掛毯介質要求, 提供設計, 結合敘述和裝飾品質.

1650- 1690
十七世紀上半葉, 掛毯仍然是歐洲宮廷輝煌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半葉, 一些關鍵作坊特別是那些在巴黎和布魯塞爾, 藝術成就達到新水平, 與十六世紀布魯塞爾偉大產品媲美. 許多發展刺激來自法國宮廷惠顧和表率. 1658, 法國金融管理者superintendent of finance尼古拉斯·富凱創建掛毯作坊, 路易十四的大臣科爾伯特遷作坊至巴黎-被稱為戈布蘭. 在那裡為路易十四宮殿創建宏偉掛毯.

1750–1800
從十八世紀中葉, 掛毯在盛大內部裝飾的傳統角色面對越來越大的挑戰. 大師畫作, 木板畫, 絲綢窗帘和壁紙. 改變生活條件和掛毯的高成本促成了這一轉變, 結果是荷蘭主要商業作坊十八世紀第三季關閉. 傳統掛毯惠顧依然強勁, 但法國1789大革命摧毀了行業依賴的客戶. 18世紀末-十九世紀初, 雖然掛毯依然是很多宏偉歐洲宮殿和祖先家園傳統組成部分, 但越來越多地轉移到特定掛毯房間. 許多倖存最大古董掛毯被繪畫和鏡子所遮蓋; 燒, 以提取貴重金屬或乾脆丟棄. 唯一中心馬德里蓬勃發展直到19世紀初. 在查爾斯三世支持下, 聖巴巴拉作坊生產的宮廷設計流派源源不斷(1746-1828).

-這篇文章非常專業, 其連接掛毯涵蓋主要流派. 大都會收藏系統性獨一無二, 史實考證和文字考究, 不失為文化補課. 縷一遍為走馬觀花添彩不少.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decorative-arts/514   514 展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1&ft=*&pos=5
托馬斯(1740-1825)和瑪莎·尼特(1741-1795)與家庭教師托馬斯·尼達姆
喬舒亞雷諾茲爵士(英國, 1723-1792)
1748
布面油畫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201866
18世紀裝飾櫃 Commode
約1771-73
英國
緞木satinwood-松木和橡木貼面, 鬱金香, 水曲柳ash, 崖柏thuya等木材, 象牙, 鎏金銅.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2&ft=*&pos=14
扶手椅
掛毯 Royal Manufactory Beauvais (1664-1789)
約1755-1765
英法, 大概博韋
紅木, 羊毛和絲綢
屬於安克斯特第三公爵(1714-1778)Grimsthorpe城堡(林肯郡)一套洛可可椅子. 法國風格, 時尚於十八世紀中期英國. 部分鍍金和軟墊與複製皇家戈布蘭掛毯(現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畫家弗朗索瓦布歇設計.





日本瓷蓋罐(五件組裝)
約1690-1720
七件套組合, 形狀和裝飾協調. 日本歐洲外銷瓷色澤鮮艷, 流行於十七世紀後期-18世紀20年代. 英國和歐洲大陸貴族和王侯收藏家如饑似渴地收購日本大瓷花瓶, 壁爐台和桌子裝飾主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2&ft=*&pos=2

大理石壁爐
約翰·邁克爾·Rysbrack(佛蘭芒, 安特衛普1694-1770英國倫敦)
1745-5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203858
火屏框  
製造商: 面板托馬斯·摩爾(英國, 約1700-1788)
1577-1760?
紅木, 毛打結樁板不是原來屏幕
沙夫茨伯里伯爵為聖賈爾斯宅邸訂製, 由托馬斯·齊本德爾(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Maker's Director-木櫃行業規範制訂者, 1754)設計的洛可可框架. 取自巴黎動畫片, 英國編織.

http://www.shaftesburyestates.com/stgileshouse.php     聖賈爾斯宅邸(沙夫茨伯里勛爵Lord)
位於聖吉爾斯多塞特郡溫伯恩, 緊鄰威爾特郡和漢普郡, 沙夫茨伯里伯爵Earl的故鄉. 佔地約2,225公頃(5,500英畝), 約50民居和一些商業物業, 廣告拍攝, 艾倫河飛釣fly fishing, 鱒魚養殖場, 林業和農業. 周圍的鄉村是傑出自然風景區, 有許多重要生態和考古遺址.
-英格蘭西南部英吉利海峽沿岸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3 01:04
標題: 展室517: 英國1600-1750-個人財產與私人空間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4 19:49 編輯




