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大事年表:客觀記述其功過一生 (圖)

[複製鏈接]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兩色風景濃 於 2014-8-20 16:28 編輯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1893年|

  12月26日,誕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

  |1902年-1909年|9-16歲|

  先後在家鄉韶山六所私塾讀書,接受中國傳統的啟蒙教育。

  |1910年|17歲|

  秋,考入湖南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此期間受康有為、梁啟超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

  |1911年|18歲|

  春,到長沙,考入湘鄉駐省中學讀書。期間,讀到同盟會辦的《民立報》,受其影響,撰文表示擁護孫中山及同盟會的綱領。

  10月,響應辛亥革命,投筆從戎,在湖南新軍當列兵。半年後退出。

  |1913年|20歲|

  春,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預科讀書。

  |1914年|21歲|

  秋,編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本科第八班。在校期間,受楊昌濟等進步教師的影響,成為《新青年》雜誌的熱心讀者,崇拜陳獨秀、胡適。

  |1918年|25歲|

  4月14日,同蕭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發起成立新民學會。

  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

  8月,為組織湖南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間,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得到李大釗等人幫助,開始接受俄國十月革命的思想影響。

  |1919年|26歲|

  4月6日,從上海回到長沙。

  5月,響應五四運動,發起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

  7月14日,主編的湖南學生聯合會會刊《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

  105日,母親文氏病逝,聞迅從長沙趕回韶山。8日,在母親靈前寫成《祭母文》。

  12月,為領導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運動,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間,讀到《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書籍。

  |1920年|27歲|

  5、6月間,在上海會見陳獨秀,同他討論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等問題。

  8月初,同易禮容等在長沙發起成立文化書社,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

  11月25日,致信羅章龍,提出新民學會,「要變為主義的結合才好。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

  11月,同何叔衡等組織長沙共產主義小組。

  12月1日,致信給蔡和森、蕭子升和其他在法會友。信中表明自己接受馬克思主義,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

  同月,在長沙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

  冬,同楊開慧結婚。

  |1921年|28歲|

  1月1日至3日,同何叔衡、彭璜、周世釗、熊瑾玎等十餘人在長沙潮宗街文化書社召開新民學會會員新年大會。在會上提出新民學會應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共同目的,贊成用「俄式」方法改造中國。

  7月23日至8月初,同何叔衡作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8月,回長沙,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與何叔衡創辦湖南自修大學。

  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

  |1922年|29歲|

  5月,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成立,任書記。

  9月至12月,組織領導粵漢鐵路工人、安源路礦工人、長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罷工運動,推動湖南工人運動迅速走向高潮。

  |1923年|30歲|

  4月,離開長沙到達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

  6月,在廣州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委員、並擔任中央局秘書。

  9月16日,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並受國民黨本部總務部副部長林伯渠的委託,回到長沙,籌建湖南國民黨組織。

  |1924年|31歲|

  1月,在廣州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2月,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

  12月,回湖南養病。

  |1925年|32歲|

  2月,回到韶山,一面養病,一面開展農民運動。

  9月,到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工作。

  10月,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

  12月1日,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

  12月5日,主編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刊物《政治周報》創刊。

  |1926年|33歲|

  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繼續當選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3月18日,在廣州國民黨政治講習班紀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集會上發表講演,題為《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

  3月,蔣介石在廣州製造中山艦事件,同周恩來等力主反擊。

  5月至9月,主辦國民黨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所長。

  11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不久到武漢,創辦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12月,在長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和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

  |1927年|34歲|

  1月4日至2月5日,在湖南考察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農民運動。

  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武漢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

  4月27日至5月10日,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

  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寧漢合流,大革命失敗。

  81日,南昌起義爆發。同日,同宋慶齡等二十二名國民黨中央委員聯名發表《中央委員宣言》,譴責蔣介石、汪精衛背叛國民革命。

  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湖南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9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在去江西銅鼓蕭家祠第三團團部途經瀏陽張家坊時,被團防局的清鄉隊抓住,押送途中機智脫險。

  9月,秋收起義受挫后,率起義部隊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

  10月,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1月,遭到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錯誤指責,被撤銷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

  |1928年|35歲|

  4月,率部在江西寧岡縣礱市同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農軍會師。

  5月,擔任兩支部隊合編成的工農革命軍(后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黨代表、軍委書記。

