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跟著我的鏡頭一起逛「麥克阿瑟將軍紀念堂」 [列印本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8-26 21:22
標題: 跟著我的鏡頭一起逛「麥克阿瑟將軍紀念堂」
本帖最後由 總斑竹 於 2012-9-21 22:44 編輯











1827, 莎拉 麥克阿瑟和10歲的兒子阿瑟捲入移民潮來到美國.
麥克阿瑟先祖屬於蘇格蘭高地拉尼米德男爵一支, 1215曾迫使英格蘭國王約翰簽署'大憲章'.

莎拉 班尼 卑路乍為麥克阿瑟, 羅斯福和丘吉爾的共同先祖.

http://www.knightroots.co.uk/tra ... iages/marriages.htm
英國騎士聯姻譜系, 親上加親,  萬縷千絲.

http://www.barneyfamily.org/docs/article_16.php   麥克阿瑟家族血緣考證
阿瑟 麥克阿瑟法官(1817-1896)
自稱「雙蒸」麥克阿瑟, 母親莎拉亦出自麥克阿瑟家族. 出生前幾天父親去世,  七歲時母親再婚並於1828年全家移民美國, 依親於妹妹-馬薩諸塞州的磨坊小鎮Uxbridge. 第一代移民迅速成功, 阿瑟短暫就學於康涅狄格州衛斯理大學后輟學幫助家庭渡過大蕭條. 1837年在波士頓擔任法律助理, 1841年取得紐約律師資格. 1844年阿瑟迎娶洋基名門千金 Aurelia Belcher.

美國唯一的父子軍事記錄
老爹小阿瑟 麥克阿瑟將軍在南北戰爭中贏得了國會榮譽勳章, 兒子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將軍二戰期間再獲殊榮.

http://www.historylearningsite.co.uk/king_john.htm    國王約翰
1215年約翰被迫在拉尼米德簽署大憲章, 保證永不還政. 1216年約翰反悔激起了貴族的宣戰, 戰爭期間他患了痢疾還失去了財富-輜重被潮水吞噬. 幾天後約翰死了, 亨利三世繼任.



麥克阿瑟家族格子花呢和一個內藏阿瑟 麥克阿瑟法官照片的小金盒.



母親
瑪麗 平克尼 哈代在諾福克長大, 新奧爾良狂歡節舞會遇到阿瑟. 1875在哈代家結婚, 兩個兄弟為前北軍軍人拒絕參加婚禮.

魂魄相通-瑪麗致兒子道格拉斯

兒子
1/26/1880,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出生於阿肯色小石城, 有兩個哥哥. 長兄阿瑟為玩伴與楷模, 二哥馬爾科姆逝於麻疹.



西德克薩斯軍事學院
1893年父親駐守聖安東尼奧時就近入學, 熱衷於體育, 日趨成熟.



父親
阿瑟 麥克阿瑟中將為軍中傳奇式人物-武士與管理者. 內戰, 印第安戰爭, 西班牙-美國戰爭及菲律賓暴動. 阿瑟為驕傲的父親, 學者和勇敢的軍人.

作者: tosic    時間: 2012-8-27 02:30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8-27 17:53
標題: 阿瑟 麥克阿瑟將軍軍事生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8-29 17:00 編輯



內戰-1861-1865
9/22/1862, 林肯的解放宣言廢除奴隸制. 17歲的阿瑟應徵入伍, 次年回絕了西點的任命. 衛生條件不佳,  津貼低於15/月. 無所事事, 無聊, 持續不斷的演練和急行軍. 忠於職守勇猛作戰, 迅速升任團長.

第一次現代全面戰爭
新式武器應用; 謝爾曼將軍1864喬治亞進擊全面摧毀了鄉村, 令對手喪失戰爭能力.

聯邦製得以保存
1865戰爭結束, 上校受重傷在家修養. 打敗南方, 總統被刺, 國家前途未卜.



印第安戰爭-1866至1890
作為步兵軍官受命保護定居者. 前沿沙塵蔽日, 獨守堡壘開小差的達半數, 作為指揮官效績彰顯紀律嚴明. 儘管閉塞, 噬書如命, 辭彙量驚人.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道格拉斯求識弱渴.



內戰後加入正規軍, 1866得中尉軍銜進而上尉, 但是前沿升遷罕見原地踏步23年.



西班牙-美國戰爭, 1898
美利堅帝國主義之火觸發於媒體的聳人聽聞-西班牙在古巴的暴行和年輕政客西奧多 羅斯福和亨利 卡伯特 洛奇等的煽風點火. 傳媒大亨威廉 倫道夫 赫斯特堅信戰爭為報紙良好財源. 服務於達科他州副官部門, 麥克阿瑟中校一家住在密爾沃基. 戰爭爆發時被任命為志願軍少將參加第八軍團赴菲律賓, 1898年7月迅速擊潰西班牙人. 巴黎協議終結了西美戰爭而菲律賓人亦失去獨立, 1899敵對行動開始.

菲律賓暴動
導致美軍在戰爭中的最大傷亡, 主要是疾病. 由於麥克阿瑟等將領採取的'步步為營'戰術, 1899菲律賓人轉為打游擊. 堡壘戰為歐洲陸軍經典, 當年蔣公採用了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 若不是因情報漏洞功虧一簣恐怕歷史就得重寫了.

菲律賓軍事總督
1900年5月麥克阿瑟少將榮任總督. 同仇敵愾, 襲擾紛紛. 捕獲芬斯頓准將柳暗花明, 但善待降將亦開罪一些美國要員.

帝國主義
19世紀末美國開始海外擴張, 引發與歐亞列強的爭鬥. 此次太平洋征服包括菲律賓群島和關島等.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8-29 19:29
標題: 西點軍校記錄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8-31 05:36 編輯





西點價值根深蒂固-職責, 榮譽, 國家.

入學周折
嘗試總統提名兩次敗北, 以競爭考試最高分贏得國會任命, 6/13/1899如願以償.