銀酒池
製造商: 劉易斯Mettayer(英國, 活躍1700, 逝於1740)
1709-1710
英國, 倫敦
格倫維爾男爵威廉·溫德姆·格倫維爾紋章.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8.141.132&pos=1



針對小奢侈品和私人空間用品. 繡花手套和錢包經常作為交換友誼和忠誠, 或浪漫愛情的標記. 裝飾祈禱書和聖經為珍惜禮物, 英國出自專業刺繡和才華業餘製作. 更衣早餐公私交匯, 銀馬桶及配件待親密朋友既實用又表明主人品位和精緻. 十七世紀流行聖跡, 出現在手錶和傢具. 十七-十八世紀花卉裝飾發揮重要作用, 歐洲大陸模式書籍和聖經圖解是英國工匠靈感重要來源.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decorative-arts/517

塞繆爾的故事
17世紀中葉
英國
亞麻畫布與絲綢和金屬線, 子珍珠, 帳篷, 卧式和直縫

http://www.langantiques.com/university/index.php/Seed_Pearl   子珍珠
低於四分之一粒/喱(64.8毫克/grain), 小於2mm, 非圓形. 自然產生, 用作裝飾的邊框, 小圖案或編織集群來彌補整個一件首飾. 十九世紀迷戀珍珠顯而易見, 微小子珍珠珠寶千奇百態. 印度和中國進口, 子珍珠串成了白色馬鬃或絲綢縫製的珍珠母貝模板來創建複雜設計. 典型子珍珠三件套裝是由一對手鐲, 胸針, 耳環, 項鏈, 戒指和一對白鷺組成-純潔和優雅. 瑪麗·托德·林肯獲得了蒂芙尼公司子珍珠三件套裝, 在林肯就職典禮一展風姿.

http://www.internetstones.com/ma ... inaugural-ball.html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3&ft=*&pos=5


懷錶
製表: 托馬斯Tompion(1638-1713), 錶殼製造者: 納散Delander(記錄1668或1669, 逝於1691或1705之前)
1682之前
英國, 倫敦
外殼: 皮革, 鑲嵌金色針; 內殼和鑲嵌琺琅錶盤: 黃金; 運動部分與擒縱 verge escapement 簽署
這個非同尋常的腕錶輔助錶盤記錄秒, 亦具秒錶功能. 編號在支柱板和內殼.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92276/escapement   擒縱器-表驅動和鋼琴回落錘控制
早期制動裝置, 13世紀發明於歐洲. 一個重量驅動冠齒輪交替停止連續齒的動作, 頂部橫桿來回振蕩控制速度.
-插圖一目了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2&ft=*&pos=9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watc/hd_watc.htm   十七世紀歐洲手錶
手錶用於報時, 攜帶或佩戴. 可能1500左右開發於義大利. 它的祖先大概可以上溯到1450-攜帶型彈簧驅動時鐘. 約1520, 微小的手錶機芯可以納入寶石或其它一些貴重物體. 例如, 文藝復興時期學者Giraldi(1479-1552)1541年描述: "我經常看到教皇利奧十世展示眼鏡手柄表, 狩獵和旅遊, 令人欽佩". 二十年後法國藝術家皮埃爾II Woeiriot出版的一本戒指設計書包括一個指環表, 記錄了巴黎, 布盧瓦和里昂, 或義大利早期製表中心產物. 南德也大大促進了發明擴散, 雖然長期持有觀點-紐倫堡鐘錶匠彼得Henlein是手錶發明者(1509獲大師稱號, 逝於1542).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228950
睡帽
1600-20
英國
亞麻, 絲綢和金屬絲, 亮片, 鏈, 莖, 織補, 分離扣眼並編織
玫瑰, 薊和白玫瑰eglantines, 蝴蝶, 鳥類和毛毛蟲裝點這個巧綉紳士睡帽. 這種類型的帽還充當白天室內非正式服裝.




