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孩子是如何接受「愛國教育」?

[複製鏈接]

3996

主題

4055

帖子

5529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發糕 發表於 2013-10-15 16: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唐辛子

友人從國內來日本,聚會聊天時,聽說我家中有位正在日本上小學的小朋友,便問:「日本孩子是如何接受愛國教育的呢?」

「愛國教育」,似乎是中國人天經地義必須接受的教育。「愛國」對於中國人而言,也是個天經地義的詞,是否愛國,甚至是衡量中國人基本道德的一個底線。而故而國內友人有此一問。

中國對於愛國教育的強調與普及,與中國的近代歷史密切相關。近代以來的中國史,稱得上是一部始終處於弱勢的屈辱史,所以,有必要通過愛國教育,來增加對國家的愛與信念。

而日本的近代發展史與中國正好相反,因此,中國人認為天經地義的「愛國教育」,在日本的處境也顯得完全不同。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駐日盟軍總部不僅監督日本修訂了和平憲法,還對於日本的教育制度進行了徹底改造:通過對於「人性·人格·個性的尊重」、「徹底的民主主義」、「建設和平的文化國家」等教育理念,希望徹底瓦解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從根本上消滅日本人國家主義意識。

這份在駐日盟軍監督下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從1947年3月開始實施起,一直到2006年日本政府頒布新的「教育基本法」為止,在近60年的時間內,一直左右著日本教育界言行、影響著戰後出生成長的日本人的思維模式。

在這樣的教育方針下,連「升國旗·唱國歌」這種在其他國家理所當然的事,在日本也可以上升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贊成派和反對派為此爭論不休,各執一詞。日本廣島縣世羅高等學校的一位校長,甚至為了是否應該「升國旗·唱國歌」而選擇自殺,臨終前留下遺書:「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無可選擇,無路可走。」

那麼,日本是否真的就沒有「愛國教育」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儘管日本失去形式上的「愛國教育」,但實質上的「愛國教育」是存在的。而且從移民人數來看,沒有接受「愛國教育」的日本人,遠比天天接受「愛國教育」國家的人,更愛自己的祖國。

所謂形式上的「愛國教育」,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喊愛國口號、背誦愛國句子、學習愛國文章,宣誓要用自己的生命與熱血保衛國家,時刻記住「我是X國人」,等等這些,都屬於「形式愛國教育」。而「實質愛國教育」,是指什麼呢?這兒可以舉幾個例子。

我家小學生在二年級上社會課時,學校老師組織孩子們去學校附近的超市參觀,在超市裡,孩子們知道了食品的進貨渠道、食品的品質保鮮規定、過期食品的廢棄處理等等,孩子們由此知道:自己所在社區超市販賣的食品,是安全的、讓人放心的。

三年級的社會課,學校老師則組織孩子們去了本市的垃圾處理場。在垃圾處理場參觀了大半天回家的小朋友,心情十分激動,因為她沒想到:為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垃圾處理場對於垃圾的分類要求十分嚴格,為了保證垃圾回收質量,不惜使用人工進行手工選別。看到這一切的小朋友感概萬分,回家后十分嚴肅地對我說:

「媽媽,以後家裡扔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一定要仔細分類。那些可以回收的牛奶包裝、飲料罐,也一定要記得沖洗乾淨才能扔。媽媽你不知道垃圾回收場的工人們有多辛苦,我們只要有一次做得不夠好,都會給他們添麻煩,增添他們的工作量。」

四年級的社會課,學校老師組織孩子們去的是本市的凈水場。參觀完整套凈水流程的小朋友,從凈水場帶回家一瓶水,驕傲地對我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這兒的水,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的,是可以放心飲用的安全凈水。」

什麼是「實質的愛國教育」呢?我相信上面我家小朋友從社會課所學到的東西,就是「實質的愛國教育」: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家裡所購買的食品是安全的、自己家裡所飲用的水是放心的。還有正確的扔垃圾,所保護的不僅僅是地球,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自己所擁有的整潔的居住環境。我相信:這種從孩子們日常生活入手的、有關衣食住行的社會教育,才是真正的「愛國教育」。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愛國教育也是如此:先懂得愛自己、愛家人,然後懂得愛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愛身邊的環境和一草一木,最後才有可能將愛擴展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