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房價的驚天秘密

[複製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15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韻俊澤 發表於 2014-4-24 2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房價的驚天秘密

   在披露驚天秘密之前先回顧一下中國房地產崩盤論的幾種說法。
   
樓價過高論:多數人認為中國房價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長得這麼快這麼高是不可持續的,當護盤成本上升到無法承受的時候就是崩盤的開始。似乎有一些道理。

日本模式論:日本1990年代初房價見頂前,其股市率先崩盤。11個月之後,即在1990年11月日本房價見頂並轉入長達15年的漫漫跌途。中國股市走熊已四五年了,房市崩盤也就不遠了。似乎有可鑒性,但中國股市只是走入熊市,並未本崩盤。

經濟規律論: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微博)認為金融危機之後,美國與歐洲經濟已在逐步復甦,而中國經濟環境風險潛藏,目前的A股風險位居幾大股市之首,投資房產較多的人應儘快脫手,未來10年中國地產泡沫破裂的概率至少為99%。也有可鑒性,但,規律的建立是有前提條件的,前提不在,規律也有可能失效。

推斷論:最典型的推斷論就是依據華人首富李嘉誠撤資中國內地房市,拋了兩座樓盤,釋放出中國房地產將要崩盤的強烈信號。不知房地產業內大亨怎麼認為,王石只說2014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妙」,也沒斷言房市要崩盤。大家知到,拋售房地產有兩種可能,一是跑路,二是變現去投更賺錢的買賣。

   以上論斷單獨拿出來說都對,但是當往中國房地產市場上套時都不靈,原因是大家忽略三個最大的前提,就是經濟環境和經濟模式以及中央集權政府的意願。中國的經濟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不是西方的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二是中國的經濟環境是在中央集權政府呵護下給定的經濟環境,不像西方國家任其自由發展、自生自滅。三是中央集權政府的意願,大家都知道中央集權政府有很多弊端,在此不一一道來,但它也有無以倫比的優勢,就是能夠及時地宏觀調控國家的市場經濟走向按照中央集權政府的意願,聽起來不順耳,但這是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最強優勢,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中央集權政府有著上千年的管理國家的政治經濟理念更具優勢。那麼現今的中央政府願意將房價下調30%-50%或任其隨著自由市場崩盤?回答是堅決地否定。原因只有一個,為了國家的經濟穩定、為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大而言之,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能否做到?回答是堅決地肯定。為了對肯定的答案有所理解,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和新中國的發展史大家會略知一二。中國共產黨以西方政治家不可理解的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政治綱領解放了全中國並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在西方帝國主義嚴厲封鎖下以及蘇修的卡壓下解決了6億人民的溫飽問題;80年代初中國政府從文化大革命的廢墟中走出來,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讓唱衰中國經濟的西方政客及經濟學家的預言全部落空。今天,新一輪唱衰越演越烈,所不同的是,在唱衰隊伍中加入了中國「元素」--中國本土政客及經濟學家。可謂是中國人權的一大進步。
   
   中國房價到底怎麼走?房價不能下調30%-50%,開發商不願意,政府也不願意,又不能再長,老百姓不願意,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原地踏步,即維持全國整體現有房價在一定的窄幅空間震蕩10到20年(不排除個別城市,個別樓盤已跳樓價甩賣,這屬個別案例),因為現今的房價已把今後10到20年的漲幅通吃掉了,就必須停下來等待,等到各項經濟指標、各行各業以及國民收入均衡發展到和房價協調一致再一起向前發展。猜測現任中國政府很可能採取了「原地踏步方案」。好處有三,一是維護了改革30年來的經濟發展勢頭,對國家的政治經濟乃至國體政權能起到保護作用。二是維護了房地產商以及投資房地產的普通人的利益。三是部分地滿足了新一代年輕人不願房價再長的心理願望。這是一個三贏的方案。
   
    在這個方案下,有幾點建議:
已買了數套房產的人如果有更快更能掙錢的商業機會,可以效仿李嘉誠賣出房產去投見效快的新興產業,因為今後10到20中國房價漲幅較小,收益甚微,大量資金壓在樓盤,不升值,不是為商之道。如果你沒有投資經營才能,又沒有更好的投資項目,留著房產也是一個選擇。
還沒買房產的年輕人,如結婚需要,條件容許,可以大膽的購置房產,特別是購置一線城市的房產。風險很小。如眼下不需要住房,沒必要提前去買,可以等到窄幅空間震蕩到較低點去買。不過實際操作可能很難。

新韻俊澤 2014年4月23日於卡爾加里,加拿大

歡迎到我的博客踩踩  http://***/canadajunze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