閃閃發光
威廉·德·摩根(英國, 1839-1917)
默頓修道院陶藝作品
1882年至1888年
閃光陶
1869年, 威廉·莫里斯公司瓷磚和玻璃設計師摩根(畫家和彩繪玻璃藝術家)開始裝飾陶器. 至1873, 經營一個非常成功的陶器製造廠. 用虹彩金屬表面恢復中世紀光澤技術陶瓷, 並從1875年左右開始青睞波斯色彩-顏料, 以銀金屬氧化物產生黃銅色黃/銅, 形成寶石紅. 這些閃光陶在1878巴黎世界博覽會展示.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henware&f=false   世俗精神: 中世紀終結時期生活與藝術-大都會收藏
1300-1500, 250年遷延, 取材資產階級和末落貴族. 都市人口巨增, 佛羅倫薩20,000-56,000, 巴黎25,000-60,000. 義大利, 弗蘭德, 西班牙和波羅的海磚常見, 英法德木框架建築為主(新版歐洲通史將原始森林消失歸因於大教堂爭奇鬥勝). 城裡半數建築為商用/家居, 沒有浴室.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29.32&pos=14


英國盤(倫敦)
威廉·德·摩根(英國)
Sands End Pottery (英國)
1890-1907
波斯風情藍綠松石陶瓷靈感來自伊茲尼克陶瓷, 德摩根生產較同時代更豐富柔和色彩釉料. 程式化龍花間翩翩起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23.163.1&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4 19:0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6 17:35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1&tabname=label  樓上1,  對不住
壺, 燈和表
生產商: 西蒙龐坦I(英國, 約1672-1728)
1724-1725
英國, 倫敦
銀, 木
安妮女王風格水壺, 底座, 酒精燈和配套銀台. 十八世紀著名銀匠胡格諾派西蒙龐坦最重要的傳世藝術品, 客戶包括國王. 茶具主人喬治·鮑斯和他的妻子埃莉諾·弗尼-約克郡巨富女兒和唯一繼承人, 多處聯合紋章. 中國​​式八角水壺, 進口漆和瓷器獲得. 三腳架和軸受當代木製傢具啟發.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decorative-arts/520   展室520 -北歐裝飾藝術, 1480-1620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t=05.22.2&pos=1
德國櫃-17世紀初紐倫堡
松木, 橡木, 胡桃木, 匈牙利岑樹, 白樺樹, 各種果木, 核桃, 黃檀palisander, 其他, 部分染色(鑲嵌木皮貼面), 鍛鐵.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4&ft=*&pos=54
基督藝術激情和生活 Ecce Homo/behold the man(拉丁/英文)
藝術家: 匿名, 德國, 17世紀
晚16-17世紀初
德國奧格斯堡
銀, 銀鎏金, 紫檀木
布局幾乎相同的畫在巴黎待售, 稱為"佛蘭芒學校1580", 描述為橡木面板, 背面安特衛普面板製造商行業協會(公會-guild)標誌和製造商標記.

https://archive.org/details/eccehomo00niet   Ecce Homo-尼采, 美國國會圖書館
Virtue, Diligence, and Brotherly Love...德, 勤, 兄弟之愛...-大學哲學/神學參考書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 ... Friedrich-Nietzsche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古典學者, 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 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思想家之一. 他試圖揭示西方傳統宗教, 道德, 哲學動機, 深深影響了幾代神學家, 哲學家, 心理學家, 詩人, 小說家和劇作家. 解析啟蒙世俗主義勝利帶來的後果, 表現在他的觀察, "上帝死了", 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後許多歐洲著名知識分子的議程. 雖然他是民族主義狂熱的敵人, 反猶和強權政治, 他的名字后被法西斯所用以推進他厭惡的事物.

