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世界前十位主要死因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5-30 1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缺血性心臟病、中風、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腹瀉病和艾滋病毒/艾滋病在過去10年中仍然屬於位居前列的主要殺手。

結核病不再屬於十大死因之列,但仍位居前15位,2011年使100萬人死亡。

慢性病在全世界造成的死亡數字不斷加大。肺癌(連同氣管和支氣管癌症)在2011年造成150萬(2.7%)例死亡,比2000年的120萬(2.2%)例死亡數有所上升。同樣,糖尿病在2011年造成140萬(2.6%)例死亡,比2000年的100萬(1.9%)例死亡有所上升。

道路交通傷害在2011年每天使近3500人喪命,比2000年增加了約700人,由此使其邁入2011年前十位主要死因之列。早產在2011年引起的嬰兒死亡數比2000年少了20萬人,但仍位居10個主要死亡之列。

主要死因

問:每年有多少人死亡?
2011年,全世界估計有5500萬人死亡。

問:什麼原因使更多的人喪命:是傳染病還是非傳染性疾病?
非傳染性疾病在2011年導致全球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二,比2000年的60%有所上升。四種主要非傳染性疾病為: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肺部疾病。傳染性、孕產婦、圍產期和營養疾患總共導致全球四分之一的死亡數,損傷引起的死亡佔總數的9%。

問: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大死因嗎?
是的,心血管疾病在2011年使近1700萬人喪命,也就是每10名死者中就有3名。其中,有700萬人死於缺血性心臟病,620萬人死於中風。

問:多數非傳染性疾病死亡情況發生在高收入國家嗎?
就死亡數字而言,在2011年發生的3600萬這一全球非傳染性疾病死亡數字中,有2600萬(近80%)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就非傳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比例而言,高收入國家的比例最高——所有死亡中有87%由非傳染性疾病引起,隨後是中高收入國家(81%)。低收入國家(36%)和中低收入國家(56%)所佔比例較低。

問:世衛組織常常說吸煙屬於位居前列的死因。煙草使用在哪些方面對死因帶來影響呢?
煙草使用是導致世界許多重要致命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的一個主要原因。總體而言,煙草使用與全世界幾乎十分之一的成人死亡相關。吸煙往往是引發致命疾病的隱蔽原因。

問:就死因而言,富國與窮國之間有哪些主要差別?
在高收入國家,每10名死者中就有7人的年齡在70歲或者更高。人們主要死於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痴呆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者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唯一主要的感染性死因。每100名死者中僅有1人為15歲以下兒童。

在低收入國家,每10名死者中幾乎有4人屬於15歲以下兒童,每10名死者中僅有2人年齡在70歲或者更高。人們主要死於傳染病:下呼吸道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腹瀉病、瘧疾和結核病合在一起在這些國家造成的死亡幾乎佔到所有死亡的三分之一。因早產和出生窒息及產傷而造成的分娩併發症位居主要死因之列,使許多新生兒和嬰兒喪失生命。

問:過去10年中的情況發生了何種變化?
在過去10年中,缺血性心臟病、中風、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腹瀉和艾滋病毒/艾滋病仍然屬於位居前列的主要殺手。

非傳染性疾病在2011年導致的死亡佔全球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二(3600萬人),比2000年的60%(3100萬)有所上升。僅心血管疾病在2011年造成的死亡就比2010年增加了近200萬人。

結核病不再屬於2011年十個主要死因之列,但它仍處於前15個死因,2011年使100萬人喪命。孕產婦死亡數從2000年的42萬人下降到2011年的28萬人,但這一數字仍然很高,令人難以接受——每天幾乎有800名婦女因妊娠和分娩併發症死亡。

每年仍有500萬人因損傷而喪命。道路交通事故在2011年每天使近3500人失去生命,比2000年增加了約700人,使其成為2011年前十位主要死因。

問:每年有多少幼兒死亡,原因如何?
2011年,有690萬名兒童未滿5歲就失去生命;幾乎所有(99%)的死亡情況都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不滿5歲兒童的主要殺手為肺炎、早產、出生窒息和產傷以及腹瀉病。瘧疾仍然屬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個主要殺手,導致該區域約14%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

2011年,約有43%的5歲以下兒童死亡情況發生在出生28天之內——新生兒期。最主要的死亡是早產,它與這一時期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一死亡相關。

全球死亡情況:概述

設想一個1000人的國際群體,代表著全球各地於2011年死亡的婦女、男人和兒童。

這1000人中:

有141人來自低收入國家,368人來自中低收入國家,322人來自中高收入國家以及169人來自高收入國家。
有153人為15歲以下兒童,412人為年齡在15至69歲之間的成人,435人為年齡在70歲或者更高的成人。

了解死亡原因有何意義?

在評估一個國家衛生系統的有效性時,最重要的辦法是估計每年的死亡人數和死亡原因,以及判斷各種疾病和損傷影響生活的方式。這些數字有助於衛生當局確定其所側重的公共衛生行動種類是否正確。

例如,如果一個國家心臟病和糖尿病死亡率在幾年當中迅速上升,就要著重關注開展一項有力的規劃,鼓勵採取能幫助預防這類疾病的生活方式。同樣,如果一個國家認識到大量兒童正在死於瘧疾,但僅有一小部分衛生預算被用於提供有效的治療,就可以作出調整。

高收入國家已經具備收集人口死亡原因信息的系統。多數中低收入國家尚無此類系統,只能通過不完整的數據來估算由特定原因導致的死亡人數。促進獲得死亡原因的高質量數據,對於改善這些國家的健康狀況和減少可預防的死亡至關重要。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