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帖轉:盤點NBA里的中國面孔

[複製鏈接]

1964

主題

3428

帖子

46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mxxm 發表於 2013-3-20 0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板凳球迷


在說中國人之前,先說一說具有非常意義的1988年。

美國的籃球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國家,參加奧運會幾乎蟬聯N屆冠軍。但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蘇聯隊居然把美國拉下馬來,給美國籃球界造成相當大的震動,美國意識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籃球水平在迅速提高。從此之後,美國不再使用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轉而選派NBA職業選手代表美國參賽。與此同時,美國的NBA也向世界各國的頂尖高手敞開了大門,邀請高水平運動員加盟NBA。這其中,有克羅埃西亞去芝加哥公牛隊的TONY KUKOC,南斯拉夫去湖人的DIVAC,蘇聯去開拓者的薩博尼斯都受到相當的好評。後來,有更多的外國選手來到NBA打球,比較成功的有德國的挪威司機,阿根廷的MANU,加拿大的NASH,等等。他們的出現增強了NBA俱樂部的實力,也擴大了NBA在全世界的影響。

中國人很早以前就知道NBA了。很早以前,美國一隻由大學生組成的國家隊到中國訪問比賽,被八一隊連續兩次擊敗,讓美國人大吃一驚。美國人好勝心很強的,於是幾個月後,專門組了一個NBA的隊伍到中國來複仇。這比1992年美國的喬丹魔術師巴克利參加奧運會還要早。比賽開打不久,中國觀眾就看出來了:根本玩不到一塊去。這幫職業的太厲害了,比起大學隊強太多了,實在不是中國運動員招架的了的。讓中國觀眾直接看到了中國籃球水平與世界最高水平的明顯差距。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籃球的水平也在慢慢提高,有水平的苗子也不斷湧現,整體實力已經超過了老前輩穆鐵柱,郭永林和吳忻水。中國的國門也在慢慢打開,男籃中的姣姣者開始暗暗打NBA的主意了。

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從中國來美國打NBA的姚明,但是最早動NBA這個心思的,是原中國男籃的馬健。馬健是中國男籃里非常出色的運動員,有身高有體重有技術,似乎比當年的王立彬還要棒。連美國的一些球探也注意到他。美國的大學於是邀請馬健到美國打球。這事在當年實在讓中國人接受不了: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苗子,憑什麼白白送給老美了?我培養的人我要自己留著用,我還要他打國家隊打國際比賽呢!但是,你也可以想像出,馬健心裡是什麼滋味:亞洲比賽已經沒意思了,美國最高水平的聯賽,已經開了一道門縫,這機會容易嗎?前所未有啊,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個店了。馬健決定孤注一擲,無視國家隊的反對,毅然去了美國,即使國家隊的「你要是去就別打算重回國家隊」的警告也擋不住他了。馬健到了美國,在大學球隊里打球,表現似乎中規中矩,基本上打出來自己的水平,不過,沒有跟NBA隊伍對上眼,與NBA擦肩而過。馬健在外邊漂泊了幾年,最終又回到了中國。國家隊是沒戲了,但是在地方隊還是能打的。他的巔峰時期已過,靜悄悄地從人們眼裡消失了。

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一個謎。如果不同的外部環境,不同的人脈,不同的機遇,人的命運有可能完全兩樣。

馬健下去了,但是中國男籃在繼續發展。中國畢竟人多,苗子也多。這之後,又出來了不但比王立彬強,甚至比馬健更強的王治郅。王治郅相當不一般,他的身高,已經接近中國以前的巨人中鋒穆鐵柱,但是穆鐵柱只能在球場上掙扎著小跑,但是王治郅的身體素質大不一樣,完全可以連跑帶跳地打球。他這樣的身材和技術,在亞洲打日本和南朝鮮綽綽有餘,中國男籃那時候的日子相當風光。王治郅在代表國家隊的國際比賽里,表現也相當出色。這樣,吸引到的目光就不是美國的的大學球隊了,現在是NBA隊伍來找王治郅了。王治郅是八一隊的人,軍隊體制里的,比地方上更麻煩一些,八一隊捨不得他走,籃協也不放心,怕他走了耽誤亞洲的世界的比賽,畢竟王治郅是國家隊的頂樑柱。達拉斯小牛的老總和教練做了很多工作,也向八一隊和籃協作出了保證:保證王治郅在國際比賽的時候回國打球。中國男籃的觀念,此時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也意識到了「借雞生蛋」,讓自己的運動員到高水平聯賽去鍛煉和打拚的益處和重要性,不再一味把運動員圈在自己窩裡低水平徘徊。就這樣,費力很大週摺以後,王治郅終於登陸NBA了!

