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咸平:國企改革第一步——砍掉虛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5-22 17: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5-21 10:02    來源  四月網

作者  郎咸平


我們的國企改革已經迷失了方向,社會到處蔓延著對國企的憤怒。我們的國企起家有三種方式:一是自然資源;二是特許行業;三是政府撥款或者劃撥資產。我們的自然資源基本上都是無償送給國企的,比如油田、無線頻譜、航線,還有土地,如果國企沒有這些免費資源,根本不賺錢。我們的特許行業根本不準民營資本進入,其實就是拒絕市場競爭。政府撥款的錢從哪裡來?納稅人。這就是你的原罪。你應該把這些老百姓免費給你使用的資源經營好了,讓我們的油價、電價更低,更有利於環保,你必須把這些做好了,因為這是你的信託責任。可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國企拿著老百姓免費給你的資源獲取暴利后,非但沒有給老百姓什麼好處,還動不動就哭窮,天天嚷嚷要漲價,你已經完全觸犯了老百姓忍耐的底線。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全賣掉嗎?我們是不是非得走蘇聯的激進改革路線?石油、電信這種行業,不讓國企做容易,賣掉就是了。可是,賣給誰呢?外企肯定不行。那賣給私企呢,有誰能接這麼大的盤?有人說可以通過股市減持,可事實證明,中國的國企實在太大了,中石油拿出一點點股票在A股上市都讓股指狂瀉不止,還怎麼靠股市減持?對於國企改革問題,我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這本書中給出了藥方。

我們應該尋找問題的根源。中石油、中移動、國家電網為什麼這麼強大?就是因為它們能無償佔有大量國家資源。如果這些政策不改,只是對國企進行改革,比如說賣掉,就很有可能會像蘇聯那樣,造成國企一夜之間被權貴寡頭據為己有的悲劇。所以說,現在我們應該做的是去修補這些養肥國企的政策漏洞,因為國企的虛胖只是表面癥狀而已。等這些虛的利潤沒有了,這些巨無霸的市值自然就沒有那麼高了,那時候,無論是減持還是退出,都是行得通的。

看看我們的國企現在都在做什麼?就拿房價來說吧,溫總理三番五次地說要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可是國企地王卻屢創新高。2010年1月「國十一條」出台,但當月70%的地王是國企或有國企背景的企業。還有,2010年政府要求國企退出房地產行業,結果到目前為止,70多家涉及房地產的國企只有20家退出了。我發現,國企的經營現在處於有點失控的狀態,因為它們不光涉足房地產,還涉足銀行、港口、酒店等等,幾乎什麼都干。

那如何堵住這個漏洞呢?其實也很簡單,對國企的經營範圍進行橫向限定和縱向限制。一方面,橫向限定就是限定產業,對於國企的經營產業多要在章程內固定並立法確定,然後國家工商總局和地方工商局監督,只要出資人里有國企的身影,這個企業就不許經營這個國企的被限定產業之外的事情,否則就不允許其註冊工商營業執照。此外,再特別規定,除了國資委直屬企業,任何國企的經營範圍都不許包括股權投資,這樣就防止國企以戰略投資、產業引導基金的名義變相跨業。

另一方面,在單一行業,要限定國企不許做民企能做的下游和配套產業,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只許做上游,下游包括批發和零售業務應該有序逐步完全退出。因為只要上游的壟斷企業進入下游,就必然導致下游的民營企業無法公平競爭。比如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就只許經營國家骨幹網,而城市內的接入服務,也就是給老百姓提供上門零售服務的只許讓民營企業做。實際上,限制經營範圍對國企、國家都是有好處的,因為只有這樣,擁有雄厚實力的國企才會將更多的財力、人力放到核心技術研發中去,也只有靠這種方式增加的利潤,才是國企真正的業績。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