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縣委書記: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

[複製鏈接]

650

主題

1307

帖子

1403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nqiang 發表於 2013-5-20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公款吃喝心態錄

    「酒桌辦事」不改,公款吃喝難禁

    公款吃喝,一度是部分人的「為官之道」。

    「很多時候『醉翁之意不在酒'」,上海一名縣處級幹部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推杯換盞間可以拉近關係,揣度彼此,繼而提出正規場合或意識清醒狀態下不好說、不能說、不便說的訴求。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廣西一名縣委書記坦言,真正好酒的幹部很少,但為了維持「圈子」,有時候沒辦法不喝。甚至如果幾個星期不參加這種吃喝,就會感覺被邊緣化了。

    本刊記者近期在全國多地採訪發現,隨著中央和地方持續開展轉變作風各項活動,公款吃喝之風初步得到遏制。但受拉關係、跑項目、要資金等利益驅動,「酒桌辦事」依然大行其道,有的幹部對中央規定「左顧右盼」,心態複雜。

    浙江磐安一名科級幹部說,以前聯絡感情主要通過接待,如今不讓吃飯喝酒,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應對。「各地執行『八項規定'有緊有松,你不吃請,別人吃請,以後工作如何開展?」

     跑項目憑接待,要資金靠喝酒

    此次採訪,本刊記者的足跡遍及12個省市。據觀察,會議研討、檢查評比帶來的公款吃喝明顯減少,但對300餘名基層幹部發放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3%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最經常的公務接待活動仍然是吃飯喝酒。

    一些地方幹部坦率表示,跑項目憑接待,要資金靠喝酒。「接待就是生產力」,話雖不好聽,卻是實在話。

    江蘇某縣接待辦主任說,上級部門分配資源的自由裁量權很大,最「高效」的方式不是按部就班走程序,而是「兩撥人喝頓酒,酒醒後事已成」。近一段時期,純粹「務虛」的接待少了,但跑項目、要資金的接待不僅沒少,反而有增多趨勢。

    安徽某縣財政局局長說,資源分配與接待好壞之間的關聯很強。政策資金給誰都可以,關鍵靠感情,而吃飯就是聯絡感情的手段。有時候電話彙報說不清楚,請上級來看一看、吃個飯,往往更能了解基層情況,加深彼此感情。

    「什麼時候財政部門門可羅雀,資金分配都按制度來,公務接待浪費就不存在了。」上述財政局局長說。

    在本刊記者接觸的多位幹部看來,「酒桌辦事」效率高,是公款吃喝風難禁的重要原因。上海一名縣處級幹部說:「在中國,酒到位意味著關係到位,關係到位了啥都好說。」

    山東一名鎮黨委書記說,接待上級和外地領導時最難辦,萬一接待不好,得罪了人,該有的項目和政策資金扶持也可能不給了。

    「聯絡」上級靠吃喝,招商引資也離不開吃喝。「鄉鎮書記天天喝,只是來人不同撥。」廣西桂林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說,如今招商引資是硬任務,各地優惠政策相差無幾,很大程度上是「感情招商」。喝一次是認識,兩次成朋友,三次變親戚,喝到第四次基本上就能簽訂項目合同了。

    這名黨委書記說,如今風聲緊,吃喝明顯少了。有群眾問:書記,今天不吃飯,明天還吃不吃?「說實話,我心裡沒底。」

    「遏制公款吃喝和酒桌辦事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張寶義認為,當下中國是「求人社會」,求人原因大體有三:資源少、有障礙、需關照。求人方式中,以氛圍寬鬆、禮節得體、啥都能說、距離拉近的「酒桌辦事」廣受推崇,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不改變『酒桌辦事'的社會生態,遏制公款吃喝難以持久。」張寶義說。

     「大吃大喝是負擔,沒有吃喝有壓力」

    除了跑項目、要資金「必須吃喝」外,一些幹部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風氣多年積累,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慣性,吃喝既被當作工作方式,也被認為是感情交流渠道。「大吃大喝是負擔,沒有吃喝有壓力。」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幹部認為中央號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來,喝酒少了,身體好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少數幹部對飯局減少表示憂慮,害怕「淡了感情」,被「圈子」邊緣化。

    廣西一名縣委書記說,以前整天都有人張羅吃飯喝酒,有時候確實感覺要不斷請人和被人請,自己才有「存在感」。

    桂林一名鄉鎮幹部說,在官場上,飯局是衡量幹部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標誌。天天有飯局,說明這個幹部能量大、關係廣,往往會被領導評價為「能力強」,受重用。如果一個幹部沒有飯局,說明他沒什麼關係,往往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很難被領導看中提拔。