-對於許多人來說, 大學是人生的重要起點. 海外主要中文網站上鋪天蓋地, 眾口一詞. 有些文章相當感人, 尤其是歷經磨難得躍龍門, 刻骨銘心. 大概現在年輕人很難理解那種絕處逢生的感覺.



智力與運動
最得意的為榮任棒球隊長(右前)





棒球記分卡
1901年陸海軍對壘,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打左外場.

http://www.malignani.ud.it/WebEnis/theWebWeWant/baseball.htm    棒球位置
http://baseball.about.com/od/pho ... ry/Turner-Field.htm     美國主要場地



第一軍士
天生領導, 軍校生屢創記錄.

1903年以最高平均分畢業, 授予少尉軍銜, 加入工程兵.

老爹疆場浴血, 老娘軍校陪伴.

時事多變; 懷特兄弟升空, 厄普頓 辛克萊公開暴露赤裸裸的資本主義, 羅斯福總統倡導社會正義. 戰爭部長的離校演講銘記不忘: 常備不懈.

http://www.spartacus.schoolnet.co.uk/Jupton.htm  厄普頓 辛克萊
1904年, 社會主義雜誌編輯弗雷德 沃倫委託辛克萊寫一本小說, '芝加哥肉類包裝廠移民工人'. 「叢林」連載於1905年, 雜誌增加發行量至175,000. The Jungle 被六大出版商拒絕, 一位麥克米倫的顧問寫道 "我毫無保留地反對出版這本書, -強烈仇富但並非希望幫窮人". 辛克萊自己出版並得到972份訂單, 布爾迪決定出版這本書. 第一年銷售超過15萬份, 收到了30,0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60萬美元)稿費. 未來幾年小說以17種語言出版, 暢銷全球. 溫斯頓 丘吉爾稱讚了書不過拒絕其結論, 即社會主義為解決方案. 西奧多 羅斯福總統下令調查肉類包裝行業, 還會晤了辛克萊: "雖然不贊成宣揚社會主義但是必須採取激進行動打消資本主義的傲慢, 自私和貪婪". "純凈食品和藥品法"(Pure Food and Drugs Act , 1906)和"肉類檢驗法" (the Meat Inspection Act, 1906)的通過表明, 作家有助於改變法律.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2116/  純凈食品和藥品法
防止製造, 銷售, 運輸摻假, 偽造有毒, 有害食品, 藥品, 醫藥, 酒類.





軍校生軍帽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8-30 20:4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 16:20 編輯









飾帶



軍旅早期
不到30歲, 作為工程師走遍北美和遠東. 在菲律賓Guimaris島督造碼頭, 巴丹半島地理調查. 當時見到了曼努埃爾 奎松總統並對菲律賓產生好感. 1908麥克阿瑟在美國負責河流工程, 得到了軍旅生涯中的最低效率評價. 其後的利文沃思堡任務中將一無能連隊脫胎換骨, 同年成為拆除專家.

軍事拆除(小冊子)
麥克阿瑟少尉
美國陸軍工程兵



巡視太平洋沿岸地區
麥克阿瑟將軍受命觀測俄日戰爭, 偕太太和兒子麥克阿瑟中尉同行. 遍游日本軍事基地, 上海, 香港, 法屬印度支那, 新加坡和印度.

麥克阿瑟將軍與大山將軍在菲律賓, 菲律賓戰役聲名遠播, 受到日本人尊重.







第三工程營軍帽和工作手套



1906全家福

老爹退役
作為菲律賓軍事總督, 麥克阿瑟少將與文職總督威廉 塔夫脫髮生衝突. 1901年被解職, 儘管1906被國會晉陞為中將-陸軍最高軍銜, 但只要塔夫脫當戰爭部長則遷升無望. 塔夫脫入主白宮后不久解甲歸田, 1912年辭世.

http://www.u-s-history.com/pages/h1009.html    威廉 霍華德 塔夫脫總統
出身於著名律師家庭, 老爹曾任閣員, 駐俄國和奧匈帝國公使. 精心呵護, 兒子教育-從政一路順風. 塔夫脫以從寬考慮當地人處境贏得了信任; 提供教育機會, 與梵蒂岡談判將土地回售當地人. 就苛刻對待菲律賓人與阿瑟麥克將軍發生衝突, 最終成功. 塔夫脫表示了對'矮小的棕色兄弟'-little brown brothers的家長作風, 反對快速自治, 直到1946年菲律賓方獲獨立.

作為陸軍參謀部特殊探員冒險深入韋拉克魯斯偵察, 獲取重要情報但與榮譽勳章擦肩而過.

韋拉克 魯斯
1912 墨西哥革命導致獨裁者上台, 兩年後扣留美國水兵, 美國海軍特遣隊隨即趕到.

http://militaryhistory.about.com ... 900s/p/veracruz.htm   墨西哥革命-佔領韋拉克 魯斯
1914年4月9日, 一艘炮艦(USS海豚)搭載的沒有武裝的捕鯨船在坦皮科登陸, 從一個德國商人處提取桶裝汽油.

戰爭準備
1913, 被任命為陸軍第一個公關官員. 負責大力推介國防法
1914, 德國和奧匈帝國對法俄英發動戰爭
1916, 麥克阿瑟少校被任命為駐特區情報官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8-31 18:37
標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 02:15 編輯







麥克阿瑟將軍一戰檔案-第84步兵旅



隨軍木箱



小夥子們, 來當兵





法國鋼盔





英美鋼盔





德國鋼盔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 17:44
標題: 歐洲危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 02:56 編輯



一戰源遠流長, 眾強權緊鑼密鼓結盟與強化軍備.



軸心
德意志, 奧匈,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俄國士兵



突破點-6/18/1914
奧匈皇太子, 弗朗茨 斐迪南大公薩拉熱窩被制下波斯尼亞青年加夫里洛 朴林斯刺殺, 奧匈帝國施以報復入侵塞爾維亞而俄國對塞爾維亞施以援手(高加索血親), 德國與奧匈聯盟對俄法宣戰.

