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人工閘門折射「闖紅燈過馬路」之痛
[列印本頁]
作者:
COSLATER
時間:
2014-10-6 09:06
標題:
人工閘門折射「闖紅燈過馬路」之痛
近年來,「闖紅燈過馬路」屢受輿論詬病,各地政府為此嘗試了多種解決辦法。前天中午開始,為防止行人亂穿馬路,杭州市延安路學士路口,裝起兩扇人工自動收縮閘門。有媒體記者現場長時間對比觀察表明,「這個辦法實屬無奈但確實非常有效」。
這樣做確實是無奈之舉,折射出斑馬線闖紅燈這個「老大難」問題;把防止人行橫道闖紅燈寄托在伸縮閘門之上,讓人心裡真不是滋味。「湊夠一撥人就過馬路,和紅綠燈無關。」其實,日常社會生活中,比這樣講究「規模經濟」的交通違規現象更為司空見慣的是,不少人連大流都懶得隨,索性在斑馬線內外隨意橫穿馬路如入無人之境,由此造成傷人奪命的交通事故已屢見不鮮。
在很多城市的十字路口,交警或交通協管員無論「吹爛哨子」還是「喊破喉嚨」,甚至發生語言和肢體衝突,都難以阻擋闖紅燈過街者的腳步。為什麼連在斑馬線上遵守交通法規都變得如此艱難?這確實是個發人深思的問題。
可能有人會說,闖紅燈的行人除非被撞,只佔便宜不吃虧(搶了時間,或趕上了公交車),即使被撞了也有強制交強險等保駕護航(這使得機動車駕駛員更害怕撞了行人)。現場罰款么,行人聲稱沒帶錢,你也不可能搜身,更不可能扣住人家不放耽誤上班或辦理事情。因此,面對比比皆是的行人闖紅燈現象,交通執法確實有無力之感,而決不是不想、不敢強硬的問題。
杭州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臨時推出的斑馬線閘門之舉,帶來有益的啟示:治理行人闖紅燈這一痼疾,確有必要以制度化的方式,以必要的硬體措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機動車闖紅燈和黃燈,藉助於監控攝像頭等技術手段,基本上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治理;應對碰瓷,一些司機也自己安裝了行車錄像記錄儀,這些都足以證明制度化思路的有效性,而斑馬線閘門的創舉更增添了有力的理由。
當然,交通路口綠燈讓行人通行的時間短暫,而人工推拉伸縮閘門耗費寶貴時間,況且這也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因此,杭州市交管部門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採取的這一臨時性舉措,有無更廣的推廣價值,倘若仿效又如何進一步完善,都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話題。
說到底,根治「闖紅燈過馬路」的尷尬現狀,需要每個行人心中樹立起一道文明閘門。交通安全教育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仍有必要,與此同時,通過制度化安排甚至強制性手段來「逼使」那些不自覺的行人遵紀守法,也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