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享:我發現的長壽秘密

[複製鏈接]

5454

主題

5515

帖子

763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命百歲,一直是人類的一個夢想。千百年來,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卷帙無以計數;如今的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傳媒,更是無時不在給人們介紹著這方面的知識。人們的生命意識、健康意識空前提高。然而,我總覺得今天的人在許多方面都做得有點「過」——把生命這個「孩子」太嬌生慣養了。另外,人們按照書本知識對待生命,按照傳媒的「話」生活,不僅會使一些問題越來越複雜化,往往還會造成離題萬里的情況。所以,觀察是極其重要的——無論是搞科研,搞創作,還是對待健康,對待生命,都要忠於自己的觀察——沒有觀察得到的這個來自於生活的「第一手資料」作為基礎,一切結果都是空中樓閣——因為這是唯一正確的一個起點。而對於如何才能長壽這一個問題,我也做過一些思考。但我常常感到自己幾乎被書本知識給「折磨」糊塗了。於是,我從觀察中入手,得出以下結論:
  
貧窮能使人長壽——我的家鄉在渭北高原上,那裡除了天很藍,雲很白,陽光很燦爛,空氣很新鮮外,便是一片荒涼。在我的記憶中,貧窮一直籠罩著我的家鄉。鄉親們住在土窯洞里,吃的是五穀雜糧,喝的是窖水,沒有錢吃肉,也沒有錢看病。可是,怪,我們家鄉的人,個個身體都很結實,特別是姑娘們,個個臉蛋都像紅蘋果,看起來非常健美、可愛,小孩子一個個就像鐵圪瘩,三九寒天光著屁股站在院子里撒尿,沒事。村子里幾百口子人,一年到頭沒有聽說過有幾個人害病。那時候我們上頓下頓吃雜糧,但沒有聽說過誰害胃病。什麼高血脂,高血糖之類的疾病,更是沒有聽說過。——我們村裡過活過九十歲的老人中,沒有一個是富人。
  
當然,貧窮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連最起碼的營養需要都得不到,那麼,生命的花兒也會過早的凋謝……
  
勤勞能使人長壽——我們村裡的幾位老壽星,個個都很勤勞,從早到晚手不失閑。前不久我探家,在我們的村頭遇到一位老人背著一捆青草,我認出了他就是年已過九十的雙全叔,便上前向他打招呼,他見是我回來了,趕快把背上的那捆青草放下來和我說話。從談話中我得知,他每天要割這樣三捆青草,餵了五隻羊。說完話,我把那捆青草往他背上扶,嗨,這麼沉,要是我,根本背不動。相反,我看到許多整天無事事的人,閑得發慌的人,大都活不到他這樣的年紀。
  
單調的生活能使人長壽——我們家鄉的那些長壽的老農民,面對黃土,背朝青天,或鋤草,或挖地,進行著十分單調的勞動。他們不讀書,不看報,很少與外界接觸,所有的娛樂活動就是在勞動之餘打打撲克,說說閑話。他們不會玩弄權術,不會用假話騙人,更不會挖空心思去搞關係網——他們過著「實實在在」的生活,而這種單調的較為原始的生活其實就是我們人類「最基本的方式」,它與自然與人的天性是和諧的,所以它能夠有利於人的健康長壽。
  
沒有規律的生活使人長壽——不忌煙,不忌酒,不忌食,不忌時間,這是我所見到的長壽者的共同特徵。我們村裡的人,農忙時一天二十四小時只打個盹就可以了,農閑時每天都要睡到太陽一竿多高了才起床。下雨天就是農民的假期,每到下雨天,家家戶戶都捂著被子睡覺,雨下幾天就睡幾天。我們村的那些老壽星,個個嘴上都叼著個長煙袋,一有時間,就巴嗒巴嗒抽個不停。在他們中間,我還沒有見過誰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的情況。它們吃飯也沒有時間,什麼時候想吃就去籠里拿個饅頭,什麼菜也不要便大口吃起來。有個老壽星一輩子像泡在了地里一樣,家裡人經常要給他去送飯。送去的飯要在地頭放涼,他過來后五口並作三口,快快吃完后再去幹活。
  
不講衛生能使人長壽——這一點看來是不科學的,也有背於人們的共識,就連我本人,也是想不通的。但是,我見到的那些近百歲的老人,確實都不講衛生——他們的衣著破爛且不說,只說一件衣服只要穿在了他們身上,一次不洗就可以穿到底。有的老人長年不洗臉,兩手黑得像鐵,照樣拿東西吃。我們那裡風大,年紀大的人經常愛流淚,這些老人就用自己的黑手和贓衣角擦眼睛。你說農民贓,整天和土打交道,身上不可能不什麼也不沾。可是在農村很乾凈很講究衛生的大有人在。只是,在長壽的人中,沒有一個這樣的人讓我推翻這連我本人都想不通「事實」。
  
樂觀的生活態度能使人長壽——我們村時有好幾個「老不正經」——其實只是這些人愛開玩笑,沒大沒小,像是老小孩,什麼時候都是竹笑容滿面的,見誰惹誰玩,說話沒輕沒重,沒高沒低。有個人愛唱戲,整天曲不離口,有一年青黃不接,他家裡缺糧,一天,已過了午飯時間,他還沒有回來,家裡人以為他出去弄吃的去了,後來才知道他在柿子樹下給幾個孩子都唱戲玩,樂而忘返了。還有一個人原先打過仗,國家每月給他發八元錢生活費,他領了工資后先大吃一頓,然後再買點酒或捲煙之類帶回來,與村裡老朋友共享,到了沒錢花的時候,他還是樂哈哈地說,等著吧,我快發工資了。像他這種幽默、樂觀、把人生當成了「藝術」的人,能不長壽嗎?
  
以上我說的這些,雖然是事實,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仍然是個「個案」,希望朋友們能理解我寫這篇文章的用心——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我們的生活——這是很必要的……卻不要把這一「個案」當作普遍的真理去加以效仿,否則,違背了科學精神,必然找不到通向真理的正確途徑。(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