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複製鏈接]

10

主題

12

帖子

28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dalee 發表於 2012-9-7 15: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起社會責任,有人認為那是組織、企業應負的責任,與普通老百姓不相干,既然是別人的事,不關己,則理所當然地高高掛起,漠然以對。也有人認為社會責任的概念過於抽象教條化,沉重如強加於身的枷鎖,空洞如迷茫的霧裡看花,不知該怎樣去面對。其實,組織有組織的社會責任,個體亦有個體的社會責任,對個體而言,做好職責、崗位、份內應做的事,或者維護社會正義、關愛他人,都是在盡自己的社會責任,不管是不經意間,或者有意識地在做,都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颱風「海葵」肆虐朱涇時,窗外風狂雨暴,但令人感動的是,塘園路上,卻有一個環衛工人在頂著風雨清掃斷枝落葉,排除積水,他在危險的時刻仍然堅守崗位做份內的工作,這即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高度體現。而努力學習的學生、居家的賢妻良母、遵紀守法干好本職工作的企業員工、為國爭光的體育健兒……不管是絢爛耀眼的「牡丹」還是山谷里默默開放的「野百合」,我們都在做職責內的事情,不分大小,無論輕重,都在承擔屬於自己的社會責任。
酷暑來臨,在羅星路上的一家茶莊門口,每天都置有一桶清熱解暑的藥茶供來往行人免費飲用,這種富有愛心樂於助人的行為,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烈日當頭,在早晚高峰時在街道路口常有維持交通秩序的志願者,他們這种放棄休息、樂於奉獻的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而尊老愛幼、濟世助貧、見義勇為、伸張正義……這些,都是社會責任。
在市場經濟時代,我們努力賺錢,讓自己與家人過上了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卻有這樣的感覺,錢是越來越多了,但幸福感卻越來越低,精神越來越空虛,甚至在金錢面前迷失了自己。近來出現的種種社會負面事件,都在表明我們精神家園的淪落與社會責任的缺失,更折射出人生價值觀的錯位。有一位女士捐助了一個貧窮的孩子,孩子對她說謝謝,女士說,不要謝謝我,反過來我應該謝謝你,幫助你,是自我心靈的一種救贖,我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更感覺到了自己生存的價值,這其實是在幫助我自己。這位女士的話,即反映出時下很多人的心聲: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自我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
季羨林先生也曾經說過,「如果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當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成為人們秉持的價值觀時,我們的家園自然而然會變得更加和諧、溫暖、美好。正如韋唯在《愛的奉獻》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那麼如何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呢?我個人認為,不需大道理,其實很簡單:做好自己,關愛社會。你認為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