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健康快樂成長!兒童動畫片家長巧選擇

[複製鏈接]

409

主題

435

帖子

175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孔雀魚 發表於 2014-8-11 16: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動畫片就是他們童年的玩伴,父母要上班,爺爺奶奶與他們生活於完全不同的時代,有著很大的代溝,談話時缺少共同的話題。因此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變成是在看動畫片中渡過了。看動畫片其實對孩子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卻不是所有動畫片都適合孩子看,家長該如何取捨呢?又該注意點什麼呢?

貓和老鼠
  小朋友通常對新鮮的事物、鮮艷的色彩、誇張的聲音有著天生的敏感。而動畫片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初的認識,對善與惡德最初判斷,最美和丑得感受等。但看動畫片也存在一些不良影響。比如孩子有強烈的模仿傾向,而且年齡太小的孩子還沒有區分對錯的能力,容易跟隨動畫里的一些暴力場景學習。並且長時間看動畫也會減少孩子戶外活動的機會,缺乏與他人交流的經驗,影響孩子社交,影響孩子視力。因此,家長最好有選擇的給孩子挑選動畫,並且儘可能的陪孩子一起看,為他們講解動畫里的美好的東西,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來選擇
  家長們在為孩子挑選動畫片時,應該要注意考慮孩子的認知理解水平,像一般2歲以下的寶寶可以觀看《天線寶寶》等情景簡單,語速較慢的動畫。而較大的,2歲以上則可考慮《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貓和老鼠》、《藍精靈》、《藍貓》、《黑貓警長》、《葫蘆娃》、《開心寶貝之古靈星曆險記》、《櫻桃小丸子》等等。只有根據幼兒的認知理解水平來選擇合適的動畫片,幼兒才感興趣,才能夠理解、接受,才能夠促進幼兒的發展。太淺顯易懂,無法激發幼兒觀看的興趣;太難幼兒如讀天書,無異於對牛彈琴、趕鴨上架,強人所難,毫無益處。
根據孩子的心理承受來選擇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缺少玩伴,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缺乏安全感。並且孩子還小,認知能力不足,容易模仿,電視里出現暴力鏡頭,孩子會覺得好玩,而意識不到它有什麼不對或者危害,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動畫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也發展出暴力,甚至認為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紛紛效仿,以奇形怪狀、打架鬧事為榮。因此不宜讓孩子觀看有暴力及兇殺情節的動畫片,即使是平日電視熱播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等也充斥著諸多暴力及不利孩子發展的因素,因此,家長的適時引導作用是很重要的。

ABCBakery
  根據孩子的現實發展來選擇
  現在,市場上也出現很多打著教育旗號宣傳的動畫片。家長確實可以有選擇的利用這些動畫片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對孩子進行早教。根據幼兒最近出現的不良表現或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即「最近發展區」),如幼兒識字動畫片、幼兒英語動畫片、幼兒學數學動畫片、幼兒成語故事動畫片等,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讓幼兒觀看,適當地提問,加強針對性教育,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既形象又深刻。例如:《Kid『sABC》,《Kid』sABC》是一部台灣的教學類英語動畫,實用的英語對話加上每集穿插的字母學習,是一部非常適合年紀較小的孩子作為英語啟蒙的動畫。《ABCBakery》,《ABCBakery》是結合娛樂歌舞劇型態的帶狀美語節目。每天有不同的主題,例如周一是烘焙時間,周二是美勞時間,周三是音樂時間,周四是故事時間,周五是遊戲時間,綜合圍繞著一個發音規則進行。而小學階段,可以看《Dora朵拉》,《Dora》是一部在國內知名度已經很高的原版動畫,Dora有中英結合的版本和全英文的版本。發音為標準的美音,動畫講的是Dora的冒險歷程,在冒險的過程中必須說出一些英文單詞才能繼續,是一部互動式的動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7: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