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月河是歷史學家嗎?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28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亦遠 發表於 2014-7-23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月河是歷史學家嗎?
亦遠
歷史小說明清時代叫演義,是借歷史片段演繹出故事來,絕不可以當歷史來看,這大約是一個文學常識。近代有兩個出名的演義家,一個是姚雪垠,一個是還在世的二月河。前者寫農民造反,李自成的故事,深獲毛澤東的欣賞,後者寫了清朝三個皇帝,拍了三篇連續電視劇,深得民眾喜愛。有趣的是,當代秦始皇喜歡寫造帝王反的恐怖分子,而今的老百姓偏偏喜歡獨裁的帝王。
可是筆者總覺得按文學造詣來說這兩位作家水平都不高,特別是二月河, 頂多算個二流通俗作家。 為什麼呢?看看他寫的《康熙大帝》, 7歲的康熙說話和70歲的康熙竟然沒什麼區別,口氣都一樣,難道康熙真是真命天子,和北邊的金三世一樣?
        令筆者嚇一跳的是突然間二月河竟然把自己當成歷史學家了。他最近有一個訪談,被稱為一位歷史研究者,也不知道他的歷史研究論文在哪裡發表的。二先生也就當仁不讓地說:「中 國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算起,到宣統皇帝結束,辛亥革命以來,我們都是把注意力放到民族解放當中來看這兩千多年政治歷史的。從大歷史的格局來看,當時還沒 有一部完整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總體情況作較為全面的觀照,包括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還有軍事等諸如此類的形態,因此需要有一 部全方位觀照大歷史的作品。」 這實在有偷梁換柱之嫌。 他先說是文學藝術作品,突然話一轉,就成了部全方位觀照大歷史的作品了。難道二先生寫的三位大帝的演義就成了信史?難道他就想使讀他演義的人,看他演義編輯成的電視劇的大眾以為在學習歷史?

        二先生還很有點勇氣, 他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提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實踐。那麼檢驗歷史人物的標準也應該是歷史的實踐。我以這樣三點來評判歷史 人物:第一,在中國歷史上,是否對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作出過貢獻;第二,在發展當時的生產力,調整當時的生產關係,改善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這幾個方 面,是否作出貢獻;第三,凡是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發明創造這些方面作出貢獻的就予以歌頌,反之就給予鞭笞。」看來和胡耀邦等人提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比美,二月河提出了檢驗歷史人物的標準。 這儼然是史學界的泰鬥了。他 不但提出了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還把康熙,雍正和乾隆歸類於符合這三條標準的歷史人物。說康熙既是政治家、農學家、數學家,又是軍事家、書法家,還精通幾門外語。還能解一元二次根(對不起數學語言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兩個根)。
        二先生對滿清皇帝如何高抬,是他的事,用不著筆者置喙。但您寫小說高抬之後,卻拿來當歷史,就太二了。
        二先生接著就談政治了,他說:「我們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這種力度絕對是不見史冊的,但反過來說,腐敗程度也是嚴重的。沒有見過殺雞給猴看,猴子不怕,甚至殺猴子給猴子看,猴子也不怕。」這又是一個無厘頭的說法。首先,沒有腐敗當然就用不到反腐,如果今天反腐的力度絕對不見24史,豈非說今天的腐敗強度豈止是嚴重而已,而是絕對不見24史呢?其次,共產黨一直教育國民說,過去剝削階級的貪污腐化是其階級本性決定的, 是必然的。而今天存在的腐敗是西方的精神污染,是西方顛覆中共政權的第一步,是兩種決然不同性質的腐敗。共產黨從來說他們絕大多數的幹部是好的, 比較好的。現在卻說比封建社會就不錯了。
        二先生這句話才是要點,他說:「腐敗和意識形態無關,不管什麼樣的意識形態,都要面臨腐敗問題。腐敗是個社會病,不要把它和制度聯繫在一起。」說腐敗和意識形態無關,這可是顛覆性的提法了。修正了毛澤東思想。如果共產黨不是改造舊社會的黨, 他們執政的合法性在哪裡呢?哪為什麼不輪流坐莊,比比看誰的腐敗少一點呢?
        二先生說:「現在的八項規定很有效,在社會上已基本形成良好的輿論風氣。以前沒有感覺這種東西是見不得人的,現在大家知道了。這種東西不能反彈,一旦反彈,可以 說是你永遠也禁不住了,再搞那比登天還難。這個八項規定給全黨幹部確定了一個最起碼的、公開的社會底線。」二先生,您這就是侮辱人了,難道去年全國人都沒有或不知道社會底線,不感覺貪污,包二奶,通姦,買官是見不得人的?怎麼二流作家的道德觀連三流也不到呢?
        二先生是這樣給黨員領導幹部寫一句寄語的:以前講完課,一些地方請我題字,我就題了個「好好過日子」。但是很多非常聰明非常了得的人,就是不懂這五個字。要是懂得這五個字,何至於進去(坐 牢)啊?何至於從這個坐標系的正數跌下去,你不是跌到零啊,你是直接跌到負數。後來,他們又讓我題字,我覺得光說個「好好過日子」不像作家說的話,於是我 又加了兩句,「好好讀書,好好讀報,好好過日子」。
        原來在他的頭腦中還是面對滿清喊一聲喳,甩兩下馬蹄袖的臣子,要他們安分守己而已。二月河電視劇里最精彩的就是這文武百官的下跪,那些跑龍套的演員對此演得認真,出神入化。小時筆者的舅舅說過:這個禮節是滿清最落後的東西, 為什麼是馬蹄袖?因為你當臣下的就是畜生,往下一跪, 再一前俯,不就是皇帝的牛馬嗎?包衣是奴隸, 就是當了一品大官也是皇帝的奴隸。這樣的官員還有什麼開創精神?難道現今官員的底線就是好好過日子?
        寫歷史小說,有的就是以虛構的情節取勝,博一笑爾。有的是借古諷今,有的是以古論今,這都是作者的選擇。但就是不能拿小說當歷史,這應當是作家的底線。拍馬屁的文章總有人寫,可不能拍出屁股後面的屎來,把共產黨的先進性給拍沒了。

[img][/im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