    這名鄉鎮幹部說:「現在飯局的負擔少了,但心裡的負擔反而重了,交友圈子越來越小,今後怎麼在官場上『混'?」

    還有一些基層幹部坦言,他們衷心擁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但中國是人情社會,請客吃飯由來已久,親兄弟間還要請吃飯,何況是來了客人。「正常的公務接待還是需要的,我們反對的是奢侈的大吃大喝。」

    但各種接待之間的界限,往往模糊。有學者指出,政府官員的「優勢」,部分體現在能夠運用公款吃喝,可以混淆私人宴請和公務接待,可以小吃小喝也可以大吃大喝。這種優越感經年累月,演變成為一種潛在的官場文化。

    「幹部怕吃喝又怕沒吃喝,背後是扭曲的價值觀。」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說,有的幹部和群眾把公款吃喝當作擺譜、有面子的表現,實際上不是滿足食慾,而是滿足心理,深層次是文化因素,是積弊多年的潛規則。

    浦東幹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劉獻指出,吃喝之風實際上是傳統文化心態與市場經濟交換機制,滲透到黨內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來,導致請客送禮庸俗文化在幹部中愈演愈烈,再反過來影響社會風氣。

    「部分幹部對於吃喝的『心癮',已經是遏制當前吃喝歪風的『文化性障礙'。」劉獻說。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

    還有一些幹部,對於「橫向」「縱向」各種吃請樂此不疲,他們的「酒桌辦事」,主要目的是「拉幫結派,跑要帽子」。

    「老實幹部進步難,正常幹部流動難,一線幹部出頭難。」江蘇淮安一名鄉鎮幹部說,基層幹部壓力大、責任重,但提拔機會很少,正常情況下很難納入領導視野,所以有的人就想各種辦法接近領導,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是喝酒。基層幹部中流傳著這樣的段子,「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樹典型。」

    有的地方選人用人機制不夠公開透明,公款吃喝歪風背後,是幹部選拔的不正之風。有基層幹部說,當前幹部選拔中,感覺有的就是提拔了「酒肉朋友」,提拔了「小圈子」里的人。對幹部來說,機遇很重要,一晃可能機會就錯過了,自然會利用吃喝送禮這樣的「平台」維護一些關係,在關鍵時候「互相關照」。

    另一名基層幹部說,當前幹部考核與選拔的導向仍以領導意見為主,下級占的權重不高,群眾所佔分量更小。如果這種局面不打破,酒桌就是一條拉圈子、要帽子的「捷徑」。

    劉獻認為,當前幹部選拔中的民主測評推薦,範圍很小,造成了少數人從少數人中選幹部。吃飯喝酒成了溝通渠道,很多在公眾場合不能說的話,酒桌上都可以說,說了雖然不算數,但意思都已經到了。

     酒瓶子還連著印把子

    另有一些吃請,雖然未必用了公款,卻同樣浪費社會財富,侵蝕黨風政風。

    受訪基層幹部和企業家說,近年來國家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了一些審批事項,縮短了部分辦事流程,但各部門權力壟斷、層層審批的格局未變,群眾辦事依然要靠「吃飯開道,喝酒提速」。

    江蘇一家經營實木櫥櫃出口的企業總經理說,去年他計劃在當地工業園區蓋一座廠房,一打聽全部手續辦下來要蓋22個章,如果材料齊全,蓋每個章要7~15天。但實際耗時遠遠不止。比如他找供電部門簽字,領導不是開會就是出差,多方打點后拖了半個月才辦完。「我是當地民盟成員,人頭熟,跑了4個多月蓋完了章,一個朋友沒這麼幸運,跑了一年多才辦完所有建房手續。」

    酒瓶子還連著印把子,中間有一條權力尋租鏈條。「原來的審批變成核准,再變成備案,看起來放權了,但收費並沒減少。」上海一家民營物流公司董事長說,現在很多部門不是直接收費,而是通過服務外包。有的部門指定相關企業或公司提供服務,比如白蟻防治、消防安全等,「合不合格沒人管,只要交了高額服務費,就能通過審核。」

    這種「酒桌辦事」,背後是正常辦事流程阻塞,實際是行政權力濫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現在有一些中介專門替地方政府和企業跑項目、要經費,並從中間抽成,已形成灰色產業鏈。對於一小部分人來說,也許很「合算」,但全社會成本呈幾何級數增加。

    「不僅是幹部作風問題,更是滋生腐敗的土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艷濱說,「酒桌辦事」背後是權力之手伸得過長,財政、國土、建設等部門擁有行政審批權和大量財政資金,縣鄉一級為獲得資金和項目,往往採用吃飯喝酒送禮等方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不從制度上約束行政權力,公款吃喝即便風頭被遏制,也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最終損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呂艷濱說。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