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低迷的中國股市需要什麼助力?

[複製鏈接]

2352

主題

2650

帖子

35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電腦磚家 發表於 2012-12-17 0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儘管中國經濟增速仍穩定在7%以上,儘管今年以來,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證監會新政頻出,推動上市公司分紅,限制炒新炒差,抑制新股高價發行,推出退市制度,頻頻降低交易費用,然而今年來,中國股市的低迷走勢使其成為全球股市中的另類。

  自5月8日滬綜指從2451.57點開始下拐以來,股指一直2000點左右徘徊,期間最低刺穿1949.46點,7個月時間累計下跌400點左右,區間跌幅接近20%。以滬深A股總市值計算,已累計蒸發4萬餘億元,流通市值累計蒸發近3萬億元。若以中國石油最新市值1.39萬億元或工商銀行1.01萬億元計算,相當於蒸發了3個中國石油或4個工商銀行。股市虧損將由5600萬戶股民承擔,如果平攤給每位持倉投資者,人均虧損已經高達7.68萬元。

  「冬眠」是中小散戶無奈苦澀的選擇。據中登公司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1月23日A股賬戶數為16762.49萬戶,持股賬戶數為5580.51萬戶,持倉佔全部A股賬戶比例僅為33.29%,而那一周參與交易賬戶數562.31萬戶,佔全部A股賬戶比例僅3.35%。

  這意味著,在100個A股賬戶之中,只有33個投資者還在持股,77個投資者選擇空倉。而只有3個投資者還在交易,接近97%賬戶變成「殭屍」。而最新股民調查採訪發現,2012年股民普遍損失慘重,其中92%的投資者出現虧損,超過35%的股民市值被腰斬。

  反觀歐美股市,情況則剛好相反。美國股市幾乎收復了金融危機前的失地,指數漲了一倍以上;歐洲股市也走勢強勁,象全然沒有歐債危機似的;香港股市也站穩了20000點。

  中國股市今天的悲慘結局,讓 1.63億股民和5億家庭人口,感到極大的震撼、不安和蒙羞,也讓對股市華美鼓噪的那些設計者與吹捧者的顏面盡失啞口無言!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浦山獎頒獎典禮上也指出,中國經濟表現明明比其它國家好,新領導班底也底定,政經情勢明朗,股市卻低迷不振,用經濟學理論根本解釋不通。

  中國股市究竟怎麼了?

  分析股市下跌原因,固然有外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增長的乏力、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中國股市的市場機制缺失,正是股市市場機制的不健全造就了股市大起大落的慣性。股權分置改革后之所以導致了高漲行情,這是因為,投資者對股市制度上的改進增強了信心,而並非是因為上市公司出現了質的飛躍,可想而知,股指在短短的兩年內出現120%的漲幅,而在這短短的兩年內要使上市公司出現質的飛躍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說,投資者的進場是基於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並且對監管層治理股市、建設健全股市機制的看好,往往這種心理是最具有煽動性的,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2007年股市高漲行情的原因,但同時這種心理又是最脆弱的,如果監管層治理股市的決心和力度沒有向著預期的方向發展,那麼這種看漲的心理就會立刻變成觀望甚至是看跌。

  回顧過去的幾年,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股市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這種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的現象基本消除,一股獨大的局面有所改變、上市公司也開始給中小股民發放股利。但同時,「內幕交易、操縱股價、上市公司高官違規披露信息、上市公司高官違規交易、財務造假、證券公司等市場服務機構防火牆制度缺失」等等現象愈演愈烈、屢禁不止,同時,上市公司惡意圈錢,把股市當成提款機,根本不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眼裡又是家常便飯。如果說在起初投資者還對監管層的治理存在希望的話,那麼長此以往恐怕這種希望就變成了失望甚至是絕望,最終,投資者只能「用腳投票」。

  因此,我們與其花費精力去尋思短期方面的原因,還不如靜下心來冷靜思考,制定一個股市長遠的發展規劃,加快股市立法進度、加強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事實上,無論從理論還是實際上來說,中國股市本身就是一個政策市。追溯到中國股市的產生,我們知道,中國兩大證券交易所的產生都是在90年代初期。而90年代初期還處於我國剛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階段,因此,那時候所建立起來的股市無疑打下了深深的政策市的烙印。眾所周知,中國的改革是「漸進性」式的改革,而中國經濟目前也還是處於轉型期,同理,中國股市的政策市也是處於一個轉型期。我們都知道,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內容中其中一個是價格放開問題,即便我們現在基本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我們目前還不能完全放開價格管制,只能採取逐步放開的方式進行改革,這是符合我國當前改革發展步伐的。同樣,中國股市這個政策市也不是一兩天所能改變的,它作為中國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超越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的。

  近期閉幕的十八大,把改革作為重中之重。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應繼續「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在這份歷史性的報告中,改革被提到了86次,其中兩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改革正在深入中國基層的「細胞」組織中,「改革」不僅是過去更成為開啟未來的鑰匙!改革實際上是利益關係的再調整,改革越深入,觸及的利益層面越多、範圍越廣,面臨「難啃的硬骨頭」越多。同農村、國企、財稅、金融、價格、科技、教育、社保、醫療、司法、行政、文化等領域的改革一樣,股市的改革同樣如此。

  仍然低迷的中國股市需要改革助力!需要什麼樣的改革?需要股市真正回歸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