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性的貪婪生養了霧霾這頭怪獸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13 0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又一次被籠罩在霧霾中了!

  霧霾是個大怪獸,它帶來了千家萬戶病變:咳嗽,咽喉痛,感冒,支氣管炎,肺病……

  霧霾帶來了複雜情緒:憤怒,抱怨,隱忍,暴怒,疲憊,俏皮,乏力,煩躁……

  霧霾這個大怪獸為什麼來?來幹嗎?來報復誰?誰來報復?啥時走?

  「天地攝像一位掛」。思想需要支點,而霧霾就是今天擺在眼前的天象,這就是思想的新支點,一切思考的支點,也是所有人選擇生存態度的試金石。

  人們很容易找到安慰;倫敦霧霾不就持續了50年么?有人推論,中國的霧霾至少要持續30年。倫敦的霧霾,是原始粗糙的資本主義的禍害。人類社會在工業革命「人定勝天」的那個發展階段上,付出了慘痛代價,各國都在引以為戒。因此,請再別拿過去的倫敦來說事。

  4年前,應邀來中國參加一個論壇的日本豐田汽車高級顧問河田信教授,發覺到2014年中國一年汽車產量將超4000萬輛,立馬疾呼這是個太恐怖的、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災難的數字!當時,河田信的豐田汽車背景,讓國人忽略了這個呼籲。其後,河田信每次來華,私下裡都說起這個可怕的前景。河田信是明城大學終身教授,幾個大企業顧問,有自己的諮詢公司,穿著很簡樸,老式西裝怕穿了有二十幾年了,冬天就穿著老舊的最普通的羽絨服。他說,每天都在練毛筆字,抄寫《道德經》。《道德經》讓人們收斂、簡樸、清心寡欲,這是真正的藥方呀!

  霧霾的形成和演化,有它自身的機理。除非我們看清楚它的生成機理,否則就只能被它牽著鼻子走。再急,也沒法辦法。

  此時,審視一幅大畫面很有必要。

  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正遭遇人類發展與地球生態失衡、財富規模積累與企業良知失衡、個人成功與心性失衡的三大斷層。這三大斷層在當今中國表現尤其突出,也是如今霧霾在中國肆虐的重要背景或緣起。

  人們關注的中心,往往是直接的生態植被保護。例如,北京就投入巨資製造公共綠地。從國外引來上好的草坪,抽著地下幾千米深的水來灌溉。可這只是驢糞蛋外表光,裡面還是一堆爛草。而且,這些非但對綠化環境無益,還進一步破壞了地下水資源。華盛頓國會前的廣場,不是從外面植入的精美草皮,而是當地灑下野草種子長起來的野草,有修剪,人們可以在上面坐著、走著、嬉鬧、踢足球,其樂融融。而我們只要有貴重的草皮,就是擺在那裡給人看的,人不能上去走。

  三大斷層,最重要的還是第三大斷層:個人成功與心性的失衡。這是當今中國最基本的斷層。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擁有美國人那樣的生活。慾望,曾經是中國經濟復興的第一動力,曾經是被解放了的強大的生產力。可是,當霧霾來了,當中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被籠罩在濃濃霧霾中的時候,就不能不讓人重新回過頭來反省:我們發展到底是為了什麼?

  現實社會中,許多人每天都非常忙碌,都有生存危機需要克服,都有各自的社會關係所帶來的責任和義務,還有功名利祿的誘惑。房子、車子、面子等等剝奪了他們的瀟洒。

  一如十年前的SARSS,重度霧霾足以讓國人從巨大的慣性之中停止下來,靜下來問一問生命的真實價值到底在哪裡?此時此刻,人們有可能從「動物人」本能中跳出來,甚至從現實名利糾葛的巨大網路綁縛的「社會人」里掙脫出來,回歸一個簡單的「合一人」的角度,聆聽老子在2900年前那振聾發聵的千古三問: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國人忘性太強。太陽出來了,便迅速忘掉一切又登上慾望號列車,忙著去製造下一輪更為厚重的霧霾了。醒醒吧!慾望號列車不減速,不停下來,霧霾馬上還會回來的!是我們填不滿的貪婪生養了這頭怪獸!

