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敘利亞戰局現驚天逆轉 揭敘政權未倒台重要原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6-7 1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敘利亞戰局現驚天逆轉

美國5日用「最嚴厲的措辭」譴責敘利亞政府軍對戰略重鎮古賽爾的攻擊,並稱伊朗、真主黨和巴沙爾政權的結盟是「暴政者夥伴關係」。

英法則繼續堅稱敘政府在軍事行動中使用了化學武器,要求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但聯合國專家認為法國的指責缺乏足夠證據。

美英法「惱羞成怒」源於敘利亞戰局的重大變化:古賽爾鎮的激烈戰鬥已經進行了兩周。俄《觀點報》6日報道稱,古賽爾鎮部署的反對派武裝力量佔全國的40%,這個重鎮的失守對反對派武裝是個致命打擊。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6日報道,敘國家電台5日發表罕見聲明,聲稱奪取古賽爾「給所有那些參與對敘侵略的人發出了明確的信息」,戰爭的趨勢正在發生轉變。

親敘政府的媒體稱,政府軍正在準備下一場戰役,攻佔北部城市阿勒頗。勝利的天平向巴沙爾政權傾斜,伊朗則已經向「敘利亞人民的勝利表示祝賀」。

西方尷尬地發現,在替巴沙爾政權進行很多次的倒計時之後,敘政府軍仍表現出很強的戰鬥力。「中東在線」網站稱,除非美歐軍事介入,否則巴沙爾政權會一直「活得好好的」。

揭秘敘政權未倒台重要原因

自2011年3月以來,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歐美先後要求巴沙爾下台,反對派也在多方支持下逐漸壯大,但敘政府軍卻令人驚訝地扛過反對派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並於近期發起反攻,在大馬士革、霍姆斯、阿勒頗以及伊德利卜獲得重大進展。而在利比亞動蕩中,卡扎菲只撐了8個月就被打死。

敘利亞軍隊為什麼這麼能扛?原因很多,除了反對派武裝迄今為止沒有形成系統的指揮與控制體系,反對派的「路線圖」也模糊不清之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政府軍的核心骨幹是阿拉維人。

《環球時報》記者曾先後5次赴敘利亞採訪,深入政府軍與反對派控制區,了解到的一個重要事實是,敘利亞政府軍的核心骨幹是阿薩德家族為代表的阿拉維人。這些阿拉維人構成敘利亞精銳共和國衛隊的全部,空軍飛行員的98%,特種戰部隊的100%,以及首都駐軍的全部。在敘利亞全國人口僅佔17%的阿拉維人非常清楚,一旦巴沙爾政權倒台,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遜尼派穆斯林的打擊與報復,用塔爾圖斯基地司令穆罕默德上校的話說:「阿拉維人除了戰死外,沒有退路與中間道路。」

事實上,《環球時報》記者兩度前往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北部,包括交戰最激烈的阿勒頗,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阿勒頗大小反對派頭目均承認:「反對派『自由軍』中沒有阿拉維人,甚至連逃到鄰國的普通難民中也沒有阿拉維人。」阿拉維人構成的敘利亞政府軍的鬥志成為政府軍支撐甚至反轉的最重要基礎。

這一因素對敘利亞國家來說並非福音。美國《時代》周刊稱,在和平穩定時期,信仰上的差異被掩蓋:因為所有伊斯蘭教信徒共享總體原則,而強烈的民族身份也使得敘利亞人團結在一起。但黎巴嫩的宗教學者哈尼法斯在布魯金斯學會報告中稱,當國家處於弱勢,教派主義就會崛起。人們回歸到他們的主要身份,而一個社會的宗教派別越多,這個國家也就越虛弱。

教派因素讓敘利亞分裂的危險增大,但卻保證巴沙爾政權守住底線,不會遭到卡扎菲那樣的突然潰敗。伊朗伊斯蘭電台報道稱,以色列安全機構和美國以及英國情報局都認為,敘利亞政府已經度過了垮台的階段。

敘利亞自由軍被指使用中國導彈擊落直升機


敘利亞戰場上的疑似「中國武器」,引起軍事愛好者和觀察人士的注意。

敘利亞國內衝突進入第三個年頭,隨著更多「萬國牌」軍火流入該國,局勢緩慢地向有利於反對派武裝的方向轉化。最近,一段反對派士兵使用疑似「中國造」導彈的視頻在互聯網上流傳,儘管其真實性無法被第三方渠道印證,還是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或由第三國流入敘境內


