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拿大和美國工會一瞥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5-1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加拿大工會是政府批准的合法組織,成員300萬,均是自願參加。政府、環衛方面的員工佔了六成以上,企業、教育界人士約佔五分之一。蒙特利爾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人口300萬,公務員10000人,其中80%參加了工會。僅蒙特利爾大學工會,成員就達5000多人,這說明工會還是挺受人們歡迎的。
   
    但加拿大工會規定,政府高層官員及公司主管以上人員不能加入工會。
   
    加拿大工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會員權利,主要工作方式是進行談判。談判對象是資方代表或是政府及各級行政代表。工會每三年向會員廣泛徵求意見,這些意見涉及裁員、調資、休假,退休、保險、醫療諸多方面。一般說來,談判都很艱苦,但一旦達成協議,就有法律來保證其執行而不會落空。
   
    工會最大權利是罷工,但現在他們基本不採取這種過激方式。例如蒙特利爾大學工會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時期,教師們反映應該增加教授職位,工會便決定為此而努力。他們今年將與校方談判。他們表示,無論談判多艱難,也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以罷工相挾。他們認為,過激的鬥爭方式對勞資雙方,對員工和單位均無好處。過去採取過激烈的鬥爭方式,結果,不僅有的工會幹部被殺、被關,國家經濟也受到了損害。事實證明,溫和而又講策略的鬥爭方式並不意味著軟弱,反而它更容易取得成效。
   
    加拿大工人大會是全國工會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工會領導和大會代表每二年左右選舉一次。加拿大工會對會員交納的會費的使用進行嚴格控制和審計,有獨立的會計,有由專職人員組成的審計小組,並遂級公布帳目,接受廣大會員的監督。
   
    二 
   
    美國工會的組織結構、會員成份、會費來源、職能範圍、鬥爭策略均與加拿大相似。不同的是,近年來美國工會會員在不斷減少。據統計,美國工會會員率目前不足13%,比最高時的34%下降了許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美國的一些企業、公司近些年不再設工會組織,尤其是一些小型私營企業反對工人加入工會。
   
    二是隨著美國國內經濟結構的改變以及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美國僱用的其他國家的廉價勞動力不斷增加,而這些人是不能參加美國工會的。
   
    三是美國政府雖然承認工會的合法存在,但態度不積極,議會則一直反對工會。
   
    美國工會另一突出特點是比較注重對會員的培訓。他們努力從政府或企業那裡爭取到教育培訓基金,每三年對全體會員進行一次崗位技能培訓。美國一些大學的產業關係專業還設有工會課程,培訓工會工作者。
   
    美國工會的主要工作目標這些年也做了一些調整,它更關注以下內容:在國家制定有關社會保險、退休人員待遇等具體政策時,工會積極介入,反映廣大勞工的呼聲;藉助宗教組織和地方政治家的力量來推行工會的主張;為工人爭取本人及家庭應享受的各項權利;致力於增加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
   
    美國工會總部設在華盛頓,全國50個州都建有分支機構。每個州成立若干工作中心,比如紐約州就有31個中心。但他們之間的聯繫並不十分緊密,與歐洲國家相比,美國工會的組織系統是比較鬆散的。
   
    美國工會會員樂於交納會費,因為交納會費可得到每年增加5%工資的好處。這是工會替他們爭取來的,而你若是不加入工會,不交這筆錢,沒有工會為你爭取,增加工資相對就比較難了。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