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國初反腐形式嚴峻:毛澤東稱槍斃幾萬幹部才能解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6-28 0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2月21日 08:37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福州晚報》編輯部

  核心提示:毛澤東還表示:「全國可能須要槍斃一萬至幾萬貪污犯才能解決問題。」

  

  本文摘自:《福州晚報》2014年2月20日第B6版,作者:《福州晚報》編輯部,原題:《開國初期反腐曾經困難重重》

  重災區:貪污人數三至五成

  1951年11月,關於劉青山和張子善貪污受賄嚴重問題的報告就擺到了毛澤東的面前。隨後的調查更加觸目驚心。據稱,中央貿易部和中央財政部在全國各有職工30餘萬人,根據已經發現的情況,估計貪污人數佔全體職工總人數的30%至50%。其中中央貿易部「嚴重的貪污行為,(即貪污人民幣舊幣3000萬元以上)可能佔到總人數的0.2%~0.3%」;中央財政部「五千人的貪污案件中,貪污公款約53億元,平均每人106萬元」。[/b] 

    為了遏制這一現象,中共中央不得不採取行動,在鎮壓反革命運動尚未完成的1951年12月1日,毛澤東發出《關於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緊接著又在8日發出《關於反貪污鬥爭必須大張旗鼓地去進行的指示》,「三反」運動在全國展開。毛澤東明確講:「三反不反,黨就會變質。從二中全會算起,如十年內不進行三反,共產黨就會變成國民黨。」「三反」運動竟然推不動

  為加強對運動的領導,中共中央建立了以薄一波為主任的中央增產節約檢查委員會,並在黨政軍三個系統成立了各級增產節約檢查委員會。以前什麼運動只要毛澤東一喊便靈,而這次三反「硬喊不起來」。負責領導華東軍區「三反」鬥爭的陳毅就報告說「我們深深感覺到各級領導人,特別是中級以上,硬是推不動。」推不動的根本問題就是領導人「一部分不幹凈,首先害怕」。

  例如,西北局報稱:「天水專區稅務系統初步檢查,貪污幹部佔全體幹部百分之三十強。陝西二十七個縣公安局長中,有七個貪污。涇陽縣有七個區長以上幹部因貪污被撤職。已發現有縣級、專區級重要幹部貪污的,如渭南分區副司令員馬華廷有很多貪污行為。」

  中南局報稱:「江西金豁縣外派幹部二十六人,即有十五個貪污,十一個因此脫離革命逃亡回家,遂川縣外派幹部五十八人,只二人不貪污。」毛澤東估算要槍斃幾萬貪污犯

  因為種種複雜原因,「三反」運動一開始,就有推不動的感覺。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1951年12月31日下午,在中南海召開了由黨、政、軍、團、群等機關處長級以上幹部參加的黨委擴大會議,由薄一波和安子文出面宣布:中央所屬各部門,限期發動群眾揭發檢舉和坦白,1952年1月11日前必須向中央交出合格的報告,「違者,不論部長、行長、署長、處長、局長、科長、股長或經理,一律撤職查辦。」「不管什麼人,部長、局長……官僚主義、手上不幹凈的,一律撤職,撤職后不給飯吃。」薄一波還當場宣布將軍委技術部部長戴鏡元、中央交通部辦公廳主任張文昂和重工業部局長陸達三人「撤職查辦」的決定。

  毛澤東在看到西南軍區後勤系統的清查報告后就表示:「清出34%的貪污分子是合乎事實的」。並批示:「我們不怕貪污人數多,款數大,只怕不能發動群眾鬥爭,不能將大中小各類貪污分子全部弄清楚。」毛澤東認為,無論黨政軍民哪一系統,哪一機關,只要是大批的管錢管物的,就一定有大批的貪污犯。毛澤東還表示:「全國可能須要槍斃一萬至幾萬貪污犯才能解決問題。」他還說:「過去看聯共黨史,看見大批開除黨員,當時了解不深刻,現在才體會到這一點,只有這樣黨才能健康。」

  由於薄一波當時兼任中共華北局書記和華北軍區政委,為了儘快取得成績,薄一波專門召集華北軍區各部隊各軍區首長開會,要求「集中力量捉大老虎」,層層分配打「虎」數字。毛澤東發動「三反」運動,以運動的方式反腐,確實在短期內起到了作用,有效地遏制了腐敗的發展趨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