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外科學家聯手找到控制腫瘤惡化的開關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0-27 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張強)研究者們揭示了一個腫瘤抑制基因如何通過調控細胞的形態和遷移來控制腫瘤轉移,即一個重要的抑癌基因ASPP2可以作為一個分子開關,控制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EMT)及它的相反過程間充質上皮轉化(MET)。這種細胞類型的轉化,在多種生物現象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傷口的癒合、胚胎的發育以及腫瘤轉移。

  25日,國際著名學術刊物《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第二軍醫大學郭亞軍教授和英國牛津癌症研究院主任盧欣教授共同領銜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

  牛津大學盧欣教授團隊發現ASPP2通過結合蛋白酶激活受體PAR3激活人體抑癌基因P53,發揮了EMT和MET分子轉換開關的作用,在腎小管發育和形成的MET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二軍醫大學郭亞軍團隊,通過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證實,在肝癌、乳腺癌及結腸癌中下調ASPP2均能夠誘導癌細胞發生EMT,並且增加腫瘤細胞的轉移能力;相反,增加ASPP2的表達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能力。

  進一步研究發現,ASPP2能夠定位在細胞膜上,穩定E-鈣黏連蛋白/連接素複合體,是穩定癌細胞的前提。如果ASPP2表達缺失,此複合體不穩定,β連接素將離開細胞膜。一方面,細胞/細胞間的連接被破壞;另一方面,β連接素將進入細胞核,發揮轉錄因子的功能,啟動ZEB1的表達,抑制細胞連接分子E-鈣黏連蛋白的表達,進一步加速EMT的進程和腫瘤轉移。

  上述研究結果在來源中國和英國的乳腺癌和肝癌的臨床病例標本中均得到證實。

  該研究是在郭亞軍教授、盧欣教授共同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的資助下完成的。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2: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