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534)北大研究生打父暴露教育軟肋

[複製鏈接]

510

主題

606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華少年 發表於 2014-3-9 1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漢族博士后教你看世界(534): 北大研究生打父暴露教育軟肋

  □嵩陽書生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從湖南郴州老家來深圳幫助兒子帶孩子,沒想到得到的竟是身為公務員的兒子的辱罵和毆打。前天一早,59歲的老父廖祥光和兒子廖某再次發生衝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兒子撕破,身體多處受傷,左肩膀上被兒子用牙齒咬得鮮血直流,光明新區東周派出所已經介入調查。

  這名毆打父親的兒子,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深圳市光明新區財政局職員。對於記者「為何要打父親」的提問,廖某以「家庭矛盾」四個字回應。

  無獨有偶,就在一個多月前,「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瘋狂毆打妻子的一幕在媒體上曝光,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李陽透露了一個更為令人驚訝的事實:李陽從來都不叫自己父親母親爸爸、媽媽。「父母要拉一下我的手,我就會起雞皮疙瘩,我都不理解別人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為什麼會有擁抱啊、親吻啊……」

  其實在目前中國,孩子不孝順父母並非個案,更多的只不過是礙於面子和倫理道德而被掩蓋,否則也不會爆出公務員招錄需要孝順父母的條件,但恐怕越是如此,這種緊張的關係就越容易被掩蓋——孝順很容易變成一種表演秀。

  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不孝順的子孫?我們也許只能從教育中找答案。如果您是家長,您為什麼要送孩子去上學?如果您是政府領導,您為什麼要辦學校?這個有關教育目的的問題,看似簡單,但未必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回答。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都以「培育英才」為目的,家長讓孩子上學的唯一目的是考上名牌大學,在大學錄取榜的誘惑下,初中、高中對學生唯一的要求就是考出高分。為了能讓孩子考上大學,家長天天逼著孩子讀書學習,甚至不惜打罵孩子,完全忽略孩子的情商和「德商」。

  因為李陽的字不好,李陽媽媽當面撕碎了李陽20頁的作業,因為父母從小教育他要向革命先烈學習,做個堅強的孩子,李陽在做臉部理療時儀器漏電,也不敢吱聲,咬著牙挺著,後來發現臉上的肉都快烤熟了,他的臉上從此留下一塊疤。

  對於廖某的父親和李陽的爸爸,外界的人都認為他們很成功,北大的研究生肯定能讓全村的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李陽寫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就叫《我變態所以我成功》。結果就是這樣,大家都在講孝順,卻沒有人能告訴孩子,他們為什麼應該孝順父母,什麼才是孝順父母。

  李陽說:「我討厭父母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拉扯大,關我什麼事情?你們生我因為責任、因為沒辦法、因為順便,不是我要生下來的。」喬布斯在自傳中談及他的親生父親和母親時說:「他們只是生我育我的精子庫和卵子庫而已。」

  一個令人糾結的邏輯是:如果孝順是報答,那一給一報的實質豈不就是投資和交易?父母親情又在何處?如果孝順是禮貌待人,那該給的又豈止是父母?

  其實孝順是個中國特色的辭彙,在歐美國家他們並沒有這個概念,他們認為,所有人為追求自身需求而不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都是值得尊重的權利(亞里士多德);他們認為,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每一項權利,孩子也應學會尊重家長,孩子既不該「孝順屈從」一些觀點錯誤的家長,也不該侵犯包括家長在內的所有人的權利。

  1948年,聯合國提出教育目標是:充分發展人格,張揚個性,加強對他人自由權利的尊重。我國政府也於1974年簽署這一宣言,而目前培育英才的教育顯然背離這一宗旨。在我們的教育中,分數成績代替了教書育人,成堆的作業代替了情商教育,無原則的孝順代替了尊重他人。父母用暴力逼迫孩子屈從自己認為的真理,又用聽話乖巧的邏輯去教化孩子孝順。

  一個從來不知道自己權利自由的人不會知道他人的權利自由,一個不知道他人的權利的人如何會去尊重他人權利?一個骨子裡不尊重他人權利和自由的人緣何會善待父母?我們應該反思教育的責任。

  我們期待有一天,教育不為考試而為育人,孝順不是報恩而是真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