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某些專家型官員在熊膽事件中的言論

[複製鏈接]

1

主題

9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se 發表於 2012-10-10 0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專家型官員的發言應該站在人民,站在消費者(對商品而言)和站在病人(對醫藥產品而言)利益的立場,不應該站在行業的經濟利益的立場上發言,否則會嚴重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可是在熊膽事件上這些專家型官員的言論是偏袒企業的經濟利益。他們說:包括虎骨、麝香、犀角、熊膽等一些動物葯和名貴藥材有上千年歷史,臨床證明,這些藥材的作用到目前為止無法替代。熊膽為什麼不可少,是在於醫療上有需求,所以才有了活熊取膽。熊膽本身是復方,不是單一成分,要找到替代藥物很難,人工長期引流膽汁也是可以的。又說:中藥強調扶正祛邪,靶點多,所需成分相對就多,要研究替代品難度肯定很大。不用(實際上沒有)科學數據說話,僅用空話、大話、套話忽悠人。請問你們在批准人工長期引流熊膽汁製劑生產時,為什麼不用這一標準要求生產企業呢?卻要厚此薄彼地用這類看似科學的理由拒絕批准瀋陽藥科大學花了將近30年研製成果的人工熊膽呢?人工牛黃、人工麝香等都可以批,唯獨人工熊膽替代部分天然熊膽功能都不行?太霸道了吧。

請問人工長期引流的膽汁能代替殺熊取膽得到的熊膽嗎?按你們上述言論的要求,我以為引流的膽汁也是不能替代天然熊膽。根據如下:

1  專家型官員說人工熊膽只能勾兌出其中幾種成分。難道人工長期引流的膽汁就不是勾兌了?通過人為的飼料,在活熊體內循環一圈,人工引流出來的膽汁就是天然熊膽了(食譜對膽汁成分的影響很大)?你們不是一直強調人工栽培和飼養的中藥材不能與天然的中藥材相比,差太多了嗎?野山參為什麼賣的這麼貴,為什麼會有道地藥材,什麼地方產的熊膽是道地熊膽,哪一品種的熊產的膽汁是好的或是差的?什麼季節取膽質量最好?請問你們在批准這些企業引流膽汁時審查過嗎?引流出來的膽汁中的「5大類100多種成分與標準天然熊膽(有標準嗎?我看是沒有的)比對過嗎?請把當時批準時送報的資料公布一點,說服人們的質疑吧。我看是拿不出手的,因為沒有人會去做上述的基礎研究,我國的這類企業根本不會出錢資助基礎研究的。我們的審批機構為什麼能批191個企業生產活熊引流的膽汁,而不能批准瀋陽藥科大學的人工熊膽生產上市呢?這不是厚此薄彼嗎?瀋陽的人工熊膽並沒有要求完全代替天然熊膽,他們冠以「人工」二字,你們還要強求所含成分必須與天然熊膽完全一致,太不公平了。說明你們是站在企業經濟利益的立場上,不是站在病人的立場上審批的。

2  1983年瀋陽藥科大學響應國家儘快研究天然熊膽代用品的號召,花費了國家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科研人員的心血,於1992年完成研究,並及時向國家葯監局報請新葯審批。當時的葯監局的審批結論是:人工熊膽在質量標準等方面均已符合葯審要求。但目前引流熊膽產量已滿足藥材所需,也請開發時綜合考慮。又20年過去了,還是不予批准。卻用現在的審批標準要求人工熊膽補做一系列研究,這不是刁難嗎?你們1992年前批准的人工引流熊膽不符合現在審批標準,更應該取締。專家型官員不正面回答有否這個事實,卻一再用熊膽入葯在我國有上千年歷史,今天也是臨床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言論來搪塞。請問:你要人家替代熊膽什麼?請明言。你自己沒有熊膽的標準,這不是明擺著為難人家瀋陽藥科大學嗎。

天然熊膽,從目前來說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質量標準。僅有落後的外觀標準:金黃色的叫金膽或銅膽,為優級品;黑色的叫墨膽或鐵膽,為次級品;黃綠色的叫菜花膽,為最次級品。請問專家型官員,這3種熊膽哪種好,金膽最好嗎?請出示臨床證據,外觀漂亮的療效就好嗎?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最次的菜花膽卻是臨床治病的主要品種,反而證明最次品有一定的療效,而所謂最優的金膽的療效卻沒有被論證,反而絕大部分用作保健品。20年了,賺了這麼多錢,卻不制定科學的質量標準。這些沒有國家批文的所謂保健品,為什麼不嚴厲查處,僅這一違法事件,就應該取締這種生產企業。這就是你們所說的臨床需求!還不是站在經濟利益立場上代替企業說話嗎。

