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兩國專家駁斥「末日說」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2-12-20 0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2月18日 08:59   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 徐妍斐

  今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之說近來非常流行。2009年好萊塢電影《2012》曾呈現出地球面臨末日毀滅的駭人景象,唬住不少人。近日,中美專家紛紛站出來駁斥這種「末日」說。

  近來地震是否特別多?

  闢謠:今年以來7級以上地震發生了19次,從地震頻度來說今年和往常沒什麼變化。

  現代社會人們對災害的關注度比以前提高很多,科技的發展和媒體的關注讓我們比從前更有機會接觸災害信息。目前全球經濟高速發展,人類活動涉及的區域越來越大。人們感覺災害多的時候往往災害集中發生在經濟發達和人口密集地區,無人區的災害可能就不太有人知道。

  《2012》電影提到日本地震,最近日本確實也發生了地震。但電影里的地震發生點是東京,而最近的日本地震則發生在日本外海。日本原本就是多震國家,只能說這是一個巧合。

  黃石火山會在近期噴發嗎?

  闢謠:黃石火山是超級活火山,距離上次噴發已有6萬年,但越大的火山岩漿積累過程越長。

  全球目前共有1500多個活火山,今年以來共噴發59次,處在正常統計範圍的波動內。

  黃石公園的確是超級活火山,噴發口100多公里的直徑(長白山天池火山噴發口直徑4.7公里)。黃石火山距離上次噴發6萬年。越大的火山越有一個非常長的岩漿積累過程。美國聯邦地質調查局有設備先進、手段齊全的火山觀測站,每天都在監測火山,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第一時間能知道。火山噴發的過程和地震不同,它或多或少會有前兆信號,地震的前兆信號可能非常短讓人來不及反應,但火山噴發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它的岩漿囊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地方,最淺的岩漿囊也有兩三公里,這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來判斷岩漿囊的走勢。

  小行星來了怎麼辦?

  闢謠:12月21日當天沒有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會與地球相撞,而要造成世界末日,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直徑須在10公里以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競表示,如果有一顆10公里級的小行星要往地球來,人類也沒辦法不讓它來,但現代科技已有辦法減災防災。據介紹,天文學家曾做過一次非常有效的實驗,於2005年發射過一個探測器「深度撞擊」,它帶著近400公斤重鎚,計劃半年後與彗星相遇,然後將重鎚發出去撞彗星。這個研究的科學目標,就是研究彗星被撞擊后的結構。結果真的撞出一個坑。

  我們設想,如果這不是一顆彗星而是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深度撞擊」帶的也不是400公斤重鎚,而是核彈頭,那麼情況就不同了,我們完全有可能根據小天體結構,鐵質還是岩石質,採取不同手段來進行干預。

  會不會有「三天黑暗」?

  闢謠:只有南北極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隨著「末日」的來臨,近日網上又流傳著一種「12月21日起將出現連續三天黑暗」的說法,導致不少人信以為真,某些地方白蠟燭脫銷。對此,專家斥「三天黑暗」說為無稽之談。

  新疆天文學會秘書長宋華剛表示,地球的晝夜變化和時間長短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產生的。只有南北兩極出現極晝極夜現象,我國不可能出現連續三天黑夜這種現象。

  太陽在50億年後才會從穩定狀態過渡到紅巨星,體積會劇烈膨脹,甚至將地球吞沒,這才是地球真正意義上的末日。就目前而言,只要太陽還繼續發光、地球還在自轉,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就不可能停止。

  磁場兩極是否會翻轉?

  闢謠:從人類出現到現在就沒發生過。

  在過去的1.6億年(恐龍出現的侏羅紀到滅絕的白堊紀),古磁學顯示地球曾有過三次南北極翻轉。但是從人類出現到如今沒有出現這個情況。但即使出現,地球也不會毀滅,因為恐龍扛過來了,恐龍滅絕並不是因為南北極磁場翻轉。如果恐龍能安然度過,我們近代科學也是能夠防災減災的。

  而且,古磁學研究發現,南北極翻轉的過程對於人類來說也是漫長的,翻轉完成的一次過程,可能需要幾千年、上萬年,絕對不是「啪」一下就翻轉好了。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