中國籃球運動員首次登陸NBA,在當時絕對是極為轟動的消息。跟日本人關注日本棒球運動員在MAJOR LEAGUE差不多,新華社的和CCTV的,專門有人在達拉斯報道王治郅的一舉一動,跟蹤美國媒介新聞的就更不計其數了。王治郅每次上場,每個得分,都被專家和球迷反覆分析。王治郅在美國吃什麼,在哪住,跟隊里誰是哥們兒都是報道關注的話題。真是要多火有多火。也就是在這前後,中國男籃的另一個大個子巴特爾,也來到NBA一試身手。巴特爾是蒙古族,身材也非常高大,而且他體重比王治郅還大,力量也很好。他也很快找到了隊伍。

不幸的是,大好局面下,事情慢慢地出了變故。很多事情咱外界球迷不知道真相,對事情的解讀也不一樣,我個人的描述是這樣,爭議之處大家討論。

王治郅在達拉斯小牛隊呆了一段時間后,表現不算驚天動地,但是想接著混肯定可以。王治郅在隊里也許有位置,但肯定打不了首發,說的難聽點,就是可有可無的那種隊員。當時的小牛的隊伍里,有諾維斯基和NASH這樣的大腕,陣容相當強,競爭很激烈。王治郅在這種情況下,有了「放棄國內的國家隊的負擔,集中精力保NBA的位置」的想法。這種想法當然有他一定的道理,不過,這種想法肯定不是八一隊和中國籃協的願望:我當初不願放你就是怕你不回來,沒想到你真的不想回來了。那我怎麼交差?王治郅經過仔細權衡以後,作出了一個困難的決定:不管中國男籃同意與否,他也要留在美國打NBA,即使翻臉也在所不惜。這個決定讓中國男籃很惱火,但是鑒於王治郅的地位名氣和聲望,又不便大發雷霆,於是中國男籃試圖與王治郅取得聯繫,說服他改變主意,同時與達拉斯小牛隊聯繫,希望他們施加影響,動員王治郅改變主意。達拉斯小牛與中國國家隊關係很好,中國男籃到美國比賽,有幾次就是把大本營設在達拉斯,使用小牛的訓練館。中國男籃因為大郅的事不悅,讓小牛也很為難。小牛曾經承諾大郅會中國為國家隊比賽,但是現在大郅改了主意,小牛隻能側面勸說,小牛沒辦法替大郅拿主意,也約束不了大郅。大郅也知道籃協不會輕易善罷甘休,肯定要說服動員,他為了避開這些口舌功夫,索性關閉與國內聯繫的手機,不再與國內聯繫。事情到了這一步,中國男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多年來培養的運動員眼看著沒有了,當初的擔心真的就出現了。實在是惱火。於是,中國男籃在到美國訓練的時候,專門派一名教練找到王治郅,希望他改變主意,如果不改變,國家隊不準備讓步,王治郅將失去國家隊的位置。

王治郅此時已經把美國這邊的事情都安排好了。達拉斯小牛不願意要他,放棄這塊燙手的山芋,不過他已經找好下家了。這樣一來,達拉斯已經仁至義盡,他人不在達拉斯了,小牛方面也就不用再履行當初的諾言了。王治郅已經有下家了,也不怕中國男籃了。於是王治郅對中國方面攤牌說:讓我回去也行,但是你們得保證除了奧運會以外,不要再來煩我。這種苛刻要求,說實話中國男籃絕不會同意,王治郅也知道他們不會答應。那好,拜拜。