3          專家型官員們大放臨床不可缺少,不可取代論,卻不拿出科學數據證明我國缺了熊膽,病人病情不能改善,反而惡化,甚至死亡的資料,太不符合專家教授的身份了。據我所知大多數中醫臨床醫生極少開熊膽於處方之中,很多醫生甚至從來沒有開過熊膽這一味葯。2010年版《中國藥典》批給熊膽製劑的功能主治為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符合這種功能主治的中藥材和中成藥製劑多的去了。所以臨床上應用熊膽治病的醫生很少,所以中醫藥高等院校教材中藥學不收載熊膽,所以中國藥典在中藥飲片中根本不收載熊膽(僅收載在中藥製劑中,還不是為了經濟利益),都證明熊膽在中醫藥中並非必需。在缺乏熊膽的年代里,我們的中醫藥事業發展還比較健康,這些事實專家型官員心中十分清楚,開發熊膽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已。醫藥市場上熊膽的需求量很少,企業為了經濟利益私自修改法定的說明書,違法增加功能主治,藥理作用等等內容,而專家型官員們卻不過問而大彈不可缺少,不可取代論調,這不是為企業眼前的經濟利益服務是什麼。

4          大家都知道,對於同一個病人,不同的中醫醫生開出的處方是不完全相同的,但都可以有效,說明在龐大的中醫藥庫中,幾乎沒有一味中藥是不可以替代的。尤其是那些人為炒作的所謂名貴中藥。這些專家型官員們總是喜歡用我們「老祖宗已經用了幾千年」一詞,故意不經科學論證,不負責任地對付質疑者,輕輕鬆鬆地為企業打掩護,拿納稅人給的工資為某些企業的經濟利益服務。不禁讓人為張悟本的生不逢時感到「惋惜」,如果他的吃出來的病讓它吃回去一書能在明代以前出版就幸榮了,他胡說八道的綠豆、茄子等保健治療功能的描述肯定會被李時珍收載入《本草綱目》而「流芳百世」。其實中醫古籍描述的都是個人經驗,其中很多經驗是對的、好的,也有的是假的、偽造的,有科學的、正確的描述,也有迷信的、騙人的描述,有實事就是的描述,也有誇大其實的描述,有精華,也有糟粕,魚龍混雜。如同我們現在的網路資料,真真假假,需要我們去鑒別,論證后才能應用。而我們的專家型官員明明知道這一點,卻故意唬人,也要人們深信是金科玉律,不得質疑。請你們拿出你們證明是金科玉律的研究資料和數據來,就以熊膽為例,作為一個現代的商品,生產企業和審批官員必須舉證和拿出能使人信服的資料數據。最起碼不應該由質疑者舉證吧。

另外,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牛膽的功能主治,與熊膽十分相同,並沒有說熊膽比牛膽名貴,療效更優。請審批機構和熊膽製劑生產企業提供牛膽不如熊膽的研究資料,或許牛膽的作用更勝熊膽一籌,因為牛黃是治療驚風抽搐,咽喉腫痛之要葯,而牛黃是在牛膽中形成。這些資料應該在審批前必須提供的,因為天然牛膽,按《本草綱目》記載與熊膽幾乎沒有多大差異,而天然牛膽在我國產量本來就很大,作為藥材不會很貴吧。如果沒有這些證明資料,請審批機構限時責成生產企業舉證牛膽不如熊膽,否則熊膽製劑沒有必要存在。應該引導企業開發牛膽,以推動中藥事業健康發展。

如果在審批當時專家型官員引導企業開發牛膽或批准瀋陽藥科大學的人工熊膽,還會有今天的熊膽事件嗎?還會有2004年國家5部委的聯合發文禁止胡亂開發熊膽嗎?這些專家型官員站在經濟利益的立場昭然若揭,公然大批特批191個企業生產人工引流熊膽含240個熊膽藥品批文,太漠視法律法規了。

再以硃砂這味有名的中藥為例。硃砂系重金屬汞化合物,按許多中醫經典著作所稱硃砂應該是一味神葯(我國的歷代帝王將相以及我國某些專家教授都深信不疑)。《神農本草經》曰硃砂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久服通神明不老。《名醫別錄》曰通血脈---益精神,悅澤人面---,輕身神仙。《本草經疏》也有類似於《神農本草經》的論述。可見,按這些經典著作,硃砂可治療百病,抗衰老,長命百歲了。這不是瞎掰嗎?我們的專家型官員為什麼不鼓勵企業家們開發硃砂這個長生不老保健葯呢。很顯然在有點覺悟有害重金屬是毒藥的人們面前,再拜專家教授譜,再引用多少中醫經典著作稱有幾千年應用歷史,稱無害無毒可永葆青春也沒人信。在科學力量的壓力下,於是乎只好在1995年版藥典將硃砂藥材的日用量減少,為了保護企業的經濟利益,楞是閉著眼,違法(違反自己制定的藥典規定)收載和批准硃砂含量超標中成藥製劑生產,批准81個治療小兒驚風的含硃砂中成藥生產,難道我國沒有不含硃砂重金屬的治療驚風中成藥了嗎,顯然不是如此。對於長時間來許多專業人員反覆指出的錯誤,藥典委拒絕改正,2010年版藥典依然如故,而審批機構依然照批不誤,堅持違法。類似這樣的例子(如雄黃、分散片等)還有很多,這都是立場錯誤造成的惡果。SFDA的官員們糾正錯誤立場的時機到了,不要再置若罔聞了,等到人們起訴你們違法就太被動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