  7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10月,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決議案,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11月25日,代表中共紅四軍前委給中央寫報告,總結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的經驗。

  |1929年|36歲|

  1月,同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至1930年春贛南、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6月,出席在龍岩召開的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關於紅軍的任務、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等問題的正確意見未被接受,原由中共中央指定他擔任的前委書記職務被改選他人擔任。會後,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休養並指導地方工作。7月,指導召開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

  9月,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發出指示信,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紅軍的行動策略和建設一支堅強的人民革命軍隊的正確主張。

  12月,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會上作政治報告,並起草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

  |1930年|37歲|

  1月,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闡述關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

  5月,在江西尋烏作調查;同時撰寫《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8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和中共總前敵委員會書記。

  9月,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12月30日至次年1月3日,同朱德等指揮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第一次「圍剿」。

  |1931年|38歲|

  1月7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在上海舉行,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未出席會議)。王明在共產國際代表扶持下進入中央政治局。

  4月至5月,同朱德等指揮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

  7月至9月,粉碎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

  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蘇區黨組織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贛南會議)上受到排擠,被指責為「狹隘的經驗論」、「富農路線」和「極嚴重的一貫右傾機會主義」。

  11月,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主席和人民委員會主席。

  |1932年|39歲|

  1月,到江西瑞金城郊東華山古廟休養。

  3月,紅軍攻打贛州失利后,停止休養,趕赴前線指揮。

  4月15日,發表《對日戰爭宣言》。

  5月9日,同項英發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通電》。

  6月,同朱德指揮紅一、紅五軍團從閩西回師贛南。

  10月,在江西寧都召開的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上,受到「左」傾錯誤領導的打擊。會後,被撤銷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職務,前往福建長汀養病。

  |1933年|40歲|

  1月下旬,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

  2月上旬,中共臨時中央全面推行 「進攻路線」,清除毛澤東積極防禦路線在中央根據地的影響,開展了所謂反「羅明路線」的鬥爭。

  5月30日,同項英等發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平津宣言》。

  6月1日,同項英等發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關於查田運動的訓令》。

  8月,在瑞金召開的中央蘇區南部十七縣經濟建設大會上作《粉碎五次「圍剿」與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的報告。

  10月,寫《怎樣分析農村階級》一文,成為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標準。

  |1934年|41歲|

  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政治局委員。

  同月,在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工作報告。繼續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6月19日,同項英等發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華北宣言》。7月15日,同項英等發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

  10月18日,傍晚,帶領警衛班離開於都城,踏上長征的路途。

  11月底,湘江之戰中紅軍遭受慘重損失。

  30日,隨軍委第一野戰縱隊渡過湘江。

  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召開的中共中央負責人緊急會議上,力主紅軍放棄原定向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被採納。

  |1935年|42歲|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貴州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實際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

  3月,同周恩來、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

  3月至5月,同周恩來等指揮紅一方面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6月15日,同項英等發表《為反對日本并吞華北和蔣介石賣國宣言》。

  6月,率紅一方面軍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西部會合。不久,即同張國燾的逃跑主義、分裂主義進行鬥爭。

  1019日,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到達陝西保安吳起鎮。紅軍勝利完成長征。

  12月27日,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闡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1936年|43歲|

  1月25日,同周恩來、彭德懷等二十位紅軍將領聯名發出《為紅軍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提出關於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的具體辦法,建議互派代表共同協商。

  2月至5月,同彭德懷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渡黃河東征。

  3月,向南京當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五點意見。

  6月1日,同朱德發布關於救國救民的主張二十條。

  6月12日,同朱德發布宣言,對「兩廣事變」表示支持,提出抗日救國的八項綱領。

  7月至10月,在陝北保安多次會見美國記者斯諾,回答他提出的有關中國革命和工農紅軍等多方面的問題,並介紹了自己的經歷。

  8月10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關於國共兩黨關係和統一戰線問題的報告。

  8月25日,起草《中國共產黨致中國國民黨書》,呼籲一致抗日。

  12月7日,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12月中旬,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實行兵諫,扣留蔣介石。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分析當時錯綜複雜的政治形勢,確定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並派周恩來等往西安參加談判,促成事變和平解決。