這樣,王治郅留在了美國NBA,與中國男籃撕破臉皮一刀兩斷。

巴特爾沒有王治郅這麼強的實力,自然口氣也沒他那麼大。巴特爾從來都是堅決聲稱「國家隊要我,我馬上回北京」。巴特爾的身材搞亞洲球員沒問題,但是與黑哥們兒比,速度和靈活性差了一點,所以巴特爾在NBA並不順利。不過巴特爾運氣好,不知道伯伯圍棋是怎麼考慮的,巴特爾居然被馬刺招到球隊里。是的,我沒說錯,就是鄧肯,DAVID ROBINSON, MANU和PARKER的那個馬刺。巴特爾不會英語,專門有人幫他翻譯,他直到離開美國,也沒學會英語,不過從電視里看,巴特爾都是憨憨的特爽朗的那種典型的大糙的形象。偶爾在垃圾時間上場打球,偶爾得個兩分四分的,不過經常也領兩個犯規。巴特爾在美國呆的時間不是很長,後來帶著一家回國了。不過,馬刺奪取NBA冠軍后,還在新賽季開始時的頒獎儀式上,把巴特爾請回來,領了一個冠軍戒指回去。馬刺的觀眾也禮貌地為這個中國來的大個子鼓掌,沒那麼狂熱,但是也給足了面子。

王治郅在NBA過得不是很順利,在快船和HEAT都不是很如意。王治郅看來是個比較孤傲的人,他從小就是大牛,從青年隊到國家隊到國際比賽,都是絕對主力成績出色,王治郅可真沒體會過受冷遇的滋味。NBA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比賽,王治郅來了就知道自己的那兩下子到這不好使了,這個角色的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作出巨大犧牲換來的,是看不到邊的汪洋苦海。語言不通不善交流,周圍環境也不順心,大郅在美國真是逆水行舟。在小船和HEAT,大郅幾乎打不上球,只能偶爾在垃圾時間跑兩趟。中國的體育轉播有意不播有小船和HEAT的比賽實況,刻意消除大郅在國內的影響。大郅打不上比賽,大部分只能自己身體訓練保持運動機能。大郅的事情,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是是非非也很難劃得那麼清。大郅在美國幾年,錢肯定掙到了一些,但是,大郅是不是也付出很大代價,我想大郅心裡很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說很明確,你要說大郅背棄中國那絕對冤枉大郅了。一個大郅信得過的中國記者在邁阿密跟大郅聊過。到大郅住的地方看了看,四千美刀一個月的APARTMENT非常舒適非常夠檔次,但是,大郅的老婆孩子一直就在LA,沒有來邁阿密,大郅也沒心思張羅,屋裡幾乎什麼也沒有,幾件簡單的傢具,就有一台電視和一大堆國內中文電視劇的光碟和中文報紙。後面的一件事讓記者差點落淚:大郅的手機響了,鈴聲居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一直在大郅心裡佔了一塊地。

經過多方斡旋,方方面面各讓一步,幾年後大郅最後還是回到了中國,重新回到國家隊打球,重新成為國家隊的主力運動員,算是破鏡重圓了吧。大郅悶了好幾年,終於可以回到他喜愛的球場打球了,也算是有了個比較好的結局。不過,現在他已經不是老大了,這是中國男籃的新老大,是後來冉冉升起的姚明。

姚明他爸他媽,都是國家級的籃球運動員,都是罕見的大個子。這樣的遺傳因素,培養出了一個身體條件極為優越的兒子。姚明的媽媽說,她在姚明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忙的就是織毛衣,一件織好了,穿幾個月就小了,就該織下一件了。姚明從小就是大個子,長來長去就兩米二還多了。姚明很小時候跟上海青年隊打,剛差不多了就跟成年隊打,剛差不多了就調國家隊了,基本上一路都是跳級。王治郅在國家隊當大哥的時候,姚明只是一個新來的菜鳥。姚明自傳里好像形容過:在國家隊餐廳吃飯的時候,剛到國家隊的姚明想跟王治郅搭幾句話,看大郅不願意多說,姚明也不敢造次。但是,這種兩米二多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有打球天分的大個子就更難。很快姚明在中國籃球聯賽幾乎無人可擋,得分籃板的數據恐怖,上海隊好像是第一個把多年稱霸CBA的八一隊拉下馬的。NBA很快就注意到了姚明。居然把姚明作為選秀第一。姚明就是這樣極為風光地來到休斯頓。

