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族優勢變成種族歧視?(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6-22 0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青帝

(此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先驅導報》專欄中,在此刊登無刪減版)

近日在美國不少亞裔家長中間,流傳著一封言辭激烈的電子郵件,其風格與亞裔一向的低調大相徑庭。這封郵件的內容,其實是鼓動大家做一個網上的民意調查。調查由一個全國性的無黨派組織發起,這個組織的目的是團結亞裔,支持為亞裔謀福利的政客。這次興風作浪,為的是推翻美國最高法院多年來的一個決定——支持公立大學裡面把學生的種族和學術成就在錄取入學時同時考慮。

作為家長,還有什麼比子女的前途更讓人關心的呢?亞裔家長,尤其是華裔父母,尤其重視子女在學術上的成就。君不見暑假裡只有亞裔孩子紛紛參加各種加強閱讀、數學等等的暑期班,別的種族的孩子在運動場、游泳池、旅遊景點裡打發掉漫長的假期。亞裔孩子讀書用功,成績比別的族裔高,是不爭的事實。並不是亞裔就特別聰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而已。美國憲法里明文規定,人人平等,按理說,上大學誰的綜合素質高,誰就應該被錄取,和學生的膚色不應該有任何關係。可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以來,政府做了大量補救以前種族歧視的工作,有些政策的確保證了少數族裔不再在美國社會的就業、學習和生活中受歧視,但有些政策我竊以為是矯枉過正了。公立大學以「增加校園多樣性」為名,為了政治上好看,不理學生是不是有能力,而是以學生的種族制定不同的標準,我覺得其實是變相的種族歧視。

美國的種族隔離消亡半個世紀了,現在的美國社會早已是大熔爐,所謂的多樣性不需要大學硬性規定,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如此。我的好朋友里黑人、拉美人、亞洲人、白人都有。每個族裔有其特色和傳統,互相欣賞、互相學習固然重要,可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總不能強迫大家都去追求這個多樣性,而每天都必須和不同族裔的人打交道吧?就如吃飯,偶爾吃吃西餐可以,但要這個從小培養的中國胃天天去接納洋飯,誰受得了?我許多中國朋友吃墨西哥菜都會拉肚子,你不能說中國人歧視墨西哥,就是不習慣那厚重的乳酪啊。

上文里的電子郵件提到,資料顯示,亞裔在美國要比其他族裔成績優秀許多才能上同樣的學校。要上同樣的名校,亞裔SAT(美國類似高考的資格考試)要考1550分,白人1410分,而非裔只需要1100分(英文和數學滿分是1600)。有的亞裔孩子出於擔憂,報考時乾脆不填自己是亞裔,可是名字明擺在那裡,難道要改名嗎?

《華盛頓郵報》的一個評論員去年就此事發表意見時更提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思索。「校園多樣化」其中一個目的是增加以後社會工作中少數族裔的位置,可是有調查發現,取消了種族入學優勢,並不影響黑人法律學生畢業和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數目。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科學和工程領域裡面。為什麼呢?不少因種族被「特招」進來的學生,學習跟不上,本來可以在二級大學做個小池裡的大魚,卻變成在名校里排個倒數。這對學生本身的信心是很大的打擊,越讀越心灰意冷,乾脆退學、轉學或者轉行。好心給他們的名額反而害了他們,更擠掉了更有可能讀好的學生。

美國高等法院自1978年以來,屢次就這個問題投票,都是維護高校的多樣化政策。今年這個問題捲土重來,是因為現任的九位大法官中懷疑這個理論的人首次佔了多數。早就想挑戰這個政策的人躍躍欲試,欲一舉推翻過去的裁決。結果如何,年中揭曉。不管怎樣,亞裔的孩子還是會繼續努力讀書,就如雖然有了林書豪,黑人仍然統領NBA一樣。哎,你說這個NBA怎麼就不來個多樣化、也特招一些其他族裔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