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貨幣政策是否會再寬鬆

[複製鏈接]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4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滙豐發布了中國5月份PMI指數為49.6,消息一經公布引發A股急挫。雖然午盤指數一度翻紅,創業板更是大漲1.8%,可到下午指數還是出現了下跌,除了創業板外其他A股指數均收綠盤。

盤中指數的反覆包含了投資者對未來貨幣政策的解讀,創業板的上漲邏輯是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利好,但很大的成分是憑著想象力所建築起來的空中樓閣,然而主板午盤的上漲是一種對未來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那麼,中國未來會不會再次出現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一、從去年底開始,中國的貨幣其實已經寬鬆過一輪。那是在十八大之後,事實上央行又印了一萬億投放到市場,也通過央票做了很長時間的逆回購,房價的上漲也印證了這一點。新房供應量、地價、國五條是一個方面,而貨幣的超發才是導致本輪房價上漲的最直接因素。

本輪的貨幣寬鬆大家發現一個新的現象,那就是寬鬆所帶來的對經濟的刺激作用越來越不明顯,我們去年底看到那輪寬鬆之後就預期今年下半年通脹會捲土重來,然而很奇怪的,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太明顯的CPI上升,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同樣系因為本輪寬鬆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不明顯。

從微觀上來說,央行發了那麼多錢出去,企業家拿到錢之後,他會對錢的投向進行分析判斷。他發現投資實業很難賺錢,對未來的訂單沒有信心,很自然的他不會把錢拿去擴大生產。並且由於他不擴大生產,對上游的原材料需求也沒有拉動,從而有色金屬、橡膠、原油等等價格也沒漲上去。有庫存沒訂單的現實決定了企業家不會加大生產能力的投資。

另一方面的微觀就是消費,央行所發出去的錢,很多是以匯票的形式給到央企、國企,它們對於消費是沒有拉動作用的。而真正想獲得貸款買車、買衣服的年青消費者,得不到想要的貸款,這是我國的銀行體系決定的,現在國家也看到這一點,正在大力扶持小微貸款企業,民生銀行為什麼漲得比其他銀行牛,也是因為這一點。

錢即沒有被投資也沒有被消費,它們跑到那麼去了呢?答案是房地產和股市,於是從去年底這兩個都有一波很可觀的行情。

二、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不像2008年那麼大。從上一輪的貨幣投放實施之後,出現了上面我們說的這個現象,央行和經濟學家們都看到了。所以現在他們不是不想寬鬆,而是實施寬鬆之後沒有預期的效果,反而推高房價和加大通脹的隱憂。

效果的不理想,原因還得從08年華爾街的金融危機說起。當時中國好比是一個青壯的小伙,儘管吃了一些激素,發育得有點過快了,但總體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這個小伙在金融危機中得了一點小感冒,本來只需注意休息多加強身體鍛煉,過些天就好了。可管理層希望他馬上好,這個時候只有一個辦法,使用青霉素,且藥劑量要大,確保馬上恢復到最佳狀態。

於是,從09年初開始中國各項經濟數據全面好轉,當時全世界都哀鴻遍野,大家看到中國這邊風景獨好,紛紛跑來取經。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只要印錢就是了。可是當藥效慢慢消退之後大家一看不對,他那暫時的狀態是拿身體底子在做交換的。

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身體底子?一來通脹不高可以印錢;二來中國的機電和紡織品的外貿成本競爭優勢還在;三來存量訂單和低庫存;四來二三線城市的城鎮化空間;五來銀行業上市后的資本金充足;六來也是最重要的,強大的農村消費市場,於是有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等的促內需政策。

經過這幾年對中國經濟潛力的挖掘,現在空間已經不大了,除了第四點外,其餘的已經被消耗殆盡。就像一個人青霉素用多了,身體里的細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這個就比較麻煩,所以為什麼衛生部現在下令要規範抗生素的使用,原因就在於此。貨幣刺激這種抗生素用多了,已經達到了實體經濟潛能的極限,越用效果越不明顯,到最後發現作用只能推高房價。

三、城鎮化和經濟轉型是確定的,而央行貨幣是否加大寬鬆是各方平衡的結果。既然央行意識到貨幣對實體經濟的作用有限,那麼未來的貨幣政策會怎麼走?

以前的意見是一邊倒,只有經濟一見有下滑的跡象就放水刺激,現在放水的正面效果已經越來越小,而負面作用卻越來越大。那還要不要像以前那樣做,則管理層內部意見一定會產生分歧。有人主張放水,有人主張用其他手段。

其他手段最有可能的就是「放水加強版」,即放水要放但不像以前一樣亂放,他要把水放到想放的地方去,對實體經濟有用的地方去。那麼一定會將錢投放到與城鎮化和經濟轉型相關的領域去,城鎮化說白了最主要還是基建和房地產,未來會加入更多的消費需求,而經濟轉型就比較廣泛而細緻。

四、全球貨幣寬鬆大合唱,中國跟不跟?大家都寬鬆,你不寬鬆錢就往你這兒流,輸入性通脹照樣會來。這其中尤以日本為甚,安倍上台後決定改變日本國內長年通縮的經濟局面,在零利率長年實施無效后,現在它寬鬆也有道理,日幣的貶值也為日本電器和汽車的出口打開出路。美聯儲方面伯南克也是個水手,除非他們國內的失業率大幅下降,否則很難改變EQ的現實。

中國的情況跟它們不一樣,人民幣是對內貶值對外升值,貨幣一寬鬆貶值貶得更快,房價漲得更多。而對外升值的趨勢,只要中國的外貿還存在這麼大的順差,外匯儲備還有3萬億美元的巨量,這種長期升值的局面不大可能會改變。

由以上討論后個人總結認為,未來的貨幣不可能出現像08年那種粗放式天量投放,而會在控制總量的基礎上,更加精耕細作有效的投放。具體什麼時候投,現在央行內部一定有方案在討論,滙豐PMI處於榮枯線以下就是很好的理由要寬鬆嘛,這個市場的預期肯定也是對的。

回到投資上,央行未來的再寬鬆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利好房地產行業,而股票能不能再漲則要看估值是否合理,對有色金屬要看工業需求是不是起得來。股市正常情況下也會是受益者,儘管可能對企業的經營不見得能帶來很實質性的改觀,不過對資本市場會像上一輪一樣,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刺激股市上漲。

然而股市的上漲可能是有選擇性的,這也是今年我們反覆說的「分化行情」,看行業、看業績、看預期,具體來看創業板該漲的也都漲了,很多股票現在已經到了「市夢率」階段,當然不是說這種股票後期就不會上漲,只是說現在介入風險就會比較大,而只要它預期向好並有足夠流動性,也許短期還會繼續上漲。有安全邊際並且未來上漲空間也存在的股票,或許在主板上還能夠找到一些。尋找確定性高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中長期持有是應對今年股市比較好的策略,如果股市下半年走熊,你的股票估值很低不會大跌,如果下半年走牛,好的股票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投資收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1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