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個同班同學10多年後 ,一個身價15億一個月薪5000!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4-10-21 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職場,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用數十年去奮鬥的戰場,是一場人生的馬拉松。職場中的成功會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更多的是與你的努力及做人、做事的方法密不可分的。近日,微信朋友圈在熱傳的一篇文章,用同班同學的細節差異來闡釋20年職場成就差異,非常值得思考……
  
  常與圍棋九段對弈並互有勝負的劉立榮,善於觀察大局
  
  劉立榮,湖南益陽人,金立通訊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身家15億元,手機月均銷量45萬部,年銷售量超500萬部,集團年利潤超3億元。
  
  李盛,湖南新化人,劉立榮的大學同窗,現為上海一電子公司的技術員,月收入5000元。
  
  李盛與劉立榮原本是最要好的大學同窗,也是一對當初同闖廣東,同住一間宿舍,沒錢時一同挨餓的患難兄弟。然而,10多年過去,這兩個興趣相投、愛好相近的患難兄弟,其命運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落差呢?近日,筆者專訪了李盛,從他的反思中找到了一個令人感悟猶深的原因……
  
  4年同窗
  
  賣牛奶麵包,他總能多賺七八元錢
  
  李盛是湖南省新化縣人。1990年9月,他考取了校址在長沙市的中南工業大學。那天辦完報到手續回到宿舍時,看到一個同學正埋頭獨自下圍棋,他便說:「兄弟,我們來兩盤行嗎?」兩人一邊下棋一邊聊天。通過交談,李盛得知這位新同學叫劉立榮,來自益陽市農村。此後,同宿舍的他倆經常在課餘下棋、聊天。
  
  大二時,為了賺取生活費用,劉立榮提出利用晚自習后的時間,到各個男生宿捨去賣牛奶和麵包。李盛負責去三四棟男生宿舍推銷,劉立榮則負責五六棟宿舍。剛開始,兩人每晚都能賺六七元錢,可不久劉立榮的錢越賺越多,李盛卻越賺越少。李盛不服氣,可兩人調換推銷宿舍后,劉立榮每晚還是能多賺七八元錢。一天,劉立榮看到李盛穿著一身汗透了的球衣,抱著食物箱就準備出門,他才恍然大悟地說:「你太不注意細節了。像你這樣髒兮兮的,誰敢買你的食品?」李盛此後聽從了劉立榮的建議,每晚出門前將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一段時間后,他的「生意」果然漸漸好了起來。
  
  這件事後,李盛有些佩服劉立榮注意細節的優點了。此後,李盛學習很用功,大三時還拿到了800元的一等獎學金,而劉立榮卻因為平時愛鑽研圍棋,又喜歡看經濟管理類的課外書籍,學習成績不過中等。但令李盛想不到的是,大學畢業分配時,儘管劉立榮專業成績並不出色,卻有3家單位爭著要連學生推薦表都填得一絲不苟的劉立榮。最後,劉立榮選擇了去天津有色金屬研究所,而學習成績好的李盛將工作落實在長沙前動力機車廠。
  
  李盛覺得劉立榮分配到了研究單位,一定非常滿意,哪想到1995年3月的一天,劉立榮來長沙找到李盛,說:「兄弟,我已經停薪留職,準備去廣東了。你和我一起去吧!不然,年齡一大,歲月就沖淡了創業激情,到時就沒有闖勁了……」李盛聽了,也熱血沸騰,當即答應一起闖廣東。
  
  南下淘金
  
  同為技術員,他的圖紙總是一絲不苟
  
  1995年3月30日,兩個同窗好友坐上了南下的火車……
  
  到廣州半個月後,兩人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劉立榮建議去中山市。他倆去中山小霸王電子智能科技公司應聘技術員。出門前,李盛不慎碰翻水杯,將兩人的簡歷浸濕了。他們將簡歷放在電風扇前吹吹后,李盛把簡歷和其他一些東西放進了包里,可劉立榮卻將簡歷夾進一本書里,又認真地壓平整,才雙手將書捧在胸前出門。
  
  到了小霸王公司,負責招聘的副總經過交談,對他倆良好的專業知識很滿意。然而,當他們遞上簡歷時,李盛的簡歷不僅有一片水漬,且放在包里一揉,加上鑰匙的划痕,已經不成樣子了。那位副總不由皺了皺眉頭。到了下午,劉立榮被通知去面試,並且應聘成功。當他們詢問時,那位副總反問李盛:「你連自己的簡歷都沒能力保管好,我怎能相信你工作上的能力?」在劉立榮的一再推薦下,李盛才得到面試的機會,並最終和劉立榮一樣被小霸王公司聘為技術員。
  
