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疆「三區革命」的真相 -- 70年前的疆獨和中共

[複製鏈接]

267

主題

1020

帖子

107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mw2000 發表於 2014-3-8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疆「三區革命」的真相 -- 70年前的疆獨和中共

核心提示:希望通過本文讓網友們了解一段新疆的歷史。看看當年在野的中共是如何支持東突勢力在中國搞分裂的。

1944~1945在新疆伊犁、塔城和阿山地區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分離主義運動,分離主義分子甚至建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由於這次分離主義運動動搖了國民政府在新疆的統治基礎,在新疆拖住了近20萬國民黨軍隊,客觀上支持了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因此被共產黨吹捧成「三區革命」。1949年8月18日,毛澤東寫信給三區領導人阿合買提江說:「你們多年來的奮鬥,是我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運動的一部分。」事實上,所謂的「三區革命」是在蘇聯的全面扶持下發生的,目的是為了徹底推翻盛世才控制的新疆省政權,代之以由蘇聯控制的傀儡政府。

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插手新疆,妄圖將其「外蒙古化」,建立一個脫離中國的、為蘇聯控制的獨立地區,或者一個象外蒙古那樣的「社會主義國家」。

早在1933年,蘇聯就在北疆的阿山地區策劃了一次反新疆金樹仁政府的暴動,由阿山地區哈薩克族頭人沙里福汗策劃宣布獨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樹仁及時派兵鎮壓下去。同年接受蘇聯資助和培訓的和田人伊敏。布格拉成立了「和田埃米爾國」,自任「和田埃米爾」。

在 1930年代和1940年代,蘇聯多次試圖吞併新疆地區,將其改為「東突厥斯坦蘇維埃社 會主義加盟共和國」,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團體,最有影響的是阿不杜力克木。阿巴索夫的「新疆共產主義者同盟」。1944年的「三區革 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分離主義分子、蘇聯代理人、後任中共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的包爾漢曾自供道:「蘇聯方面大力援助了這個革命運動,使伊犁革命 形勢不斷發展,一直擴大到塔城專區、阿山專區,成立了『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也稱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這就是所謂『三區革命』。

它的影響還擴展到了南疆和西藏。「


1944年,新疆的東突分子以盛世才的「獻馬運動」為借口,在伊犁鞏哈挑動突厥暴民發起叛亂。與此同時,在蘇聯內務人民委員貝里亞親自坐鎮阿拉木圖指揮下,大批在蘇聯學習了特種作戰戰術的突厥極端分子也紛紛越過國境進入暴動地區,直接參与了所謂的「三區革命」。

叛亂初期,突厥叛軍利用國軍在伊犁河谷兵力空虛的契機,取得了一些「勝利」,一度佔領尼勒克。蔣介石盛怒之下命朱紹良接替了盛世才的職位調遣內地的國軍西進平叛,一舉擊潰了突厥叛軍。

蘇 聯不甘心失敗,繼續向伊犁的突厥恐怖組織提供軍火及人員的援助。於是在1944年11月7日這天的夜裡,突厥暴徒在伊寧暴亂,屠殺當地漢族軍民,姦淫漢族 婦女,連5、6歲的幼女都不放過,其殘酷程度超過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同時,蘇聯間諜、二台公路養路段段長列斯肯帶領蘇軍特種部隊在果子溝切斷了進入 伊犁的唯一公路——迪伊公路;突厥極端組織頭目阿巴索夫和蘇聯彼得·羅曼諾維奇·阿列克山德洛夫率領另一支蘇軍從霍城越界潛入了伊犁市區,隨後殺害了國民 政府官員,切斷了伊犁河大橋的交通。

國軍守軍一個排試圖重新奪回大橋,未出城即遭突厥暴徒伏擊。入夜,鞏哈一帶的恐怖分子繞道趕到伊寧城,開始四處進攻國軍守軍。暴動很快成功。於是這些兇殘的突厥狗再一次把屠刀揮向了手無寸鐵的漢族平民。

