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深知觀點:薄案是中國法治進程的里程碑
[列印本頁]
作者:
沙灘豬頭
時間:
2013-8-19 11:17
標題:
深知觀點:薄案是中國法治進程的里程碑
據新華社濟南7月25日電,薄熙來涉嫌受賄、貪污、濫用職權犯罪一案,經依法指定管轄,已由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薄熙來案,必將成為近三十年來乃至建國以來最特殊的案件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案涉及三個特殊之處:首先是薄熙來本人身份的特殊性,其次是薄熙來從政施政過程的特殊性,最後是薄熙來案所發生的中國社會大背景的特殊性。
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分化都已經很明顯,幾乎在所有關涉中國前途的重大問題上,都存在二元對立乃至多元對立的聲音。薄熙來案最特殊和最複雜的地方,不在於他革命元老後代的身份,也不在於他落馬前政治局委員的職位,而在於他可能是中國最狡猾的那類冒險型腐敗分子。根據濟南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的指控,「被告人薄熙來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貪污公款,數額巨大;濫用職權,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情節特別嚴重。」如法律最終公正地裁決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等罪名成立,那麼薄熙來就是一個典型的政治投機分子。縱觀薄熙來的從政經歷,他缺少與普通百姓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懷和人民立場,更多是一副公子哥式高高在上的精英心態。他缺乏腳踏實地地苦幹精神,卻有不少投機賭博、誇張作秀的賭徒心態。在90年代,他是招商引資改革創新的先鋒。2007年前後,中國的社會生態與90年代已經大為不同,於是他在重慶期間又大唱特唱革命歌曲、大捧特捧毛澤東思想、大樹特樹鄧小平理論、大唱縮小兩極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的高調,大揚特揚雷鋒和焦裕祿精神,他表現得比誰都愛國、革命、親民,他也通過略施小惠贏得了平民百姓的一時稱讚。然而,只有當潮水退去時,你才能知道誰在裸泳。薄熙來種種行為的本質,並非他口頭上宣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是試圖謀取更大的權力以維護其個人和家庭私利。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憲法、黨章以及十八大報告確立的中國社會的指導思想。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在中國大多數民眾以及真正的共產黨員中間有十分深厚的根基。然而,在腐敗墮落、蛻化變質的黨員幹部中間,在外資利益集團中間,在新生的資本暴富群體中間,以及在依附於前三者之上的知識分子和媒體從業人員中間,信奉的主要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多數民眾迫切希望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共同富裕,避免蘇聯東歐悲劇在中國重演。薄熙來正是看到其中有機可投,於是在重慶豎起了紅色大旗,欺騙和迷惑了不少善良的民眾和知識分子。
因此,對於薄熙來案,一些民眾和知識分子呼籲從輕發落,而國際反華勢力及其在華代理人則施加壓力要加重對薄熙來的懲罰,他們唯恐天下不亂,意圖借薄熙來案攻擊中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基本的政治經濟制度,乃至挑動左右互斗製造政治動亂。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對中國法治進程的不良干擾。
薄熙來案是建國以來最複雜最特殊的案件之一。對於此案,中國的司法部門做到了不枉不縱,即沒有因為前者的瞎折騰而網開一面,也沒有因為後者的強大壓力而蔑視薄熙來的基本人權。薄熙來得到了與其罪行相適應的懲罰,各種政治集團和政治壓力都沒有能夠左右司法部門對薄熙來的審判。薄熙來案得以依法審理,這是中國法治進程的一個偉大進步。
法治社會的主要形態,一是憲法和法律體現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二是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資本主義社會相對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而言,是一個法治社會,主要原因是資產階級革命消滅了特權階級,初步實現了政治上的平等。然而資本主義的法治是不完全的法治,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經濟上的嚴重的不平等,這也導致其政治平等流於形式。以美國為例,其憲法和法律很大程度上更多地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富豪犯罪后常常由於其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力量使其免於遭受法律懲罰,而窮人則完全不同。在美國,無論是立法權、司法權還是行政權,都更多地受資本影響和控制,因此,美國法律的天平並不平衡,它總是導向一小撮資本寡頭一邊。因此,在美國,最高權勢集團的犯罪行為都處於陰影之中,永遠無法得到法律的懲罰,不了了之的肯尼迪案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中國的法治建設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需要細節的完善。然而對比薄熙來案和肯尼迪案就可看到,中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在根本上已經優於美國。薄熙來案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信心,中國的政治人物,無論他是誰,只要觸犯了法律,他就會受到法律不偏不倚的審判和制裁。而在美國,究竟是哪些權勢人物策劃了肯尼迪謀殺案,仍然是個法律無法觸及的禁區,美國的法律在最高統治集團面前,只是個被任意蹂躪的小姑娘。