  老子好像預見到今天人們的迷失,他慈悲地指出,要走出迷失重在修行兩種能力:「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第一種能力,化濁為清的能力。

  在物慾橫流的時空中,人的心緒像極了龍捲風似的狂飆。受著各種各樣心賊—財富、地位、權力、情緒的綁架與驅使。物執、名執與情執,常常平地而生濁浪滔天。有足夠的定力,抱元守一,守住初發心,讓心靜下來,清明升起,會看到混沌中的機遇。機遇從來不正面示人。它非要在扭曲的、艱難的、甚至災難性的發生後面藏著。心不靜的人,壓根兒就沒法看到機會的可能。

  第二種能力,破惰通變的能力。

  這是一種隨環境變化而生生不息的調整和變革能力。墮怠,是豐富人生的最大敵人。通變者是有道的人,一如水,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沒有固定的形狀,因容器、環境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狀。水同時又有「滴水穿石」的突破力與山洪海嘯摧枯拉朽的彪悍。一旦鎖定目標,無堅強不可易之。通變能力說到底是一種打開,接納,隨順,對那些看上去不可一世的矛盾和危機都有無以易之的辦法。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沙發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0-13 10: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OWERDI 於 2014-10-13 10:44 編輯

 露絲瑪麗:那場奪走12000條生命的霧霾(圖)
   

  ↑1952年12月5日,下午2點的倫敦街頭。

  b]「就像有人點燃了很多汽車輪胎,而你恰好坐在濃煙滾滾那兒。」這場霧霾可穿透外衣,讓內衣都變成黑色……此時,沒人知道,一場將要奪走至少12000條生命的巨大災難正在降臨。人們常說,要以史為鑒。而現實表明,人類會不止一次跨入災難的同一條河流。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而敲響。

  「就像有人點燃了很多汽車輪胎,而你恰好坐在黑煙滾滾那兒。」

  這是1952年12月5日的早晨,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倫敦人睜開雙眼,是一場從未見過的霧霾。

  一點風也沒有,冷得刺骨。人們在家燒煤取暖,整個城市都充滿了煤煙。不僅僅是取暖的煤煙,還有工廠煙囪里冒出的黑煙,所有煙聚在一起,死守這座城市。

  21歲的愛麗絲,一出門裙邊就立馬變成黑色,頭髮也很快落滿污垢,「你甚至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沙礫』,讓人根本喘不過氣來。」

  情況還要糟,倫敦皇家醫院的護士莫林說,這些霧霾可以穿透外衣,連內衣都變成了黑色。

  空氣不僅是黑色的,還帶點黃,併發出臭雞蛋氣味。因為這場霧霾是大量燒煤的產物,裡面有二氧化硫等有毒化學物質。

  克裡布家族在倫敦做殯葬生意。老克裡布和侄子開靈車出門為人送葬時,侄子很快發現坐在駕駛室里已看不清哪裡是路肩,過了幾分鐘,老克裡布不得不下車到車前為侄子指路。

  靈車上有颶風天應急射燈,儘管拿出來用了,卻一點用也沒,「你就像是一個瞎子」。

  不只是克裡布,所有倫敦人在接下來4天都成了瞎子。

  一位行人記得,有個騎摩托車者向他問路:「地鐵站在哪?」他答:「往前走20米,就可以走著下樓梯,你已經在地鐵站門口!」

  倫敦的能見度劇降至只有幾米,甚至只有30公分——往前伸出手臂,你就看不到自己的指尖。很多人說,站著時已看不到自己的腳。一些人站著沒多久,便因不斷咳嗽,不得不彎腰按住膝蓋繼續咳嗽。