興登堡元帥, 德皇威廉和魯登道夫將軍



無限潛艇戰
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及宣稱無限潛艇戰後輿論開始轉向, U艇試圖切斷同盟國食物等供應, 擊沉數艘美國船隻, 迫使威爾遜總統作出決定.

截獲德國電報-圖謀煽動墨西哥結盟並進攻美國, 俄國發生革命.





徵兵
1917年4月近13萬裝備低劣的美軍匆促應戰, 許多領導人建議組建50萬人規模的軍隊. 戰爭部長認可甚至出動全部國民警衛隊,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建議成立一個由全國出兵的師, 遂被提拔為上校及第42彩虹師參謀長.

節衣縮食
民眾認購解放債卷, 鼓勵無肉星期二, 無豬肉星期四.



42師剃鬚刀



信號槍





地圖袋





屬下贈予麥克阿瑟准將的煙盒, 人們稱他為"戰鬥花花公子", "勇士之冠".

戰鬥花花公子
受命接受戰壕戰訓練, 相對清閑. 躍躍欲試, 麥克阿瑟上校立即以勇猛前線鬥士著稱. 儘管身為參謀長不必參加戰鬥但是加入襲擊和偵察, 帶領部下參加血腥的肉搏戰.



光榮軍屬標誌





德國火柴盒, 打火機, 扣子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 02:41
標題: 凡爾賽和約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3 18:41 編輯





凡爾賽宮的失敗
凡爾賽和約留下了二戰隱患. 憤郁難平, 怒火中燒, 經濟動蕩, 共產主義恐懼, 抑鬱折磨下的德國轉向了救世主阿道夫 希特勒.

佔領軍
戰後執行佔領任務, 麥克阿瑟准將一度執掌42師並被提名升任少將. 由於停戰協議凍結所有升遷只好返回84旅, 1919年全師返回紐約.



潘興將軍授獎儀式
http://www.usamilitarymedals.com ... ls-c-2069_1542.html  美國陸軍獎章大全



一戰勳章
戰後德國紙幣



德國士兵, 希特勒(后左)
和平協定形同永久戰爭導火索     -麥克阿瑟准將

凡爾賽和約
6/28/1919簽署, 德國希望以威爾遜總統"永久和平14點"為基礎, 但是在談判中別無選擇. 條款僅僅包括成立國際聯盟以防止戰爭, 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和約. 威爾遜總統尋求一勞永逸, 終結戰爭, 而英法意在復仇和賠償, 導致二戰更大毀滅.



四巨頭
左起: 英國首相大衛 勞埃德 喬治, 義大利總理維托里奧 奧蘭多, 法國總理喬治 克列孟梭和美國總統伍德羅 威爾遜.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 16:58
標題: 執掌西點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3 18:40 編輯



改革與孤立-1920
新時代開啟, 美國人急於放下包袱. 憲法第19條修正案允許婦女參加總統選舉, 禁酒令名存實亡. 麥克阿瑟將軍在公眾的冷漠, 裁軍及國際緊張局勢下執行戰後任務.





西點-職責, 榮譽, 國家
39歲任命為院長, 受命激活與改造. 陸軍參謀長告知: 西點落後40年. "友好爭辯, 齊頭並進, 開花結果".

http://www.usma.edu/Dean/SitePages/Home.aspx
西點的班子為三駕馬車, 院長少將階級. 名號與普通學校不同, 其餘兩位是准將.

第一次結婚2/14/1922
短暫交往後成婚-富有社交名媛與離異者路易絲 克倫威爾 布魯克斯.



執掌西點-1919-1922
改良過時課程, 強化文科, 更新榮譽系統, 放鬆學員自由度, 加強體能. 遭到多數教師強烈反對, 離任后大多舉措被推翻. 然而改革被迅速啟用, 幫助培養優秀軍官應對二戰, 韓戰和冷戰.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5 20:22
標題: 麥克阿瑟將軍在戰場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6 06:59 編輯



1922-1930駐防於國內和菲律賓, 兄弟逝去, 婚姻失敗.
任馬尼拉駐軍司令, 第23步兵旅旅長. 積極備戰, 與菲律賓領袖曼努埃爾 奎松再續友情, 返美后榮升少將.







巴丹地理調查至關重要, 始自1900除美國陸海軍即制定計劃保衛菲律賓免於日軍入侵-馬尼拉灣固守待源.



1923, 阿瑟 麥克阿瑟艦長突逝於闌尾炎.
1925軍事法庭審判比利米歇爾將軍-因強烈批評陸海軍航空兵計劃, 今日米歇爾將軍被視為空軍獨立建軍理念之父. 麥克阿瑟艦長受命參與, 稱為"最令人反感的命令".
路易絲不喜歡軍旅生活, 勸夫退伍從商未成遂離婚.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5 23:17
標題: 阿姆斯特丹奧運-192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6 03:00 編輯



以美國奧委會主席身份領隊參賽, 經陸軍參謀長首肯全心投入.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6 03:09
標題: 大蕭條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6 07:06 編輯





1929年10月, 紐約股票交易所崩盤預示全球範圍蕭條, 大量失業, 銀行倒閉, 工廠關門, 麵包長龍, 社會動蕩. 1930赫伯特 胡佛總統任命麥克阿瑟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預算緊縮人員優先.





麥克阿瑟將軍戰爭部識別徽章





作為參謀長兩次訪問歐洲, 法國戰爭部長頒發的統帥軍團勳章.



武器系統現代化, 開發飛行堡壘和M-1伽蘭德步槍, 二戰中大顯身手.
1932年羅斯福當選總統, 力排眾議保留麥克阿瑟職位. 時有政策分歧但總統和國會允許麥克阿瑟慢慢發展陸軍.









1937年菲律賓總統努埃爾 奎松贈給麥克阿瑟的墨西哥銀盤和帽子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6 07:20
標題: 戰爭-喪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6 17:06 編輯



1930年代, 阿道夫 希特勒和貝尼托 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危及歐洲, 德意加緊軍備, 擴充疆界. 日本入侵中國, 窺測亞洲.
1946年, 羅斯福簽署泰丁斯-麥克達菲法, 菲律賓獨立.
就任菲律賓軍事顧問
1935年赴菲律賓途中, 遇到小巧苗條的田納西姑娘簡 瑪麗 費爾克洛思, 漫步甲板, 游上海, 共赴馬尼拉.