倖存的國軍守軍掩護一部分伊寧居民撤退到了惠遠老城和艾林巴克。殺紅了眼的突厥暴徒在蘇軍的協助下窮追不捨。12月31日,在數十架轟炸機和十門火炮的支援下,蘇軍軍官科茲洛夫指揮突厥暴徒攻下了惠遠城,國軍守將陳伯良、高煒用中正劍切腹自裁。突厥暴徒再屠惠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伊犁郊縣的數十萬漢族居民紛紛逃往焉耆,結果在至玉爾都斯山被蘇軍和突厥暴徒追及,隨後就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最後生抵焉耆者只餘三十多人。整個伊犁地區只有艾林巴克一地的國軍還在堅守……

艾 林巴克,在突厥語中為「臟園子」,位於伊寧東北,是全城最高處,北為飛機場,南是亂墳崗,原來是沙俄軍隊營房,當時是國民黨中央航空分校教導總隊。伊寧叛 亂后,城內軍民退守此地約8000人。從1944年11月9日,突厥暴徒開始圍攻艾林巴克,久攻不克。1945年元月10日,國軍第45師和預備役第7師 試圖救援艾林巴克,其中第45師一個團冒嚴寒跨越天山抵達伊寧東郊,遭到大批裝備精良、受過正規訓練的突厥暴徒圍殲。艾林巴克守軍見救援不成,遂決定冒險 突圍,突圍后殘餘2000軍民又被突厥騎兵追擊,守將杜德孚(預備第7師副師長)、曹日靈(預備第7師參謀長)戰死,最後這批死守艾林巴克的軍民僅有 800多人生還,其餘皆被屠殺。

伊寧淪陷后,大批東突分子手持大刀木棒,四處搜殺漢人。其中東北籍漢人無一人倖免,伊寧救濟院的殘廢漢人都被拖到河邊用木棒打死,數千婦女被姦汙。

1944年11月12日「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的臨時政府在伊寧成立。主席艾力汗吐烈是蘇聯 烏茲別克人,一個泛突厥主義者。在蘇聯農業集體化年代他從烏茲別克跑到新疆佈道,在佈道時他大肆鼓吹新疆實行徹底「獨立」的泛突厥主義思想,被盛世才逮 捕,從1937~1942年一直被關在伊寧的監獄。「三區革命」起來之後,在蘇聯的支持下,他奪得領導權,使他不僅是泛伊斯蘭主義者和泛突厥主義者的精神 領袖,而且還是「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軍政事務的最高主宰者。

1945年1月5日,該臨時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會上通過了九項宣言。在宣言中宣布:「永遠消滅中國在東突厥斯坦領土上的專制統治」,「建立一個真正、自由、獨立的共和國」。

1945 年4月8日,在伊寧市西公園(後來的斯大林公園,現在叫人民公園)廣場上,進行了一場東突分子的誓師大會。在大會上,偽政府主席艾力汗·吐烈發表了帶有泛 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煽動性講話,並給突厥叛軍各部隊授予標有伊斯蘭星月徽、寫有「為東突厥斯坦的獨立前進」文字的軍旗和寫有經文的白色伊斯蘭教教 旗。授旗后還進行了閱兵式。

1945年2月開始,伊犁的國軍基本陣亡。叛亂開始向北疆和南疆發展。7月在叛亂軍和當地暴徒的夾擊下,塔城國軍、政府人員和漢族群眾14000多人逃入蘇聯,塔城淪陷。

此 時北疆的阿山地區局勢更加混亂,烏斯滿和達列力汗兩次大規模進攻承化,那裡的國軍守軍英勇還擊,將之擊潰;8月7日,一支來自蒙古的騎兵部隊和達列力汗的 叛亂軍會合,第三次進攻承化,在國軍的抵抗下,仍然未能奪取承化;9月,叛亂軍獨立騎兵旅趕來,於9月6日攻破了城牆,國軍守將高伯玉率守軍和百姓 3000餘人棄城北逃,希望能進入蒙古避難,但在中蒙邊境奧爾尕提達坂遭到蒙方阻攔;9日,叛亂軍趕到,殘酷的殺害了高伯玉以下國軍官兵1130人。9月 20日,在阿山的暴徒被改編為叛亂軍阿山哈薩克族騎兵團,達列力汗為團長。