薄熙來案是對中國法治進程的一個嚴峻的考驗,中國順利地通過了這個考驗,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這首先得益於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全社會創造的良好的法治環境,使司法部門能夠排除形形色色的國內外干擾,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公正嚴謹、不偏不倚地依法審理薄熙來案。其次,這得益於中國社會及中國人民本身的進步和成熟,得益於人民群眾對司法部門的監督能力和監督效果在不斷加大,這迫使司法部門必須嚴格依法審判薄熙來案。中央政法委日前出台的關於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指出,公檢法應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因此沒有人敢於試圖包庇薄熙來的罪行或者侵犯薄熙來的應有人權。
由於能夠比資本主義實現更徹底的經濟平等和政治平等,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比資本主義擁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人民群眾是歸根結底的力量,自上而下的落實群眾路線與自下而上地加強群眾監督,是促使公檢法系統進一步在法治道路上前進的根本動力。當然,在完善的制度和監督機制建立之前,公檢法幹部的黨性原則、政治信仰、道德標準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強大的法律意識,將彌補制度的不足。這就是說,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歸根結底依靠人民群眾,但在某些環節上黨中央領導的幹部群體將發揮關鍵作用。也就是說,在現階段領導幹部的純潔性是保障中國法治進程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中共黨史上高級幹部犯錯誤總會給黨的事業帶來損失,然而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情況,一種是由於簡單幼稚經驗不足所犯的錯誤(如陳獨秀、李立三等),一種是為個人利益搞政治投機所犯的錯誤(如各種腐敗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及叛黨叛國的叛徒),前者是人民內部矛盾,後者帶有敵我矛盾性質。如果說新中國前30年流行向左投機革命的話,后三十年則流行向右投機改革。
任何社會都存在左中右的政治光譜,太陽底下,概莫能外。我們不必諱言當代中國不同階層的利益及意識形態的分化。然而,左中右之上,還有國家利益,還有道德底線,還有黨紀國法。只有左中右的代表人物都遵守以上三條底線,相互之間才能溝通交流,才能不斷擴大共識彌合分歧,才能最終推動中國前進。無論是信仰共產主義還是信仰自由主義還是信仰宗教神佛,只要是真誠地理想主義者,就比腐敗分子高一層次,所有有信仰的理想主義者應該結成統一戰線,防止被各類投機分子所分化瓦解。左中右各群體都應避免被薄熙來式的投機分子引入歧途。值得警惕的是,由於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整體處於低潮,國際壟斷資本及在華依附性資本勢力極其強大,總得來說,投機「右」比投機「左」要更加划算。因此,右翼陣營中薄熙來式的投機分子和腐敗蛻化分子更加多,他們披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普世價值」、「民主自由」等漂亮外衣,其實可能比薄熙來更加腐敗墮落,危害也更大嚴重,很多人不光是腐敗的問題,更加嚴重的是叛國罪行。審判這類人物,是自薄熙來案后,中國法治進程必須要過的重要關卡,也是關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死攸關的艱苦戰鬥。
當然對於保守型的腐敗分子來說,冒充成不偏不倚的中間派最為穩妥,尤其是在中基層幹部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對於左中右各群體來說,擦亮眼睛,警惕並劃清與自己陣營中投機分子和腐敗墮落分子的界限,是眼下的當務之急,這不僅符合自己的理想信仰,更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者:
雲海暖流
時間:
2013-8-19 11:40
中央每個人都財產公示出來。否則都是屁話!政治鬥爭而已。
作者:
11nn93n9
時間:
2013-8-20 11:01
是共產黨一黨執政優越性被打破的里程碑。黨給薄熙來最什麼結論,都是在狠狠地打自己的耳光,都是在剝掉自己法制的光環, 都使在毀掉人民對黨的信任。
作者:
一針濺血
時間:
2013-8-20 15:05
大陸中國其實已經不能稱為「國家」,而是特權家族的公共奴隸園、私人領地!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