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理性眼光看待醫學和醫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6-21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 穎    2014年06月19日09:04    來源:科技日報   

  健康體檢,對於生命來說,有多大意義?這個問題應該是複雜的。

  日前,在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沒有像往年那樣致開幕辭,而是以《對疾病危險因素控制和疾病篩查的考量》為題作特邀報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韓啟德看來,當前針對疾病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實際結果是:極少一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被過度診斷,其中有些人反而健康受損……當提到做常規體檢的意義時,韓啟德說除去老年人,做不做健康體檢對死亡率並沒有太大影響。

  在這份報告中,韓啟德想表達的是醫療的局限性。他認為:醫療並非如你想象中那麼全能,一定要擺正醫療的地位。筆者認為,從對於醫學的態度上來說,韓啟德的理念並沒有什麼錯誤。因為,醫學只是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規律、預防和治療疾病、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的一門科學,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中,醫學真的不是萬能的,雖然我們要相信醫學,但是也要保持相對的理智。

  事實或許正如科學家所言,但是,人類對死亡的恐懼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自古說「好死不如賴活」。可以說人們對疾病的重視,正體現了這一心理的強烈影響。還有,民眾對檢查的重視,也大部分抱著「早發現,早治療」,希望在疾病的初始能夠治好,以免大病花大錢,花錢又受病痛的折磨。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即使知道治療的效果微乎其微,作為一般病人,包括那些從事醫生職業的人,只要條件許可,就沒有人會主動放棄干預,正像韓啟德所言:「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在1%的人裡面,還是在99%裡面的人。」病人堅持治療,甚至過度治療,其原因就是大家都存有僥倖心理,力求自己成為那「幸運的1%」。

  另外,雖然今天科學已經高度發達,但科學知識的普及到踐行,還是要受到種種傳統觀念的挑戰和干擾。比如,為了不落得「不孝」的名聲,家人特別是子女對醫生認為治療意義不大,或被告知無望存活的病人,依然不肯放棄治療,其中不乏舉債交醫療費的家庭,就是因為怕被輿論指責。

  「我們現在的醫療出了問題,不是因為它的衰落,而是因為它的昌盛,不是因為它沒有作為,而是因為它不知何時為止。」韓啟德認為,在宗教強盛,科學幼弱的時代,人們把魔法信為醫學,在科學強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們把醫學誤當作魔法。

  儘管這種描述或許有誇張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認,如今許多人對醫學存在過高的期許,甚至認為不管得了什麼病,到醫院交了錢、看了專家門診,就一定得給治好,如果治不好,就是醫生沒儘力。這種認識也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句傳播甚廣的名言,是美國一位名叫特魯多的醫生的墓志銘,也是他結合自己一生與疾病的鬥爭以及行醫的經歷,對臨床醫學的理解——醫學是有局限性的。對此,韓啟德在發言中用了一些數據,試圖證明對於有些疾病,醫療干預的效果並不明顯;另外,醫療干預在解決基本醫療問題時效果非常好,而如果用在臨床晚期病人身上,花很多錢但療效很差。從這一角度理解他的話,顯然不是慫恿大家「得了肺炎也不去治」,而是建議一方面對醫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方面,及早進行健康管理,別等到大病來襲才去求醫問葯。

  作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的現代人,我們不應該盲從任何一個觀點,也不應該偏激地看待任何一個問題。醫學確實不是萬能的,但它確實是有值得信賴的地方。我們應該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醫學。對它所掌控的領域充分信任,在它還有待發展的領域保留希望。這樣,我們的醫學才能更加穩定而快速地發展,我們才能享受到醫學所帶來的健康。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6-28 07:22 | 只看該作者
  

  韓啟德韓啟德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出生年月: 1945年07月籍貫: 浙江慈溪畢業院校: 西安醫學院入黨時間:  性別:民族: 漢族學歷/學位: 研究生/醫學碩士參加工作時間: 1968年12月

  人物簡歷

  韓啟德,男,漢族,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九三學社成員、中共黨員,1968年12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醫學碩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1962-1968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學習

  1968-1979年 陝西省臨潼縣多所基層醫院臨床醫師

  1979-1982年 西安醫學院病理生理學碩士研究生

  1982-1985年 北京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教師

  1985-1987年 美國埃默里大學藥理系進修

  1987-1988年 北京醫科大學病理生理教研室講師

  1988-1995年 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教授

  1995-2000年 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心血管基礎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1997年),九三學社北京市副主委(1997年)

  2000-2002年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醫學部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長、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01年)

  2002-2003年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2002.12按部長級待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2003-2006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2004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6-2008年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2008-2013年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2013-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

  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9: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