同年, 母親瑪麗 平克尼 哈蒂逝去.
1937年歸國葬母娶妻



1938獨子阿瑟出生



1936年被菲律賓總統任命為元帥
日軍入侵中國和法屬印支, 戰爭迫在眉睫
竭力訓練裝備低劣的菲律賓軍隊
看好艾森豪威爾上校, 立主若戰爭爆發立即授予將位



麥克阿瑟將軍的小型獎章





元帥權杖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6 18:32
標題: 二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6 22:30 編輯









珍珠港-12/7/1941
爭奪東南亞資源生死攸關, 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首當其衝.
星期天早晨攻擊殺傷2,403名士兵, 水手, 陸戰隊員和平民, 航空母艦倖免於難. 次日, 羅斯福總統要求國會對日宣戰.
12/8/1941, 日軍對菲律賓發動攻擊. 將軍率31,000美軍和100,000菲律賓軍隊應戰.



將軍車牌





將軍配槍





將軍手杖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6 22:3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7 01:25 編輯





麥克阿瑟將軍乘坐的魚雷艇模型




新命令
知曉柯雷吉多爾島和巴丹大勢已去, 總統命令麥克阿瑟撤至澳大利亞.
抵達後方知沒有援軍到達





菲律賓總統簽名的戒指



將軍的帽子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7 01:24
標題: 菲律賓退卻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7 16:14 編輯





食品藥品不足, 或遲或早敗退.

巴丹陷落
美軍與日軍周旋直至4/5/1942進攻, 4/9 少將帥軍投降.





菲律賓陷落, 90,000名菲美軍人被俘滯留戰俘營-天皇的客人, 其中24%死亡.
巴丹倖存者被迫踏上死亡之路-60邁5,000-10,000人死亡.





生病需要休息



戰俘使用的煙嘴
拉爾夫 希伯斯上尉, 馬里蘭



戰俘臂章







馬林塔隧道岩石
http://corregidorisland.com/malinta.html   馬林塔隧道
巨型地下掩體-將軍的指揮部和醫院等



毋庸置疑, 雷吉多爾的炮口陳述歷史, 以敵人的碎片刻寫自己的墓誌銘. 透過血腥的陰霾, 嚴峻, 憔悴, 煞白的男人時隱時現, 仍然毫無懼色.
作者: zero01    時間: 2012-9-17 06:20
有人搶先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7 16:16
zero01 發表於 2012-9-17 06:20
有人搶先了

革命不分先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7 16:20
標題: 戰時日本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8 15:26 編輯





目的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經濟自立的生活空間

日本天皇裕仁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
首相東條英機
等級徽章
軍號



日本士兵
英勇頑強, 基於日本哲理武士道與武術氣概-效忠天皇和國家, 自我犧牲.





日軍99式步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8 14:39
標題: 澳大利亞戰區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9 18:15 編輯





1941年日軍發動猛攻時澳大利亞已經參戰兩年-英德戰場
反向租借-戰爭第一年就近為美軍提供關鍵供給



銀質鎮紙
紐西蘭總理弗雷澤, 麥克阿瑟將軍和澳大利亞總理科廷



左膀右臂
沃爾特 克魯格將軍, 第六軍司令. 小心謹慎, 與麥克阿瑟將軍的魄力形成互補
海軍上將托馬斯 金凱德, 第七艦隊-特遣艦隊司令
喬治 海尼將軍, 空軍司令, 麥克阿瑟二戰知己
理查德 薩瑟蘭中將, 總部參謀長
羅伯特 艾克爾 伯格中將, 第一軍團司令-第八軍軍長
查爾斯 威洛比少將, 總部情報處長
斯蒂芬 錢伯林少將, 總部作戰處長
休 凱西少將, 總部工程處長
雷夫斯 維德魯普准將, 新幾內亞和菲律賓機場工程總監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8 17:40
標題: 主要戰役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19 19:27 編輯





戰場巨匠
1943-1944
避免Buna式的消耗戰, 繞過日軍主力. 中小規模側翼兩棲攻擊要津-系鞋帶. 新幾內亞之戰三軍配合默契, 蛙跳式席捲全境, 勢如破竹.

http://www.historynet.com/world-war-ii-buna-mission.htm   Buna 之戰
美軍的首次攻擊, 儘管日軍供應線過長彈藥給養不足, 但是為了逃生困獸猶鬥, 消滅1,400日本人. 至1943年1月6日, 第32師353人陣亡, 1,508人受傷, 93人失蹤.



首次以陸基或航空母艦火力取得局部制空權, 發動兩棲攻擊, 奪地修建前進空軍基地.



空五軍臂章



信號情報
破解密碼如虎添翼, 對日軍部署和調動了如指掌.
失利刻骨銘心, 絕對制空權左右戰局.

掌握自身命運
二戰中許多人認可尼米茲的"太平洋致命一擊"戰略構思, 而麥克阿瑟有效的步步為營與低傷亡率戰術從未失去華盛頓的支持.



澳大利亞飛行員為國捐軀





M-1 湯普森衝鋒槍
作者: gpan523    時間: 2012-9-19 09:27
本帖最後由 gpan523 於 2012-9-19 09:28 編輯

老實說,麥克阿瑟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他太看重個人名譽了。只因為逃離菲律賓是說了句「我一定會回來的」,為了個人顏面,他迫使美海軍放棄尼米茲的進攻台灣的方案,轉而進攻菲律賓。目前認為尼米茲的方案可以使戰爭至少提前1年結束。

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又痼疾重犯。非要誇下「讓孩子們回家過聖誕節「的海口。迫使美軍不顧後勤跟不上,疾速冒進。最後被中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一直敗退到38線以南。

軍人若把個人得失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話,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的。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9 17:41
gpan523 發表於 2012-9-19 09:27
老實說,麥克阿瑟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他太看重個人名譽了。只因為逃離菲律賓是說了句「我一定會回來的」, ...

