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德江蟄伏十年 重慶「救火」奠定入常基調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9-10 1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9-09 21:34:31


【多維新聞】十八大將近,由於此番常委人數9變7已成定局,除習近平、李克強位置明確外,還有5名符合入常標準的政治局委員將面臨最後確定。5人中,現時最風生水起的自然要數張德江,憑藉消除薄谷王事件影響臨危接手重慶市委書記一職位,更為他升任常委加了一把安全鎖。十年沉寂一朝爆發,張德江入常之路已成定局。

張德江年屆66歲,進入中共十六屆政治局委員時,年齡排行倒數第二,僅比1947年出生的劉雲山大,如今他歷任兩屆政治局委員,已經為成為政治局委員中影響大的代表人物。此外,他還是政治局中稀有的「海歸」——留學朝鮮最高學府金日成大學兩年。1990年張回國后擔任了吉林省委副書記兼延邊州委書記,江澤民時期期許他把主政的延邊建成少數民族「模範自治州」,並親自前往考察。自此,張德江官運亨通,先後在浙江、廣東兩個超級經濟大省擔任省委書記並進入政治局,十七大時已任國務院排名第三的副總理。

張德江在1998年—2002年任職浙江期間口碑相當不錯,推動了浙江私有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隨後他任職廣東省委書記的5年間則發生過不少震驚中外的事件,比如隱瞞SARS疫情事件、孫志剛事件、太石村罷免事件等等,不過其在任內提出的泛珠三角構想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對推動廣東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相當的積極作用。

張德江的仕途跨越式發展得意於江澤民的知遇之恩,后在溫家寶政府中成為其手下大將,和胡錦濤共處十年亦被相當認可,與習近平也頗有淵源,2007年出版的《習仲勛主政廣東》一書就是由他作序。加之他地方經驗又非常豐富,是入常的大熱人選。而多維新聞從諸多信息源匯總獲取的消息稱,張德江本人也極其清廉,屬「查不出任何問題」的官員。

不過,去年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作為主管交通領域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備受指責,入常也變得有諸多不確定性。但隨著薄熙來事發,張德江臨危受命接手了重慶市委書記一職。如今,對於薄熙來的處理,相信高層早已達成共識。從三月到現在的時間段內,張德江成功將重慶聞名全國的「唱紅」視線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只待十八大再升一級回歸中央。而動車事故調查報告也顯示,張德江也未受到絲毫「牽連」。

作為「各方都可以接受的人」,張德江成入常基本已無懸念。至於他未來的職位,據悉呼聲最高的是統領全國人大。由於李鵬的先例,人大委員長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中現排位第二,僅次於黨和國家主席,高於國家政府總理一職,甚至被認為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下一屆中共領導排序中未必排在第二位,更有可能回歸到第三位。中共建國早期擔任過人大委員長一職的有劉少奇、朱德、宋慶齡、葉劍英等中共老一輩的革命領袖,80年代后彭真、萬里、喬石、李鵬直到今天的吳邦國,可以看出在中共的政治文化中,能夠擔任人大委員長一職的人選必須是政治上過硬、有足夠的政治資歷、性格上四平八穩。張德江較資歷相較於此前被廣泛傳接此位置的俞正聲顯然「政治上更加過硬」。

另外,與張德江一樣走大力發展經濟路線的現任天津市市委書記張高麗(66歲)亦是此次入常的熱門人選。張被認為是「現任政治局委員中最低調」的人,有著一派標準的中共傳統官員架勢,出身石油系統的他也被認為是江派陣營的核心成員。曾履任廣東和山東兩個經濟大省的重要官員。尤其是廣東,從1970年張高麗進入廣東石油基層,到1998年擔任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輔助李長春工作(1997- 2002年任廣東省省委書記),再到2001年調任山東,張高麗在廣東根植的時間已超過30年。更重要的是,2000年張高麗任深圳市委書記期間,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在廣東首度發表「三個代表」講話后曾赴深圳考察,對其支持有加。


(洪砂 撰稿)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