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產後第一天你不知道的秘密!

[複製鏈接]

201

主題

656

帖子

1333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3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geler 發表於 2012-4-27 0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身體正常狀況
  體溫略高。在剛分娩后的24小時,新媽媽的體溫會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38℃。在這之後,新媽媽的體溫大多會恢復到正常範圍內。

  脈搏略緩慢。由於子宮胎盤循環的停止和卧床休息,新媽媽脈搏略為緩慢,約每分鐘60~70次;呼吸每分鐘14~16次;血壓平穩,變化不大,如果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血壓明顯下降。

  子宮位移。分娩第一天,子宮底大約在平臍或臍下一指左右,大約在產後10天降入骨盆腔內。

  下腹陣發疼痛。剛分娩后,新媽媽會因為宮縮而引起下腹部陣發性疼痛,這叫做產後宮縮痛,一般在2~3天後會自然消失。

  分娩后好好休息
  分娩過程耗盡了媽媽的體力,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確保體力的恢復。

  現在很多都是母嬰同室,寶寶與媽媽在一起,大約每隔3~4小時就要哺乳了,又要給寶寶換尿布,尤其寶寶一哭鬧,媽媽就更沒時間睡覺,所以媽媽應爭取時間休息。

  新媽媽策略: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
  給寶寶餵奶

  大腦發出信號增加乳汁的分泌,必須要儘早哺乳,形成神經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尤其是媽媽產後是少量粘稠、略帶黃色的乳汁,也稱為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寶寶免受細菌的侵害,所以應儘可能地給寶寶喂初乳,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生。這是所有奶粉無法替代的。這樣做還有利於新媽媽自身的子宮收縮。

  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嬰兒的需求以及媽媽感到奶脹的情況有關。剛分娩的媽媽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卧位餵奶。每次哺乳后應將寶寶抱起輕拍幾下,以防溢奶。

  新媽媽策略:分娩後半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吸吮乳頭,這樣可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

  吃些有營養的食物

  產後新媽媽身體比較虛弱,應補充一些有營養的食物。

  新媽媽策略:吃些清淡的流食,但要營養豐富,如粥、蔬菜湯、豆腐湯等,有利於下奶。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增加維生素的攝人,而且對防止便秘也有幫助。剖宮產媽媽的進食時間定在術后6~8小時,目的是避免產婦在麻醉期內,正常的生理反射恢復之前,發生嘔吐或吸入性肺炎等。

  觀察產後出血量

  ● 產後出血是新媽媽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目前,在我國導致新媽媽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產後出血,所以應引起高度重視。出血過多可導致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死亡。

  ● 胎兒娩出后,在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稱為產後出血。比較常見的有幾個原因: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或殘留、產道損傷等有關。

  ● 一般來講,胎盤應在分娩后30分鐘娩出。

  新媽媽策略:新媽媽在分娩后兩小時內最容易發生產後出血,所以分娩后仍需在產房內觀察。經過產房觀察兩小時后,新媽媽回到病房,自己也要繼續觀察。一旦陰道有較多出血,應通知醫生,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儘快排氣

  剖宮產的新媽媽應儘快排氣。手術容易使腸道受刺激而使得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漲腹感。

  新媽媽策略:應儘早排氣,剖宮產媽媽6小時后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

  適當地活動身體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6~12個小時就能試著慢慢下床走動。這樣可以增強腹肌收縮,促進子宮復原、惡露排出、增進食慾,防止尿瀦留和便秘發生。切記要做適度活動。剖宮產新媽媽在醒后也可以做些簡單活動。

  新媽媽策略:躺在病床也能活動的產後保健操

  第一節:深呼吸 用鼻子緩緩地深吸一口氣,再從口慢慢地吐出來。

  第二節:頸部運動 仰卧,兩手放於腦後,肩著床,只是頸部向前彎曲。復原,頸部向右轉(肩著床) ,尤如向旁邊看,然後向左轉。

  第三節:轉肩運動 臂屈,手指觸肩,肘部向外側翻轉。返回后,再向相反方向轉動。

  第四節:手指屈伸運動 從大拇指開始,依次握起,再從小拇指依次展開。兩手展開、握起,反覆進行。

  第五節:腕部運動 兩手在前相握,手掌相外,向前伸展,握掌。堅持5秒,放鬆。

  第六節:腳部運動 兩腳併攏,腳尖前伸。緊繃大腿肌肉,向後彎腳踝。呼吸2次后,撤回用在腳上的力。隨後將右腳尖前伸,左腳踝后彎,左右交替。

  良好的休養環境

  注意衛生,室內溫度適宜。從產房轉至病房后,室內溫度一般控制在18~20℃,空氣新鮮,通風良好,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風。在房間內不要吸煙。居室內要清潔舒適。親友減少此時來探望。由於剛分娩后的新媽媽需要靜養以恢復體力,尤其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新媽媽及新生兒,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私密清潔

  注意會陰部衛生。醫院裡的護士每天會定時用專用的清洗液護理會陰部,給會陰部消毒。

  注意私密病症。產後會有護士來查看情況,並會按壓新媽媽子宮底部,幫助促進宮內淤血排除。新媽媽的下腹部會在隨後的幾天內感到不適。產後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生診治,以防感染和血腫發生。

  個人衛生

  產後出汗量多,睡眠和初醒時更多,有時可浸濕內衣,常在數日內自行好轉。產後醫院會定時更換產婦的床單被罩及睡衣。居室要通風,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

  新媽媽產後衣著舒適,冷暖適宜,千萬不要過分&ldquo捂&rdquo,使汗液不能蒸發,影響體內散熱。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容易造成產後中暑。注意個人衛生。應該像平時一樣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后洗手,餵奶前洗手。

  產後儘快排小便

  自然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后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產婦排尿困難,發生尿瀦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產婦盡量起床解小便。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幫助膀胱功能的恢復,憋尿時間太長,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後出血。

  少數媽媽排尿困難,發生尿瀦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可請醫生針刺,或藥物治療,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新媽媽策略:應多喝水,儘快排第一次小便。
歡迎各位來情感驛站抒發情感,放飛心情!

201

主題

656

帖子

1333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333
沙發
 樓主| angeler 發表於 2012-4-27 09:13 | 只看該作者
初為人母要學習的很多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