關於這位的說法很多, 有功夫研讀一下二戰解密文件, 稍後再討論.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19 19:28
標題: 菲律賓抵抗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0 17:18 編輯



菲律賓抵抗
1942年開始秘密活動, 始於逃亡菲美戰俘隨後亦有平民加入, 被俘面臨酷刑和死亡.





抵抗活動逐步成熟, 游擊隊自製香煙支付活動經費甚至印刷紙幣. 麥克阿瑟總部亦偷運"我將打回來"物品以壯聲勢.



婦孺參戰, 孩子傳遞情報, 拿起槍支. 最成功的成建制游擊隊之一為棉蘭老島溫德爾 佛提格上校所指揮.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0 16:20
標題: 菲律賓戰役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1 17:47 編輯





穩固萊特後進擊呂宋, 解放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進攻呂宋前在民都洛搶修兩條跑道以提供空中掩護, 此役神風突擊隊重創輕型巡洋艦"納什維爾號", 137人陣亡.
http://www.history.navy.mil/photos/sh-usn/usnsh-n/cl43.htm    納什維爾號
海軍歷史照片, 包括受創后.



日軍戰略
日軍菲律賓司令官知行山下兵分3路, 試圖阻止美軍依此為進攻日本本土的橋頭堡. 迅即向馬尼拉推進. 利用其港口趕運軍需, 解救戰俘和平民.



山下走出叢林投降





山下的手杖



麥克阿瑟馬尼拉住房的瓷磚, 屋宇毀於戰火.





聖托馬斯營拘禁者簽名的襯衣
http://lougopal.com/
一部記錄片的片斷, 珍珠港突襲后數小時馬尼拉一片火海. 幾位倖存者講述了親歷-美西戰爭后美國40年控制下的文化影響, 7,000外國人在此生活, 聖托馬斯營生存掙扎-日軍以飢餓虐待僑民長達3年. 麥克阿瑟將軍佔領日本期間以德報怨, 軍糧當街施粥. 讀過一篇營養學回顧"美國牛奶與東京少年身高".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0 16:54
標題: 最後一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1 18:43 編輯









硫磺島-1945年2月
13平方英里, 美軍3個陸戰師苦戰25天, 6,800人陣亡.

沖繩島-1945年4月
美軍傷亡13,000, 損失32艘軍艦, 日軍75,000. 這次戰役的慘重傷亡促成使用原子彈, 一勞永逸.





征服日本
戰略封鎖-1945年春季開始計劃進擊日本
1944年6月空軍開始戰略轟炸, 遍及所有工業中心, 空中堡壘進一步大規模環島布雷.
擊沉2,117艘商船和201艘軍艦, 至1945夏太平洋艦隊潛艇嘗試了水下封鎖.

4/12/1945羅斯福總統逝世, 副總統杜魯門入主白宮. 政策不變, 面臨重大抉擇-核攻擊.
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計劃, 一舉打倒日本.



2,000噸燃料空襲東京, 殺傷83,793人.



日本軍部決定拚死一戰, 計劃調集50萬軍隊九州設防, 估計入侵 90天內傷亡10萬. 8/13/1942啟動曼哈頓工程, 耗資22億. 高度機密, 杜魯門當了總統才獲悉.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1 17:32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2 16:30 編輯





納粹消亡, 杜魯門總統全力以赴, 兩枚核彈定乾坤.

歐洲勝利-5/8/1945
春季橫掃德國, 紅軍攻克柏林-4/30希特勒自殺, 一周后德國投降.

波茨坦會議
7/17-8/2/1945, 杜魯門, 丘吉爾, 斯大林在德國波茨坦會談. 盟國領袖商討戰後策略和最後征服日本, 波茨坦公告勾划最後通牒: 無條件投降或徹底毀滅.
http://www.history.navy.mil/phot ... d-state/potsdam.htm   波茨坦會議
三巨頭在西林霍夫宮-Cecilienhof  Palace, 國家檔案館原始照片-海軍檔案館.
http://www.karenbrown.com/Attrac ... hof_Palace/4006.php   西林霍夫宮
柏林附近普魯士國王行宮, 一個獨特的藝術作品-世界著名文化景觀. 三個歷史悠久的公園和城堡: 無憂宮公園和宮殿, Cecilienhof西林霍夫宮花園以及巴貝爾斯堡宮和公園.
http://www.google.com/search?num ... 0...1ac.lkaK6IGizKg  波茨坦圖片集錦

日本對最後通牒置若罔聞, 杜魯門總統下令核攻擊
8/6-B-29廣島投彈, 14萬人生靈塗炭
8/8-蘇軍進軍東北, 日本仍然拒絕投降
8/9-第二枚原子彈長崎毀城, 9萬人死亡



獲悉長崎噩耗, 天皇裕仁下令在保留皇室的條件下投降.
8/14-麥克阿瑟將軍榮任盟軍佔領軍司令
8/30-冒險赴任





廣島瓮




天皇裕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1 18:53
標題: 投降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1 18:54 編輯











投降書
日軍司令官代表日本天皇接受美國, 中國, 英國和蘇聯四大盟國領袖簽署的波茨坦公告, 宣告無條件投降. 命令全國軍民放下武器並保持全部裝備完好無損, 接受盟軍最高司令官命令就地維持秩序, 釋放全部戰俘和平民. 天皇和政府接受投降期間盟軍治理日本的相應措施.





簽署於9/2/1945
東京灣
代表天皇和政府, 軍部
盟軍最高司令官





麥克阿瑟將軍受降儀式用筆之一



麥克阿瑟將軍受降儀式用筆複製品-夫人的派克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2 16:41
標題: 佔領日本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3 22:33 編輯





佔領始於1945年8月, 作為革新和懲戒戰敗國, 至1951年簽署和平條約日美結為戰略盟友.
執行參謀長聯席會議綱領, 去軍事化與民主化, 手中掌握相當自由度.
麥克阿瑟將軍的東京總部
http://www.armchairgeneral.com/general-macarthurs-tokyo-hq.htm   DAI-ICHI-LIFE - 第一生命保険株式會社
非常普通的辦公樓-麥克阿瑟紀念館
http://www.history.army.mil/book ... 0V1%20Sup/Index.htm   麥克阿瑟報告-陸軍部
兩年半, 5000英里, 從墨爾本到東京. 動用全部太平洋戰區部隊-22個師, 涵蓋朝鮮. B-29和C-54首先大規模空運. 日軍出征橫徵暴斂, 國民擔心大軍與民爭糧, 美軍宣布保證私有財產安全.

