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堅守崗位的四大理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舟行天下 發表於 2013-8-27 1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舟行天下 於 2013-8-27 18:41 編輯

據睿仕管理諮詢公司(Right Management)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三分之二(64%)被雇傭的美國人表示,在過去12個月內,他們收到過不同公司「試探性的」或者確定的工作邀請。而且據勞工統計局報告,隨著機會的增多,人們並沒有放過這些機會,四月份的離職率比經濟衰退最嚴重的時期提高了39%,達到210萬人。


    但在另一方面,你的潛在僱主並不是唯一正在裁員的公司。再就業服務公司查林格、格雷及克里斯馬斯(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對美國公司公布的裁員數量進行了跟蹤,7月3日報告稱,六月份的計劃裁員數量比5月份增加了8.2%。


    要想了解當前複雜的就業形勢,可以參考就業網站Glassdoor最近一個季度的《就業信心調查》(Employment Confidence Survey):43%的全職員工認為,他們在未來六個月可以找到一份很棒的新工作,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高。但與此同時,超過五分之一(22%)的人 「擔心他們在未來六個月可能下崗」,達到2011年初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安妮•史蒂文斯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考慮跳槽的人「都應該抱著比經濟繁榮時期更謹慎的態度,仔細考慮潛在的負面後果。」史蒂文斯是波士頓高管培訓公司ClearRock的主理合伙人。她認為至少目前應該堅守當前的工作崗位,同時給出了四條理由:


1. 目前仍然是買方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每個職位空缺有3.1個人競爭,相比2009年7月歷史最高的6.7個人並不算太可怕——但史蒂文斯發現,在危機爆發之前的2007年11月,每個空缺僅有1.6個人競爭,目前仍然是當時的兩倍。可既然你已經收到了工作邀請,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史蒂文斯表示,這是因為,大量合格的候選人會降低你的市場價值:「工資和總體薪酬可能遠遠沒有經濟好轉之後換工作那般誘人。」

2. 目前,新員工面臨更大的壓力。史蒂文斯說:「進行招聘的公司希望聘用的人能立刻帶來顯著的影響,比如增加銷量、削減成本或提高效率等。在經濟繁榮時期,僱主按照慣例會給新員工六個月時間來證明他們自己的能力,但現在這個時間被縮短了一半。」這不見得是壞事,但在接受新的工作邀請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了解公司的預期,同時確認自己是不是能夠達到對方的預期。


3. 最後被聘用,最先被解僱。史蒂文斯說:「新聘用的員工在裁員風暴中可能首當其衝。一方面,你做出成果的時間縮短,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合格的候選人可供選擇,這意味著僱主通常會比經濟繁榮時期更快做出決定——而且,提供的賠償金也會大打折扣。」當新人與新公司的文化契合不夠完美的時候,尤其容易出現這樣的結局。在不穩定的經濟狀況下,無摩擦的團隊合作,以及實現集體目標的要求,變得日益緊迫。她補充道:「不適合的人很快就會被淘汰。」所以,在接受新工作之前,一定確保可靠的崗位契合度。


4. 差異並不總是好事。史蒂文斯說:「有些人會因為一件孤立的小事或一次負面的績效評估,或者因為與上司吵架而辭職,後來卻又後悔。」史蒂文斯見過許多跳槽之後後悔的例子。既然在當前的工作中唯一讓你苦惱的是那位難纏的上司,為什麼不考慮在公司內部尋找其他機會?


    另外一種可能:等著他離開。大量研究表明,管理者平均每兩年更換一次工作——要麼辭職去其他公司,要麼明升暗降。你的上司快到「兩年之癢」了,尤其是你說他「很有野心」,或許不用等到兩年他就已經不在這裡了。許多辦公室里的送別派對其實都是為了慶祝某人終於離職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