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方租賃或購買釣魚島都是自娛自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6-3 1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半月談》2012年第10期      2012年06月03日  


資料圖:釣魚島


  美麗富饒的釣魚島
  東海一方風水寶地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於我國東海南部海域,主要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總面積約6.3平方公里。其中釣魚島距離台灣省基隆約190公里,距離浙江省溫州市約370公里。在地質結構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於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正如點綴在東海大陸架上的顆顆寶石。這裡雖然遠離大陸,但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富饒的資源前景,可謂一方風水寶地。

  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釣魚島的面積最大,約為4.3平方公里。全島南北長約3.5公里,寬約1.5公里,島上有多處岩峰,最高處海拔362米。據在釣魚島海域參加過執法巡航的人士介紹,當船隻靠近釣魚島時,能夠感到上千噸的執法船與島相比顯得頗為「渺小」,而島上山崖在海天之間也頗有壯觀氣象。

  釣魚島保持了較為天然的自然風貌。由於海風強勁,島上植被以低矮植物為主,主要動物則是鳥類和外來者帶入的山羊。島上還有數條溪流,是極為寶貴的淡水資源。北小島和黃尾嶼上多有鳥類繁衍棲息,南小島則以蛇島著稱。

  此外,釣魚島所處的東海大陸架蘊藏著豐富資源。隨著海底資源開發技術的成熟,這一區域將來有可能成為重要的資源和能源產地。這也是日本對此區域長期覬覦的重要原因。

  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早在明朝時期,中國出版的航海地理書籍《順風相送》就有關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記載,當時稱釣魚島為「釣魚嶼」。日本18世紀出版的標有琉球王國疆界的地圖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也明確屬於中國。相比之下,日方所謂「尖閣諸島」一稱,是1900年才由一名登島考察的日本人提出。而且他只是意譯了英國海軍海圖上對這裡的稱呼「The Pinnacle Islands」(Pinnacle意為「尖峰」「尖塔」)。

  自古以來,中國浙江、福建和台灣等省的漁民就在釣魚島海域捕魚,並在島上從事採藥、捕鳥等活動。必須指出的是,由於季風方向和當時的造船等技術條件,只有中國居民有條件在當地開展捕魚、航行、採集等各類活動。北小島和南小島之間數百米範圍的海峽水面,曾是中國漁民常用的天然避風港。即使是二戰結束后,我國台灣省仍有漁民到島上從事採集鳥蛋等生產活動。

  歷史上,日本領土長期僅限於本土四島及周邊區域,遠未觸及釣魚島附近海域。直到19世紀下半葉吞併琉球后,日本才在其西南方向接近東亞大陸和台灣島。1895年甲午戰爭后,日本借吞併台灣之機,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併入」沖繩縣。

  二戰期間,中、美、英三國於1943年聯合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如中國東北、台灣和澎湖列島等要歸還中國。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重申了這一立場,而日本正是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釣魚島無疑應包含在歸還中國之列。

  但二戰結束后,日本卻主張釣魚島屬於琉球群島範圍內,並在此後與美國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中將琉球群島交給美國託管。由於《舊金山和約》是美國操縱下由部分國家與日本簽訂的片面合約,且存在諸多政治問題,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不承認這一和約,蘇聯等多個國家也未在和約上簽字。

  20世紀60年代,有國際組織宣布釣魚島附近可能蘊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1971年,在美日密謀之下,美國將沖繩「歸還」日本,而釣魚島也被列入「歸還」區域。此舉當時就遭到中國的強烈抗議,並引發了保釣運動。美日政府此舉也受到日本國內公正人士的反對。著名歷史學者井上清次年發布論文《「尖閣」列島——釣魚島的歷史解析》,以充分證據證明了日本政府對於釣魚島的領土主張無效。

  近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試圖用「購島」等方式炒作釣魚島問題。其所謂的依據是:日本政府曾於1932年將釣魚島等四個島嶼的所有權賣給了一名商人,20世紀70年代這名商人將所有權賣給了目前居住在東京附近的栗原家族,因此這四個島嶼雖是日本領土,卻是「私有地」。

  但是,如前所述,日本政府在二戰後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因此根本談不上在其國內法意義上「買賣」釣魚島。無論是日本政府現在「租賃」島嶼的作法,還是右翼勢力鼓噪的「購島」行為,都是自娛自樂,不可能改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的事實。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