  12月,撰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1937年|44歲|

  1月13日,同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進駐延安。

  3月,會見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回答她對中日戰爭與西安事變提出的一些問題。

  4月至7月,在抗日軍政大學講授辯證法唯物論,其中的兩節後來整理成《實踐論》和《矛盾論》。

  5月,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作《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的報告和《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的結論。

  7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日戰爭開始。

  7月23日,發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提出堅決抗戰,反對妥協退讓的方針、政策。

  8月22日至25日,出席在陝北洛川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強調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闡明獨立自主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任新組成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書記。

  825日,同朱德、周恩來聯名發布關於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隨後,指導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

  12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併發言,針對王明「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右傾投降主義主張,重申和堅持了洛川會議確定的方針政策。

  |1938年|45歲|

  春,作出八路軍從華北山地進入到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的決策。

  5月,發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

  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作《論持久戰》講演。全面分析中日戰爭所處的時代和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批駁速勝論和亡國論,闡述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的總方針。

  |1939年|46歲|

  2月2日,在延安黨政軍生產動員大會上講話,號召自己動手,克服經濟困難。1940年延安即搞特貨種植,1942年在經濟被國民黨斷續下,鴉片成為主要收入。

  7月至8月,多次作報告,譴責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反共磨擦,呼籲繼續團結抗戰。

  9月16日,同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記者談話,重申對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反共磨擦採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衛原則。

  10月4日,發表《〈共產黨人〉發刊詞》,闡明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

  12月21日,為八路軍政治部、衛生部編印的《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寫《紀念白求恩》一文。同月,與人合作撰寫《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12月至次年3月,領導打退國民黨頑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47歲|

  1月,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系統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和綱領。

  3月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抗日根據地政權問題的指示,提出實行「三三制」。

  3月11日,作《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的報告,總結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經驗,提出「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思想和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5月4日,起草中共中央致東南局和新四軍的指示,強調必須放手擴大軍隊,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指出要採取鬥爭的方針,「應付可能的全國性的突然事變」。

  6月下旬,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報告,分析國際形勢及對中國抗戰的影響,指出:既要警惕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突然事變,又要力爭時局好轉。

  11月,起草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復何應欽、白崇禧《皓電》的電報(《佳電》),明確駁斥《皓電》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無理指責。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沙發
 樓主| 兩色風景濃 發表於 2014-8-20 16:27 | 只看該作者
  |1941年|48歲|

  1月上旬,皖南事變發生。

  1月20日,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並對新華社記者發表關於皖南事變的談話,嚴正提出解決皖南事變的十二條辦法。

  下旬,評價百團大戰可以再來一次。

  5月8日,起草《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的黨內指示,提出「以打對打,以拉對拉」和爭取中間派的策略思想。

  5月19日,在延安幹部會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提出反對主觀主義,闡明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

  |1942年|49歲|

  2月1日,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

  2月8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集的幹部會議上作《反對黨八股》的講話。

  1942年,日軍大掃蕩時,批評彭德懷在百團大戰中過早的暴露實力。

  9月7日,為延安《解放日報》撰寫社論,論述精兵簡政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

  12月,向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幹會議提交《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長篇書面報告,論述「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財經工作總方針。

  |1943年|50歲|

  3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被推定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

  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的幹部大會上作《關於共產國際解散問題的報告》。

  7月1日,致信康生,指出「防奸」工作應調查研究,分清是非,教育群眾,反對「逼,供,信」。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一期間召開的會議,批評王明在十年內戰時期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和抗戰初期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會上多次發言並作小結。

  12月,為中央黨校大禮堂落成題詞「實事求是」。

  |1944年|51歲|

  5月15日,通過在西安同國民黨代表談判的林伯渠,提出由他起草的作為談判具體內容的意見書。意見書就關於全國政治和兩黨懸案問題,提出二十條意見。

  6月至8月,多次會見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成員和駐延安美軍觀察組成員,闡述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和國共關係等問題。

  9月8日,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發表《為人民服務》的講話。

  10月31日,主持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決定派王震、王首道率部南下,「以衡山為中心建立根據地」。