成熟理念
尼採的著作分為三個定義明確的期限. 早期作品, 悲劇誕生和四個不合時宜的沉思(1873), 叔本華和瓦格納影響佔主導地位的浪漫透視 Romantic perspective. 中期, 人類快樂科學, 體現了法國aphorists傳統(劃界-普遍真理, 原則或敏銳觀察, 口頭或書面簡潔而生動難忘的表達). 它頌揚理性和科學. 實驗文學體裁, 解放於早期禁固,  快樂的科學后成熟理念應運而生.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4&ft=*&pos=47
Herse洞房, 從水星和Herse(極品, 15幅照片)
設計師: 喬瓦尼·巴蒂斯塔·洛迪達克雷莫納(義大利, 活躍1540-1552)
藝術家: 根據Giovanni雅格布卡拉廖(義大利, 1500/1505-65)插圖: 亞歷山大和羅克珊娜的婚姻, 拉斐爾原作.
設計師: 喬瓦尼·弗朗切斯科Penni(義大利, 佛羅倫薩約1496-1528后, 那不勒斯)邊框設計, 從原作"使徒行傳")
廠長: 編織車間指導威廉·Pannemaker(佛蘭芒, 布魯塞爾活躍, 1535-1578)
約1540設計, 編織1570
文化: 佛蘭芒, 布魯塞爾
羊毛, 絲綢和貴金屬包裹線(每厘米6-7經線 warp, 張力保持)
外形尺寸: 14英尺4英寸×17英尺9英寸, 173磅
描繪雅典凡人公主與水星命運多舛的愛情故事第七和倒數第二插曲, 羅馬作家奧維德敘事詩變形記. 父親宮殿紀念密涅瓦節日, 水星作為花環處女窺探Herse, 請妹妹Aglauros幫他吸引Herse. 嫉妒, Aglauros幻想兄妹結合, 願景而不是實際新婚之夜. 編織系列, 沉甸甸貴金屬線, 精美華麗組毯.

http://www.nebraskahistory.org/i ... a_z/warps-wefts.jpg   經紗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230011
名人堂凱旋
約1502-4
佛蘭芒, 大概布魯塞爾
毛, 絲(每厘米6-7經線)
部分基於彼特拉克的詩"凱旋", 該掛毯屬於一組六幅-愛情凱旋和宗教遷延. 講台上, 作品永生古人事迹. 凱旋戰勝死亡, 踐踏命運. 持十字架珠寶冕, 定位明顯基督教背景主題. 該掛毯, 或者一個相同的, 1504由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女王伊莎貝拉購買, 良好保存色彩和諧.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4&ft=*&pos=8
受難
16世紀末
也許德國南部
黃金, 部分琺琅, 巴洛克珍珠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5 18:57
標題: 展室954-歐洲玻璃/威尼斯無鉛玻璃-雷曼收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7 18:48 編輯

http://www.metmuseum.org/visit/m ... s/robert-lehman/954
鑲嵌大理石地板, 重現雷曼宅邸餐廳, 展示家族傑出歐洲玻璃收藏. 顯著教宗/宮庭文物:  十六世紀美第奇教皇, 十五世紀後期法國國王路易. 最令富有歐洲顧客垂涎​​的十六世紀威尼斯玻璃為收藏核心, 門廊十五世紀義大利鏡框屬於羅伯特·雷曼非常傑出的古董框架收藏.


http://www.metmuseum.org/about-t ... t-lehman-collection   羅伯特·雷曼收藏
美國最傑出的私人藝術收藏之一. 羅伯特·雷曼遺贈大都會博物館, 歷時六十年, 非凡的品質和廣度, 二十世紀美國收藏典範. 跨越700年西歐藝術(14-20世紀), 作品2,600: 油畫, 素描, 手稿, 雕塑, 玻璃, 紡織品, 古董架, 錫釉陶, 琺琅和珍貴寶石.