姚明的美國之旅其實並不順利。有了王治郅不歸那一幕,中國男籃心裡一直不痛快,對姚明也是明裡暗裡若隱若現地設置障礙和提出限制條件,上海隊,火箭隊和中國籃協也多次進行了磋商,一點一點地努力找共同可以接受的協議。等把所有條件談好,新賽季幾乎馬上就開始。

一句題外話:由於王治郅的事,八一體工大隊很長時間裡拒絕任何門下的運動員出國打球。

姚明在美國NBA相當如意。姚明的悟性很好,打球進步快,而且姚明很會講話很會做事,與媒介的關係很好,很討人喜歡。姚明也充分吸取了王治郅的經驗教訓,與中國男籃保持很好的關係,美國這邊打點好了,中國那邊也不得罪,對媒介說幾句俏皮話,做廣告也憨憨地很配合,方方面面都很周到。火箭早早催促姚明簽下長期大合同,走馬換將圍繞姚明搞了不少年,雖然沒有打出太好的成績,但是姚明基本上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了。傷退有些早令人扼腕惋惜,不過這是在是沒辦法的事。姚明這些年,在最高水平的LEAGUE里打拚了,努力了,也掙到錢了,也出了名了,也把國家女籃多年惦記的上海美女老鄉娶回家了,也生了美國閨女了,巴克利驢屁股也親了。這段生涯,相當精彩。大姚值了。


這後來,這是就有點不盡人意了。姚明的標杆太高了,來自廣東的易建聯不太容易超越了。按說吧,易建聯也還是可以的。身體素質相當優秀,同樣在國際賽場上有不俗表現。不過,阿聯在美國混得,與其他中國球員相比實在不咋地。王治郅上場時間沒他多,但是王治郅受關注的程度,阿聯遠遠沒法比。巴特爾沒什麼好表現,但是巴特爾好歹也在馬刺呆過,還撈了個NBA冠軍戒指,相當饞人的SOUVENIR。姚明,跟姚明就別比了。巴特爾等於坐著轎子啥也不用干拿了一個冠軍戒指,姚明沒有戒指但是自己一點一點打到西部第四,阿聯呢?名次沒有,不過多少還是撈了點美刀走。我感覺阿聯的經歷與他的個人情況有一定關係。他是新一代的球員了,明顯知道自己的價值了,知道端架子討價還價了,BUCKS看重他,他不會感激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相反,他居然敢說你們那地方太小,我不想去。這事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起碼他比較敢開牙。這一點比早年的馬健戰戰兢兢等人家賞一碗飯吃的局面強多了。不過,我覺得阿聯不如姚明會來事,阿聯比較內向,這一點像王治郅,他在國內當爺當慣了,贏球贏慣了,來到NBA一下子什麼都不是那麼回事了,他沒處理好。在國內是他是尖子,什麼事都緊著他來,但是在NBA,你得抓機會,你如果沒有緊迫感,你如果站那發獃,機會可能轉瞬即逝。時間一長,在爛隊呆的時間多了,輸球多了,上場少了,人的稜角和銳氣就沒了。阿聯在美國一直都比較悶。