  沒人意識到,一場大災難正在降臨。

  露絲瑪麗是一個學生,父親是倫敦公共汽車場的一名管理員,他前幾天已經得了氣管炎。

  公交車開一會兒擋風玻璃就布滿了黑色粉塵。除了地鐵,倫敦所有公共交通都因能見度太差,在這一天已先後緊急停止。

  露絲瑪麗的父親白天上完班后,傍晚不得不花一個半小時穿越濃霧走路回家。

  露絲瑪麗看著父親進門,他的呼吸很不好,在不斷咳嗽。

  一家人早早上床睡覺,半夜,「砰砰砰」,母親一陣急促的拍門聲把露絲瑪麗吵醒:「你爸爸越來越嚴重,我想需要馬上看醫生。」

  露絲瑪麗看了眼父親,他就像一盞突然變暗的燈。

  醫生在電話里說,醫院裡全是病人,街上到處看不清,救護車已經停駛,他們無法上門接診。

  露絲瑪麗只好跟母親步行去醫院,想給父親開點葯帶回來。出發前,他們請了幾個鄰居幫忙照看一下父親。

  取葯回來時,鄰居站在門口:「他已經死了。」

  僅12月6日一天,包括露絲瑪麗的父親在內,約500個倫敦人死於霧霾,還有無數人正步行趕往市內各大醫院。

  死於這場霧霾的人,有一個共同特徵:他們的唇部是藍色的——嚴重霧霾讓他們的心肺加速衰竭,懸浮顆粒和二氧化硫等酸性污染物導致大量炎症,這帶來致命一擊。實際上,他們死於窒息。

  起初,沒人知道這場霧霾會奪走如此多的生命,因為很多人死在家中和醫院,而不是街頭。

  不過,有大量人員死亡的跡象開始出現:倫敦的棺材和鮮花被搶購一空。

  直至五天後的12月9日,一場毫無徵兆、突如其來的冷風,吹走了霧霾,這場災難才算按下暫停鍵。

  克裡布做了60年殯葬生意,他說自己一生只有兩次中止生意。

  一次是1952年這場霧霾,12月5日到9日,短短几天,超過4000個倫敦人直接死於這場霧霾,而根據60年後的最新研究和統計,這場霧霾的死難者,不是4000人,而是至少12000人;另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年9月到1941年5月,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閃電戰,空襲倫敦共造成超過30000人死亡。

  成千上萬倫敦人的生命,換來了四年後,1956年英國議會出台《清潔空氣法》,最為重要的舉措是:告別工業化時代的粗放與無序,開始嚴控嚴管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從根源上減少霧霾的產生。

  人們常說,要以史為鑒。而現實表明,人類會不止一次跨入災難的同一條河流。

  最後,讓我們重溫一組1952年倫敦「殺人之霧」的災難照片。

  災難,還在我們身邊發生。別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而敲響。

  

  ↑1952年倫敦致命大霧期間,英格蘭銀行門口,警察在指揮交通。

  

  ↑泰晤士河邊,因霧霾停靠岸邊的拖船。

  

  ↑倫敦一處公交站,能見度極差。

  

  ↑為防止霧霾,家人給2歲的哈姆林戴口罩。

  

  ↑倫敦街頭的賣報者,只能看清廣告板上的大字。

  

  ↑倫敦街頭,一對夫妻戴著自製口罩去上班。

  

  ↑1952年12月5日,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倫敦街頭,警察點燃火把照明,指揮交通。

  

  ↑倫敦郵遞員羅伯特正在試用超輕的敞口式口罩。

  

  ↑倫敦街頭,一些人把自己包裹得儘可能嚴實以防止霧霾。

  

  ↑倫敦街頭。

  

  ↑白天的倫敦街頭,猶如夜晚。

  

  ↑倫敦街頭,有人給自己的狗狗也戴上防霧霾口罩。

  

  ↑倫敦這場霧霾,短短几天奪走12000人的生命,另據估算至少8000人間接因此喪生。

  

  ↑霧霾下的倫敦菜市場。

  

  ↑倫敦街頭,給公交車指路的引導員。

  

  ↑倫敦1952年遭遇霧霾時,從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向外看的情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