解散日本軍隊
1948蘇軍仍舊關押40餘萬. 海軍全盛期兵員過百萬, 45年底兵員72萬, 82%立即遣散並重新僱用:掃雷, 拆炮, 維修等. 739,000文職人員予以遣散(彈藥, 工程等), 本土四島50萬陸軍和海軍航空兵人員亦於年底以前全部遣散.
海外345,0000軍人和3,000,000文職人員進展較慢, 尤其是蘇聯控制區. 9/28, 佔領軍總部指導日本政府在主要港口建立接待中心.

收繳銷毀武器彈藥
步槍, 卡賓槍和輕機槍1,369,063支, 榴彈發射器彈藥5千萬發. 專家嚴重缺乏, 大批武器彈藥只能投入太平洋. 發現大批自殺式船, 艦, 筏. 至1848年海軍艦隻拆除基本完成, 421艘-從魚雷艇到40,000噸的戰列艦.

   

為了換取巴爾幹事務影響力, 美國允許蘇聯在莫斯科盟國外長會議上對佔領日本參與意見. 建立遠東委員和理事會, 制定政策, 提供參考. 1845年秋季, 結束太平洋大戰的美軍迅速在日本部署. 英軍次年到達, 蘇軍沒有得到既定地域而未出兵.





總部銘牌



麥克阿瑟威脅如果蘇軍在北海道登陸, 將監禁俄國中將及其代表團.



皇后



麥克阿瑟將軍畫像, 日式立軸





山下將軍的武士刀





總部大鐘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3 17:02
標題: 戰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4 00:00 編輯







拘押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戰爭犯



東條英機自殺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4 00:13
標題: 軍國主義的終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4 18:30 編輯



28名戰犯受審, 1948年12月7人執行死刑.



數月內摧毀戰爭機器





軍艦變成紀念品





新憲法





共產黨員抗議禁止罷工







美國使館隨員的聖誕禮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6 19:02
標題: 重建日本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7 17:42 編輯





改弦易轍
至1947年夏季, 佔領政策轉向幫助日本重返國際社會. 解散主要家族財閥控制的企業, 其主導日本經濟並資助戰爭機器. 佔領德日耗資日增, 共產主義泛濫促使華盛頓檢討政策, 促成日本經濟自立成為當務之急.

NSC 13/2
國家安全委員會文件將政策聚焦於促使日本經濟政治獨立, 成為遠東反共堡壘.



吉田首相
佔領期間政治強人, 吉田茂蟬聯3任首相. 堅定的保守派, 時常與麥克阿瑟的自由主義改革相左, 不過其保守立場與佔領政策不謀而合, 特別在壓制共產黨方面.

朝鮮戰爭促使日本經濟恢復, 1950-1953成為後勤補給基地. 一份蘭德報告中引用了解密文件-日本得款30億美元,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出資爭論中日本首相等政客還提到了這宗歷史恩典, 並成為出資最多的盟國-80多億美元.

日美安全條約-1951
舊金山簽署條約, 結束佔領. 麥克阿瑟理念提綱挈領, 但是沒有出席儀式.



日本武士短刀
景泰藍櫻花瓶




景泰藍微屏



吉田首相贈予麥克阿瑟夫人的禮品

作者: gpan523    時間: 2012-9-27 08:29
這個紀念館好像miss了朝鮮戰爭,麥帥軍事生涯的謝幕之作。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7 16:00
對不住, 馬拉松帖子, 有一個展室. 麥克阿瑟陸軍部報告中提到的收編日本海軍人員在韓戰中擔負了掃雷, 運輸等任務, 另外原殖民地行政官員亦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7 17:55
標題: 鎌倉龍潭-御用大師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8 18:08 編輯







日本景泰藍大瓶
1946
鎌倉龍潭
http://www.trocadero.com/stores/ ... 38/item1147238.html   鎌倉龍潭
http://idcloisonne.com/id28.html    日本景泰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8 16:52
標題: 亞洲動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29 19:29 編輯



1945-1950, 亞洲動蕩不安, 殖民地爭取獨立, 冷戰若隱若現. 1946菲律賓和平獨立而共產黨游擊隊紛擾新政府, 1947-1948印支, 緬甸獨立, 1957年長期圍剿游擊隊后英國允許馬來西亞獨立, 1997香港回歸(剛來美國時經常搭一位香港朋友的車, 這位出身普通家庭, 聰穎勤勉. 劍橋出身, 赴美后從院士習藝學有專精. 前兩年問過他的頂頭上司-頭牌藥廠的一位人物, 這位說其人管一個關鍵項目, 遊刃有餘), 1949印尼獨立.



麥克阿瑟夫婦1946獨立日慶典徽章



胡志明



1954法屬印度支那獨立, 越南一分為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9 19:12
標題: 亞洲動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30 03:19 編輯



1945-1950, 亞洲動蕩不安, 殖民地爭取獨立, 冷戰若隱若現. 1946菲律賓和平獨立而共產黨游擊隊紛擾新政府, 1947-1948印支, 緬甸獨立, 1957年長期圍剿游擊隊后英國允許馬來西亞獨立, 1997香港回歸, 1949印尼獨立.



