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下決心!分配改革有望提速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2-3-23 2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3月23日

  今年以來,中國的改革呼聲日益高漲,而官方也在今年初就已定下了改革攻堅的基調。中國政府網22日公布了國務院近日批轉的國家發改委《關於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今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進行總體部署,並將責任落實到具體部委。《意見》明確指出,今年將推進11大類(32項)的改革,涉及收入分配、民間資本等諸多方面,並將改革攻堅的責任落實到具體部委。  
  關鍵詞:收入分配
  「制定改革總體方案,不會再拖了」
  《意見》:抓緊制定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中國人保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指出:「國務院在今年的重點工作中再次明確要抓緊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這是對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后的)記者會上鄭重承諾的落實,應該說今年出台這個方案,不會再拖了。」
  北京《新京報》23日報道,關於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中國早在2007年就提出並做了專題研究,後來遇到金融危機暫緩。蘇海南介紹,從「十一五」看,中國最低工資標準累計調整了3.2次,年均增長了12.9%(含2009年金融危機暫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目前大多數國家最低工資標準相當於社會平均工資的40%至60%。在「十二五」期末,中國最低工資標準達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現在看既有這個需要,也具有可行性。」
  不過,《北京商報》報道,儘管收入分配的問題在歷年的經濟體制改革中都被重點提及,但事實上,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卻面臨重重阻礙。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分析,收入分配問題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即便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很難實現平衡,要順利進行此項改革,必然會牽動到方方面面。
  孫群義指出,要遏制收入分配差距逐漸擴大的趨勢,就要通過各項措施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要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就需要資金來源,而這部分資金需要從更多的國企中獲得,應該讓國企的收入設立社會保障專項資金及民生支出專項資金,以讓低收入者的收入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時,稅收制度的建設也是調節二次分配的一項重要手段。
  此外,針對完善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意見》要求,推進征地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工有序轉為城鎮居民。
  關鍵詞:民間融資
  「或助民間借貸從暗箱走入陽光化地帶」
  《意見》:修訂《貸款通則》(以下簡稱《通則》),規範各類借貸行為,合理引導民間融資。
  去年以來,以民間借貸為主的灰色金融泛濫,資金大量流向這一黑洞,加劇實體經濟空心化危險,使社會糾紛和惡性事件頻發,地方的金融風險加大。特別是溫州、鄂爾多斯等民間借貸盛行的地方,資金鏈的斷裂令不少老闆跑路、企業倒閉、工人大批失業。不僅如此,非法民間集資案頻發,比如正待死刑複核的「吳英案」,卻始終沒有法規規範。
  《北京商報》報道,《通則》修訂一直被擱置,主要是存在的爭議問題太多,包括小額貸款公司、民間信貸利率不得超過4倍等條款。對此,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證券研究所所長呂隨啟表示,國務院、發改委再次強調《通則》修訂,無非是給民間融資更大的政策空間。
  呂隨啟認為,《通則》一旦修訂完成正式面世,可能會幫助民間借貸從「暗箱」走入陽光化地帶,但整個行業可能由於監管的鉗制依舊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民間借貸市場的火熱主要由於民間借貸利率較高,如果「民間借貸利率不得超過4倍銀行利率」的條例被更改,可能不會有很多人願意介入這一市場,同時即使民間借貸真正陽光化,由於國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壟斷性質,民間借貸的市場也很小,簡言之就是民間融資的市場空間太小。
  外資方面,香港《文匯報》報道,《意見》要求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引導外資重點投向高端製造、高新技術等產業,投向中西部地區。完善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財稅金融等政策,並適時向全國推廣。」
  關鍵詞:稅率改革
  「房產稅試點擴大,沿海城市料先行」
  《意見》: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適時擴大房產稅試點範圍,並擴大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行業和地區範圍。
  近幾年中國財政收入逐漸增加,去年財政收入總額更是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在此背景下,業界普遍呼籲中國需要通過稅制改革推進結構性減稅,以健全稅制結構,並減輕納稅負擔。針對此問題,中國財政部多次表態,將擴大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範圍,擴大房產稅試點,並在「十二五」期間開徵環保稅,但各項稅種的改革進程卻進展緩慢。
  綜合中新社、《北京商報》報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安體富表示,今年的稅制結構改革將更多的是通過各項具體稅種的改革來推進結構性減稅,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比如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可能會增迦納稅人的負擔,但是卻會發揮保護環境的作用,相反,將營業稅改徵為增值稅則能減少重複徵稅,整體上減少納稅者的負擔,從而利於調整經濟結構,預計今年將會通過穩步推進這些改革來逐漸健全稅制。
  去年,中國在上海和重慶率先實施了房產稅試點。國務院參事劉桓預計,如果房產稅試點擴大,很有可能會出現在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些城市。因為這些城市商品房投資價值高,房價漲幅依然較快,需要房產稅配合限購政策同步施行。
  關鍵詞:公車改革
  「適時出台方案,是一個很好的改革信號」
  《意見》:深入推進機關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提出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適時出台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
  公務用車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公務用車是「三公」改革的重頭戲,每年數以千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的公車費,幾乎能佔到全部「三公」經費的六成甚至更多,民眾對公車改革的呼聲一直很高。