這段由「敘利亞自由軍」(FSA)提供的視頻,據稱系2月24日拍攝於阿勒頗附近地區。畫面顯示,一架貌似敘政府軍所屬的俄制米-8直升機在遠方飛行,數秒后,單兵肩扛式防空導彈(MANPADS)發射的聲音響起,直升機隨即中彈起火,旋轉著向地面墜落。鏡頭接著轉移到近處一名著便裝的武裝人員身上,此人一邊歡呼,一邊揮舞已使用完畢的導彈發射器——從發射裝置的外觀判斷,它與中國製造的「飛弩」-6型導彈十分相似。

在此之前,業內極具影響力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已提及敘反對派裝備疑似「中國導彈」的情況。該刊2月27日刊文稱,擁有「飛弩」-6的是FSA的「卡塔布·卡薩斯旅」(Kataib al-Qasas)。來自路透社的消息稱,這支隊伍活躍於代爾祖爾省,佔領了幼發拉底河畔的庫巴爾鎮(Al-Kubar)。敘政府軍於撤離前堅壁清野,將該鎮化為瓦礫。

經過連續數月的交火,傷亡嚴重的敘利亞政府軍在地面戰中無法取得上風。目前,他們愈發頻繁地依賴空襲和空中運輸,維繫代爾祖爾省內各據點間的聯繫。相應地,「卡塔布·卡薩斯旅」想方設法打擊當局的空中力量,使用了從高射機槍到肩扛式導彈的各種手段。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分析稱,敘反對派武裝曾大批使用蘇制薩姆-7和相對較新的俄制薩姆-24導彈,但擊落政府軍直升機的視頻,系首次顯示其獲得了非俄制導彈。儘管反對派士兵聲稱所有同類武器都是繳獲的,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向敘利亞提供過「飛弩」-6,它更可能來自第三國。距敘利亞最近的、擁有該導彈的國家是蘇丹和巴基斯坦。

外來軍援改變戰局平衡

按照中國軍工企業在防務展會上提供的資料,「飛弩」-6型導彈的最大射程為5500米,可打擊3500米高度的飛行器。這款導彈擁有金字塔狀的錐形頭部,並採用獨樹一幟的「套接式」尾翼,比較容易辨認。外媒注意到,中國中央電視台稍晚些時候也轉播了相關視頻;如果敘利亞反對派的說法可靠,那架直升機可能是「飛弩」-6獲得的首個戰績。

中國一直反對對敘利亞進行武裝干涉。如今,疑似「中國導彈」出現在這個戰亂的國度,並不能證明中國已涉足這場遙遠的衝突。實際上,敘利亞目前的情況與前些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頗多相似之處,外界很難摸清流入該國的武器究竟是何來歷。特別是一些與巴沙爾政權不睦的國家,自第三方秘密購入軍火,再經約旦、土耳其等鄰國將其輸送給敘反對派武裝;在這種情況下,原產國無法有效掌握這部分武器的最終使用者。

《簡氏防務周刊》舉例指出,敘利亞戰場上之前就出現過前南斯拉夫生產的M79型反坦克火箭以及40毫米榴彈發射器,而敘利亞當局從未採購過這兩款裝備。對此,美國《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某中東石油富國從克羅埃西亞購置剩餘軍用物資,並從2012年12月起向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供應,兩個半月來,已輸送了數千支槍械及大批彈藥。

敘反對派武裝的裝備不斷升級換代,無疑得益於外部援助。然而,歐美諸國就此所持的態度始終比較謹慎;在華盛頓,儘管國務院和五角大樓都表達了加強援助敘反對派的意向,但殺傷性武器依然不在援助物資之列。還有消息稱,為防止敘北部傾向原教旨主義的武裝派別獲得優勢,美國政府要求那些「出錢出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國家加大對「相對溫和」的敘南部武裝組織的支持力度,以確保敘反對派內部的勢力平衡。

美國軍控問題專家馬修·施羅德指出,這一現象(疑似中國導彈現身敘利亞)表明敘反對派獲得武器的渠道正發生變化。長期關注敘利亞戰事的英國人埃利奧特·希金斯也認為,越來越多的新型武器,有能力影響局勢的走向——今年以來,反對派已有能力奪取政府軍堅固設防的據點,並利用繳獲的物資進一步武裝自己,產生「雪球效應」,逐漸打破戰場平衡。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