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建福:我從香港背奶粉的記憶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簡單快樂 發表於 2013-3-7 06: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孩子2010年出生,孩兒他媽媽沒有奶水,我擔心在這邊買的奶粉不安全,就先讓在港的朋友給我寄幾罐,方法是讓他用信用卡先刷了,然後利用周末的時間,用拉杆箱,經過羅湖口岸,然後在中鐵快運發過來,刨去所有額外開支,包括港幣人民幣差價,郵寄費等,從香港買的奶粉還要便宜近50元,相比而言,真是物美價廉,同時也放心啊。就這樣,一旦開始,不可收拾,兩年多斷奶前,一直就通過這種方式運送,後來也有很多朋友聞聽,我也欣然同意,粗略計算一下,應該有很多桶呢。其實這樣的計算意義不大,我來說說我是怎麼購買奶粉的。

香港是一個很給人餘地的社會。拿購買奶粉來說,一般在惠康、百佳等超市都有奶粉,供給香港孩子的每天食用。購買時,應該是一次一罐,吃完再買,囤積意義不大,因為貨源充足。香港人也很講道理,他們的觀念是,一罐足矣,再多買,那其他孩子吃什麼呢?還是講點良心和道義吧。就這樣,他們安心放心地有著供給。超市也是一樣,不需要擔心什麼的,人們都是有秩序講道理地過日子,也不必出台什麼政策和規定。

大陸出現毒奶粉事件之後,我知道香港出現了兩大危機,其實這些都不是香港民眾反應并行動的。超市看不到國產奶粉了,平日我們愛喝的蒙牛伊利全部下架,紐西蘭的幾種奶粉馬上佔了貨架。民眾本來對大陸牛奶興趣不大,這樣正合他們的要求。很多大陸人來香港,開始在各個有奶粉的地方搶購了。大型超市不會跟風攫取,還是照常營業,而許多私家藥房卻趁此賺錢,比如我生活在大浦的幾個藥店門口開始堆積不同品牌不同段的奶粉,價格卻比超市便宜。藥房的奶粉很快被一掃而光,據一位店員說,老闆賺了很多。而在大型超市,應該說是,香港人比較放心的店,奶粉沒有被囤積不說,還出現了限購令,即每個人最多只能買三罐。為什麼會這樣?一位店員很不客氣地說,都是大陸人來了不講道理,來了瘋搶,連香港人都感到危機,他們的孩子沒有奶粉喝。超市老闆比較講道理,不會見利忘義,不僅沒有藉此發財,反而對銷售有了限制,一方面照顧到大眾,另一方面也是香港道義,不能發小朋友飲食財。香港人本來是一種有秩序的生活,奶粉,用得著的人,一人一罐,孩子夠吃,吃完再買。大陸人來了,大量求購,希望能一掃而光,自己直接拉杆箱運回要麼囤積供自己的孩子食用,要麼轉手賣掉賺錢,因為這,出現了很多奶粉販子,他們兩地自由行,來來回回地用推車販賣,還發了一筆財。

香港大型超市沒有見利忘義,卻又提出新規定,的確是香港道義的真實表現。誠如一位香港老人所言,我們生活在實在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奶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他不明白為什麼大陸人那麼不講道理,在孩子的口糧上搞競爭搞外快,真的不必要。不過大陸人也有自己的道理和辦法。國內飲食危機,很多孩子等著喝奶,國內不放心,求助香港自然合理。不過做法還是有些違背香港道義和規則。有了規定之後,應對的方式也是匪夷所思的。我清楚記得一位香港超市女員工皺著眉頭說,大陸人真是不懂規矩,拉幫結派地買奶粉。規定每個人只能帶三罐,他們就四五個人一起買,把超市的奶粉買到斷貨才罷休。有些人反覆排隊反覆購買。香港女員工搖著頭說,良心哪裡去了?你都買走了,其他孩子要不要吃?難怪香港人有危機感,他們也不得不再多買一些放在家裡,以防萬一。還有更加絕望的做法,大陸人三五成群地買奶粉,這家進去那家出來,但凡有買奶粉的,都給它來個超級搶購團,像炒作什麼一樣。買好之後,一起上地鐵,用推車裝好,運到深圳,然後分發全國。那時候是不限制的,來來回回,只要能過兩邊的海關就可以。隨行的人,可以在香港旅遊購物,來回有人出資,還能賺取外快,他們樂此不疲,尤其上了年齡的人,更是樂意這麼空手白賺。香港人看到這樣的超級搶購,他們的確怕了。

都是中國人怕什麼?香港人做事情講餘地,你這麼做,有沒有為別人考慮?中國大陸人自然也這麼想,但是實踐方面呢?我是提出質疑的。香港人在奶粉方面的做法,我是贊同的。他們受到大陸恐慌的影響,也不由自主地去囤積。在其他方面也是,不做一一解釋。那麼現在香港政府這種限購禁令,是不是政治原因?我認為不能完全用政治的思路去想問題,應該還有在經濟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考慮。

經濟方面,很多人可能因為大量需求,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出現一些買賣人的不擇手段,也出現了市場的惡意競爭。日常生活因為瘋搶奶粉給打亂了。香港人戲虐大陸人為蝗蟲,我當時聽了氣憤,後來慢慢理解,也是一種不滿和泄憤的表達。大陸人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從尖沙咀到上水,從旺角到荃灣,有超市的地方,有藥店的地方,都留下他們的足跡。很多香港人也因此而加入到這個行業,他們只是靠手指和回鄉證就可以自由通行。來來回回帶上十罐奶粉,賺五百塊,吃飯洗腳按摩等都夠了。

奶粉限購,用嚴格的方式懲罰,一定是香港本地出現了很多問題,譬如港人購買難,日常生活的道義擾亂,香港人也出現不擇手段者,來來回回的走私帶來的損失等共同作用,使香港政府採取嚴格做法。我也是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出來的,不對的地方,請修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