  綜合北京《新京報》、《北京商報》報道,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如果從1994年算起,公車改革改了17年,但一直無明顯突破。」反而出現「車越改越多,費用越改越高」的尷尬。相關數據顯示,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2010年已達200多萬輛(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配車),每年支出達1500億至2000億元,每年車輛購置費增長率為20%以上。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推進公務用車改革,有利於政府樹立更加廉潔的形象。「公務用車改革進展緩慢,主要因觸動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次政府提出適時出台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是一個很好的改革信號。」
  關鍵詞:事業單位改革
  「與配套改革同時推進,才有收效」
  《意見》: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清理規範。
  遲福林分析,作為一項推進了十幾年的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由於效果不明顯,此前一直受到停滯不前等質疑。去年,有關部門制定了時間表,即用5到10年時間,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遲福林認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公共服務體系,比如教育體系、醫療體系。目前,困擾了事業單位改革十幾年的難點,職能剝離、人員安置、待遇分配等,依然存在。但是,與十幾年前乃至於四五年前相比,社會公共服務需求已有明顯變化,比如醫療體系,以葯養醫等問題仍然存在。所以,通過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符合百姓需求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迫在眉睫。但事業單位改革與其他領域的配套改革,只有同時推進,才有收效。
  此外,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意見》指出,要深入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試點,擴大縣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穩步開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關鍵詞:油價改革
  「現行機制實行尚難,完善的機會會更小」
  《意見》:深化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擇機推出改革方案。
  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指出:「(油價)改革的方向已非常明確,就是縮小价格調整周期。」而關於此前市場傳言,價格調整發布方式將改變,即未來可能選擇一家中立機構測試國際油價變化,並由石油企業自主定價,該負責人稱這僅是市場謠傳。而對於擇機究竟是何時,該負責人未明確表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強認為:「如果伊朗問題升級,今後國際油價可能繼續攀升,如果國際油價升至每桶130美元,現行的定價機制能否順利實行都很難保證,定價機制完善的機會會更小。因為一旦推出,中國的成品油價格會更快速上漲。很難想象民眾可以接受每升10元人民幣的汽油價格。」
  專家:政府自我改革是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
  外界普遍認為,2012年中國正處於「經濟-政治」周期的緊要時段,從中國高層到普通民眾都期待改革突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內外部環境變換,原有改革路徑已遇到困難,必須調整。過去的改革以政府為先導,現在得依靠市場。
  「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模式決定了總需求結構失衡,從而影響分配結構失衡,再而導致消費佔比不斷降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認為,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
  楊瑞龍舉例稱,儘管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有助於提升消費水平,但在既有增長模式下,收入分配製度是總體政治經濟利益格局的表現之一,它決定於現有的生產方式和政治權力格局,原有改革路徑下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於進一步改革施加越來越大的阻力。
  實際上,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早已在醞釀,但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據稱,在2007年首個方案就成型討論,其後幾易其稿,並多次上報國務院又打回重修,最後一稿完成於去年5月,直到今年初還組織過專門研討,但各方分歧嚴重。即便是接近決策層的政府智囊也對這個方案出爐的前景看淡,年內出爐基本無望。
  因此,楊瑞龍認為,「政府自我改革是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需要繼續堅持改革,同時要保持社會穩定。隨著各種矛盾加劇,包括市場與政府關係失衡,資本與勞動利益失衡,不改革就無法保持社會穩定。因此沒有政府推動自我改革,深層次的改革難以推進。當前政府需認清局面,堅定決心,從利益關係調整的過程尋找改革路徑。」
  香港《文匯報》
  今年重點改革任務
  ■鐵路體制改革
  ■電力體制改革
  ■三網融合試點擴大
  ■省以下郵政監管體制改革
  ■民間投資實施細則
  ■小微企業財稅政策
  ■流通體制改革
  ■環境保護稅立法
  ■商業銀行公司治理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新股發行和退市制度
  ■居民階梯電價改革
  ■城市供水價格
  ■醫療服務價格機制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
  近五年重複提及
  ■電價
  ■收入分配
  ■文化體制
  ■利率市場化
  ■人民幣匯率機制
  ■存款保險制度
  ■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機制
  ■金融企業、機構改革
2012年3月23日


中國確定今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 具體內容涵蓋11大類



  中國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已醞釀多年。圖為一位收廢品的女子騎著電動三輪車行駛在北京的大街上。路透社



  近年來,房價能否回歸合理水平,成為不少百姓關注的焦點。圖為一位行人從上海某二手房中介店前走過。新華社

50

主題

537

帖子

48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0
沙發
屁民 發表於 2012-3-24 00:43 | 只看該作者
我說油價太高,你說瑞典更高。我說瑞典公路都不收費,你說曰本收費。我說日本工資高啊,你說俄國也不高。我說俄國全民醫保,你說印度沒醫保。我說印度沒強拆,你說伊拉克還挨炸。我說伊拉克有自由,你說朝鮮更慘。我說朝鮮有廉租房,你說阿富汗還住山洞。我說政府啊,你也六十好幾了,咋就不能學點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2-3-24 0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屁民 2樓 的帖子

幽默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