http://www.selectsurnames3.com/lehman.html   雷曼尋根
今天萊曼約為:
•100,000德國
主要集中在德國東部勃蘭登堡, 德累斯頓到柏林; 黑​​森林奧特瑙地區(1317, 約翰內斯Lehenmann出現在沃爾法赫政府登計). 包括17世紀哈爾伯施塔特宮庭猶太金融家比倫德·萊曼.
•20000在瑞士
早期瑞士Lehmanns來自伯爾尼州Emmenthal
美國
Lehmann萊曼一般成為Lehman雷曼(75% vs. 25%). 因為英語文員, 還有其他早期拼寫變種. 瑞士雷曼可能是首期登陸, 1660年代被迫從伯爾尼州移民. 萊茵巴拉丁移民始於1700年初, 講德語的移民其中包括雷曼, 開始出現在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 最突出的雷曼始於巴伐利亞州北部的三兄弟-亨利Henry1844年抵達, 伊曼紐爾Emanuel三年後, 邁爾Mayer1850. 最初的業務是一個阿拉巴馬乾貨店dry goods store(紡織品, 成衣和雜物-1742英國), 但很快進入棉花交易. 作為紐約棉花交易所的組織者之一, 最小的弟弟邁爾率先在紐約建立棉花企業. 在他的指導下雷曼兄弟擴展到金融服務, 後傳給伊曼紐爾的兒子亨利·雷曼, 從1925-1969他的兒子羅伯特領導公司. 1969去世外人當家, 2008年金融服務公司雷曼兄弟申請美國歷史上最大破產保護, 控股超過6,000億.


http://www.nysun.com/new-york/le ... mily-history/48101/   雷曼兄弟慶祝家庭史
雷曼家族包括州長, 紐約州上訴州法院首席法官, 財政部長, 兩位大使, 美國眾議院/參議院議員,. 美國最著名的德國猶太王朝之一的後裔聚集在本月晚些時候, 這將是不平凡的團聚.



高腳杯
19世紀末期
義大利(威尼斯)
無色(略棕褐色)和不透明白色, 吹, 絞Vetro a retorti.

http://www.cmog.org/glass-dictionary/vetro-retorti  Vetro a retorti-康寧玻璃博物館
義大利語"絞玻璃", 吹制玻璃與已經扭曲成螺旋圖案玻璃棒製成.

http://www.moser-glass.com/en/pa ... -lead-free-crystal/   無鉛水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30
http://liqueur.underthelabel.com/   中檔烈酒


晚17或18世紀初
無色(略帶灰色), 不透明白色. 吹, 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64

高腳杯
16世紀末
無色(略帶灰色), 不透明白色,  吹, 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ice%2c+&pos=26


足碗
約1500-1525
透明深藍色, 吹, 琺琅, 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13

高腳杯
約1500
無色(略淺灰色), 吹, 模成型, 繪, 琺琅, 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object-information


約1500-1525
無色(略帶灰色), 吹, 琺琅, 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11&imgno=2&tabname=object-information



約1500-1525
無色(略棕褐色), 吹, 模成型, 琺琅, 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460895

紋章壺/杯
1513-34
無色(略帶灰色), 吹, 模成型, 琺琅, 鍍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15&imgno=3&tabname=object-information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nline/search/460896



自動噴水滅火瓶(?)
17世紀
無色(紫灰色)和不透明白色, 吹, 模成型, 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45&pos=1

噴流壺
約1500
可能是巴塞羅那
透明深藍色和白色不透明, 繪, 吹, 模成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74&pos=1


約1500
透明深藍色, 吹, 琺琅,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76&pos=1


約1500-1510
透明深藍色, 吹, 琺琅,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72&pos=1

調味瓶
17世紀
無色(略灰棕褐色)和透明綠松石藍色, 吹, 模成型, 繪, 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71&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7 01:3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2-28 17:14 編輯


高腳杯
16后-17世紀中
北歐或威尼斯
無色(略帶灰色), 銀色金屬配件, 吹, 模成型.



也許17世紀後期
無色(略灰色), 不透明紅棕色, 不透明白色(略灰色). 吹, 絞.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82&pos=1

花瓶
大概16世紀末, 可能20世紀初
無色(黃玉色), 吹, 模成型, 手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68&pos=1


足碗
約1500 - 1525
無色(紫灰色), 吹, 模成型, 琺琅,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97&pos=1

蓋高腳杯
約1550-1600
也許義大利, 大概德國底座(奧格斯堡)
無色(略灰)和不透明白色. 吹, 絞, 銀箔, 鍍銀底座.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12&pos=1

足碗
約1500
半透明紅色, 五彩大理石花紋, 吹.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6&ft=*&pos=15




吹, 琺琅, 鎏金
杯(義大利語, 淺碟-乾和腳或獨自)
約1500-1525
無色(略灰), 模成型.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88&pos=1

朝聖瓶
約1500 - 1525
無色(略棕褐色)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67&pos=1