與此同時1945年4月,叛亂軍主力在蘇聯紅軍的步兵、炮 兵、裝甲車和飛機的支援和參戰下開始向迪化進軍,到9月將戰線推進到距離迪化僅150公里的瑪納斯河西岸。在南疆,蘇聯顧問納斯洛夫和阿巴索夫直出天山, 進攻庫車,在阿克蘇一帶和國軍展開拉鋸戰。在蒲犁,以蘇聯的托合托米什為基地的恐怖組織奪取了蒲犁等地,成立了偽「蒲犁專署」,隨後開始向英吉沙、喀什、 庫車進犯。10月,叛亂軍和國軍守軍對峙在這些地區。

叛亂軍和國軍對峙在瑪納斯河沿岸。國軍調集大批部隊,「死守大迪化」,第八戰區副司 令長官兼參謀長郭寄鞽奉命抵達迪化,將第46師部署在綏來,在這裡成立前線指揮部,第46師師長徐汝誠擔任指揮官,以瑪納斯河為第一道防線。謝義鋒的新2 軍軍部由綏來遷移到景化(今天的呼圖壁)為第二道防線。從青海趕來的整編騎兵第1師(馬呈祥)接替暫編第3師的防地,進駐迪化、景化一帶;暫3師調往焉 耆。第43軍楊德亮指揮的新45師加強伊吾、哈密的防守,其中徐達率領新45師一部防守在七角井。

儘管如此,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仍然十分擔心迪化將不保,在戰事最危急的時候,朱紹良曾經八小時內給蔣介石連發三份急電「……內乏可用之兵,外無一旅之援……迪化危在旦夕,卑職惟有以身殉職,與國共存亡,上報黨國……懇請鈞座速籌良策」。

后國軍援兵陸續開至,終於解了迪化之圍。

1945年期間,經南京政府與蘇聯交涉,雙方同意派代表進行談判。南京方面派出了張治中, 三區派出了熱黑木江(團長)、阿不都哈依爾。吐烈、阿合買提江三人代表團。蘇聯派出一位代表。經過八個月談判后,制定了11條和平條款,取消了「東突厥斯 坦共和國」的名稱,恢復伊犁、塔城、阿山三個專區的建制。

此後蘇聯仍試圖控制新疆地區,國民黨軍隊與「三區」軍隊隔瑪納斯河而武裝對峙。蘇聯代理人 包爾漢稱:「以後儘管國民黨不斷破壞和平條款,企圖派國民黨軍佔領三區,但是由於蘇聯的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堅決鬥爭,這一企圖始終沒有得逞,直到1949年 新疆和平解放,整個新疆才完全統一,三區軍隊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阿合提買江和阿巴索夫等人由伊寧經蘇聯領空飛往北平,參與中共政治協商 會議,在伊爾庫茨克附近失事。有分析家認為,這次事故可能是人為的。

所謂的「三區革命」一開始就是在蘇聯人操縱下的分離主義運動,運動中數萬無辜的漢人平民被大肆屠殺。但是,同為蘇聯人傀儡的中共,卻對「三區革命」給予很高的評價,1949年8月18日,毛澤東寫信給三區領導人阿合買提江說:「你們多年來的奮鬥,是我全中國人民民主革命運動的一部分。」1949年12月20日,曾經屠殺數萬漢人的三區民族軍被改編為中共解放軍第五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