麥克阿瑟夫婦1946獨立日慶典徽章



胡志明



1954法屬印度支那獨立, 越南一分為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29 19:18
標題: 韓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30 04:40 編輯





第一階段-南北韓之爭
貫穿1949, 南北方頻頻跨38線互襲, 杜魯門政府告知李承晚: 不支持無端入侵北韓. 蘇中批准金日成的南侵計劃.
6/25/1950, 北韓人民軍入侵南韓, 月底打下漢城並向浦山挺進.
南韓沒有適當反坦克武器應對T-34
美國裁軍-1945-1950從二戰規模裁軍93%, 訓練預算亦相應減少, 美軍軍力與心理準備均不足應戰.
聯合國參戰-6/27, 安理會決議譴責北韓, 號召軍事干涉. 蘇聯抵制聯合國, 未能行使否決權.
麥克阿瑟領軍參戰
日本自衛隊應運而生, 75,000人的後備役以師為建制.







第二階段-釜山到仁川
麥克阿瑟70歲出征, 受命驅逐人民軍
6/29/1950, 飛抵視察並制定戰略-緩阻北韓攻勢, 兩棲作戰, 深入腹地包抄, 切斷供給線, 速戰速決.  

仁川登陸
選擇漢城港口城登陸, 參謀長聯席會議, 海軍陸戰隊和國防部許多人持反對意見-過於冒險: 漲潮變幻無常, 潛水通道, 無法逾越.



勝在漲潮期
匠心獨運, 穩操勝券. 第七艦隊順利將陸戰一師送上灘頭, 迅即向漢城推進並與第八軍會合, 人民軍分崩離析.

對不住, 測光還行沒用閃光燈, 全都虛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30 04:48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9-30 22:19 編輯







第三階段-北進鴨綠江
仁川大獲全勝, 聯合國軍志得意滿, 1950年十月跨越38線.

威克島會議-10/15/1950
被批評家視為杜魯門的公費一日游, 眾多公務匆促完成, 當被問及中國參戰時麥克阿瑟不屑一顧.

冒進鴨綠江
遭遇小股中國軍隊, 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但沒有命令放緩進軍, 麥克阿瑟不相信中國出兵仍舊揮師北進.

完全新戰爭
11/25/1950
大規模進攻受阻, 300,000中共軍隊劍指分散的沃克將軍第八軍和阿蒙德將軍第十軍團.
南韓部隊全軍覆沒, 聯軍受困並退卻. 陸戰一師一部長津湖水庫被圍, 奮戰突圍興南港登船撤退.

沃克葬身吉普車事故, 二戰空降兵司令馬修 李奇微接掌第八軍. 戰況激烈, 退卻中確保漢城. 1951年春季李奇微發動系列有限反攻, 將共軍打回38線以北.

中國出兵后, 麥克阿瑟提議封鎖中國海岸線, 轟炸軍事基地及內地和東北補給線. 考量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杜魯門均予以否決. 聯合國政策急轉直下-維持戰前現狀. 麥克阿瑟與策略相左, 公開直言不諱. 杜魯門下封口令, 所有公開聲明須經華盛頓首肯.

我行我素, 4/11從總統廣播講話中獲悉被解職.



第四階段-僵持不下
儘管經常被稱作忘卻的戰爭, 近600萬美國人服役.
李奇微將軍接掌帥印, 詹姆斯 范 弗利特將軍就職第八軍. 尋求停戰, 按兵不動.
總統令: 最大程度殺傷但保持半島分治
戰鬥沿38線持續兩年, 山嶺溝壑戰鬥慘烈. 停戰談判在開城和板門店同時進行.





麥克阿瑟檔案
7/8/1950
致信吉田首相
重建日本政府職能, 強化內部治安, 制止非法移民和走私. 批准警力增至125, 000, 建立30, 000人的鄉村警察署. 建立75,000人的預備役警察, 增加水上警察8,000.




187空降團戰鬥組致贈的M-1卡賓槍,
仁川共軍岸炮發射的75毫米炮彈殼
傳單, 1950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9-30 22:28
標題: 杜魯門決定爭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2 19:51 編輯



解除麥克阿瑟將軍職務決定褒貶不一, 至今仍有爭議. 以下為其觀點: 對將軍尊重有加, 但是身為總統責任重大, 須縱觀全局. 必須避免與中國全面開戰, 因此舉為巨大陷阱, 涉及俄國捲入. 軍人天職為服從命令, 遵守憲法, 不得干政.

http://www.trumanlibrary.org/trivia/macarth.htm   杜魯門總統圖書館
總統不乏作出重大決定的勇氣與智慧, 但是闡述天賦略遜一籌.

http://seattletimes.com/html/nat ... enuclearoption.html
主要媒介的一篇文章, 提及朝鮮戰爭中接近使用核武器的情況. 不過媒體的東西文獻引證無從查考, 可以搜到幾份原始文件的名字, 估計只能在國家檔案館等核實.

http://search.archives.gov/query ... x=57&image.y=28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國家檔案館
搜了一下子,  120份文件與麥克阿瑟將軍有關.







聯合國軍最高長官印戒




北朝鮮飛行員




共軍
北朝鮮-中國軍隊, 俄國人除了提供供應和武器, 軍事顧問, 還出動了空軍. 傷亡細節無從查考, 估計中朝陣亡1.5-2百萬人.



韓戰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作戰服




陸軍上尉軍禮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1 15:03
標題: 冷戰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2 17:09 編輯



冷戰
二戰後美蘇意識形態, 政治, 軍事和經濟競爭對抗被稱之為冷戰.





杜魯門總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回應共產主義威脅, 阻止其擴張, 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

中國內戰
18年國共爭鬥持續, 1949蔣介石退守台灣.



朝鮮沿38線分治
1392-1910-李王朝, 朝鮮作為日本殖民地. 自古以來為中國附屬國, 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擴張中的俄國, 殖民主義日本和衰落的中國爭奪的焦點. 1894-1895中日戰爭, 1904-1905俄日戰爭決定了朝鮮的命運. 1910日本吞併朝鮮, 1910-1945-殖民地時期日本奴役朝鮮, 政治, 經濟, 社會, 教育壓制和歧視.