再往後,不用說,就是咱推媽們的乾兒子小林了。小林是一個很不一般的另類。他不是中國國家隊培養出來的,他是美國的中學大學這樣培養出來的。中國來的運動員起點很高,是NBA各球隊請來的,小林不一樣,小林是從一開始就被人忽略,不被看好。小林的身高大概在一米九左右,只比正常人高10公分,不像從中國來的那幾個,都是兩米一零上下。這樣,小林的競爭對手無疑多了許多。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小林在申請大學籃球隊的時候別人不熱心,應為類似水平的太多了。我感覺小林與別的中國出來的運動員比,他的survival instinct最強。阿聯或者大郅也許有一種「等著機會來,沒抓住我也沒辦法」的心態,小林卻不是這樣,小林沒有「在美國打不了算了,打不了回CBA照樣可以打」的退路。小林在NBA如果混不下去,他就沒路了。對小林來說,與其到歐洲或者中國打球,還不如掛靴找個正經工作算了。這樣,小林有一種危機感,機會來了他會盡一切努力去做好。小林在NBA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語言。小林沒有任何語言障礙,這比大郅和阿聯好太多了。咱們從NBA電視轉播里看,幾乎所有海外球員都會講英語,都可以在電視攝像機前面侃幾句。但是,大郅,阿聯和巴特爾的語言障礙使他們與別人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南斯拉夫的DIVAC剛來美國時也是一句英語不會,但是後來可以用英語交流。可惜除了姚明以外,那哥仨幾年下來還都不過關。最起碼的交流都有困難,人家想炒你都炒不了啊。

中國這幾個運動員的經歷應該對未來的運動員有所啟發。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如何在一個競爭極為激烈的環境里,儘快適應,發揮出自己的潛力,贏得別人的認可,真是一門學問。姚明的成功經驗不用說了,他是選秀狀元,整體上運作得都不錯。其實阿聯的起點也很高的,他是選秀第一輪第六,也是很被看好的。大郅也是小牛費盡周折找來的,也在世界賽場上出過彩的,但是為什麼他們在NBA沒有打出威風呢?相比之下,小林始終不被看好,幾乎是靠走後門進入金州勇士隊,但是一步一步,卻鼓搗出了一出LINSANITY的大戲,這個反差實在是太大了,值得中國男籃深思。並不是說要求中國出來的也要有折騰出這麼大動靜的能耐,但是起碼要有辦法把自己的實力打出來。從個人能力個人實力來看,我認為巴特爾也許稍差,但是大致和阿聯的個人能力,肯定不低於小林的,中國籃協要回顧和反省一下自己培養的運動員為什麼沒充分發揮出來。

提及小林,就不能不提LINSANITY。那段輝煌有它自己非常獨特的特點和角度。小林雖然是美國籍運動員,但是他是亞洲面孔,這在傳統NBA里黑人稱霸的大環境下,非常另類。他不需要與黑人WESTBROOK或者PARKER去比,小林又不算海外球員,這樣,他就不需要與薩博尼斯或者KUKOC或者諾維斯基或者MANU這些海外佼佼者去比。KNICKS又是個傳統爛隊,這樣它就不需要與馬刺或者河馬或者HEAT這樣的強隊去比,小林這種UNDERDOG的形象非常適合「實現美國夢」的神話故事。媒介再一起鬨,三炒兩炒就全瘋了。

說實話沒辦法這樣要求阿聯或者大郅,因為他們是吹吹打打高調來的美國,人們指望你發揮好,這就沒了懸念,沒了驚奇。這戲確實也不好唱。大郅和阿聯相對內向的性格也招架不住媒介的折騰勁。不過,大郅和阿聯仍然應該比現在做的更好。

中國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中國又有那麼大的人口數字,找到身材高大體格強壯的小伙的可能性應該比以前大多了,好好培養培養,相信中國以後還會有能夠登陸NBA的運動員。

54

主題

286

帖子

867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7
沙發
STDL 發表於 2013-3-23 03:12 | 只看該作者
很不錯的分析。但我感覺大治的技術比姚明好,但籃下太軟,這麼高的個子好像沒有扣過籃,當然在NBA混不下去。易建聯跟大治很像,籃下太軟,最後只靠跳投得分,這麼高的個子全浪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32

主題

3089

帖子

62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297
3
大極品 發表於 2013-3-24 19:36 | 只看該作者
三個人各有特點,還是姚明能力更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