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耕雲書箋--示顏君

[複製鏈接]

37

主題

66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啟明 發表於 2012-12-11 2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示顏君

  

  禪的特殊作略是讓人悟,而非教人滿足於知道和了解,所以才有「參禪」的事。所謂「參」就是探索、推究和向自心求答案的意思,因此禪的性質便是「思惟修」,便是借假(意識)修真(修正假的,恢復原本的真心)。所謂「真」,乃是原本如此、究竟如此的。如果從別人那裡獲知的,就只會是知識、學識或常識了,有何可貴?所以古德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只有悟出的,才是從本心流露的真實現量,才是「正見」與「正受」,才會在自己的血肉里生根——真理人格化。
  儘管是如此,為了不讓你失望,為了表示我誠摯的尊重,仍然對你的問題略作答覆:
  一、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這大宇宙中,除「自覺」以外,所有相對的事物都是條件的組合。當你把條件一一抽出,就會發現宇宙中根本就沒有單一存在、永恆不變的東西。所謂「無自性」,是說除了依存,沒有原本存在的個體。例如:當你把構成原子的質子、電子、中子逐一抽出時,便會發現,除了條件的組合,根本就沒有永恆不變的原子,乃至質子、電子。
  至於人,就因緣所生的肉體,六塵所積類似電腦軟體的分別意識而言,的確是昔無今有的。然而無風不起浪,那能形成分別意識的基因,則是原本如此、普遍皆然、永恆不變的「本心」。
  「明心」是要明白自己的「本心」。明白了本心,才不會執著分別意識就是真實不變的自我,才不會妄自執著,為了假我而埋沒真我——真我是「自他不二」的「無我」之我。
  「見性」在澈見生命共同的、不變的、平等的屬性。此見名「正見」,余見名為「邪見」或「外道見解」。譬如:水性濕,火性熱,生命的屬性是什麼呢?問題固然簡單至極,但若不具誠敬,業深障重,也會像盲人不見日光一樣。
  忽視了這些,人就無可避免地要活在「煩惱與錯誤同在,毀滅與罪惡同步」的煎熬、無奈之中了。這些便顯示了佛祖的大慈大悲了。
  二、自性、本心、真如,詞別義同。自性是般若之體,般若是自性之用,而體用不二—— 即體起用,用不離體。故佛法是「不二法門」。
  三、空義難明,唯證乃知。若就學理向外邊探討空義,不但容易「錯認定盤星」,而且與自我解脫毫無交涉。仔細!
  四、佛法是「無法之法」,只是「因病予葯」,對不同的根器,說不同的法要,所以佛說五乘法,然而確無抵觸。
  五、你的見解很實際。然而頓悟來自漸修,放下屠刀談起來容易,但也必是宿具善根,且經過長時內心的矛盾——善惡的對決,才有可能一遇勝緣,便爾覺醒。
  「佛法不是小兒戲」。你若誠心學禪,必須先消業障,否則絕緣體是不會導電的。消障最好的方法是由衷地反省過去,正確地認知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找出個性偏頗的所在,行為想念黑暗的部分,徹底的、真誠地懺悔,誓死不重犯;爾後,把生活的理念基礎,建立在「唯求心安」上,才有相應的可能,否則只求知道是沒有用的。

                                                   (一九八九年一月九日)

  

  太多的人追求真實,得到虛假;追求向上,沉入深淵;追求解脫,自生束縛。何以如此?無他,以相對心求絕對真理,舍無盡寶藏向外馳求故。
  今後,但能如說而行,向自心細細、深深、層層發掘,去盡原無者,則本有之真心、真理自現。從此不妨傾此心智,普潤蒼生,遍灑甘露,更蘇大地,豈分外事?
  我有開藏之鑰相贈:
  秒秒安祥 念念自知
  人人調和 事事如意

                                                  (一九八九年元月廿八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沙發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12 09:28 | 只看該作者
上文: 四、佛法是「無法之法」,只是「因病予葯」,對不同的根器,說不同的法要,所以佛說五乘法,然而確無抵觸。

佛什麼時候說過五乘法???
佛法只有一乘!!

看看佛經是如何說的吧

【雜阿含經】第393經 (第15卷)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