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薄走茶涼 影響周邊休息 重慶著名大禮堂廣場禁唱紅影響周邊休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3-19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3/19  消息來源:新浪博客


  【2012年03月18日訊】(記者駱亞報導)3月14日中國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否定重慶唱紅打黑,認為是文革餘毒,並要求現任重慶市領導班子反思王立軍(專題)案,從中吸取教訓。隨後3月15日薄熙來(專題)被免職。同一天,重慶著名的大禮堂廣場立了告示牌,規定從3月15起,白天,晚上都不準在廣場唱歌,跳舞。理由是影響周邊休息。重慶發布禁唱紅歌令

  3月15日,重慶市著名的大禮堂廣場立了告示牌:從3月15日起,白天,晚上都不準在廣場唱歌,跳舞。原因是嚴重影響周邊群眾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

  據悉,重慶市大禮堂白天的唱紅歌,晚上的壩壩舞已經是有一段時日並成為特色之一了,很多重慶的市民會帶外地朋友去那裡圍觀。

  3月9日,薄熙來(專題)在重慶代表團開放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王立軍(專題)是個體,不能以個體的問題否定重慶模式,重慶要堅持唱紅打黑。3月15日,只相差6天,重慶宣傳部即發布禁令公告,有民眾表示翻臉比翻書還快。

  重慶唱紅歌總導演和總策劃——薄熙來(專題)

  早在08年中旬,在薄熙來建議下,重慶市往下傳達了《關於廣泛開展紅色經典歌曲傳唱活動的意見》,「唱紅歌」成為重慶市各部門在重要紀念日的必要活動。

  薄熙來不但在《重慶日報》重要版面每天刊登紅歌,還在重慶衛視開闢紅歌《每日一歌》,並組織教紅歌小分隊教唱紅歌,及編輯紅色經典的小冊子《讀點經典》,在薄熙來倒台前已經出了九冊。目前銷售量達到30多萬冊,重慶市的大小領導幹部幾乎人手一冊。在薄熙來的傳授下,重慶市政府要求全市所有黨員、領導幹部都要把閱讀經典作為人生追求、職業責任、生活時尚……甚至薄熙來還在重慶舉辦紅色簡訊創作轉播大賽。

  薄熙來的目標是用紅色文化來「塑造人」,「抓未來」。並強調「領導必須到位」,為配合重慶的「唱讀講傳」活動,要求每個區縣至少提供1個大型紅歌壩壩舞廣場,所有圖書館至少有一間經典閱覽室、每個鎮街至少設立1個「故事角」等等。

  重慶唱紅花費巨資2,700億

  據新華社記者周方文章披露,這幾年「唱紅」佔據了重慶人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主要部份,不工作可以,不唱紅就拿不到工資。「打黑」打掉了當地最具活力的民營經濟,用從民營經濟那裡巧取豪奪來的資金給效率低下的當地國有企業輸血,其經濟效益可想而知。靠唱紅打黑促進經濟增長純屬「烏有之鄉」。

  據北京政法大學副院長何兵教授去年六月公布的數據:重慶累計唱紅10.4萬次場,參與人數8,000萬,場地費服裝道具一人150元,共計2.1億元,每人次誤工費、交通費加起來共計2,700億。

  民眾:見風使舵 盡現政客本色

  幾年來重慶不但在當地大唱紅歌,甚至走出家門遠赴北京長城腳下及香港。重慶的衛視甚至取消了電視連續劇,在最好時段播發紅色電影。因此薄一倒台,重慶市就禁止唱紅歌信息立即引起網路圍觀和熱議。

  瀋陽李天時認為是薄走茶涼。北京的媒體人吳偉認為,這盡現政客本色,見風使舵,投機取巧,天朝!記者劉虎也表示,確實變得有點太快了。也有北京媒體人「青春馬」表示:歌聲此前已被重慶人民透支過度,現在欲以靜默恢復元氣。

  湖北的「太史公說」感嘆地表示,猶如胡宗南進了延安,這次幹得徹底,徹底改寫了歷史。廣州的「妞遁」表示,看起來像一場政變。

  雲南昆明的何麗律師表示,一個禮拜前看電視還說重慶某女老師唱紅歌后減輕了癌症病痛,這才幾天啊,轉變有點兒大了。

  還有細心的網友表示,這塊公告牌是綠色的,如果是3月15日之前就不會用這個顏色了吧。北京一家網站的創始人老榕認為牌子真綠啊,估計跟一些人現在的臉色差不多。

  北京的李雲龍表示,薄王自做自受天下大白,旦夕間重慶百姓歌都禁止唱了,舞也不許跳了,重慶市政府一幫子人急著向新主子洗刷自己,好令人厭惡,什麼嘴臉!可惡,都抓了!

  濟南的「塞外清風語」認為這是愚民的悲哀。「一會強制百姓去唱,一會又強制不讓百姓去唱,究竟老百姓要被當槍使到何時?什麼時候公民手中才能有選票決定自己的命運呢?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60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