  11月,和周恩來等同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人代表赫爾利多次會談國共關係,並達成五條協定草案。這個協定草案被蔣介石拒絕。

  |1945年|52歲|

  4月20日,出席中共六屆七中全會最後一次會議,會議基本通過經毛澤東多次作重要修改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4月23日至6月11日,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致開幕詞(《兩個中國之命運》)和閉幕詞(《愚公移山》),向大會提交《論聯合政府》書面政治報告。大會確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指針。

  6月19日,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7月,同國民參政員褚輔成、黃炎培等六人就國共關係進行會談。談到通過民主新路,跳出政黨、團體興亡周期律問題。

  89日,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8月13日,發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講演,提出對國民黨實行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爭取國內的和平與民主。

  8月28日,赴重慶同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

  9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10月10日,《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簡稱《雙十協定》)在重慶簽署。

  11日,回到延安。

  10月17日,在延安幹部會上作關於重慶談判的報告,指出中國革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946年|53歲|

  626日,國民黨軍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

  7月4日,作出南線野戰軍「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至外線」的戰略決策。

  8月6日,會見美國記者斯特朗,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9月16日,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指示。

  1118日,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指示中,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戰爭的名稱。

  |1947年|54歲|

  318日,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撤離延安,開始歷時一年的陝北轉戰。

  3月至8月,領導西北野戰軍先後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沙家店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對陝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7月21日至23日,在陝北靖邊縣小河村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會議,提出對蔣介石的鬥爭用五年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解決的設想。在此前後,部署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渡過黃河,轉入戰略進攻。

  10月,起草《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11月,將1933年起草的《怎樣劃分階級》和《關於土地鬥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重新印發給全黨,以指導解放區土改運動正確發展。

  12月25日至28日,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會議(即十二月會議),向會議提交《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和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

  |1948年|55歲|

  1月18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的決定草案。

  3月23日,結束陝北轉戰,東渡黃河,前往華北解放區。

  5月1日,致信李濟深、沈鈞儒,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宜先行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5月27日,到達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

  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關於戰爭、建國、財經等問題的重要報告。

  9月至次年1月,組織指揮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略決戰,將國民黨軍主力聚殲在長江以北。

  12月30日,為新華社寫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

  |1949年|56歲|

  3月25日,率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進駐北平。

  4月21日,在南京政府拒絕接受《國內和平協定》的情況下,和朱德聯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作詩《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6月15日至19日,出席新政協籌備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並在開幕式上講話。

  6月30日,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

  7月4日,複電程潛,對程提出的反蔣反桂及和平解決湖南問題之方針,給予讚許,並對有關事宜作出安排。

  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致開幕詞,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會議通過了由周恩來主持起草、經他多次審閱修改的《共同綱領》。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主持開國大典。

  12月16日,抵達莫斯科,首次訪問蘇聯。

  12月至翌年初,對和平解放西藏作出具體部署。

  |1950年|57歲|

  2月14日,中蘇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6月6日至9日,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提交《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書面報告,並作《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

  6月28日,主持召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0月上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108日,發布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命令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援助朝鮮人民,並任命彭德懷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隨後親自指導了第一次至第三次戰役。

  10月以後,發動和領導了鎮壓反革命運動。

  |1951年|58歲|

  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

  5月24日,設宴慶賀《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至此,中國大陸全境解放。

  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發行。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於1952年4月和1953年4月出版發行。

  12月,發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

  |1952年|59歲|

  1月,主持全國政協常委會,通過《關於開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學習運動的決定》。

  1月2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開展「五反」 運動的指示五反即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騙國家經濟情報)

  4月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

  8月9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

  |1953年|60歲|

  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成立,任主席。

  3月26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反對大漢族主義思想的指示。

  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

  |1954年|61歲|

  1月,開始在杭州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月23日,主持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

  9月15日至28日,出席全國人大第一屆第一次全體會議,致開幕詞《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9月28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任主席。

  10月16日,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有關同志寫《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

  10月19日,在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談話中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應推廣到所有國家關係中去。

  |1955年|62歲|

  1月15日,批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應對胡風的資產階級唯心論,反黨反人民的文藝思想,進行徹底的批判。」

