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尹建莉: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失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殼姑娘 發表於 2012-6-15 0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育孩子是一件時間跨度長、問題層出不窮的事情,而一但有問題,必定意味著有一個問題根源。由於一些家長相信自己永遠正確,所以他們認定根源肯定不在自己這裡。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電話告訴我一件事。我們共同認識的一位熟人的孩子因重度抑鬱幾年不愈,被迫從大學退學,現在住進精神病院。這個消息讓我吃驚,但並不意外。我們都知道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這些年,看著孩子在父母制定的各種完美的規矩、期望和嚴格要求中艱辛地活著,每況愈下,有時會忍不住勸告這對父母:也許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換來的總是他們的驚訝和生氣。聽朋友說,現在熟人痛苦地到處跟人說,她剛知道孩子父親的一個叔叔有神經病,孩子的病是遺傳。

我想起去年在葯家鑫案發生后,他父親對媒體說的話,「我們夫妻倆為他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卻以自己的行為徹底摧毀三個家庭。我們對他的恨,遠遠大於任何人。將來法律怎麼判他,都是他應得的。」

葯父和我們的這位熟人,作為家長,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出現問題,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己從來沒有錯,錯的是孩子和別人。

這樣的父母現在其實並不在少數,分佈在各文化層次中。由於他們永遠正確,所以他們不需要學習,他們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變,更不需要反思,反思意味著自我質疑和自我分析,這與他們的永遠正確也是相悖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他們會不遺餘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它地方,如學校、教師、社會、基因、遺傳等方面找出原因,自己不過是連帶受害者角色。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遠正確的父母,總是一群最失敗的家長。其中原因,分析起來很簡單。

首先,生活總有種種矛盾出現,如果父母從來沒錯,犯錯的就只能是孩子。一個孩子經常領略自己的失敗和窩囊,他從小就認定自己不行;其次,父母從來沒錯,孩子就看不到認錯的榜樣,雖然他總被要求在家長面前認錯,而他學到的正是「我從來沒有錯」,他於是學會口是心非或叛逆;第三,正確的家長總是不停地給孩子正確的建議和要求,孩子沒有犯錯和思考的機會,嘗試精神和判斷力慢慢萎縮,他於是只能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樹站立;第四,永遠正確的家長最看重自己的觀點,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也不聽別人的建言,孩子於是學會了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一切,如真理、傾聽、合作等等。

「永遠正確」的家長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當下,更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例如,媒體經常有對問題青少年的報道,在明明白白講出家教的癥結后,結尾處卻總是掉轉槍口,把批評的矛頭指向孩子,家長的過失總被輕輕一帶而過,甚至完全抹去。整個社會還都不習慣批評父母。還有一種情況,現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問題很多,神經官能症成為高發病,各種癥狀被一樣一樣地推給遺傳或基因,這使問題陷入更難解決的境地。對此,著名社會心理學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兒童心理問題推給遺傳或天性這種宿命論的抬頭,總是發生在人們想要逃避責任時。

科學史上有一條重要法則「假設有某個對立方能永遠處於強勢地位,那麼世界的秩序就將遭到毀滅。」永遠正確的家長最具破壞性,並非他們有意而為,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一個孩子培養得好不好,從來不是目標的問題,而是方式的問題。教育方式,決定了父母之愛,可能是一座花園,也可能是一間牢獄。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學,學然後知不足。

從為人父母那天起,面對一個完美、獨立、有無限潛能的生命,讓自己變成一個力圖自我完善的謙卑者,而不是榮升為一個沒有過錯、不可以被指責、具有完全操控權的君主。學習和思考,是通向謙虛的路徑。這是父母成長的基礎,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沒有人能成為一架精密儀器,沒有過失的家長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愛應該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愛,一定包含著適時的自我調整、自我改變,它至純至真至善至美。「永遠正確」的家長放下自我中心念頭,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開生命的另一扇窗戶,陽光會照進來,灑滿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遠正確的幻境,就是開始走出失敗的厄運。

                         (本文發表於6月13日《中國教育報》,發表時略有刪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