淺碟
約1500 - 1525
無色(略帶灰色)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91&pos=1


覆缽
16世紀末
無色(略灰), 吹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14&pos=1

朵朵杯 Stemmed cup(?)
也許16世紀
無色(略灰棕褐色), 吹, 模成型, 琺琅, 手繪,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51&pos=1

酒杯
17世紀
也許義大利(威尼斯)
無色(略灰棕褐色), 吹, 模成型, 手繪, 掐, 車輪刻.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41&pos=1

17世紀
威尼斯或北歐
無色(略灰棕褐色)和透明藍綠松石, 吹, 手繪, 鑽石點刻(划).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95&pos=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5-2-28 05:59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5-3-1 17:30 編輯


19世紀末期
高腳杯
無色(略灰)和藍色綠松石, 吹, 手繪, 印, 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11&pos=1

蓋高腳杯
乳白藍白色, 吹, 模成型, 手繪,  掐, 加應用附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62&pos=1


藝術家: 可能安東尼·薩爾維亞蒂(義大利, 1816-1890)
無色(略灰)和不透明白色, 錫座, 吹, 掐, 手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50&pos=1


19世紀末
利口酒杯
無色(略灰)和不透明白色, 吹, 掐, 銅斑點和透明藍色.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52&pos=1

花瓶
可能18-19世紀後期
無色(略灰)和不透明白色, 吹, 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17&pos=1


半透明琥珀, 五彩大理石花紋, 吹.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83&pos=1

蓋甜食杯
藝術家: 大概安東尼·薩爾維亞蒂(義大利)
黃玉和不透明棕白色, 模成型, 吹, 掐.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15&pos=1

花瓶
藝術家: 可能朱塞佩Barovier(義大利, 1853-1942)
半透明琥珀, 五彩大理石花紋, 吹.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5.1.1602+&pos=1


大概安東尼·薩爾維亞蒂(義大利), 19世紀末-20世紀初
花瓶
透明黃玉和不透明棕白色, 吹, 模成型, 掐, 手繪.

花瓶
泛藍乳白色, 上內部外棕大理石花紋, 內飾淡藍大理石花紋, 吹, 手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00&pos=1

腳花瓶
無色不透明綠松石藍, 銅斑點和乳白色, 吹, 模成型, 掐, 手繪.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43&pos=1

調味瓶
透明黃玉, 有色和暗紫水晶. 吹, 模成型, 手繪, 加應用附件.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46&pos=1

足容器(鹽罐?)
黃玉色, 吹, 模成型, 鎏金, 應用附件.



雙杯
19世紀末期
威尼斯時尚Façon de Venise, 德國或西里西亞(可能Petersdorf)
無色(略灰), 吹, 琺琅, 鎏金.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199967/facon-de-Venise   威尼斯時尚
法語: 威尼斯時尚, 16-17世紀風格歐洲等地玻璃技術在威尼斯完善. 威尼斯玻璃的聲望如此之大, 法國, 德國, 波希米亞, 荷蘭, 西班牙和英國玻璃製造商紛起效尤-威尼斯風格進化版本. 始於英國最早的著名玻璃(非原始森林玻璃), 1573威尼斯流亡者雅格布Verzelini(1522-1606)在倫敦生產, 1575被授予皇室玻璃製造特權. 在安特衛普, 威尼斯玻璃製造商影響力強大, 開始製造玻璃. 17世紀西班牙玻璃技術完善程度僅略遜一籌. 然而, 17世紀末威尼斯玻璃的聲望在歐洲下降.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54&pos=1


16世紀初/19世紀末?
北歐(可能是波希米亞和德國)
透明深藍色非鉛玻璃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173&pos=1

高腳杯
大概19世紀末
義大利(大概威尼斯)
透明棕, 吹, 琺琅,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75.1.1209&pos=1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ft=*&pos=3
飲酒號角
16世紀末文化
無色(略帶灰色)和不透明白色, 吹, 絞, 手繪.



16世紀晚-17世紀初
威尼斯或德國
無色(略灰)和不透明白色, 吹, 掐, 手繪, 鎏金.

http://www.metmuseum.org/collect ... ey=20150228&ft=*&pos=4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