  5月12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肅反工作方針。

  6月9日,為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7月31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9月至12月,主持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寫了兩篇序言和104篇按語。

  10月4日至11日,主持召開中共七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

  |1956年|63歲|

  1月20日,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上講話,號召全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鬥。

  427日,簽名死後實行火葬。

  4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8月22日,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七中全會,提出兩個工作重點,一個是社會主義改造,一個是經濟建設,兩個重點中主要的還是在建設。

  9月15日至27日,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致開幕詞。在八大期間,再次強調了加強經濟建設的重要性。

  9月28日,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1月15日,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講話:我們的經濟建設有退有進,主要的還是進。

  |1957年|64歲|

  11月,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慶祝活動,出席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會議。期間,提出15年內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要趕超英國。

  |1958年|65歲|

  1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南寧會議,起草《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在會上批評「反冒進」。

  3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成都會議。會議繼續批評「反冒進」,制定的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度提高。

  5月5日至23日,主持召開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會議改變八大一次會議的有關結論,認為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仍然是國內主要矛盾。會議通過「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7月31日至8月3日,同來訪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會談,拒絕了蘇方提出的侵犯中國主權的關於建立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的建議。

  8月6日,視察河南新鄉七里營人民公社。說到「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

  夏秋,親自部署炮擊金門。

  11月2日至10日,主持召開第一次鄭州會議,開始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傾錯誤。會議期間,給縣以上四級黨委寫信,要求學習《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

  |1959年|66歲|

  2月27日至3月5日主持召開第二次鄭州會議,3月25日至4月5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七中全會,繼續糾正「左」傾錯誤。

  4月,根據毛澤東的意見,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他不再擔任國家主席,由劉少奇繼任的決議。

  6月25日至28日,回故鄉韶山。

  7月2日至8月16日,在廬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政治局擴大會議原擬進一步糾正「左」的錯誤,但在後期和接著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上錯誤地發起了對彭德懷等的批判。

  8月24日,建議分期分批為右派分子摘帽和赦免一批確實改惡從善的戰犯等。

  |1960年|67歲|

  3月,在廣州審定《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九月出版發行。

  11月15日,為中共中央起草《關於徹底糾正「五風」問題的指示》。(五風,即共產風、浮誇風、命令風、幹部特殊風和瞎指揮風。

  |1961年|68歲|

  1月14日至18日,主持召開中共八屆九中全會,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這次會議正式批准了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會後組織和領導三個調查組,深入浙江、湖南、廣東農村調查研究。

  5月21日至6月12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討論修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業六十條)。其中規定,取消供給制;辦不辦食堂,完全由社員討論決定。

  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廬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討論工業、糧食、財貿、教育等問題。會議強調切實地執行調整經濟的八字方針。

  9月29日,提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將農村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隊。

  |1962年|69歲|

  1月11日至2月7日,主持召開中共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作關於民主集中制問題的重要講話。

  7月至9月,在北戴河、北京先後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和八屆十中全會,批判所謂「黑暗風」、「單幹風」、「翻案風」,作關於階級、形勢、矛盾和黨內團結問題的講話,進一步發展了關於階級鬥爭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的錯誤論點。

  |1963年|70歲|

  2月11日至28日,召開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會議確定在農村普遍進行四清運動和城市開展五反運動。

  3月5日,在《人民日報》發表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2月16日,聽取聶榮臻關於科學技術十年規劃的彙報,指出: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1964年|71歲|

  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2月15日至28日,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討論制定《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簡稱「二十三條」),部分地糾正「四清」運動中「左」的做法,但錯誤地提出「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406

主題

4492

帖子

623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230
3
 樓主| 兩色風景濃 發表於 2014-8-20 16:27 | 只看該作者
 |1965年|72歲|

  7月27日,會見從海外歸來的原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和夫人。

  11月初,批准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揭開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966年|73歲|

  3月12日,致信劉少奇,提出「備戰備荒為人民」。

  3月底,錯誤地指責由彭真主持制定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彙報提綱》。

  5月7日,作出「五·七指示」,提出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各行各業要以本業為主,「兼學別樣」,「教育要革命」等。