1948年美軍撤離後由國務院負責美朝關係

戰爭序曲
雙方敵對, 目標一致-統一國家, 成為定時炸彈, 一觸即發.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1 15:5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2 17:15 編輯





19世紀伊萬里磁碟和大瓶




皇后禮品-日本金漆櫃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2 17:21
標題: 禮品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3 18:33 編輯







伊萬里磁碟, 1820




伊萬里湯碗




銅胎景泰蘭大瓶



九穀燒瓶, 1840



金茶壺




鐵漆武士馬鐙






日本百詩翁地久天長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3 14:06
標題: 回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3 14:28 編輯



解職爭議漩渦重重



國會兩院聯席會議演講




麥克阿瑟將軍1951年參議院國防和外交委員會證詞





1952年共和黨大會獎章和木槌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3 14:34
標題: 賦閑家居-1952-196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3 18:46 編輯







剃鬚刀和蹭刀革




紐約生活
1950-1960年代-體育賽場, 百老匯, 訪友



鉛筆表



煙荷包和鎮紙



美容用具



日曆




阿瑟 麥克阿瑟製作的五星煙灰缸




哥倫比亞大學之獅




太平洋戰區老兵團聚水晶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3 18:53
標題: 最後西點之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4 16:01 編輯







離校63載, 功成名就, 回訪母校接受西點校友會塞耶 西爾韋納斯獎-呵斥風雲, "職責, 信用, 國家".





崇高的道德準則, 騎士氣概, 馳騁疆場.



授獎儀式發表重要演講







搜了一下子, 將軍的回憶錄網上沒有, 附近的圖書館有.





麥克阿瑟將軍與約翰遜總統在陸軍總醫院, 最後一晚仍力諫東南亞撤軍.



葬禮喇叭




軍樂隊指揮棒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4 16:14
標題: 共濟會會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4 17:01 編輯



秉承家族傳統加入共濟會
http://www.freemasonry.bcy.ca/bi ... _d/macarthur_d.html
前密蘇里總舵主杜魯門罷免同門兄弟. 這個網站屬於加拿大分會, 其中的名人錄幾乎就是政治強人大全, 比以前拍的"加拿大風雲人物"還詳細.



蘇格蘭儀式帽












馬尼拉分會, 1936



西雅圖尼羅河殿堂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4 18:45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5 17:56 編輯







戰壕生活
一戰士兵貓耳洞-耗子為伍, 臭氣熏天, 輪流守望.







阿瑟 麥克阿瑟的軍旅寫字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5 18:23
標題: 傳家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6 15:39 編輯









族徽



喬治式餐盤






卡片盤



家母玫瑰花蕾花瓶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6 18:48
標題: 祖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6 20:04 編輯







http://www.norfolk.gov/MacArthurMemorial/Norfolk.asp
外祖父托馬斯 阿斯伯里 哈代經商致富, 1847購置.







祖父的法官重器, 麥克阿瑟自幼耳濡目染, 貴族規範身體力行.

這兩張特寫在前邊大畫面里出現過, 當時怎麼也找不到. 俺的相機已經過了快門壽命期可就是不壞, 不過已經準備就緒. 前幾天趕場子藉機問了一位攝影師, 聽了一個段子-閃光燈與尼康匹配, 少花錢也辦事兒, 省得盡把光疙瘩和模糊像搬上攝影園地丟人現眼.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6 20:2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8 17:18 編輯





雪茄盒和煙斗








諾福克運動俱樂部致贈將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6 22:27
標題: 辦公室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7 19:51 編輯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6 22:48
標題: 功勛卓著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8 17:35 編輯







寶鼎勳章





奧蘭治-拿騷騎士劍大十字勳章
荷蘭

承冠大十字勳章
比利時

昨天出去路過縣圖書館, 借了幾本書: 大部頭歐洲通史, 總統傳記等, 系統研讀一下子把網上蹭的章節串起來. 歐洲歷史上紋掌勳章等十字架大概有20幾種, 寓意錯綜複雜.

http://www.marksmedals.com/belgium_files/order_of_the_crown.html





國會榮譽勳章, 1918









朝鮮服役獎章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7 04:32
標題: 將門虎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7 21:12 編輯











歷史記錄-共享殊榮.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7 04:47
標題: 履行天職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8 17:12 編輯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
陸軍主將
西點1903級
工程兵和總部
42師參謀長-一戰
西點校長
菲律賓戰區指揮官-下轄3, 4, 9軍團
陸軍參謀長
菲律賓元帥
美軍遠東戰區總司令
陸軍太平洋戰區司令
聯合國軍總司令

20次戰役, 縱橫百餘戰場, 硝煙篝火-佔領改造, 履行天職.




































美國陸軍第六軍
美國陸軍第八軍
第一軍團
第14軍團
大概讀了一下第一軍團歷史, 戰爭中組建的集團, 陳列的幾面師級軍旗為其節制單位.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7 17:26
標題: 籌建中展室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7 21:13 編輯





跟這位侃了幾句: 展出僅占收藏的一小部分, 博物館網介紹文物文件過百萬件.











第五軍團總部
美國遠征軍
法蘭西, 10/26/1918
此役進攻山地堅固要塞, 麥克阿瑟准將麾下步兵第84旅作戰永往直前, 頑強肉搏, 銳不可當, 通令嘉獎.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12-10-7 19:44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2-10-8 16:11 編輯















新館規模宏大, 估計是總統圖書館架構, 內設可觀研究空間.









停車場在購物中心. 裡邊有熊貓中式快餐店, 這家連鎖店買賣不小杜克大學里都有分店.



冒著酷熱步行12分鐘, 專程品嘗正宗台灣中華餐飲, 再次碰壁, 看那架勢象是關門大吉.



退而求其次, 海軍博物館對面購物中心亦有中式快餐: 鐵板燒10塊錢一份, 隨便選料. 來了滿滿蕩蕩一大盤-3種, 一斤肉片. 東主還挺仁義,說是光有肉不好吃又給加了一盤青菜米飯, 最後又開了當家的半份.  以前在南方見過一位醫學生, 餐廳一塊錢一盤炸洋蔥圈, 這位竟然擺了28個, 說是每天就這一頓. 水足飯飽, 打道回府.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