  上班后,兩人又同住一間宿舍,一同上下班,一起吃飯,一起抽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1995年6月底,技術主管讓他倆各自設計一套程序。李盛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一個晚上就完成了。次日下午一進辦公室,發現雙眼充滿血絲的劉立榮仍在埋頭查資料,在他的幫助下,劉立榮也完成了設計。李盛離開后,已經兩天一夜沒睡覺的劉立榮又將程序檢查了好幾遍,將圖重新謄寫了一遍。第二天,技術主管看了圖紙后,說:「從你們交上來的圖紙看,小李的專業基礎很紮實,可圖紙潦草、髒亂,對工作太毛躁了;小劉的圖紙一絲不苟,做事踏實,令人放心……」
  
  1995年10月底,技術部一台車床起動時,起落架無法收回,導致無法運轉。主管技術的副總檢查后,發現原來是起落架上的插銷沒有拔出。故障排除后,劉立榮寫了一份標準操作規範貼在機器上,不但寫清不要忘記拔插銷,而且對插銷要怎麼拔,拔出后後退幾步,放在何處,都寫得清清楚楚。副總來檢查工作時,看到這張注意事項非常滿意。
  
  差距初現
  
  進公司兩年,他就成了他的上司
  
  看到劉立榮對工作如此細心,李盛還是不屑地認為:你將自己累得要死,還不是和我領著同樣的工資,何苦呢?然而,1996年11月,技術部主管辭職后,公司領導認為劉立榮辦事認真細緻,經手的事很少出錯,於是將專業知識不如李盛的劉立榮提拔為技術主管,而給李盛只是象徵性地漲了200元工資。1997年10月,公司分給劉立榮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為他搬家的那天,李盛心裡很失落:才進公司兩年,他怎麼就成了我的上司了?
  
  1998年4月,小霸王公司副總裁楊明貴準備去東莞組建金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他將劉立榮帶到了東莞,擔任副總。在劉立榮的推薦下,楊明貴也將李盛帶到東莞,擔任技術部主管。
  
  2000年5月的一天晚上,劉立榮一邊與李盛下棋時,一邊打電話對公司文員再三叮囑:「從東莞去廣州,你一定要給他買靠右邊窗口的車票,這樣他坐在車上就可以看到鳳凰山;如果他去深圳,你就要給他買左邊靠窗的票……」李盛不解地問:「到底接待誰呀,你這樣婆婆媽媽?」劉立榮說:「台灣順翔公司的楊總,他出門時不喜歡坐汽車而喜歡坐火車。這樣,他一路可以欣賞鳳凰山的風景。」李盛笑道:「這些小事你也裝在心裡,累不?」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小事競給公司帶來了2000萬元的業務。
  
  2001年10月,金正數碼公司發展為集團公司,劉立榮也升任集團公司副總裁。可不久,李盛卻給公司帶來了莫大的損失:生產部按技術部新開發的模具生產出樣品后,才發現模具設計居然出了問題,一條價值400多萬元的生產線全報廢了。董事長得知后大發雷霆,撤了李盛的職務,讓他當普通的技術員。幾天後,李盛離開了金正數碼公司,在東莞市虎門鎮興利電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做技術開發的工作。
  
  不同的命運
  
  他身家15億,他月薪5000元
  
  2002年7月的一天,李盛與劉立榮在虎門鎮相遇。劉立榮告訴李盛,自己準備辭職,籌資成立一家屬於自己的通訊設備公司,並邀李盛和他一起干,可李盛搖了搖頭,說:「我已經買了房子,不想再奔波了……」
  
  此後,劉立榮招兵買馬,創建了金立通訊有限公司。一晃7年過去,李盛仍只是一個技術員,依然抽著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擠公交車上下班;而劉立榮貴為金立集團的總裁,開著賓士600轎車,成了億萬富翁。2009年3月,興利電子公司由於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破產了,李盛只得到深圳另找工作。此時,劉立榮的金立集團已成為國內手機企業的重要品牌,他自己身家15億元。2009年9月,李盛在上海的一家電子公司重新找到了工作,月薪5000元。
  
  接受採訪時,李盛反省說:「以前,我總覺得劉立榮職務扶搖直上,事業飛黃騰達,是一種偶然和幸運;我現在才明白,他是因凡事注意細節,不斷進步。細節決定命運啊!」
  
  來源:新商報 作者:阿立 新中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沙發
籽棠 發表於 2014-10-27 12:13 | 只看該作者
成敗做人細節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