  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對當時黨和國家政治形勢作了嚴重錯誤的估計。

  8月1日至12日,主持召開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會議期間,印發了毛澤東5日寫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不點名地批評了劉少奇、鄧小平。

  5月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這次會議的召開,是「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的標誌。

  8月18日至11月26日,在北京先後八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院校師生和紅衛兵。

  |1967年|74歲|

  1月,對上海「一月革命」表示支持。此後奪權之風遍及全國。

  1月23日,批示《發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決支持革命左派群眾的決定》。

  2月11日和16日,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不滿林彪、江青一夥的倒行逆施,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做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是為大鬧懷仁堂。毛澤東在聽取了中央文革小組的彙報后,表示很不滿意。

  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7月至9月,視察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號召「實現革命的大聯合」,指出「正確地對待幹部」。

  8月底,批准對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王力、關鋒實行隔離審查。

  |1968年|75歲|

  1月16日,對江青等人送來的所謂「伍豪等脫離共產黨啟事」等材料作出重要批示:「此事早已弄清,是國民黨造謠污衊」,使他們誣陷周恩來的圖謀未能得逞。

  10月13日至31日,主持召開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在極不正常的情況下,通過誣陷劉少奇並開除他的黨籍的錯誤決定。

  12月22日,「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在《人民日報》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由此開始。

  |1969年|76歲|

  4月1日至24日,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批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並把林彪定為接班人寫入黨章。

  4月28日,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970年|77歲|

  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5月20日,發表《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聲明。

  8月23日至9月6日,在廬山主持召開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寫《我的一點意見》,揭露挫敗林彪、陳伯達企圖搶班奪權的陰謀。

  12月18日,會見美國友人斯諾,表示歡迎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華訪問。

  |1971年|78歲|

  8月至9月,在南方巡視期間,同當地黨政軍負責人多次談話,揭露林彪的陰謀。途中機警地幾次變更行動計劃,於12日回到北京,粉碎林彪集團的反革命武裝政變陰謀。

  9月13日,同周恩來等果斷地處理林彪叛逃事件。在周恩來請示要不要攔截林彪座機時,毛澤東表示:由他去吧

  10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驅逐出去。

  11月14日,接見參加成都地區座談會的同志,為所謂「二月逆流」平反。

  |1972年|79歲|

  1月10日,參加陳毅的追悼會。

  2月21日,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松;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決定實現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

  927日,會見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973年|80歲|

  3月,提議恢復鄧小平的國務院副總理職務。

  8月24日至28日,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使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重新進入中央委員會,但同時江青集團的勢力也得到加強。

  8月30日,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委員會主席。

  12月,提出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還提出要給賀龍、羅瑞卿、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平反。

  |1974年|81歲|

  1月18日,批准轉發《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批林批孔」運動由此開始。

  2月22日,會見尚比亞總統卡翁達,談話中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思想。

  7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批評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搞幫派活動,第一次提出四人幫問題。

  929日,經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為賀龍平反。

  10月4日,提議由鄧小平擔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職務。

  1112日,對江青來信作批示,批評她的組閣野心,明確指出不要由你組閣(當後台老板)

  |1975年|82歲|

  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重申在本世紀內實現四個現代化,選出以朱德為委員長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任命周恩來為總理、鄧小平等為副總理的國務院組成人員。會後,周恩來病重,國務院工作實際由鄧小平主持。

  2月,在毛澤東支持下,鄧小平開始領導對鐵路、教育等方面的調整整頓工作。

  53日,召集在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談話,強調要搞馬列主義,要團結,要光明正大,再次批評四人幫

  7月14日,對文藝問題發表談話,指出黨的文藝政策應該調整。

  11月下旬,審閱批准《打招呼的講話要點》,錯誤地發動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

  |1976年|83歲|

  1月8日,周恩來在北京逝世。

  121日、28日,先後提議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3月下旬至4月5日,北京市上百萬群眾連續幾天自發到天an門廣場,獻花圈、詩詞,悼念周恩來,聲討「四人幫」。毛澤東錯誤地批准了否定an門事件的報告。

  4月7日,根據毛澤東提議,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決議》和《關於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

  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9月9日,在北京逝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